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和年代文大佬假结婚后 第32节

  羞愧得亲老娘啊,醒来直呼没脸见人哩,不活啦,糟践我老太婆一世的清白!赔钱,必须给老娘赔礼加赔钱!!
  亲老娘在门上拍了半天喊“开门,流氓强煎人了,救命!”
  黑心后妈躲去买东西了没听见,外面邻居还以为屋里出啥事儿了呢。平时就知道黑心后妈对继女不好,没准把苏麦锁屋里了。邻居就上来把门栓打开了,亲老娘一栽跟头跌出来,衣衫不整,满脸红红紫紫的。邻居再往里探头一看,好嚒,赫然看见糖厂侄子正好用毛巾擦着裤-裆布……
  然后屋里尴尬的一幕,就传得人尽皆知了!
  亲老娘哭爹喊娘的维护着名声,还和闻讯而来的自家老头子打了一架。老头子骂她早就不安分了,撩-骚-老光棍不是一天两天,这次还有脸跑来隔壁镇偷情!
  吵着吵着,终于怀疑那酒被下了药,老两口子又齐齐找苏麦那黑心后妈闹了一架,闹得隔壁两个镇都当做笑料调侃。
  糖厂厂长侄子自觉吃了亏,发铁誓没碰成老太婆,要黑心后妈退还礼金钱。黑心后妈的钱都给儿子当彩礼送出去了,哪来的钱退?她自己亲老娘还差点被睡了呢!
  几番算计之下,黑心后妈就只好牺牲她亲老娘的名声,上县里状告糖厂厂长侄子玷污了老太太的清白……于是,这事儿又闹去了县里。
  她儿子定下亲的那家听闻,不仅不打算退彩礼了,更是觉得
  丢脸,果断地退了婚,然后全家趁着黑心后妈没注意,迁居下南方去了。黑心后妈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才意识到苏麦好多天不见了人影。
  那后妈又气急败坏地跑去支书家里闹,支书的女儿燕红是苏麦的好友,愣是半字不吐漏,只说不知情。
  在这样没有身份证的年代,自然是难查到人消息的,何况苏麦麦现在住进了部队里呢。
  秦旅长听说这些后都忍不住感叹,如果她那个黑心后妈知道她嫁给了部队的军干家庭,指不定还会跑来吸多少血。
  还好苏麦麦有反抗的勇气,挣脱出了命运的桎梏,也因了这份勇气,她能碰到心意相通的小贺同志。
  看着坐在沙发上登对的新婚夫妻,秦旅长暗暗庆幸,幸亏这事儿处理得早,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不然怎么对总军区的老政委交代。
  贺衍脸色阴沉,他自幼出生生长在军旅,很少接触到地方愚蛮的另一面。若非苏麦麦已经和自己结婚,并排坐在部队家属院安稳的沙发上。
  如果现在只是素昧平生,并不相识,那他真无法想象她会遇到怎样的遭遇。
  贺衍从前没有正式思考过婚姻,因为无法确认是否能遇到合意的姑娘。但既是结了婚,苏麦麦就是他的另一半,他是决意不会让她受到半分伤害的!
  贺衍眉宇凌厉,沉冷道:“这件事麻烦秦旅长和项所长了,如果没去审查,我们也不会知道背地里竟然这样奇葩。之后小麦就算彻底和他们斩断牵扯了。”
  “是的!”苏麦麦跟着点头。她是穿书者的身份,自然毫无失落,唯有坚决。
  秦旅长温和地宽慰道:“那些私下的议论真是莫须有,险些让你们两个中伤了,几个家属我会让向红找时间和她们谈。小苏审查已经通过,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我和贺军是一块扛过枪的战友,不介意的话你们就把我当老大哥,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只管过来说。”
  贺衍和苏麦麦起身道过谢,便从秦旅长的家告辞了出来。
  庄政委的爱人吕娟早就猫在自个院门口等着了,瞅见他们俩人身影,连忙招手唤道:“小贺,小苏,来来来,你们也过来坐会儿。”
  “正好想找你呢,帮我试试毛衣的宽度,我闺女身材和你差不多,她去吉省当兵,我也指望不上她来试,恰好看见你了。”吕娟亲热地拉着苏麦麦的手走进客厅。
  贺衍迈着修长的双腿随后走进,好笑地蹙眉头。苏麦麦平时又能吃又能蜷的,没见她多么走动,人缘却是很好。
  但也不排除吕娟也觉察出了风声。
  只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墙已经透风了,估计之后知道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不过他表面上没显露心思。
  吕娟自从苏麦麦和贺衍新婚上门拜访后,就在家里紧赶慢赶的织毛衣了。北疆这块地儿,夏天和秋冬的过渡只是一刹那,差不多转头九月就能穿上毛衣了,她当然要织得及时些。
  才不到半个月她就已经织到了胳膊下的那一大截,让苏麦麦给自己试试合不合身。
  她用得是上好的那种带细绒的羊毛线,特地选了芋紫的时髦颜色,照着上沪出版社专门出的百种织毛衣手册上的针法,织成宽松外穿的款式。
  不得不说,吕娟的手艺是真的好,就连见惯了另一个世界二十一世纪机械针织的苏麦麦,都忍不住赞叹道:“吕嫂子真厉害,不仅织得快,这种织法估计二十年后还是时髦的呢。只是您女儿在部队,这毛衣平时要怎么穿呢。”
  她只是下意识地发问。
  吕娟早就想好答词了,吕娟当然要想好了,那边院子的陶向红真会做人,要么派警卫员给小苏姑娘送黄瓜,要么又把人叫到家里来热络关系。瞧小夫妻两个进进出出的,这样传到乌市总军区去,老政委都该夸秦旅长夫妻会做人了。
  自家庄政委就一榆木疙瘩,只会闷头做事,吕娟指靠不上他,只能自己想主意了。
  她这件毛衣就是照着小苏身板和穿衣风格织的。
  吕娟说笑道:“哎呀,叫吕嫂子多生分,你既叫向红陶大姐,今后就也叫我吕姐好了。我闺女比你稍小两岁,她不在我这心也怪空的,有空常过来玩啊,正好还能帮我试试毛衣。”
  “这毛衣平常是穿不上,但我是想着她一个人去吉市当兵,平时周末放假出去,也能换件好看的,毕竟正是爱美的时候嘛。就她去到那么远,我也没办法叫她当场试,还得麻烦下小苏你了。小贺副团不介意我麻烦小苏吧?”吕娟笑眯眯地问。
  第34章 小苏思想活跃,让她想想……
  贺衍微笑道:“这你得问小麦自己,家里的事儿多归她做主。”
  什么时候就把家里大权都交她了?
  苏麦麦嗔他一眼,大方地说:“就是试试衣服,不算麻烦的,吕姐您太客气了。”
  吕娟看他俩这样,暗自琢磨着,看来小贺很宠媳妇儿呢!
  自己和小苏姑娘笼络好关系准没错。
  你瞧瞧小苏温柔又亲和,应该很容易热络的。等关系熟了,到时候吕娟再和人小苏提一嘴,让帮忙在老政委面前关照几句,对自家那闷头干活的庄建民也能有帮助。
  苏麦麦试完毛衣出来,吕嫂子给她摘了几颗番茄放在自行车的篮子里。说是自个院子种的,帮着吃吃。
  那番茄个个又红又大颗,带着新鲜原生态番茄所特有的气味,微微有些辛辣,却又不是辛辣。
  苏麦麦好多年没吃到过这种番茄了,闻一闻就知道是那种沙瓢饱满的,咬一口下去必定滋味丰盛,都能曝出汁儿来。
  她一路攥着最大的两颗,心想拿回去做成番茄鸡蛋面,口感超美味。
  但她今天来大姨妈,贺衍不让她沾冷水下厨,两人便去食堂里吃了顿饭。中午伙食不错,有姜片炒鸭肉,干煸四季豆,红烧茄子,来食堂打饭的人也比平时多。
  回到家后,苏麦麦就把挑出的那两颗番茄,切成片摆在盘子里,撒上一层绵白糖,当做水果零食吃下了。
  *
  关于个别家属私下议论糖衣炮弹的事儿,解决宜早不宜迟。下午陶向红就让警卫员叫了乔秀芬、柳淑芳、孟嫂子和周杏花过来,在客厅里选择性地把审查结果复述了一遍。
  大概是苏麦麦后妈收了钱逼她嫁混子,她逃婚到边疆,机缘巧合之下与贺衍相遇,共同解决了一些难题。又恰逢贺衍被家里紧急催婚,两人商量一下觉得互相都有意愿,就先结婚再增进了解了。
  因为觉得解释起来太长,对外就说是战友妻子介绍认识的。没想到竟然闹出了这桩误会。
  秦旅长派人去做审查,人家小苏可是根正苗红出身,爷爷当过生产队干部,负责镇上下放的教授和留苏工程师们伙食。
  还好议论的范围较小,没弄出什么乌龙来,今后这事儿就到此为止了,谁也不许再乱嚼是非。
  听得几位嫂子们唏嘘不已,没想到热情开朗的小苏姑娘,竟有这种遭遇,简直都要怜爱了!
  而且小苏不仅没被压倒,反而还勇敢坚强,更让人感叹不已。现在她遇到和她这么般配的贺副团长,才是真真的有缘人终成眷属啊。
  乔秀芬攥了攥手心,首先检讨道:“我一开始就觉得不太可能,只是听淑芳既然提了,这种事儿我也不好忽视,一个人没个主心骨,还是认为得找陶嫂子和秦旅长汇报一下才放心。既然没什么,那可就太好了。”
  陶向红对此也理解,现在这样特殊的时候,一个敏感的名头,谁都不敢轻易忽略。
  陶向红就看向柳淑芳说道:“有些家属思想敏锐,神经敏感,这本不是什么错,但要注意分清猜测和事实之间的区别。不仅这件事,还有别的,说的就是淑芳你们几个,你有觉悟是好事,但要注意掌握尺度。之后要是哪里有疑惑,可以找小乔或者直接找我,先商量个主意,别把消息私自就往外放,免得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误会。”
  柳淑芳听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难为情极了。
  其实前几天周枣花从市里回来,告诉她小苏姑娘五岁就搬着凳子趴灶台旁边看做饭,还热心地给她二妹周杏花出主意,抓奸夫三姐儿逮证据,人家可勤劳能干、大公无私着呢!
  就算用橡胶手套洗洗衣服咋了,不兴年轻人爱美爱惜自个吗?都改革开放,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柳淑芳听完就觉得可能真是误会小苏了,心里暗怪苗素莲。如果没苗素莲提那几嘴子,自己也不会往下想那么多,必然就是苗素莲自个外甥女没嫁成贺副团,酸溜溜的存心乱扣帽。
  但这事也不能对陶向红说出来啊,柳淑芳只好抱歉唏嘘道:“是我欠考虑了,陶大姐教育得是,今后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陶向红和秦旅长结婚多年,早已深谙了打一棒槌给个枣子的方略,这就转而和她们亲切地拉起了家常,暖暖气氛,家属们就告辞出去了。
  乔秀芬走到院门口,又被陶向红喊了回来。两个人面对面坐在客厅里,陶向红有正事找她商议。
  秦旅长开会回来和她说,这阵子总军区号召扎根军营,努力建设美好边疆。既要关心部队战士们的个人婚姻问题,尤其是正连级以上的大龄干部;同时也要提高随军家属们的生活质量,丰富随军大院生活的内容,让已婚官兵们踏实安家北疆,军民共同建设祖国繁荣。
  陶向红做为全旅首长的爱人,这个担子自然落到了她身上。
  她私下也听过一些消息,这项任务据说是由于近二年改革开放春风刮起,有些军属回家探亲后,看到了商店里、报纸上各种时鲜的东西兴起,不愿意再带孩子回部队来了,觉得部队太寡淡无趣,有的探亲回来甚至闹起了离婚,所以部队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步伐,抓紧精神文明建设。
  远的不说,比如他们十一旅郭团长的爱人李娜,据说最近就跑组织部要求提离婚呢。郭团长每次堵着她求着她不让进去,逼急了都三十多岁人了,还能当场把老婆扛起来走回家,这才生生把事情压下来的。
  李娜当初崇拜绿军装,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非郭团长嫁了不可。谁料结婚后又觉得男人粗糙,和郭团长的日子一直过得不对付,也不愿生娃子。本来还没什么大事儿的,最近不知道怎的回去探亲一次,突然又闹起了离婚要走。
  在部队里离婚可是一件大事,何况还是并无什么过错的团级干部。从侧面可见提高随军生活质量,抓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陶向红了解到,有些分军区已经开始成立家属委员会等自体组织了。四团团长的爱人乔秀芬,做为家属里觉悟比较高的,又是市里的妇女代表,就把她留下来想问问有什么主意。
  其实乔秀芬一早也有这个想法,她去市里开会看到别的工厂、社区都有妇女工会什么的,觉得家属院应该也成立一个类似的。就好比这次遇到柳淑芳这样的事,至少能有个商讨的地方,而不会在私底下悄悄扩散。
  乔秀芬一向稳重,思考了稍瞬便说道:“还要多谢秦旅长和陶嫂子信任我,这事儿我心里最近也想过,成立一个家属委员会,把家属们零零散散地聚起来,一则促进各家邻居团结,二来还能组织一些学习和文体活动,促进思想觉悟的提高,丰富生活乐趣。比如节日里聚个餐、周末教会儿舞蹈什么的,免得外头都觉得咱们在部队与时代脱节了……就是这场地,还有委员会的负责人选,就比较麻烦点呢。”
  陶向红听得深以为然,连连夸赞好主意。就单说周末学舞蹈这个,她自己就很感兴趣了,让家属们不仅跳舞娱乐,还能疏通筋骨锻炼身体。
  陶向红就笑叹道:“你还别说,等真办上周末跳舞活动了,还可以在部队礼堂也教教战士们跳。每次和地方上的单位搞联谊啊,那些单位的年轻姑娘一个个蝴蝶似的翩翩起舞,咱们部队的官兵却连站出去邀请的都没几个。不会跳啊,能有啥办法?跳得不是踩人家脚跟就是僵硬如木头,很影响效果,能有这些活动丰富一下业余生活是好的!”
  陶向红想了想,存心暗示道:“这方面问题,你可以找几个年轻思想灵活的家属们探讨探讨。至于场地,你们先把家属委员会的成立方案拟出来,我让老秦去批,部队一间空的活动厅还是能匀出来的。”
  乔秀芬踌躇张口:“那还得有收音机、灯光之类的配合。还有这教跳舞的人,如果从外面请,来去麻烦还得付费花钱,咱们院里倒是有一个李娜适合,就是不知道人愿意不愿意来。”
  说起李娜,平时高傲,不理睬人,也不和谁说话打交道,就连她自己的丈夫郭团长让她教跳舞她都不愿意,宁愿自己在家抱空气跳。但李娜随军之前是一个单位的文艺骨干,人在这方面肯定是专业的。
  陶向红琢磨着就说:“这事你找上小苏一块去试试,小苏思想活跃,热爱北疆,年轻姑娘主动随军生活,性格也讨人喜欢,让她想想办法怎么说服李娜。她和贺衍结婚,总军区的贺军师长都亲自打来电话给老秦督促呢,这事不找她找谁合适你说?”
  乔秀芬初听这话还纳闷,找小苏去挺好的,但和贺师长什么关系?
  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陶嫂子这是在给自己抛彩蛋呐!贺副团长姓贺,跟贺军师长一个姓,贺师长是疆省总军区老政委的大儿子,那么贺副团就是……
  乔秀芬顿时来精神了,觉得事情有把握,满口应下。
  陶向红笑了笑,她就是存心这样说的。一则小苏年轻有能力,二则既然她和贺衍结婚了,之后跟贺老政委一家的关系肯定瞒不住,早说晚说都是说。那么叫她来负责家属委员会,之后有啥子需要的地方,就能更便利一些。
  只是又特地叮嘱了乔秀芬一句:“晚两天再去找她吧,人家小贺刚出差回来,夫妻团聚,先让两口子相处够再说。”
  乔秀芬一脸过来人明白的样子,笑着告辞了。
  ……
  隔天柳淑芳去找苗素莲,就把这糖衣炮弹的误会说清了。说完又埋怨苗素莲因为自个那点子芥蒂,就利用她给小苏找不快。还弄到了秦旅长那里,本来都想立个什么大功,给自家臭男人瞧瞧本事,结果糗得呀,难为情死了。
  苗素莲暗地庆幸自己隔岸观火,没跟去掺和,不然丢人的也算上自己。
  只嘴上推诿道:“我就不过随便提了一句,后面不都是你自己扒拉出来的,你越分析越真,我还哪敢说其他话?好了好了,人陶嫂子不也夸了你有思想觉悟嘛,又没严厉批评,反正都过去了,今后就别提呗。”
  嘴上这么说,苗素莲心里却觉得希望落空了。贺副团长不仅人长得英俊,能力手段都优越,原还指望这一波把他和小苏有机会分开,促成自个外甥女,看来是痴人说梦。
  苗素莲看着正在对镜梳头发的姚红霞,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不去教表妹陈蔷写作业,也不帮自己抱老三,成天不上课就知道化了妆在驻地晃悠。
  可别把陈团长的名声都带撇了,说他妻外甥女怎么怎么的。
  苗素莲就数落道:“人家苏麦麦品格优秀,贺副团看重的是灵魂,你就是再描眉画眼也没机会了,消停点死了心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