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急不来,还是先查一查这个莫惊雷到底是什么人,当初对方在盛京呆过不短的时间,甚至被某个世家举荐给仁安帝。
  这些留下的痕迹,足以调查出一些陈年往事。
  第63章
  比起莫惊雷, 如今科举已经考完,后续安排也由仁安帝进行,可以说南枝算是腾出手去收拾庞淄。
  古董商好收拾, 只是这骗局却不好揭露。
  对于根本没有金融概念的人而言, 庞淄画出的大饼太过香甜, 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如果对方做不到怎么办。
  怎么会做不到呢?如果做不到这位古董商的绝世珍宝从何而来?如果做不到那些世家为何同样趋之若鹜?
  不到最后一刻, 不见棺材不落泪。
  南枝手指轻敲,开始思考如何去控制这个度的问题, 既要让百姓明白不会有天上掉馅饼, 也不能真让百姓真活不下去。
  “之前考题泄露,有影响到庞淄吗?”之前这位古董商想浑水摸鱼, 跟着世家一起跳到坑里,那些世家顶多族内弟子没考上,丢了面子。
  而庞淄这次面临的问题更复杂, 虽然上当的世家依旧相信他, 但老百姓中却有了不信任的种子。
  这位古董商虽然没有贵族的名头,也不是世家出身, 可他拥有同样的傲慢,并不把平民当回事。
  可他不知道是他的傲慢给了南枝机会, 他真正忌惮的也只有这些古董商不在意的百姓。
  “有人怀疑庞淄消息的真实性,但更多还是选择相信他。”顾清晏不太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明知道这个人不可信, 为什么还要选作视而不见?
  “看来你很困惑?”南枝轻笑, 他很少看见伴读也有这样不知所措的时候,更多对方都是一副运筹帷幄的做派。
  “确实不太明白他们的想法。”面对南枝,顾清晏向来很坦诚。
  “那我今日再教你一个新词,知道什么叫沉没成本吗?”教顾清晏是件极有成就感的事, 对方极高的领悟力一点就透,举一反三能力极强。
  这应该是所有老师最喜欢的学生,实在是太省心了。
  “沉没成本?”顾清晏跟着重复这四个字,似有所悟,看着南枝等待具体答案。
  “人在追逐一样东西的时候,如果还没投入情感和物质,这个时候及时收手没有任何损失,也不会感觉到遗憾,后来知道这是一场骗局也没那么难以接受。”南枝习惯举例说明。
  伴读点头,的确如此,因为没有任何代价,所以根本无所谓,如同旁观者一般,甚至还会庆幸当初自己足够聪明。
  “所以这些百姓是因为相信庞淄已经投入成本,就和做生意一样,不收回本钱不会轻易罢休?”顾清晏按照南枝讲的逻辑,顺着想了下去。
  就是这样,只要他说个开头,对方就能顺着自己理解。
  南枝肯定点头,满意的看着伴读。
  “特别是如今百姓投入的不仅是生意成本,而是保证未来生活的积蓄。”这些积蓄是他们活命钱,这让他们更加承受不起代价,为了拒绝承受代价只能固执相信这就是真的。
  这么一说顾清晏就完全能够理解了,对于他们而言,这么点银子掉了也不会过多心疼,但老百姓不一样,他们全部身家就只有这么多。
  位置不一样,观念自然也不一样,因此顾清晏在他这个位置不能理解百姓的固执,只会觉得他们无药可救。
  换个位置设身处地想想就不难发现,这些老百姓固执的背后,隐藏的无奈与苦楚。
  “多谢殿下不吝赐教,清晏明白了。”顾清晏觉得沉没成本这四个字概括的十分贴切。
  要不回来的成本,可不是会加深心底的执念吗?
  “既然庞淄给了咱们机会,自然要好好用起来。”南枝脸上挂起看好戏的笑容,他等着庞淄反噬的一天。
  “我安排人去流传一些似是而非的风声。”顾清晏知道症结所在,他和南枝也配合默契,自然知道九皇子想要做什么。
  就和之前试题泄露时一样,找那些“二道贩子”再传播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告诉这些老百姓若是上当受骗,积极成为证人,没收古董商赃款之后,可以全数退回。
  “再加上表现好的,还可以奖励揭发有功之人一两。”南枝笑着又添了一条。
  不仅没有损失,还能有奖励拿,南枝这可以说是借了庞淄的力,让他自己打自己。
  “一两银子是否……?”作为奖励就这么点银子,那些老百姓能积极?
  “清晏你可知平常人家一月生活所需多少钱?”南枝也知道对方对于现下的生活所需消耗一无所知。
  “多少?一天?一周?”他带着南枝去酒楼吃饭都不止一两银子。
  应该不能用太长时间吧?从没为钱产生过烦恼,至于九皇子的私库更别说了,整个大夏都不一定有这位有钱。
  这方面他是真没什么经验,因此尽可能去想象普通人一两银子能用多久。
  “是普通人全家一个月的生活所需。”南枝也没责怪伴读的意思,他丝毫不意外顾清晏并不知道这件事,毕竟这位文韬武略天赋全都点满,对于经济这一方面确实接触的少。
  “一个月?一家人?”一家人少说是三口之家,一个月所需一两的话,平均下来一天也不过三十多文。
  各朝各代白银与朝廷发行的铜板货币兑换率都不同,更多还是看当下消费标准。
  在大夏一两银子差不多可值一千个铜钱,鸡蛋是一文钱一个,却不能简单粗暴将一文钱和未来的一块钱划等号。
  这里面包含特别多物价换算不同,就如同古代的房价就没有后世那么夸张,所以消费力不能一概而论。
  “更别说他们投入的远不止一两。”一两只是个门槛,后续庞淄又用各种理由骗取他们继续投入。
  最起码他了解到的多的甚至掏出了二十两银子了,这不仅是把全部家当压上了,说不好房子都卖出去了。
  这一但变成了泡影,多少百姓会家破人亡?
  “所幸殿下发现及时,不然这些人真要活不下去了。”顾清晏感慨。
  “届时看看有没有愿意当证人检举庞淄。”南枝就不相信这个古董商还能笑得出来。
  几日之后,科举的热潮还没过去,而三甲也要骑马游街,另一则关于古董商的消息传播开来。
  “都听说了吗?”人群中的一个小贩如同对暗号一般。
  “谁能没听说?不过消息靠谱吗?”坐在桌边等着面的食客将信将疑。
  “那么有钱的大商人怎么可能骗咱们这点钱?”投入全部家当的不愿相信。
  “听说如果主动当证人可以追回全部银子。”半信半疑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消息。
  对于盛京这些质疑,南枝十分满意,而庞淄却丝毫不当回事。
  毕竟百姓能掏出多少?他主要还是对世家敛财。
  “看来效果不错,是时候考虑收网了。”南枝脸上挂上笑容。
  “很多人嘴上不说,实际上也有去找庞淄寻求一个真假的,可惜这位古董商不是什么大善人,并没有兴趣和他们周旋。”顾清晏觉得有些人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越不给回应,这些人心底的不安就会放大,更加引人怀疑。”南枝十分淡定,也该让这个古董商慌起来了。
  “最近他在收拾东西,看来是准备跑了。”顾清晏看了眼盯着庞淄的眼线上报的情报。
  “是时候冻结他的资金,记得和各门守卫打招呼,只要他要出城,就把人给我扣下!”是那么容易跑的?
  大量敛财发现风声不对的庞淄,决定收拾东西跑路,反正钱他也已经赚够了。
  他刚把所有银两存入钱庄,准备坐马车离开盛京,结果在城门口被拦了下来。
  “在下是正经商人,并未有什么问题,如今一个守卫便能随意扣押良民了吗?!”庞淄一脸屈辱,试图让路过行人的态度给守卫施压。
  却没想到听到让他浑身僵硬,背后汗都被吓出来的话。
  “这不是那个庞大商人吗?”认出庞淄的人。
  “他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准备离开盛京吗?”疑惑庞淄大包小包如同搬家,心里也忍不住升起怀疑。
  “莫不是传言说的没错?他真是骗子,如今准备逃跑?”这人有些激动,甚至准备帮守卫一起将人拦下。
  为什么这些人会知道?
  庞淄脸色十分糟糕,甚至下意识避免与其他百姓对视,这副心虚的模样反倒是更像是被说中了。
  其他人更是不能随便放人,毕竟他们或多或少都给这个古董商钱了。
  庞淄连连狡辩,说他不是骗子,只是出城办事,但逐渐失去理智的百姓根本不可能放开他。
  试图操纵舆论的人,最终被舆论反噬。
  任凭他说破嘴皮子,也没人愿意相信他,而守卫已经准备将他扣下。
  暗地中同样关注庞淄的另一波人忍不住暗骂,庞淄太坏事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