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听石头这话的意思,王顺吉对石头可不是一饭之恩,而是旧相识。不过,这就更说的通,石头为何会跑去王家祭拜。
第364章 女公子(36)
“因为他卷到一件案子里,手里有样对对方不利的东西,所以那些人就要杀人灭口。”
苏晚没有隐瞒,但是也没有说的很详细,摸了摸石头对脑袋,“别哭了,少爷我会为他们报仇的,走吧。”
石头却并没有走,而是拉着苏晚,问道,“少爷,您刚刚说王老爷手里有样东西,您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吗?”
“不知道。”苏晚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不知道怎么说。
这件事查到现在,她都拿到了钟进武写的证词,王顺吉手里的东西,其实也就很明白了,就是青州官场贪污案的证据。
“少爷。”石头犹豫了一下,然后才道,“王老爷出事那天,曾经路过青阳山的茶馆。那天,他给了我一样东西,让我带到云翠山附近等他。而且还说,如果到时候他没有出现,让我就把那东西找个地方埋了,然后彻底忘记这件事。”
“他,给过你东西?”这倒是让苏晚有些意外,倒是他小看王顺吉了。
王顺吉应该是在路上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怕人抢东西,才将东西给了石头,让石头带出去,那这样,岂不是就意味着,那份证据还存在。
“那你把它埋到哪里了?”
说真的,说起埋证据这件事,苏晚就想起了田毅勇,实在算不上是什么愉快的回忆。
“我把它埋到我之前住的破庙附近了。”
石头在云翠山官道上没有等到王顺吉,就带着东西又回来了,然后听说王家遇到了山贼,想着王顺吉的话,就把东西给埋到了破庙附近。
“你还能找到吗?”苏晚和石头现在在的地方,倒是离那个破庙不远。
“能!”
石头回答的很坚定,让苏晚也放下了些疑虑,“那就去把那个东西挖出来吧。那东西,应该会对王家的案子有帮助。”
如果能找到这个东西,陆九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再去收集证据,任务进度直接前进一大步。
事实证明,石头是比田毅勇靠谱的,并没有出现找不到东西埋在哪里的情况。
石头到地方后,没挖多久,就将那东西挖了出来。
苏晚看着外面那一层严严实实的油纸,才彻底放下心来,看起来保存的还不错,“走,先回府。”
这东西是找到了,可这种地方,却不是一个合适的地方。
苏晚回到张府,才将东西拿出来打开。保存的很好,里面的东西,并没有受到损害。
苏晚粗粗地看了一下,这里面的东西,的确是青州官场贪污的证据。
王顺吉手中为何会有这个东西,也终于是在这些证据中,找出了一些线索。
这些证据里的一些文书,都是出自一位名唤曾康霖的人。
苏晚虽然不认识这个人,却认得那封文书上的官印,青州司马。
官印没有问题,不过,这青州现任司马,可不叫曾康霖。
事情并不算多难,苏晚打听了一下,也就知道了。
曾康霖,前任青州司马,两年多以前来到青州上任,但却在一年多年前,突然染了恶疾,病死了。
不过就苏晚手里的那些东西来看,这染病而亡的死因,就很值得深思了。
所以,整个事情就是,前任青州司马曾康霖,在知道青州官员冒灾贪污,就收集了证据,想要上报。
不过,很显然,曾康霖还没有来得及揭穿这件事,人就被杀了。
但是,好歹这证据是送到了王顺吉手里。
然后,王顺吉以访友的名义,带着家人上京,想把东西送往京都。
结果却还是被发现,导致一家人,全部都死在了青阳山上。
苏晚决定,去见一次陆九,把手里的证据给他,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
陆九在蠡县,半天的时间,根本没有办法打个来回,如果要去,苏晚就得先跟张成文请个假。
事情不能拖,苏晚在跟张成文读完书后,就道,“兄长,我明日准备去拜访一位朋友,想要告假一天,可以吗?”
张成文甚至都没有问苏晚要去拜访谁,只当她是又学累了,想偷懒,不过算算日子,也该准备回去了。
“可以。从今日起,这读书的事情就先停一停,你好好收拾一下回京的东西。”
“回京?”张成文这意思,是让她回京都?虽然回京并不一定非得要考上举人,但是现在就回去,是不是快了些。
“忘了?”张成文继续道,“也不知道你这一天天的忙什么,小月的婚期就快要到了,祖母和伯母都要同我一同去京都,难道你不回去参加?”
张成文到青州后,并没有急着回去,一方面上是想看着苏晚把身体养好,一方面也是因为张成玉婚期将近,到时候,苏晚也得回去,倒不如留下来,到时候一同回去。
“回去,当然要回去。”
张成文这话可不是疑问,而是告知。
张成月是张成玉的姐姐,长姊出嫁,苏晚肯定得回去。
好在要查的东西都已经查到了,剩下的,就是要在回京前,把事情都安排妥当就好了,“兄长,那我就先回去了。”
为了尽早回来,苏晚第二天天不亮,就往蠡县赶去。
一到蠡县,苏晚就直奔陆九的府邸,递了拜帖后没多久,就见到了陆九。
陆九将苏晚带到书房,才道,“你这倒是来的巧,再晚一会儿,我便要出门了。”
“去搜集证据吗?”
“对啊。”陆九回道,“我这个需要政绩的人,当然要努力。”
“不跟你贫了,我有正事给你说。”苏晚正色道,“我已经确定了,王家一家就是因为卷入了青州的贪污案里才被杀的,王顺吉手里的那样东西,也确实是揭开这场贪污大案的证据。而且,那份证据,现在就在我手中。”
苏晚说完,就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了过去,“给,你自己看看。”
陆九大致翻看了一下,确实是指认青州冒灾贪捐的证据,“你是从哪里弄到这样东西的?”
苏晚解释道,“也算是巧合,王顺吉在王家出事前把那东西交给了石头,让他带出青州后,再交给自己。结果,王家出事,这东西就被石头藏起来了。”
“我来找你,是要跟你商量一下,之后的计划。如今,证据已经有了,你打算怎么办?”
第365章 女公子(37)
“证据有了,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些东西送回京都。”
陆九话锋一转,“不过,官员不得擅自离开治地。而且,因为我是京都调入青州的官员,他们对我,本就颇多防备。我若是离开这里,用不了三日,他们可能就会知道。”
“到时候,我不仅要一路上被追杀,他们有了防备后,朝廷后续处理这件事情的难度,也会加大。所以,这些东西,怕是得由你送到京都。”
这件案子,牵扯到青州大部分官员,要想解决,就得把这些东西送回京都,直达天听,等朝廷派巡察来处理。
这些,苏晚当然都知道,她要跟陆九商量的也不是这些。
现在的情况就是,苏晚不仅不是朝廷官员,还是京都有名的纨绔。这场瞒天过海的贪污大案,被她一个纨绔发现了,这合适吗?
那张家那么多年的装傻充愣,也算是白费了。
苏晚现在用的是张成玉的身份,张家既然不想卷入朝廷,她也就不能把张家给牵扯进去。
因此,苏晚不仅不能是揭发这件事的人,最好还是跟这件事完全脱离关系。
但相反的是,陆九的任务,需要升迁,那么跟这件事扯上关系,作为这件事的发现者和上报者,将是对方升迁最好的政绩。
“我可以把这些东西带回京都,但是你得写一份奏报,把事情都合理化的安排到你身上,以你的名义,来揭露这件事,跟我无关。我唯一跟这件事有关的就是,帮你带个东西到京都而已。”
“没有问题。”陆九没有拒绝,这样做,对他和对苏晚都好,两个人的任务也能更好地完成,何乐而不为,“不过,这些东西,要送到谁手里,我还得要想想。”
以陆九现在的官职,是没有资格向皇帝直接上奏的,如果有事情要奏禀说明,就得通过其他官员转呈。
那这个转呈的官员,就至关重要。首先,这个人得跟青州官场没有利益牵扯,不然,这就变成千里送人头了。
其次,这个官员官职不能太小,最好是能直接带着这些证据面圣,而不是再写奏折上报,避免发生其他事端。
“那你先想着,等决定好了,就连同奏折,一并告诉我即可。过些日子,我会跟着张府的人一起回京,正好把这些东西带走,也不会引人怀疑。”
跟陆九商量好事情,苏晚也没有再多停留,而是离开,急忙赶回了青州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