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店小二满脸堆笑:“啊,客官有所不知,飞字米粮铺开张酬宾,卖当日市价的一半。”
  黑瘦汉子恍惚地眨巴眨巴眼睛:“啊?”
  最近饿得有点狠,连话都听不明白了?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当日市价的一半!”店小二反应特别快,“客官,买点儿?”
  “还有这样的好事?”黑瘦汉子吓得倒退一步。
  “这位客官,这大清早的,都为了生计,不骗人,真的!”店小二耐心特别好,“本店可以零卖,石、斛、斗都和其他米铺一样,是真便宜!”
  “我买……”黑瘦汉子把身上的铜钱都摸了出来,说话声音都在抖,因为其他米铺都按石卖,不零卖卖还不许看米,“能买多少?”
  店小二扭头把铜钱送到柜台上:“掌柜的,三十三个铜钱。”
  掌柜的拿起算盘摇了摇噼哩啪啦地打起来:“今日米市每石四贯,一斗米四百钱,三十三铜钱……可以买我们这里的海碗平口一碗生米,再加一小盅生米。”
  掌柜话音刚落,店小二已经麻溜地端好一海碗和一小盅生米:“这位客官,你有口袋吗?没有的话,店里的米袋可以借用,记得还过来就行。”
  黑瘦汉子傻得只知道点头:“好,好,好。”
  店小二把米都倒进小布袋里,系好绳子,布袋上有大大的“飞”字:“客官,咱钱货两讫,这米若是好吃,以后常来!”
  黑瘦汉子像揣宝贝似的紧紧拽着小布袋,走出去时双腿直发飘,脸上的笑容和嘴角怎么都压不住:“买到了!真的买到了!”
  这短短的时间里,虽然进店的只有黑瘦汉子,但外面被看热闹的百姓围了个水泄不通,三十三铜钱买了多少米、米干净还是掺沙都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黑瘦汉子前脚刚走出去,后脚就冲进来满满当当一店的人:
  “我五十四个铜钱,也要买米!”
  “我!我!二十一个铜钱!”
  “我三十七个铜钱!”
  店小二眼明手快地在他们冲进来以前,拉起了栅格,保证米粮袋不被撞翻,距离又刚好让他们可以看但够不着着:
  “客官不要拥挤,排队,开业第一日,米管够,会一直卖到东西市休市。”
  “明日还是这个时候开店,”店小二接过铜钱,放在柜台上,高声唱道,“五十四个铜钱的白米咧!”
  “来,这里有手牌,一手交铜钱,一手领手牌,手牌一试两份,绝对不会出错。领完手牌到那边排队,凭手牌领米粮哎。拒绝插队,想抢是不可能的!”
  “没带米袋的,可以回家去取,也可以借用本店的米袋,但记得要还。”
  就这样,店小二甲收钱发手牌,掌柜算帐,店小二乙称米装米,店小二丙往返库房添米添粮,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只半个时辰,东西市就有不少百姓抱着印有“飞”字的米袋,兴冲冲地往家里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喜气,比过节都高兴。
  “飞字米粮铺”开业半价卖米的消息,还因为真米粮不掺沙,所以几乎是市价的四分之一,而这正是三年前米市的价格。
  能买到百姓心中的“地道米”,谁还会去买“丧良心的高价掺沙米”?
  一个时辰后,东西市里,“飞记米粮铺”门前大排长龙,不仅从其他米铺面前蜿蜒而过,甚至排出了东西市,到了隔壁街坊,甚至再隔壁。
  平时只开上午半日的米粮铺前,一个人都没有。
  不仅如此,最初排队的只是平民百姓,渐渐的,有五品以下的官员家眷们开始排队,临到正午时分,就连六部门下的刀笔吏都开始排队。
  虽然,两家“飞记米粮铺”的店小二说了,可以先带着手牌回家做其他事情,忙完了再来凭手牌取粮,绝对不会弄错,也不会领错。
  当然,不愿意排队的,可以明日赶早,不用这么等。
  但不管是领了手牌的,还是排队等交钱的,楞是没一个人走。
  整个国都城热闹得像煮沸了的粥锅,而东西市原有的八家米粮铺店小二和帐房一看不对,立刻跑去找自家掌柜的。
  而昨夜一直花天酒地的掌柜刚入睡没多久,被吵醒了立刻一通骂,等真正醒了以后就挣扎着起身,连自家门前都是排队的买米人,连家门都出不去,气得牙根痒痒。
  不对啊,怎么自家大掌柜一点声都没出呢?
  这些米粮铺小掌柜们如梦初醒,按照“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惯例,没了方沙城的巨量囤米,这样打米粮价格战,自己就是最早被吃的虾米啊!
  疯了,真是要疯了,小掌柜们抱着脑袋只觉得杀头似的痛!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赶紧去找大掌柜们。
  但是,等他们好不容易出了自己家门,从排队的人群里杀进杀出,终于摸到大掌柜的门前,心急如焚地敲门却没人应。
  当初为了囤米粮可是把全部家当都搭进去了,进价都是现在售价的两倍不止,一时间,他们明明站在正午大太阳下,个个却如同置身冰窟,控制不住地发抖。
  ……
  同样站在大太阳下的,还有散朝后在御花园里散步的齐王殿下,这几日每下一场雨,气温就升高一些,这时候散步最舒服。
  是的,飞来医馆的崔主任也说,让他不要久坐、适当运动,多晒太阳,免得像话本子里的小白脸。
  像话本子里的小白脸? !
  齐王听得一楞一楞的,思来想去,只能当作崔主任说自己长得太好看,嗯,一定是这样的。
  正在这时,一名内侍近前,凑到齐王耳畔低语几句又匆匆退走。
  泰然自若的齐王负着双手踱步,没走几步就看到魏国公大步走来,双方见礼。
  “齐王殿下!”魏国公笑得爽朗,说话倒是小声,“米袋还是没准备够,好在不断有还回来的。”
  齐王微一点头:“魏国公辛苦了。”
  是的,继魏国公、郑国公和大长公主,先向齐王贡献了自家护卫以后,又贡献了自家库房包括私产良田庄子的囤粮。
  但,国都城百姓缺好米粮实在太久了,缺口实在太大,所以,齐王把视线投在了别处。
  比如,之前迫于无奈向齐王认罪的那些官员们,既然是认罪,那就必须有良好的认罪态度,先事无巨细地把罪认清楚,然后把自家囤积的米粮拿出来。
  至于相当一部分想玩“阳奉阴违”的贪官污吏们,齐王殿下带着真诚的微笑说:“啊,那本王就命人去你们家做客参观吧。”
  一瞬间,这群人又跪了,嚎啕大哭着求饶。
  齐王向来给人机会,但给了机会不珍惜还试图当“滚刀肉”的,那就等着礼部尚书宁温书和陆淳上门做客。
  对了,宁温书和陆淳两人挺忙的,做客不吃饭,房前屋后,书房库房什么的,随便逛一逛就走。
  当然,不止他俩,还有捧日军的军士,常常是他俩还在,陪在一旁的官员乌纱帽已经摘了,再然后,家中库房里的米面粮油就被牛车马车拉走。
  不论官员或家眷哭也好,嚎也罢,降职削官或刺配,总有一款适合你。
  所以,齐王听到内侍来报“东西市买米大排长队”丝毫不慌,米粮有的是,但平民百姓们手里的钱却很有限,就是在这两三年之内被抽空的。
  想到这里,阳光下的齐王眼神阴暗起来,正在这时,又有内侍来报:“齐王殿下,戚修明在宫门外求见。”
  齐王一怔:“他什么模样?”
  “回殿下,戚修明坐着轮椅,气色极好,背着很大的包,戚家管事陪着。”内侍如实禀报。
  “戚修明自己背的大包?”齐王连眉头都没皱一下,别问了,肯定是戚老儿执意要求出院,医生们没办法只能让他带药下山,说不定连换药包都有。
  “宣!”
  “是,殿下。”内侍退出御花园。
  一刻钟后,戚修明坐着轮椅精神抖擞地近前:“齐王殿下,小老儿征得飞来医馆医仙们的同意,保证按时吃药、换药、测血糖……”
  “小老儿只盼能为殿下做些事,为大郸做些事!”
  齐王一眼就看出戚修明的轮椅是照着金老的电动轮椅仿制的,除了不是电动,材料略有不同以外,几乎一模一样。
  “殿下?”戚修明见齐王不开口,心里有点慌,这是被嫌弃了吗?
  齐王微笑着问:“梅敬竹在刑部,晏敦在户部,你想去哪里?”
  戚修明激动起来:“还能任选?”
  “说来听听?”
  先帝在时,戚修明知道自己不讨喜,和同僚处得也不行,可以任选,但细想之下,任选以后也是大事小事一箩筐,索性耿直到底:
  “殿下,小老儿只剩半截,只愿成为大郸基石。”
  耿直得非常明显,不怕死,什么人都敢惹,留不留名无所谓,能派上用场就行。
  齐王望着戚修明,半晌才开口:“本王替大郸百姓谢谢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