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处理这些人,他也不是一味的只知道罚,有奖有惩的制度之下,才能让这些人彻底服气。
  既要让他们知道畏惧不能胡来,又要让他们看到一个盼头,用这个盼头吊着他们好好表现。
  这一套可以说南枝已经实践出来知道该怎么做,第一点就是不能露怯,让对方觉得你非他不可,给了对方闹的底气。
  南枝缺人不假,但这些人手对他而言并不像老百姓一样,需要考虑到消耗问题。
  普通百姓踏实生活,也没犯什么错,南枝雇佣他们帮忙,都是按照劳工付费,这种情况下自然会顾忌伤害到他们性命引起民愤。
  不同人需要运用不同方式去对待,目前为止南枝觉得最简单也是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多饿几顿就老实了。
  不服管就饿到服管,这个方法虽然没有多高明,但十分管用。
  再硬的骨头也都是要吃饭的,更别说这些人里没有那么硬的骨头。
  同时伴读给他的一堆信件中,还提到一个人,让南枝有些意外,却又觉得情理之中的人。
  他们曾经在豫州和荆州见到过的王不服,也在边郡定国公手下做事,此人有些本事,凭借自身能力爬到一个小军官的位置,可以说前途一片大好。
  定国公也是决定将人着重培养,这次伴读去边郡看到这个熟人,干脆将人点做自己的副将。
  军中那些不怎么相熟,再不然就是长辈的将领,怎么选都需要时间磨合,还不如选一个年轻一点,资历不够的熟人。
  其实伴读与王不服也没那么熟,顶多算是有过几面之缘,真正与此人有关系的是南枝。
  可对方在荆州曾经帮助过他们,让他们躲开了吴仁的搜查,可以说就凭这一点他对于王不服的感官就比其他人要好。
  这是一个知恩图报,且救过南枝的人,顾清晏也愿意去交付一些信任。
  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南枝脸上突然有几分恍惚,要知道这两个人按照原本轨迹并不算在同一阵营,彼此之间还有一定冲突。
  没想到他这只小蝴蝶的作用这么大,直接将一个非敌非友的能人拉到自己阵营里来。
  惊讶归惊讶,但南枝还是希望这些人能够多来一些,他真不嫌人多,他手下就缺能做事的人。
  甚至连出主意有些缺德的文和,他都选择用上了。
  不过是让文若带着这个堂弟,以防文和搞出什么让人瞠目结舌的操作。
  虽说文若不一定能够将人看牢,但都是聪明人,文和要想做些什么不太好的事,文若还能解决。
  好好一个能人志士,怎么能老在他庄子上当咸鱼?
  想起他考察文和那段时间,对方老老实实啥也不干,一脸享受的等着吃,吃完就闲逛,完全不操任何心的样子,他就觉得手有点痒。
  一个忙的连口气都喘不过来的人,面前出现一个悠悠闲闲的咸鱼,恐怕任何人都不会坦然接受。
  只想要这咸鱼也忙起来,又不是没能力,又不是上了年纪,老是无所事事像个什么事。
  再说他手下连老头都忙碌起来了,没理由文和年纪轻轻就躺平了。
  恶向胆边生的南枝将文和交给文若时,还特别交代,不要让这个人闲下来,只要事情够多肯定就想不起来做坏事。
  让文若千万不要放过他这个特别有能耐的堂弟,也不要因为他们之间的那么点小过节而去忽视对文和的安排。
  真正讨厌一个人,就是要给他安排一大堆事,充分压榨他的每一分价值。
  这话一出南枝明显感觉到文若眼里闪烁着若有所思的光芒,一看就是从中有所体会。
  之后果然文若毫不客气将人带着帮忙,并且交给文和的任务又多又麻烦,让人叫苦不迭。
  文和也试图反抗,或者干脆摆烂不干了,这个时候文若就会用尽各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激将法、搬出靠山法、还有软硬兼施法。
  总结下来最好用的就是激将法,可以说百试百灵,也是文若用过最多的方法。
  至于南枝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主要是文和每隔一段时间不是人跑到南枝面前诉苦,就是写信向小皇子诉苦,中心思想就是不想再和文若共事。
  只不过他越抗拒,南枝还越不会给他换个人搭档,其他人不一定能够拿捏得住文和。
  即便是同为四大谋士的另外几人,也不一定支使得动文和,毕竟能够当这么多年纨绔子弟,表现出一副碌碌无为的模样。
  能够让他老实办事的人不太多,他对于其他人也没有那么强的攀比心,因此交给文若反倒是最好选择。
  南枝自然不会因为文和的几句抱怨,就让对方如愿,这人打的什么主意他能不知道?
  小皇子绝对不会让他有偷懒的机会,这人闲下来就会不老实,倒不至于做什么坏事,但绝对会折腾人。
  对方知道南枝的底线是什么,因此也不会去碰那些让南枝反感的事,但其他添麻烦的事可就完全没办法保证了。
  毕竟这人还动过直接罚没世家所有家产,将现任那些担任家主的老家伙全都抓起来,扶持几个傀儡,剩下不听话的全部和那些劳改的私兵马匪关在一起。
  这些人就会老实了,这个方法不是不行,只是动作太大,容易造成一连串影响,并且会对其他朝臣,特别是还忠于皇帝的保皇党造成一定冲击。
  世家里也有那种拎得清,文和的做法完全是釜底抽薪,动作太大反而会让这些人感到害怕,觉得南枝会将他们一起清算。
  到时候世家团结到一起,然后造成的麻烦,让南枝更加头疼。
  根本不能用这么猛烈的手段,心累的南枝决定还是将人交给文若处理最好,毕竟他们俩是一家人,他们自家人也好应对自家人。
  明明文和自己也是世家出身,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文和除了他的一些想法有些过于极端且没道德外,这个人的能力还是没有话说,让南枝放着不用肯定是不可能的。
  连他这个做太子的都没有偷懒资格,其他人还想偷懒?
  南枝甚至打过让他爹再多干几年的心思,毕竟他爹如果当了太上皇,为了不影响南枝理政,肯定不会再多掺和朝堂上的事。
  仁安帝也不过六十岁,身体被仲景调理的也还不错,正是还能再奋斗的年纪,早早退下南枝也不太乐意。
  但他爹却不这么想,仁安帝看来皇帝这才是大夏话语权最高的那一个,而南枝要做的很多事都需要说一不二的权力。
  太子这个位置虽然够高,也足够说一不二,并且仁安帝早早让小儿子监国,还在大臣找上他时无条件支持小儿子。
  可只要太子一天不登基,那些人一天就不会老实,仁安帝并不想自己成为小儿子的阻碍。
  更别说小儿子还不准备纳后宫,还准备和他伴读过一辈子,这对于那些想要靠联姻巩固地位的家族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
  之前仁安帝去找南枝谈,也是有朝臣上折子递到他面前,还不止一封,想来应该是这些世家盯住太子妃的位置相当久。
  可南枝就是迟迟没有娶亲的意思,甚至连意向人选都没定下一个。
  这些人之所以集体上奏,也不过是觉得太子的婚事由皇帝全权安排,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因此也没想过会出现南枝这么一个意外。
  仁安帝询问过小儿子意见之后,就将这些上奏的折子全拒绝了,后来在早朝上,他们还不死心,被仁安帝训斥过后才老实。
  这种情况下,让仁安帝更加想快点传位给南枝,总不见得他成了太上皇,那些人还来找他吧?
  虽说大夏还没出现过太上皇的先例,一般都是上任皇帝当到驾崩,才轮到下一任皇帝继位。
  如果那位皇帝很长寿,极有可能将自己的继承人熬成老头才撒手人寰。
  甚至有可能直接传位给皇孙也不是不无可能,就是没有皇帝还健在,就将皇位传下去的先例。
  更别说仁安帝也不是精力不济,他的身体再当几年皇帝绰绰有余。
  这种情况下退位,可以说是古往今来都没有,后来还会不会有不清楚,但像这样能够在活着的时候放权的皇帝少有。
  仁安帝也旁敲侧击询问过小儿子的心思,可以说南枝十六岁之后,他就在明里暗里试探小儿子的态度,想要南枝登基。
  只不过都被南枝装傻,或者直接开口拒绝了,话说的特别好听,总结下来也就是太子挺好还不想当皇帝。
  第310章
  南枝就在这种推脱中又多当了几年太子, 自古以来只有嫌弃当太子时间太长的,少有这种皇位都已经送到手边还往外推的。
  即便登基之后,仁安帝成了太上皇, 南枝也不准备让他爹闲下来, 毕竟他爹当过这么多年皇帝。
  既然太子能够监国, 为什么太上皇不能监国?
  他们父子之间又不存在那些忌惮问题, 南枝暗自决定日后如果他要离京办事,比如说出趟海的时候, 就可以让他爹帮忙监国, 让他大哥从旁辅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