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阵沉默,紧闭的城门纹丝不动!
  妙音的声音更响亮:“快把城门打开!”
  看呆的天武军士们如梦初醒,立刻跑下去开城门,几乎同时,他们这才发现,城门内,郑国公府的护卫们策马以待。
  分明是赶来迎接飞来医馆的大铁马和医仙们的!
  城门开到最大,郑国公府的护卫们看到了大长公主府护卫们戴的头灯,羡慕之情蹭蹭往外冒,但不敢耽搁正事,齐刷刷下地恭敬行礼。
  妙音与国公府护卫长交接完毕,大长公主府护卫们留在城外休整。
  小查驾驶着救护车在妙音的带领下,平稳地向病人聚集的大宅驶去。
  第110章
  郑国公府护卫举着火把骑行带路,马蹄声整齐划一,震荡国都城西的深夜。
  马蹄声掩盖了救护车的动静,直达病人所在的街坊。
  救护车门厢门打开, 魏璋和王强最先下车,然后是穆医生和王蓓, 后面是刑警老秦和妙音。
  而他们又被护卫们围了一圈, 以至于候在门外多时的郑院使和两名太医都无法上前相迎。
  医护们全副武装,也没忘记给郑院使和两名太医准备全套。
  好在, 郑院使和太医都是实战派, 衣服清一色窄袖而贴身, 所以穿隔离衣、戴口罩和护目镜毫无压力, 如果广袖还真塞不进去。
  着装完毕,郑院使和太医再三表示感谢,内心激动不已,此前暗藏的恐惧就这样一扫而空。
  就这样,大家先后踏上台阶,刚迈进高高的门槛,就听到隐约和压抑的哭泣声,在看着房前屋外挂着的、亮度不高的灯笼,到处都透着凄凉和恐慌。
  是的, 即使是三进的大宅子,满宅都是人,也能因为可能的疫病而令人心生恐惧。
  “穆医师, 这边请。”郑院使恭敬带路,没走多久就停在一间屋子前面。
  还没进门,就听到有人在里面哭喊:“救命啊,有没有人救我们?”
  “好痒啊!”
  “郑院使说了不能抓, 不然会皮肤溃烂的!”
  “你滚开!”
  “咣啷……”有什么被推倒的声音。
  郑院使刚迈出一步,打算好言相劝时,郑国公护卫长用力拍开屋门,怒喝:“吵什么吵?!”
  只见屋内清一色女病患,女童到老妪都有,每个人都在用力抓挠自己的胳膊,几乎每条手臂都满是血痕。
  医护们虽然什么都见过,但看着这么多人疯狂地抓胳膊,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胳膊,看她们惊惧的眼神,仿佛胳膊上爬满了不知名的虫子正在啃食血肉。
  啊这……又超纲!
  穆医生立刻打开手机的视频通话,把这里的一切都呈现到抢救大厅,边走边解说:“她们脸色潮红十指有力,按这种抓挠速度,最多两刻钟能把肉抓下来。”
  穆医生又把郑院使和太医拉到一旁,如此这般地说。
  郑院使走到屋子中央,大声说道:“陛下请飞来医馆的医师们替你们诊治疾病,有什么不适都可直说。”
  偏偏屋子里的人都像没听见,只自顾自地这里抓那里挠,仿佛声音传不到他们的耳朵里。
  穆医生和王蓓试图阻止她们抓挠,不料被大力推开,要不是魏璋和王强及时护住就被推翻在地了。
  这是什么情况?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穆医生问郑院使:“每个人都这样?”
  郑院使直摇头:“起初还能把脉,渐渐的越来越严重……”
  “想办法把她们先捆一下,”穆医生深吸一口气,“去看其他病人。”
  郑院使吩咐,恭敬伸手:“请。”
  很快一屋子人都被控制住,王蓓拿出额温枪不记名测了屋子里的人,没人发热,连低热都没有。
  三小时后,穆医生和王蓓检查完八十四名病人,其中二十七人没有任何不适,共有三名女童发热起红疹但不超过38.5,其他人都觉得双臂疼痒难当。
  而最早被绑住双手的那一屋子人,在医护们检查完毕后,双臂上只有抓痕没有任何红疹,既不发热,也不胡闹。
  其他屋子里的人被强行冷静后,双臂也只有抓痕,全身没有红疹。
  不过,即使是这样,以防万一,王蓓还是按计划,在护卫们的强力压制之下,按每个人手上的号码布条抽了常规血样。
  能查的都查了。
  穆医生在和邵院长通过电话以后,和王蓓一起背着血样储藏箱走出大宅,其他人紧随其后。
  郑院使和两位太医一直送到大门外,眼巴巴地看着,但很克制地没有追问。
  一行人坐回救护车上,驾驶员小查启动车子,在郑国公护卫们的带领下驶出国都城西的万胜门。
  ……
  穆医生靠坐在椅子上,摘了口罩一通喘气,然后吐槽:“怎么说也是国都城啊,为什么满大街的卫生状况那么差?”
  “天气越来越热,夏季可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
  一进城就闻到隐约又混杂的异味儿,直到现在仍然觉得鼻子里还有残留。
  妙音最着急:“穆医生,是疫病吗?”
  穆医生没有直接回答,反问妙音:“如果是以前,这家发生的事会被人怎么传?”
  妙音想了想:“高门大户会传这家中了邪,而百姓会说现世报。”
  魏璋直接胳膊肘一捅:“别卖关子了,大郸发生时疫,会比现代社会传播得更快更广。你们不是经常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穆医生仍然没回答:“等检验科出了报告再说。”
  王蓓看向穆医生,总觉得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而驾驶员小查有自己的困惑:“上次在大郢开车进国都城,马匹都需要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与车同行,这次为什么不用?”
  妙音解释:“大郸军士有龟甲阵,所有盾牌堆起来比铁马还要大,护卫们的马匹都配合过龟甲阵的排演,所以不用提前熟悉。”
  王强只问了一句:“穆医生,到底是不是传染病?”
  穆医生被追问得没办法:“两种可能,一是未知的传染病;二,群体行为。”
  ? ? ?
  车内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穆医生的脸上,特别热情地注视着。
  “传染病的早中晚期,化验报告会体现,所以要等报告出来才能确定,”穆医生说完,闭上眼睛,脑袋枕着椅背,嘀咕,“你们不困?”
  穆医生不说还好,这一说大家都觉得困了。
  “什么是群体行为?”妙音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与累得东倒西歪的大家完全不同,眼神炯炯。
  穆医生是特别沉稳的性格,没有把握绝对不说半个字,看着妙音充满求生欲的双眼,有一瞬的冲动想让她学医。
  而医院抢救大厅隔壁的急诊内科诊室里,邵院长、内科主任和呼吸科主任都在,他们全程通过手机观看穆医生一行人的就诊过程。
  本意是当穆医生的远程外观,如果他有困惑或其他问题,他们可以现场指导或一起寻找答案。
  可是偏偏这次,大家都没什么好主意。
  ……
  一小时后,救护车被护送回方沙城,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与此同时,住在方沙城外临时工棚里的工匠们也醒了,洗漱后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吃早食,就看到昨日从飞来医馆运下来的大铁马闪着□□从眼前经过。
  ! ! !
  工匠们的双眼睁圆,昨日与飞来医馆的工匠们一起,把“大铁马”降到方沙城西,大家围着看了不少时间,又为用处争到现在。
  直到亲眼看见,不是人骑“大铁马”,而是“大铁马”里面装人,不需要马匹拖拽就能向前,哎呀,不仅能向前还能向前后左右,这可太灵活了!
  小查熟练地把车停在预定车位,拉好手刹,忽然就看到另一批刚到的马车队,每辆马车后面都挂着一个又大又粗的圆形“备胎”,满脸问号看向魏璋:
  “是我眼睛出问题了吗?”
  魏璋顺着小查的视线看去,也注意到车队每辆马车后面金黄带褐色的“大备胎”:“我也看见了。”
  小查作为资深驾驶员,问号更多:“不是,大郸连车胎都没有,怎么出门还带备胎啊?”
  他俩的谈话被其他人听到了,也纷纷凑到车窗旁看热闹,啊这……穿越真是时刻有新鲜事。
  妙音时刻注意穆医生,直到他都去看热闹,她才反应过来,是的,飞来医馆深夜出诊的这群人,不急着回去休息,盯着大郸马车后面的“环饼”看。
  “环饼”有什么好看的?
  下一秒,妙音就被大家伙盯上了。
  魏璋随手一指:“马车后面挂的是什么?”
  妙音哭笑不得:“环饼,出远门的干粮,离开越久准备得越大。”
  魏璋脑海里浮现出大郢的环饼,和医院食堂的油条很像,一般在寒食节吃,和大郸的环饼差别有点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