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新法会揖那日,三法司官员个个面带不屑,打起了十足的精神准备挑毛病。
法典甫一放置在长案上,这几天袖手旁观的官员们一拥而上,他们连嘲讽法典狗屁不通、驴唇不对马嘴的腹稿都打好了,却在看到一条条准确无误,条理清晰的律条时闭上了嘴。
从头到尾看完后,郑珅没忍住,打量着宋灵毓问道:“这真是你带着修的?”
宋灵毓懒得回他,六科分管刑部的给事中张坚道:“当然是宋辅臣统领编修的。”
“那他怎么会对律法这么熟悉?”一大理寺官员不可思议道。
宋灵毓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干脆给出解释:“我曾闲居数年,在家无聊,便随意翻看过几天。”
在家无聊....
随意翻看过几天.....
就把在三司待了十多年的老人都背不下来的律典全他妈的背下来了!
众人这才回忆起来,这位辅臣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自小便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三司官员想挑毛病没挑出来,还被宋灵毓的智商秀了一脸,一时间脸色都差到极点。
郑珅是最沉不住气的,当场便阴阳怪气地说道:“我到忘了宋辅臣本是个旷世奇才,既然如此,能者多劳,我等也不必插手了。”
他说罢,就要带着刑部一干官员离会。
谁知还没出门就被张坚拦住了。
郑珅皱眉道:“你干什么?”
张坚冷笑道:“我要参你一本!”
郑珅眉毛一跳,又惊又怒:“我并无失职之处,你凭什么参我?!”
张坚道:“修撰律法,三司责无旁贷,刑部更应是主力,你却尸位素餐,推三阻四,还说无失职之处?!”
郑珅张了张嘴,反驳道:“本官那是恰好有事,你不会多来问问吗?一次不行就找两次,各部之间协调总要多跑跑,这不是正常的吗?”
张坚也不多于,从袖中抽出一本册子,当众朗读起来。
郑珅一听,傻了眼。
那张坚竟然将他在几日几时去刑部寻求商议,来接待的是何人,又是以何理由拒绝疑惑推搪的记录的一清二楚。
短短五日,竟是寻了三十多次,每回都是被拒绝。
傻子都能看出刑部在故意推搪。
督察院和大理寺,亦是如此。
郑珅看着面前怒目圆视的张坚,又看向远处冷笑着一言不发的宋灵毓和董钰,恍然大悟。
宋灵毓本来有能力独自带队修撰法典,为何还频频派人向三司求助?
为的就是今日参他个尸位素餐!
当初宋灵毓日日派人山门求助,一副自己什么都不懂,急得不行的样子,郑珅心里得意,以为他们没了自己就不信,所以故意不派人帮忙。
试想若是一开始他就知道宋灵毓有着能耐,肯定会派人插一脚,名为参与其中,实则设置障碍。
这下可好,宋灵毓不但心无旁焉地完成律法修撰,还得了由头弹劾他!
郑珅心知中计,但近日梁素脚伤恶化在家休息,没人帮他,他来之前又没有防备,此刻面对六科言官,竟是一句话说不出来。
而那张坚见此,干脆直接攥了郑珅的袖子,厉声道:“走,跟我到圣上面前,我非要将你的罪状一一呈给陛下!”
......
董钰带着言官们回朝后,三司是第一个遭的殃。
这些言官本就是专业监察百官的,回朝后一个个捡起了老本行,一时间弹劾的奏折满天飞。
六部除去工部之外,皆是藏污纳垢、贪污受贿的大本营,宋灵毓与言官们强强联合,虽说不至于将其他五部长官一一拉下马,但在强烈的攻势下,也让他们左拙右支,再也没有办法为太后或梁素提供造反的赃款。
同时因为董钰的回归,翰林院、国子监等文化机构也重振颓势,一应文官员重归朝野,又因董钰在天下学子中无以伦比的影响力,芊芊在读书人中的威望也提了上来。
齐州赈灾和大理寺辩法两个事件,因为大量发动了民众参与,百姓对芊芊的印象大为改观。
一时间芊芊在民间口碑大升,在以京城为中心的北方,几乎人人歌颂。
穿越至今,芊芊每天精神紧绷,几乎就没好好休息过,如今有了宋灵毓,又收服了董钰,虽说力量仍然无法和太后或是梁素抗衡,但也总算压住了他们的扩张之势,让他们一时半不敢轻举妄动,是故芊芊决定在宫中搞一个聚餐,把大家都叫来热闹热闹,加强团队建设的同时也放松一下心情。
第32章 聚餐
除夕也好元宵节也好,因为这董镜湖的案子和修改律法的事,芊芊团队里的人都忙得起飞,根本没时间过节。春分那天,芊芊叫来了御膳房大厨,好一顿安排,势必要弄个像样的晚宴,好好招待大家伙,把没过的节都补回来。
芊芊以前就最爱张罗团建聚餐这一档子事,公司里都是年轻人,每回完成一个大项目她和合伙人就会带着大家吃喝玩乐潇洒一番。
就她的经验而言,各种聚餐,烧烤和火锅是最能带动气氛的,火锅效果照烧烤差点,于是芊芊决定晚上就来场烧烤宴。
暮色将近,紫禁城披上了一层紫色的纱衣。春寒料峭,万物还尽是肃杀之意,此情此景,往往让人心生怆然,感极伤悲,然而乾清宫和文华殿之间的保和殿却是灯火通明,温暖如春。
大殿四周通风处架了数个烧烤炉子,有的上面烤着乳猪,有的是烤全羊,蔬菜和肉块被穿成了一串串的也架在上面考得滋滋冒油。
大殿中央摆了两排桌子,上面有各色酒水饮品,糕点水果,拌菜熟食,炭炉煨的土鸡汤、小吊梨汤、红豆酒酿等等一应尽全。
大殿里被烧烤炉子烘得暖暖的,充斥着让人口水大流的香味,董钰、宋灵毓等官员还能维持淡定,胡嫣早就蹲在烧烤架子下面虎视眈眈地等着了,郝老三几个更是口水直流,恨不得立即抽出配刀把烤全羊片下来几块吃。
芊芊今日穿了常服,金粉二色的龙纹宫装,头上插了只飞龙啸天金钿,看起来平易近人,不似平日上朝那么威严庄重,但也不失皇家身份。
今日来的都是自己人,芊芊便免了他们的跪礼,但是一干人等也都纷纷躬身行礼,齐呼万岁。
几年前,有一次公司团建,芊芊带着员工去故宫玩了一圈,当时看着那些金碧辉煌的大殿,她打死也不相信有朝一日会在里面开烤肉party。
而这个世界的皇宫与现实世界中的故宫虽然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其中之一就是奢华程度比故宫翻上了好几番。
芊芊环顾众人,一时感慨万千,还没喝就上了头,一手拿起金杯,一手拿起金箸在金杯上敲了敲。
这个动作是她提酒或开场的习惯,跟上学的时候一个玩的好的留学生学的,一干大臣们看着觉着奇怪,董钰小声问宋灵毓:“宋辅臣,陛下这个动作是何意?”
宋灵毓面色有些一言难尽。
这大半年,作为皇帝的辅臣兼老师,他没少看着皇帝做诸如此类的怪异举动,往常他都会板着脸加以规劝,但今天这个场合,倒也不好多说。
于是他道:“圣意岂你我可揣度?且听陛下说什么罢。”
董钰这两年不在朝野,对女帝最后的印象还停留在她顽劣的一面。这半年虽听说其有所转变,但毕竟接触的少,自问远不及宋灵毓了解女帝,当下便也不再多问。
于是,一殿的人,眼巴巴地瞪着芊芊说话。
但凡大宴,皇帝总要先说上几句,一般还会有翰林院的学士事先为皇帝写好稿子,这点倒是比现代正式许多。
宋灵毓现在也算是翰林院半个长官,有什么事都得先过他,是故他也知道并没有人为皇帝写稿。
所以皇帝将要说的话,肯定是她自己想的。
他当了半年多的太傅,很想知道皇帝肚子里的墨水有没有变多,是故看着芊芊的目光也带了几分期待,闭气凝神地等着她说话。
只见皇帝在宋灵毓期待的目光中微微一笑,高举着酒杯,豪气道:“什么也不多说了,都在酒里!”
然后一仰脖子把酒全干了。
宋灵毓眼角一抽,坐在那老半天没动。
就这?
就这一句话?还这么粗俗?
这到底是在紫禁城的保和殿还是哪个山寨的档口?
想到这半年手把手地教书,最后就把皇帝教成这样,宋灵毓只感觉一阵憋闷,太阳穴都气疼了。
然而芊芊全然不觉,还在笑呵呵道:“大家吃好喝好啊!”
什么叫“大家吃好喝好”?至少也要说“诸位爱卿请自便”才像个皇帝说出来的话。
宋灵毓治学一向严谨,少时在书院也帮先生带过学生,就从来没遇见过皇帝这样的,且他一向认为语言规范和举止合乎礼仪是维护君威必不可少的,是故半年来在这两方面没少教导和规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