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谁,谁说要包庇娄敬之那个奸贼了!”太后像被踩到了尾巴,退后一步颤声道:“来人啊,这就传哀家懿旨,娄敬之监管不利,致皇陵坍塌,罪无可赦,即日处死,株连九族!”
  *
  皇陵坍塌一案牵连甚广,宋灵毓带人连夜调查取证,共缉拿涉案户部、工部官员数十名。
  同时,十年前的行宫坍塌一案也被重新审理。
  树倒猕猴散,昔日证人见娄敬之大势已去,争先恐后吐露实情,并提供大量实证以求生路。
  至此,十几载的蒙冤终于昭雪。
  张遇春得知娄敬之被抓的消息后老泪纵横。
  其实,说是这个结果已经可以了,但哪有那么容易接受。他的人生在十年前获罪的那一个已经结束,苟延残喘存活至今,就是盼着亲眼看到昭雪的那一天。
  原以为这辈子没有机会亲眼看娄敬之伏诛了,谁知道竟能在临死前来这么大的惊喜。
  张遇春已油尽灯枯,太医断定他活不过五日,但他硬是撑到了半个月后刑部结案。
  结案的那天,只剩一口气的张遇春奇迹般地从病榻上坐了起来。
  他被人搀扶着出了屋子,颤颤巍巍地朝着皇宫的方向跪拜,然后坐在游廊的小亭内,笑着看完了最后一个夕阳。
  芊芊下令厚葬了张遇春,追封其一等国匠,丧葬事宜皆按亲王标准,由亲兵护送棺椁回老家下葬。
  张遇春一生精于工,匠于心,品与行,原是家乡人的骄傲,十多年前革职回乡,冤案彻底坏了他的声名。一代名匠在家乡犹如过街老鼠,家族将其除名,同辈耻之为伍,连小辈都可以肆意侮辱叫骂他。
  如今,他终于可以衣锦还乡,享受他该有的殊荣。
  棺椁离京的那一天,芊芊和宋灵毓亲自出午门相送。
  但是他们没有过多时间沉溺缅怀,前朝正忙得焦头烂额——户部和工部出了大量空缺,一直坐山观虎斗的梁素终于下场想要来个渔翁得利,开始争夺两部空出的职位,她和宋灵毓正在同梁素斗智斗勇争夺地盘。
  这时宋灵毓展现了他高超的政治手腕。
  梁素和宋灵毓在举荐工、户两部空缺上争执不下,宋灵毓据理力争,梁素说不过他便开始耍混,在朝堂上公然咆哮,大有一言堂之势。
  宋灵毓见状也不多说了,直接提议考试。
  户部考《国计薄》、《鱼鳞造册》和《编统要义》,工部考《营造法式》、《园冶》、《造物计薄》,所有竟职位者,试验合格者上,试验不合格,无论是何人举荐,皆不可任职。
  此法公平合理,便是梁素也无法出言反对,而宋灵毓举荐的人才不一不是具有正才实干之人,结果可想而知。
  梁素自是不满意,而宋灵毓此忽然却后退一步,同意将工部尚书和几个主要位置拱手让给了梁素。
  芊芊大为不解,宋灵毓却淡然一笑,说且让梁素高兴一段时日。
  当新任工部尚书何文田进文华殿谢恩之时,芊芊才知道,此人明为梁素党,实际是宋灵毓的人。
  如此,工部正式收为芊芊所有。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户部郎中陆从之总领、大内侍卫郝老三、陈家宝、朱四六及巡捕营随行,奉旨抄查贪官罪臣娄敬之府邸。
  大臣被抄家,照理说没有皇帝亲自到场观看的,但芊芊实在是忍不住,于是便带着胡嫣微服私访,坐在不远处的茶楼上看热闹。
  看着一箱箱的银子往外搬,芊芊笑得口水都流下来了,恨不得奔下楼去搂着银子亲两口。
  查抄整整持续了三天,陆从之将娄府内的物品陈列清点,缮写的财产清单竟足足有五十开。
  其中黄金八百五十三万两,白银八千七百五十万两,房产除府邸外八处,田产八千顷,商铺一十三间,珍宝如玉鼎、玉罄、玉如意、玉屏玉碗、南海桂圆大珍珠、珊瑚树、大映红宝石等等更是不计其数。
  因为梁素在官员任免上得到了甜头,抄家的事便并未插手,这全部的财产,尽数由芊芊收为己有。
  娄敬之罪无可赦,本应株连九族,芊芊不想浪费人力资源,便只判了其一人斩首,家属由死刑改为流放,让娄的家属去北境开荒去了。
  之后便是论功行赏。
  这一票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胡嫣、郝老三等高手的专业实力,胡嫣只对吃得感兴趣,芊芊叫御膳房单独为她做了一桌子满汉全席,还突发奇想回忆了下蛋糕的作法,跟御厨交流了下,做出了个中西合璧的蛋糕给胡嫣吃,小姑年高兴得眼睛直冒光。
  郝老三几人一人赏了白银一百两,几人做梦都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的赏赐,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郝老三谢恩的时候嘴都是结巴的。
  宋灵毓是最不好赏的那个,芊芊还记得当时往宋府送了不少金银财宝,也没换来他半分好脸色的事,左思右想,花了几天时间把他要求她背诵的《周史通鉴》周文王纪要篇背了下来,宋灵毓果然大悦,连续几天神色都很好。
  虽然首战告捷,但目前的局势依旧严峻。六部中只有工部完全归芊芊所有,而这一部门并不是决定朝廷命脉的核心部门。户部经此一役撬开了些许缝隙,除陆从之外还塞进去些人,但大都不在关键位置。其余各部,更是分别由太后和梁素掌控
  芊芊和宋灵毓几乎没有休整,马不停蹄地进行下一步部署。
  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19章 老狐狸
  年前最后一天,昭仁殿大学士、当朝太师、内阁次辅,肃英公董钰嫡孙女董镜湖谋杀亲夫,证据确凿,被羁押进刑部大狱。
  董钰是三朝元老,先帝钦点的托孤三辅臣之一,虽然在今上登基后一年便告病在家,但其威望不减当初。
  而被董镜湖所杀的亲夫魏泰乃为太后胞兄忠勇公嫡孙,俩家结亲在当年也是轰动京城一时的盛事,没想到,今时今日竟以血案告终。
  莫说忠勇公魏远得知此事后悲痛欲绝,就连太后接到噩耗都当场晕了过去。惨案发生时府上众人刚好皆有事外出,等回府见魏泰躺在血泊之中,夫人几欲昏厥,抱着爱子尸体失声恸哭,小公爷更是拔出宝剑当场就要斩杀董镜湖。
  好在刑部衙门的皂吏及时赶到,董镜湖才得以全须全尾被关押进刑部大牢。
  董钰年过七旬,董镜湖是其英年早逝的幺子留下的唯一血脉,是故他生平最宠爱这个嫡孙女。当年见董镜湖喜爱读书,董钰不顾时下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风论,高金聘请大儒为其开蒙授课,可谓是对其有求必应。
  董钰为人精明,两年前告病在家,本就是不愿卷入党政明哲保身之举,如今为了嫡孙女,也不得不投奔梁素,希望得到刑部的庇佑。
  而若说这案子,要是完全无可辩驳之处也就罢了,偏偏那董镜湖并非蓄意谋杀,乃是失手,是故董钰抓住这一点上诉,希望酌情轻判。
  忠勇公府哪肯依,立即联合大理寺督察院向刑部施压,扬言必将董镜湖凌迟处死。
  此案牵扯到京城俩大勋贵世家,一时间轰动京城。消息传来时,宋灵毓正在文华殿为芊芊授课。
  他一听消息,默然不语,拿着书卷驻足沉思,随后建议芊芊亲审此案。
  不管什么理由,能不上课了就是天大的好事,芊芊立即一改听课时瘟鸡般的状态,兴致勃勃地应道:“朕审朕审!”
  说完之后她又有些困惑,眼下关键问题是解决财政问题、收回中央政权和兵权,董镜湖杀夫一案,就闹闹得再大,又和她有什么关系?
  这个案子牵扯到的两方,董钰远离朝野已久空有名头,忠勇公是太后娘家,不管帮谁都对她没好处,她去趟这浑水似乎有害无益。
  宋灵毓摇头,道:“董钰历经三朝,门生便天下,虽如今不在朝野,但其势力也不可小觑。”
  芊芊记得原剧情中,原主死后群雄割据逐鹿中原,董钰好像并没有跟随任何一方,不知道躲去哪隐居了,想来也不是什么有势力有追求的人。
  见芊芊不置可否,宋灵毓继续道:“陛下可知,除六部之外,还有一重要部门,并不在太后或梁素的势力范围?”
  芊芊摇头,她感觉满朝文武,除了工部,只要是个部门几乎全被太后和梁素刮分了。
  宋灵毓道:“此部于太祖年间创立,不隶属于任何其他单位,乃一独立部门。虽其掌印官员不过正五品,但权利极大,有谏言封驳、监察科参文武百官之权,其官员皆为言官,大多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自大胤立朝以来,文武百官六部三司受其约束,皆内查自省,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便是,六科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有这个部门吗?”芊芊穿进来也有段时日了,这个部门她是连听都没听过,而且也几乎没见过宋灵毓口中所言那种直言敢谏的言官清流。
  宋灵毓瞥了芊芊一眼,道:“此部确实已形同虚设,陛下临朝一年后董钰告病,之后六科言官全部退出朝野,不再出言规谏朝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