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但若是聪明过了头,比小皇帝和谢阁老还聪明,那他们可就一定容不下她了。
沈美娘用胭脂抹了抹眼角,转过头问青词:“好看吗?像不像刚哭过?是不是楚楚可怜?”
青词听到她的三连问,轻轻点了点头。
然后,沈美娘带着她“楚楚可怜”的妆容去紫宸殿见姜颂了。
沈美娘去时看到叶丞相刚出来,她顶着一张“泫然欲泣”的脸,让叶明舟格外意外。
叶明舟今日进宫就是来和姜颂说,沈美娘可能与李守义刺杀一事,脱不了干系的。
可眼前的沈美娘眼睛又红又肿,穿得也素净简单,像是因陛下受伤的事无心打扮。
陛下刚才在殿内,也一口否决了叶明舟的猜想。
想来沈美娘如此爱陛下,肯定也不会舍得将他牵扯进这种事情。
到底是他多虑了。
沈美娘用帕子擦了擦眼,泪眼汪汪问:“丞相大人,不知陛下今日可有好些?”
叶明舟淡淡一笑:“陛下已经好多了,刚才还与微臣提及娘娘,想来陛下甚想娘娘。”
叶明舟这句话是他忽悠沈美娘的,从臣子的角度来说,他当然不该说这话。
但若是从长辈的角度,他这个做师父当然得做个好“助攻”。
应该是这词儿吧,当年陛下生母总是挂在嘴边念叨的。
沈美娘听到叶明舟的话有些意外。
她记得姜颂不是喜欢和别人讨论私人感情的人……可能是生病了,就喜欢倾诉吧。
沈美娘进去的时候,姜颂躺在床上,他却还在批折子。
“别看了,先把伤养好最重要。”沈美娘夺过姜颂手里的笔。
姜颂看到是她,眼里闪过一丝惊愕,没生气她的动作,但偏过头似乎是有些不高兴。
沈美娘趴在床头,凑上去看他,问:“陛下,不是和叶丞相说很想臣妾吗?”
“谁想你了!那是叶先生胡说的。”姜颂道。
沈美娘擦了擦眼角,故作伤心:“原来如此,是臣妾误会了,陛下竟然一点都不想臣妾。”
姜颂这才转过头看她,语气埋怨:“是你不来看我好不好?我昨日就回紫宸殿了,你今天才来看我。”
沈美娘拉起姜颂的手,摩挲他手腕处的刺青,道:“臣妾听说陛下伤得重,臣妾想您先好好养病嘛。”
姜颂把手抽出来,“哼”了一声:“你是忙着去李守义那里落井下石吧。”
沈美娘反问:“这是刚才叶丞相和陛下说的?”
“我早就知道了……”姜颂发觉自己被沈美娘套了话。
他心里不高兴,但还是不得不解释:“我没监视你,是我在李守义府上的人和天牢的人告诉我的。”
姜颂像是怕沈美娘不相信:“我真没监视你——刚才叶丞相和我说你的事,我还帮你遮掩过去了。”
“臣妾相信陛下。”沈美娘又去拉姜颂的手。
姜颂这次没再把手抽出来,但心里还是有些不高兴:“你去李守义府和天牢,为何不提前和我说?”
沈美娘当然是知道和姜颂说了,他肯定不会答应。
但她不能真这般说。
她张口就来:“臣妾是真的不想让陛下忧心,陛下眼下就要好好养病,别的都不要想才对。”
姜颂对沈美娘的话很受用,往沈美娘那边靠了靠,道:“你是说的好听。”
沈美娘语气真切:“天地良心,臣妾昨晚担心陛下,可担心得好晚才睡。”
她指着自己画出来的红眼眶和眼下淤青,道:“不信,陛下你看?”
姜颂早已忘了沈美娘化妆的技术,此刻当真被她情真意切的话哄住了。
他乖乖躺进沈美娘怀里。
沈美娘垂眸,安抚着姜颂:“陛下不要想那般多,折子不那么重要的可以交给叶丞相帮帮忙。少看一两天,大燕也不会完蛋的。”
姜颂点点头,又摇头:“可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他想到这个词儿沈美娘可能不知道,正想解释,就听到她开口:“臣妾学到这里了,臣妾懂陛下的意思。”
“父皇说过我天资不够,若是再不勤奋点,大燕的祖宗基业肯定会在我手里毁于一旦的。”姜颂道。
沈美娘:“那什么才能算‘天资’呢?要多聪明才算聪明呢?要我说,陛下已经很聪明了。”
姜颂不自信:“可是父皇……”
沈美娘和姜颂细数:“先帝三征漠北自然有他的好处,可是,说大了,穷兵黩武,大燕的国库还能经得起耗多久?说小了,臣妾幼年时,寨子里的阿公们,宁愿自己打折了腿,也要逃役,那几年西南也为此总生动乱。”
沈美娘道:“但陛下登基这些年,继续先帝晚年,幡然醒悟后用的政策,没有为了搏功绩,延续战争……臣妾以为,不比先帝差。”
沈美娘说完这些话,才发觉姜颂一脸敬佩地看着她。
她发觉自己话说多了,连忙认错:“臣妾失言,还望陛下恕罪。”
姜颂用力摇头,用“星星眼”看沈美娘:“美娘,你好厉害!”
沈美娘喜欢别人夸她聪明、厉害,心里也很得意。
她看出姜颂此时心情转好,就将想认李姮当女儿的事告诉了她。
姜颂有些不解:“美娘,为何要认李姮一个十五岁的姑娘作女儿?”
沈美娘将她和谢明安说的话转述给姜颂。
姜颂惊讶:“美娘,你怎会不能生育……难道是叶司马给你喂过绝育药?”
“没有。”沈美娘道:“但我得让‘沈贵妃的女儿’这个身份变得珍贵,所以故意骗谢明安的。”
也不能完全算骗。
生孩子是很容易死人的,沈美娘是个自私的人,她才不想为了一个没见过面的小孩,堵上性命。
她确实这辈子都不打算有自己的小孩。
姜颂点头。
沈美娘问:“陛下,那你能不能答应臣妾这事?”
姜颂:“你都和谢明安说了,我要是不答应,你不就被‘打脸’了吗?”
沈美娘亲了亲怀里姜颂的额头,笑道:“陛下,你真好!”
姜颂很欢喜地在沈美娘怀里蹭了蹭。
过了会儿,他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怎么感觉沈美娘刚才讲她忽悠谢明安的事,很像在给他讲课。
不管了,美娘肯定是爱他,才给他细心讲的。
像他父皇就只会说他蠢。
美娘,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第43章
李守义刺杀陛下之事,罪同谋逆,最终被姜颂赐了白绫算作了结。
谢党人表面上为李守义求了几句情,但都只是走走过场,他们更关心的还是李守义倒了,谁能顶上他那个位置。
朝中有喜欢感时悲叹之人,看李守义一朝落难妻女都急着撇清关系,同僚友人也多冷眼旁观,不由为他发了几声慨叹。
但这慨叹终结于,李守义的夫人——如今已与他义绝,脱了夫妻关系的谢明安,呈上了李守义当年灭陈家满门,还连亲生女儿都不愿放过的罪状。
那些证据证明了素来以清雅出名的李尚书,原是如此伤心病狂后,别说是同朝为官的士大夫们,就连寻常百姓也都知道了。
毕竟,朝中曾传过沈美娘是李守义女儿的说法,民间的说书先生也很喜欢这个故事,纷纷将它编成戏说传奇。
具体是谁复仇,如何复仇的版本颇多,但不论是哪个传奇,李守义的那个故事角色,都是板上钉钉的恶人。
时人皆唾弃李守义,若传奇故事能经久不衰,后人也会提到他就晦气。
沈美娘对此颇为满意。
她也得好好感谢帮她呈上证据的谢明安。
沈美娘从众多首饰里,挑了一组工艺繁复、精美华丽的金钏装进盒中,又挑了许多珠宝奇珍,吩咐宝儿亲自给谢明安母女送去。
她收李姮为义女,就是与她们母女牢牢绑定在一起了。
沈美娘那日虽只找谢明安要了陈言清的玉佩,但两人如今也只能互相帮衬。
这次谢明安揭发李守义的证据,大部分都是沈美娘和青词这些年陆陆续续查到的,还有前不久两人从李二郎口中问出来的。
叫沈美娘意外的,谢明安在得知陈家的事后,谢明安竟也有一点李守义的证据。
想来谢明安与李守义同床共枕多年,知道他本性如何,这些年一直都悄悄留意着。
可能是为了来日万一李守义像对陈言清那般对她时,她能够自保。
沈美娘还觉得更有可能的是,谢明安打算拿着那些证据,在李守义将来想“卖”李姮时,能拿出来威胁他。
谢明安拿到沈美娘给她和李姮的赏赐时,听宝儿转告沈美娘的话:“娘娘说,尚仪局已经在给李娘子挑封号了,待到下月上了玉牒,韩国夫人便不必担忧李娘子的前程了。”
谢明安点头,与宝儿又闲聊许久,才颇为热切地将宝儿送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