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43节

  真不公平,同样是六夫人嫡亲的儿媳,小儿子得了最赚钱的铺子,恐怕私房钱也早给小儿子了,也难怪人家日子越过越好。
  从这里回去,葛妈妈把见到的景象和许氏都说了,正好许三妗子在此,听到了就为许氏不平:“姑太太来蒋家这么多年,什么都不是您操持,到最后,他家老小既不用赡养父母,又拿了那么多钱,这可真是……”
  虽说葛妈妈也是有些不平,但许三妗子这话挑拨味道也太重了。
  故而,葛妈妈笑道:“老奴去的时候,正好魏大学士家里也派人过去了,指不定是魏家帮衬了不少。”
  许氏撇嘴:“魏家做过好几任转运使,手里过去的钱就如沙子似的多,可人家怎么会给他们钱呢?”
  以前她还会说锦娘是商户女,但如今人家弟弟是进士,魏家走动的勤快,她也怕自己说漏嘴传出去了不好,只好忍住嘴。
  “就是啊。姑太太,不是我说,你是长嫂,总得拿出些长嫂的架势来。你们这还有两个老的,你若没些手段,将来两个老的生病送终难道还要你们全包啊?”许三妗子道。
  许氏本来没想太多,但是想着公公又娶了个郑氏,将来又有两个老的要送终,的确要一大笔钱。十六郎夫妻多奸猾啊,他们知晓自家夫君孝顺老实,必定是推给自家郎君,她吃的亏已经够多了,不再想吃亏了。
  那么她就得想个主意,必须有拿捏她们的东西,否则,日后什么都是她们担着。
  老宅这些糟心事情,锦娘自是不知,她今日生辰,蒋羡也早早回来了,两个孩子一同陪着她用饭,一家人开开心心的。
  蒋羡举杯对锦娘道:“家中上下全靠娘子操持,娘子辛苦,今日娘子也受用一日。”
  锦娘以水代酒也敬他:“若是没有郎君拼命,我们一家人也不可能安安稳稳的在东京啊,只盼着咱们一家子越来越好。”
  二人一齐吃完水酒,眼看天色欲晚,蒋羡拿来莲花形的水灯,牵着锦娘的手道:“走,咱们一起去放水灯去许愿。”
  他一个男子竟然比自己懂的还多,锦娘任由他牵起自己的手,又道:“你怎么知晓生日当天放水灯许愿的啊?”
  “以前成日在外判案,我就见过江南女子都在河边放灯,如今咱们自己有水塘,在家放,也无人说什么。”蒋羡笑道。
  锦娘大着肚子,看着蒋羡放了两盏水灯下去,双手合拢放在胸前许愿。
  等睁开眼睛,蒋羡问她:“你许的什么愿望啊?”
  “说出来就不灵了。”锦娘笑嘻嘻的。
  蒋羡看着她道:“你不说我也知晓你许的什么愿望,肯定是希望肚子里的孩子平安生产,对不对?”
  锦娘心道,我许的是希望我们夫妻能白头偕老长命百岁。
  但见他如此说,锦娘也假装承认了。
  七月既是七夕,也是鬼月,街上烧纸的人特别多。蒋羡回来都忍不住捂鼻子,“全是灰,全都是灰。”
  锦娘笑道:“先换身衣裳吧。今日乳母找到了,家里又添了三个女使,两个在我这里伺候,再把紫藤和另一个新来的伺候我肚子里这个。”
  “娘子,我跟你说件事儿,我可能要升官了。”蒋羡压抑不住的喜悦,他在外怕人家说他太高调,对着锦娘自然什么都不必装。
  锦娘把柜子里的衣裳找给他:“是真的么?”
  蒋羡笑道:“八九不离十了,我如今的官职离皇帝近,今日皇上点了我说话,我看那意思仿佛这般。”
  这自然是好事,不过,锦娘还是提醒:“事以密成,言以泄败。此事我们都不要声张,我肚子里的孩子怕就是这个月出生了,我先提前把事情准备好。”
  孩子生下来洗三、满月都得准备,以前她们住甜水巷请客都没地方,如今怕是借着机会上门庆贺的多。她就得提前准备好,没办法她们夫妻自己过日子自由是有,但有什么大事,也是没什么帮衬。
  蒋羡换好衣裳,又去隔壁的净房洗了脸,才过来道:“我听说魏七郎去了宥家读书?”
  “是啊,说是他家请了位名儒。”
  “娘子,你很想魏七郎做咱们女婿吗?”
  通过张九郎选自己小舅子,蒋羡也不得不承认人家眼光好,这么一选就选了个进士女婿。女儿也十二三岁了(虚岁),自家也得抓紧了。
  却见锦娘摆手:“咱们想选好的女婿,人家魏家也想挑更好的妻室,也未必一定是他。上杆子的不是买卖,咱们女儿这般好,嫁给谁都过的好的。”
  蒋羡暗自点头:“娘子言之有理。”
  其实魏夫人也在想儿子的亲事,魏七郎自小就生的非常漂亮,也是太漂亮了,随便一句话就能让所有的人喜欢,走到哪里也容易让人高看一眼。
  但是将来支撑门户,可不是靠长相。就看蒋羡,三十岁了还是形貌昳丽,每次过来这里的侍女们都会脸红,可他若没中进士没有当官,又有谁看的起呢?
  罢了,儿子现在才十三(虚岁),还是等他先读书。
  只是她是这般想,丈夫未必这么想,魏学士同她道:“公明有一侄女,和七郎同龄,若是能结为姻亲倒是很好。”
  魏夫人知晓这公明说的是申子期,直集贤院,此人才学极高,政绩斐然,又很清廉。如今从地方回到京中,备受称赞。他的侄女也就是秘阁校理申子嘉之女。
  “这倒是不错。”魏夫人徐徐点头。
  一般只要是魏学士决定的事情,魏夫人便会听从。
  夫妇二人暗中决定了,只是魏夫人按捺住不动,因为申夫人回家奔丧还未来,此时不好提起这些事情。
  魏七郎还不知晓这些,只是道:“昨日去三姑母家中,宁哥儿同我竟然学的进度都差不多了,我可不能落于人后。”
  “宁哥儿我记得才七八岁吧?”魏夫人有些不确定,感觉蒋宁还是个小孩子。
  魏七郎道:“是啊,八月满八岁。”
  “你虽然要学,但也不能太用劲儿了,还是徐徐图之。”魏夫人生怕儿子太用功了,倒是生病来。
  魏七郎点头。
  却说锦娘这边新来的白养娘倒是干净利索,人还生的清秀,正好在空出来的东耳房安置了房间,让她住下,等孩子一生,就可以喂奶了。
  这个奶娘家计艰难,锦娘一共雇了她两年,月钱一个月是两贯,锦娘还答应每年给她做两身衣裳。
  方妈妈正搬着小板凳吃点心,但凡有客人来,吃不完的点心,锦娘都分给众人。方妈妈现下住在园子里,她老人家若是没点东西裹嘴,就容易手脚发慌。
  看到白养娘进来,分了两块点心给她:“咱们娘子是个大好人,你将来好好照看孩子,自有你好的。”
  白养娘诚惶诚恐。
  又见阿盈拿了两身自己的衣裳给她:“我看你的身形和我差不多,就先给你穿着。等到中秋,娘子会裁了尺头给大家,到时候你再去做衣裳。”
  “多谢多谢。”白养娘觉得自己来的这家真是烧高香了,这么大的宅子,就连一个管事或者随便一个小丫头都是油光水滑,衣裳光鲜。
  宁哥儿现下已经养成早起读书的习惯,每日会特别早就坐在学堂,读书声琅琅。但也不会从早到晚学,下午下学回来,如果功课少,就先做完再吃饭,如果功课多,就吃完再做。
  每一旬休息一日,这一日就是纯玩儿,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
  只是原本都有娘带着他们走亲戚,或者爹带他们去书肆,可如今娘马上要生产了,都没空陪他。他便在外书房看书,书真的是个好东西,正经书平日上学堂的时候看,这会子看些闲书也不妨碍。
  到了夕阳西下时,爹爹过来了,宁哥儿仰望的看着蒋羡:“爹,您怎么来了?”
  “你娘说你在这里,让我特地来找你,咱们要回去吃饭了。”蒋羡本想训斥儿子看闲书的,但想起妻子和他约定,孩子们玩儿的时候就让他们痛痛快快做自己的事情,就没有说什么了。
  宁哥儿立马放下书:“那我要赶紧回去。爹爹今日也歇息,在忙什么呢?”
  蒋羡心道我这孩儿年纪小,却很会和大人说话,读书既聪明伶俐,身体又好。他多想带到外面炫耀一番,但还是忍住了。
  晚饭时,一家四口在一起用饭,此番正是酷暑。锦娘不免道:“姐儿哥儿房里都要铺席子了,晚上用一盆冰,白日用两盆冰。”
  夏天冰是个大开销,但这开销还就得出,否则人不仅冷了容易生病,热了也容易不舒服。姐弟俩都有锦娘仿制现代做的“空调被”,她两个孩子都是细心照料,科学照顾,才到今日姐弟俩身体这般好的。
  习秋和佩兰各自照顾姐弟俩,忙记在心中。
  锦娘笑着让人撤饭,肚子却开始疼,她原本还以为有两日,没想到这孩子来的这般快,坠的不行。
  这个时候她还有条不紊,“去把稳婆喊来,把提前准备好的草纸、尿布、襁褓拿来,让厨房快些烧热水。”
  阿盈自己已经是生过一次孩子了,她先对蒋羡道:“郎君,您先让人去把邹婆子请过来吧,她老人家收了我们娘子的定钱。”
  蒋羡又不好离开,此时岳母不在这里,下人们万一谁捣鬼呢?他道:“你让陈小郎请,我在外面守着。”
  孩子们先被各自的丫头妈妈们带走,等了不到三刻,陈小郎就拉着邹婆子到了。
  邹婆子过来见一切准备的齐全,看锦娘羊水破了,赶紧过来帮她生产。锦娘知晓自己如今算得上是大龄产妇了,故而平日吃的不多,就是想孩子小些好生产,还把人参这些补品放在旁边以备不时之需。
  “胎位都很正,您放心。”邹婆子不仅是产婆,还是有名的女医,别的接生婆接生一次五贯,她这里要十贯才出诊。
  在她的分派下,锦娘这些年身体状况其实比当年生筠姐儿的时候还好,故而一鼓作气产下孩子。
  蒋羡没等一会儿就见人把孩子抱出来,这孩子皮肤甚白,又听闻锦娘无事,让阿盈给赏钱。阿盈拿了十贯给她,又给了她一匹云缎,邹婆子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他又准备让下人去老宅四处报喜时,又见外头行人司来人,原来是他升官的旨意下来了,从从六品的起居郎升为正六品的太府寺少卿。
  蒋羡大喜,抱着刚生下来的儿子道:“这孩子虽然鬼月所出,但真是有福气的,来人,看赏。”
  在屋内的锦娘听到,终于松了一口气,太府寺少卿可类比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啊。
  第123章
  紫藤是吴县最后一年跟着锦娘的, 如今也有四五个年头,早已是拿二等丫头的份例了。但有青蓉在,她是很难出头, 就和曾经的习秋境遇差不多, 如今去了二郎君那里,却能成为大丫头。
  锦娘这里则是新安排了两个丫头过来,阿盈和青蓉一起教她们规矩, 两个丫头都只雇了五年。等五年之后, 就还回她家,家生子心腹那么几个人就够了, 如此也省心许多。
  二哥儿已经被抱到东耳房,白养娘喂上奶了, 方妈妈悄悄对紫藤道:“你在这房里, 要警醒一些。这乳母和新来的丫头和咱们不同, 她们都是外头雇来的,都是应付了事。”
  “妈妈放心,我知道的。”紫藤道。
  外头罗大已经是安排起来了, 蒋羡添子是一喜, 升官又是另一喜。
  先是蒋家接到消息了,蒋六老爷听说生了个孙子,让郑氏单独备一对脚镯项圈洗三的时候送过去。许氏则是一口气不平,又添了另一口气,“好啊, 如今她们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小邬氏见婆母停顿了一下, 才道:“愣着做什么,快些准备了,咱们得过去看看。”
  “是。”小邬氏道。
  只是她婆媳二人过来的时候, 正好遇到蒋羡升官,许氏想自己的丈夫去年荣升了国子司业,也是正六品,没想到小叔子立马赶上了。
  阿盈看许氏脸色变化,憋笑半天,只觉得脸都快抽搐了,才道:“许大娘子,这么晚了还要您过来一趟,只是我们娘子生了哥儿之后有些虚脱,已然是睡下了。”
  “弟妹身子如何?”许氏问道。
  阿盈笑道:“生完之后,医婆熬了一碗汤药服下,说无碍呢。”
  许氏“哦”了一声,又看三进院子静悄悄的,和前院的鞭炮锣鼓声完全不同。许氏又看向西厢:“我去筠姐儿那里坐坐,看等会儿前头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是。”阿盈准备跟着过去。
  又见许氏道:“你前面忙呢,还是先去操持吧。”
  阿盈对出来的习秋使了个眼色,习秋迎了许氏婆媳进去。要说许氏和筠姐儿宁哥儿都不是很熟,毕竟两个孩子懂事的时候都外任,但筠姐儿很有礼数,见许氏和小邬氏进来,忙起身相迎。
  “好孩子,快别忙活,我们就是想着你母亲那里生产了,她又没法理事。家里又忙着,来你这里看看。”许氏一幅和气长辈状。
  只可惜筠姐儿很早就知晓这些家中恩怨了,祖母一死,大伯母就把爹娘赶出来了。但她面上不显,还对娇杏道:“你看茶来。”
  许氏又打量着西厢房,一共三间大房,明间摆着书桌书架,次间起居,梳妆台放上妆奁盒、还有还未来得及收拾的一幅金首饰。螺钿床旁放着一大一小两座绣架,不远处的细牙桌上摆着定窑奁式弦纹三足炉,炉子里燃起的香丸有一股甜香。
  “都说你母亲好福气,给你生了两个弟弟,你小弟弟住哪儿啊?”许氏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