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骄棠绽西洋 第18节

  得到许可,姜沅才走进来,恭恭敬敬喊了声老师。
  校长也在学校教课,虽然没教过她们,但这是常用称呼。
  “找我有什么事吗?是不是想备战后面的高考,如果需要学习资料我可以帮你找找。”校长重新合上饭盒,主动开口。
  姜沅礼貌道谢,趁机提出自己的请求:“我还想请您帮我另外一个忙。”
  “嗯?”校长愣了一下,点头,“你说。”
  “华大招生团的老师今天到省城招待所,如果可以,我想请您带我拜访一下他们。”
  她自己想去省城没那么容易,必须有证明。
  而且去了不一定能见到招生团的老师。
  “你想见招生团的人?”校长蹙眉,“你从哪听到的消息。”
  他都不知道还有招生团要来。
  “……”姜沅抿唇,明显不想说。
  校长有些无奈:“那你说说,见招生团的人干嘛?没有理由我也不能随便带你去啊,姜沅同学。”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姜沅想走后门央求招生团的老师再考一次或者怎么样,但很快又否决了这个想法。
  根据她班主任还有其他老师以往的评价,姜沅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不可能有这种思想。
  “还有两三个月又要考试了,你现在好好复习,未必不能考上一个好学校。”校长提醒她,“你学习成绩好,不应该在其它地方浪费时间。”
  姜沅摇头,眼神里都是执拗:“老师,我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校长见她坚持,败下阵来。
  “说说你的理由吧,如果是正事,我可以写个条子开证明,亲自带你去。”
  真是个倔强的姑娘。
  “我的录取通知书被别人拿走了。”
  姜沅一开口就是石破天惊的一句,校长差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你说什么?”
  “我父母藏了我的录取通知书,拿去给车间主任,让他女儿顶替我上大学。”
  “我不知道您愿不愿意管这件事,如果您不想管,请您当做不知道这件事。”姜沅轻声道,“就当我求您。”
  校长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脸色不太好。
  学校的孩子大多是钢铁厂和棉纺厂工人你孩子,他和这两个厂的领导们也有点交集。
  说实话,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
  是个烫手山芋。
  他脸色变幻不定,姜沅也没有打扰他的思绪,在等待他的答复。
  不管如何,她都要拿到学校开的证明。
  哪怕赵记者和孙主任答应帮她,她也不想把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
  她不想在等待中听天由命。
  过了一阵,校长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语气缓慢慎重:“你的意思是,你的父母,截取了你的录取通知书给了别人,让别人顶替你去上大学。”
  “而你,考上了华大。”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如果不是这样,她为什么指名道姓要去找华大的招生团。
  “是。”姜沅点头,清澈剔透的眸子坦然与校长对视,“老师,我考上了华大。”
  “我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18章 老师,我叫姜沅
  校长许久没有说话,沉默让时间过得格外漫长。
  看着眼前身形单薄的女孩,他有些恍然。
  早些年他是从农村考出来的,那个时候读书是件稀罕事,很多学生都没有课本,是老师写在黑板上一个字一个字摘抄下来。
  他那个时候就想一定要考出去,以后分配到厂里当工人,让家里人都能吃饱饭。
  后来知识分子的地位在慢慢提高,他也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可
  这个时候特殊时期来了。
  直到七零年开始,高中才逐渐复课。
  而他,也郁郁不得志,没有了之前的朝气蓬勃,最后在县二中当了一名老师。
  前几年才被推荐成为校长。
  现在恢复了高考,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一句空话,身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他不应该让这样的人才就此陨落。
  本来他还有些动摇,可姜沅说她考上了华大。
  这可是本县第一个华大学子,而且还是他县二中的学生!
  深吸一口气,校长目光变得坚毅起来,他拉开抽屉拿了张纸出来,拧开钢笔帽,龙飞凤舞写了一份证明。
  然后盖上学校的公章。
  吹了吹没干的墨迹,校长说:“事不宜迟,你现在就跟我去省城。”
  姜沅眼眶有些热,其实一开始她已经做好了校长会拒绝的准备,她只希望他能看在自己以前为学校争过光的份上,帮自己开一纸证明。
  没想到校长竟然会答应陪自己一起去。
  “谢谢您。”姜沅深深鞠躬,泪水从眼眶滑落,砸在地板上。
  “事不宜迟,现在就走吧,招生办的人就算来了,应该也呆不了太久。”校长雷厉风行,放好公章锁好抽屉,胳膊下夹着公文包就要起身。
  姜沅有些窘迫:“我身上没带钱,要回家一趟,您能等我一下吗。”
  从这里坐公交去省城得差不多三个小时,她得回家拿点车费,而且如果太晚了可能得住招待所。
  现在县城的招待所是七毛钱一晚上,省城可能是一块二,有了学校开的证明,住宿不是问题。
  校长点头:“一个小时后我在校门口等你。”
  姜沅再次道谢,等她走后,校长给自己在省教育厅的老同学打了个电话。
  确认华大招生团的人是真的来了之后,他思索片刻,又去找姜沅的班主任了解情况,让她自己找个理由解释一下姜沅下午为什么不在教室上课。
  从学校回到家属院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这一路上碰到不在厂里吃饭回家做饭的工人,她们看到姜沅也挺讶异:“阿沅,你怎么回来了?你妈中午不回去做饭吧。”
  姜沅从容应对:“学校让我去省城参加比赛,可能要住一晚,回来拿点东西。”
  “哦哦,你爸妈真是有福气,也不知道怎么生的,学习成绩这么好。就是可惜……”
  对方摇头惋惜,姜沅知道这位婶子没说完的话是什么,她眸色平常,笑了一下快步往家里走。
  “吱呀——”
  门被推开。
  屋子里有人在吃馒头,两人四目相对。
  姜二宝也惊了一下,下意识要把手里的白面馒头往身后藏,看清是谁后,长松了一口气,抱怨道:“姐,你怎么中午就回来了,家里可没做你的饭啊!妈都没回呢。”
  姜沅轻轻瞥了他一眼:“回来拿点东西。”
  说完,她回了房间。
  姜二宝觉得有些不对劲,平时她中午不会回来的,他一边咬着馒头一边跟了上去,倚在门框边上,问:“是不是孙小麦欺负你了?你没告老师吧。”
  想起孙小麦那嚣张跋扈的模样,姜二宝还是有些牙酸,不过谁让自己马上就要去钢铁厂了,到时候要是直接去了焊工车间,这不是直接被孙小麦他爸拿捏死啊。
  听爸说他最近也不顺心,在姜主任和孙主任之间受夹板气。
  姜沅是想回房间拿钱的,姜二宝一直跟着,她没办法挪开桌子。
  放下书包,她回过身去看着他:“你想说什么。”
  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缓温和,姜二宝却觉得自己从中听出来冷意。
  目光不经意瞥到她身后的床,姜二宝又想起那天,她讥讽轻蔑的眼神。
  后背有些隐隐作痛,他一言不发灰溜溜撤了。
  姜沅关上门,又用凳子堵上,这才弯腰抬起桌角,从桌腿下面抽出那本书。
  没有犹豫,她抽出刚放进去不久的大团结,又把书放回去。
  哪怕她能拿回通知书,也没办法直接跑路,还要回来拿户口本把户口迁到学校集体户口。
  这件事到时候还要麻烦孙主任和张阿姨。
  他们夫妻俩一个是姜德胜的车间主任,一个是棉纺厂的小领导,正好可以压制姜父姜母。
  只要爸妈还想要工作,户口就只能给她。
  想好了一切,姜沅把大团结夹在语文课本里,塞进书包。
  她打开衣柜,拿出去年过年大嫂送给她的白衬衫,换上二姐留在家里的青色长裤,照了下镜子。
  镜子里的人眉眼温和似水,但眼底又有着坚韧和固执。
  姜沅打量片刻,确定衣着得体后,背上军绿色的斜挎书包,挪开凳子,打开门。
  姜二宝在客厅就着咸菜啃馒头,见她出来了,眨眨眼:“姐,你要回学校?”
  压箱底的衣服都穿出来了,姜二宝有些警惕。
  不怪他多心,实在是进厂的事迫在眉睫,他还等着进了厂立马去小凤家提亲呢。
  “去省城参加比赛。”姜沅随意看了他一眼,又收回目光,“你和爸妈说一声,今晚我可能不回来。”
  “啪嗒——”
  筷子掉在桌上,姜二宝一个箭步闪到她面前,含糊不清道:“你不能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