第130章

  “什么样的考核都可以!”孟鸿才毫无惧色。
  金老忍不住问:“军医手术或是其他动刀的项目,活下来并康复的有多少?”
  孟鸿才毫不掩饰:“十之二三,绝大多数都会在手术后三日内起热,之后不论喝什么汤药都收效甚微,慢慢死去。”
  邵院长嘴角微微上扬:“那就先学无菌技术,熟练掌握并通过考核,才能继续留在飞来医馆。”
  “多谢邵馆长!”孟鸿才不断鞠躬,开心得像个活蹦乱跳的孩子。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手机忽然响起,意外发现来电显示是赵鸿,大郸新任景佑帝,“陛下,你有何贵干?”
  “邵馆长,孟鸿才是太医院最擅刀针的太医,没有之一。若他能在飞来医馆求学,学费杂费都由孤来承担。”
  邵院长下意识看向金老。
  金老笑眯眯地阴阳怪气:“陛下素来直率诚实,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言下之意嘛,送人来学外科就爽快点,写封推荐信就行了,干嘛演这种奇奇怪的苦肉计?怪没意思的。
  景佑帝的脸上难得有了些许纯真:“邵馆长,金老,太医院这棵参天大树有不少枯枝败叶,孤需要时间修剪清理,先把好枝苗送到飞来医馆存着。”
  邵院长和金老互看一眼,心中明了,景佑帝肯定是在飞来医馆受到了大外科的震撼,回去后打算大力发展大郸中医的刀针术。
  这就对了,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赵鸿不仅看得清还是行动派。
  金老微微笑:“陛下,有学生尽管送来,但如果达不到飞来医馆的要求,还是回国都城的好。”
  毕竟,c市第一人民医院可是大三甲,不是谁都能来学医的,也不是谁都能通过考核的。
  “多谢。”景佑帝结束通话。
  金老问邵院长:“让孟太医去哪里学无菌操作?”
  魏璋先一步溜之大吉。
  邵院长好好琢磨一下:“按我们的学习进度时间太长,不如先让急诊护士长周洁或者文浩,教他无菌里的各种概念?”
  金老招呼孟鸿才:“走,先去见无菌老师。”
  十分钟后,轮休的文浩站在急诊大厅里,望着年龄和自己差不多,但看起来比自己老很多的孟鸿才。
  孟鸿才看到特别显年轻的文浩,先是满脸震惊,听了金老的介绍,就特别恭敬地行拜师礼,却被文浩一把拽起来。
  文浩直接把孟鸿才带去了多媒体教室,先给他看了病原体、条件致病菌等等科教片(配大郸语字幕),让他明白干净的手术区域和安全高效的消毒方法,对外科手术来说有多么重要。
  而孟鸿才这位天选外科人,在看到清澈的水、普通人的皮肤和衣物在不断放大以及潜藏的各种病原体时,一直“哇”“哇”“哇”个没完。
  也是在这时,他特别长的反射弧终于反应过来,飞来医馆是多么神奇又不可思议的地方。
  文浩很纳闷,急诊特别是抢救大厅,救人时争分夺秒,很多时候的操作都违背无菌原则,主打一个怎么快怎么来。
  按理说,自己不适合当这个老师。
  正在这时,邵院长和金老走过来,停了脚步:“文医生,苦着脸做什么?”
  文浩在金老面前向来直接,在邵院长面前会收敛许多,倒也问得直截了当:“要不要换手术室的当他老师?”
  邵院长笑了:“文浩,大郸只有生石灰,连含氯消毒剂都没有,更别说碘伏和75%酒精这些物品,所以,大郸的洁净度非常有限,连最乱时候的抢救大厅都比不了。”
  “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让他们了解无菌,为孟鸿才树立正确的观念,这样他才能明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文浩,你在大郢当过老师,有经验,我相信你能做得很好。”
  说完,他俩就回了办公室,而文浩也只能回多媒体教室。
  邵院长刚坐下,又接到了景佑帝的视频通话请求,点开后看到一家特别简单的小屋里,特别大的灶台头正烧着热汽腾腾的水……
  金老看了一怔:“陛下,这是……开水房?”
  景佑帝心情不错,拿着手机摆了好几个角度:“这是按照飞来医馆的建议,在国都城每个街坊里新开的熟水铺。”
  “熟水铺只管烧水和放晾,价格很低,保证百姓们能在种地或赶路到家后直接喝上温度适宜的熟水,无论寒暑。”
  “熟水铺由各街坊的里长监督和管理,定价非常公道。”
  “如果能让百姓们养成喝熟水、吃熟食的习惯,想来每逢夏季或季节交替时,可以大大减少他们患病的机会。”
  邵院长向来欣赏行动派:“陛下,按理说,确实如此。只是费用花销不少,而百姓需要缴许多税,不知能坚持多久。”
  景佑帝也只是微微一笑:“生病花钱和人死下葬花的钱都很多,孤会继续努力,让百姓们手里的钱、房里的粮、身上的衣裳都越来越多。还有最后一件事。”
  “什么?”金老觉得景佑帝笑得有深意。
  景佑帝正色道:“三月三那天,邀请你们参加上巳节,不管去多少人,礼部都会好好款待。”
  第114章
  “陛下, 等我询问后再答复,如何?”金老觉得医护们大概率不去,直接拒绝又太驳景佑帝面子, 就周旋一下。
  “等回复。”景佑帝挂电话也格外干脆利落。
  “怎么了?”邵院长望着沉默的金老。
  金老不紧不慢地编辑了一条消息发到医护大群里:“三月三上巳节(后天),赵鸿邀请大家去国都城踏青游玩, 礼部高规格接待。想去的在群里接龙。”
  邵院长还是第一次听说:“上巳节是干嘛的?”
  金老很有耐心地解释——
  上巳节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当时是道教的节日,随着朝代更叠和重视程度的不同,最后成为日常必过的大节日。
  因为上巳、清明和寒食三个节日挨得很近, 大郸的习惯就是三节一起过, 百姓们祭祖、踏青、游船、玩水……为新一年找个好彩头。
  所以, 景佑帝邀请飞来医馆医护们过上巳节,大概行程就是宫宴和游船。
  邵院长看了手机的新消息, 非常笃定:“他们不会去。”
  医护们最怕麻烦, 尤其是大郸和大郢一样, 二便不方便,更重要的是, 医院花园虽小, 绿化非常好,完全没必要去国都城踏青。
  邵院长的视线落在窗外, 有些迟疑:“如果一个人都不去,好像不太礼貌。”
  金老把魏璋摇到了办公室,如此这般说了一遍,最后才问:“一个人都不去,会怎么样?”
  魏璋一针见血:“赵鸿能说让礼部招待,基本就是大郸迎客的最高规格,要准备很多事情, 劳心劳力地忙活不少时间。然后,飞来医馆一个人都不去。”
  换位思考一下,任谁都受不了。
  魏璋不忘补刀:“如果是两国外交,这基本就是开战的节奏。”
  金老心里有数,只是抓魏璋来确定一下。
  而邵院长却是真的被吓到了,赶紧发了一条消息到医护大群:“如果没人报名,将采取抽签方式,抽到的立刻调休。一小时后开始抽签。”
  寂静无声的医护大群忽然就热闹起来:“不要啊!为什么要抽签?”
  “我不想去!”
  “不想去+1!”
  “不想去+2!”
  莫名其妙的,报名接龙变成了“不想去”接龙。
  自从有网以后,医护们又恢复了手机联络的日常,所以医护大群里的消息弹得飞快,但事情总有意外。
  比如,忙碌的检验科全员,一上班就把手机扔口袋里,忙到能想起来喝口水就是万幸,更别提刷手机了。
  邵院长用反向筛选法,挑出了没出现在“我不想去+数字”排列里的人,不反对就是同意嘛。
  中午十二点,邵院长公布上巳节游玩名单:检验科、抢救大厅和麻醉科复苏室的医护们。
  检验科、抢救大厅和麻醉科复苏室的医护们,上班忙得脚打后脑勺,一直到交班后才拿出手机,立刻被医护大群的“未读消息99+”惊到了。
  点开医护大群,就被整齐排列的、乌泱泱的“我不想去+数字”组合霸屏,啊这……
  不想去哪里?医护和检验士们一脸懵,直到回看最早的消息才明白,大家到底错过了什么?
  等他们弄明白时,每个人盯着手机的眼神都变了,晴天霹雳啊!科室里每天的事情都忙不完,怎么还要他们这群牛马去国都城过上巳节?
  当然,意外常有,与意外形影不离的必定还有医护守护组,魏璋、王强、刑警老秦、狄警官和小葛警官,他们将全程保护。
  这样算下来,飞来医馆去上巳节的名单共有三十六人。
  三十六人里,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午食堂里,这三十六人占了好几排座位,个个无精打采,连话都懒得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