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还是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也没关系,只要他们被潜移默化地改变认知,墨家就会越来越被人重视、在意。
  看得懂的人更是将天幕上的教程记载下来,如珍似宝地呵护着。
  他们现在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反复验证,去从字里行间中掰扯出他们大盛能用的工具来制作出来。但是,只要有这个思路,早晚有一天会成功。
  他们祖师爷的设想和展望也不再是一纸空谈。
  ……
  接下来参观的就是传送装置互动。
  这个和他们之前看到过的商场自动扶梯是相似的原理,工厂中的传送带也是出自于这些。
  还有风压互动、发电装置等尤其高级的设备。
  如果说前面那些玩意儿到底是什么,究竟作何用处,大盛朝人尚且还能听懂一星半点,但是轮到这些装备设置的时候,就完全都看不懂也听不明白了。
  他们现在就和听天书无异。
  众人不由得苦笑。
  可有些人还是不死心,把天幕之中闪过的原理都给记下来——他们现在不懂没关系,万一以后就能看明白呢?
  关飞渡见元宁也是云里雾里,便没在那些科技装置上停留多久,带他来到了下一个地方——人体结构展览处。
  因为是给儿童科普的,所以并没有成人研究时那样将所有肌肉甚至连眼球都给展示出来,而是只有些笼统的肌肉结构和五脏六腑的位置,但也是非常客观准确的,决不能误导祖国的花朵。
  “我们在知道了人体的结构之后,难受时也能了解到身上是哪个部位出了问题,自己心里也有数了。在问医生时,也能方便他们更加精准地找出你的毛病在哪。”关飞渡继续担任元宁身边的科普专家。
  一直到现在,管家都没有出声插话,全都是让关飞渡畅所欲言。
  “不过普通人只需要有所了解,心里有数就行,专门学这些的还是医生护士。”
  元宁定定地看向人体结构,问出一个细思极恐的话:“飞渡哥哥,他们怎么知道人体结构的?”
  关飞渡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解剖之后认识的。”
  望着元宁微微苍白的脸色,他想到自己的小伙伴还年幼,并且被那些个愚昧蒙蔽的村民所缚,可能情理上难以接受。
  他就轻声劝解:“解剖学现在很常见了,如果无法认识身体的各种部位,又怎么知道身体哪里生了病,又该怎么治病呢。你学历史,就知道古代有很多不治之症,可是在现代只需要开几盒药就能治愈。”
  “直到现在都还有人捐献自己的遗体用作医用学习,就是为了造福广大人民。我们对他们也很感激。”
  “捐献……遗体?”
  “是,他们也被称之为大体老师。我还记得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生的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希望学生们在自己的身体划错千千万万刀,也不希望他们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
  当时关飞渡尚且年幼,还不懂得看见这句话后的情感,但是这句话仍在他的心目中留下深深的痕迹。
  元宁渐渐明悟了些什么。
  怪不得这个时代的医术这样顶尖,有这么多人愿意为医术做奉献,又有人甘愿深入钻研。而医生更不会被嘲笑为“方技之士”,医学也不会沦为末流。
  关飞渡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也正是因为医术的进步,所以也变相地延长了人们的寿命。咱们现在普遍能活到七八十岁呢。九十一百的老者也不在少数了。”
  大盛朝。
  在关飞渡介绍人体结构以及解剖学之时,掀起了惊涛骇浪般的议论。
  [这是在亵渎尸体,他们那方世界的人怎可这样做!]
  [岂有此理,死者为大,他们居然还敢侮辱别人的遗体,所以医术才是末流之辈,难以称之为正派。]
  [你们都是耳聋了么,人家不是说的自愿捐赠,所以不论做什么都是那些人的选择,需要尔等多嘴多舌?]
  [这等做法还是叫人不寒而栗,恕我直言,难以苟同。]
  多数人还是持着否定的态度,哪怕关飞渡说了在解剖学出来之后,一些疾病可以轻易治好时,大部分人还是不为所动。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而且没有被病痛所折磨困扰的人,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些。
  直到关飞渡说出人的寿命在医学的帮助下延长,他们原本不屑一顾的态度骤然发生改变。
  古人寿命本就短暂,人均寿命在三四十左右,要不然朝廷也会嘉奖高寿之人。
  比如七十岁的老者不但不用再交税,还能得到官府赏赐的钱物,八十岁的老者得到赏赐的鸠杖,出入官府不必跪拜,到了九十岁的老者则赐以几杖,县长官还会适当设宴款待他们。
  由此可见古人对长寿之人的看重和照顾。
  在这种情况下,关飞渡竟然说那些长寿之人在那个世界竟然已经司空见惯,让他们怎么可能会平静!
  人活一世,难道不想活得更久一些么?
  这一点在那些勋贵士族,尤其是帝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出入都有仆役伺候,吃着山珍海味,身侧亦有美色可享,穿得也精细漂亮。
  这种神仙日子只让他们过个四五十年就匆匆结束了,谁又能甘心!
  穷苦人家活多久就是累多久,可是也有一句俗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因为他们上了年纪之后,就会拥有更多的经验,可以随时指点后代。
  而且大盛朝的传统也是注重孝道,自然会希望家中老人活得越长久越好。
  他们对医道的看法和态度立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对那什么解剖学也不像是此前那样抗拒了。
  [虽说此法有悖阴阳之道,但是为了百姓的康健着想,还是应该多加尝试研究此法,不可故步自封。]
  [那些牢房里的死刑犯不就可以拿来做此法的研究么,他们本就命不久矣,在死后还能拿来做这些正好合适,也算是为民做奉献,让他们身上的罪孽减轻了一两分。]
  [吾等对大夫一向秉承着尊重的态度,他们都是悬壶济世,医术精湛,自然备受爱戴。]
  有些人还是不肯吃亏,哪怕是夸那些个大夫,说话也极其委婉,还得是有条件的——得医术好才行。
  死刑犯的面色就不那么好看了,他们好些都是因为作奸犯科才进来的,本来以为上了刑场之后头被一砍就万事大吉,眼睛一睁一闭过去,也无所谓活不活痛不痛苦的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会因为天幕之上的这几句话,连尸体都保不住!挫骨扬灰都是轻松的了,说不准还会被各种分尸。
  他们眼前黑了又黑,只能祈祷这世上的大夫都心慈手软,也不敢对人的尸体轻易出手吧。
  可惜这些死刑犯的希望终究是要落空了,那些大夫岂会不敢?他们敢得很呢!
  尤其是宫廷里的那些御医,现在都双眼发亮,聚集在一块激动兴奋地议论起来,甚至还有些人劝院首赶紧去牢里提个死刑犯来练手试试。
  皇帝元盛昭当然不会在这方面特地卡他们,他虽是跟天幕过不去,却不会刁难跟自己的寿命相关的事——
  他自然也想长命百岁!
  这事很快就定下去,流程审批得那叫一个快。
  解剖又不曾妨害到大家的利益,甚至还有不胜枚举的好处,他们自然会竭尽全力促成此事的成功。
  这事一传出来后,整个大盛朝除了那些混乱的、被流民占据的治地,为非作歹的凶犯都少了许多。
  还有人嗤笑道:“这即将到来的乱世……恐怕是解剖学的温床啊。”
  此话的背后含义,直接让不少人纷纷色变。
  *
  下一个项目是乐高和城市道路模拟驾驶,玩了一会元宁和关飞渡就离开了。
  走走逛逛的,看见了各种神奇有趣的科普,光是儿童科普馆他们就看了半天,差点就走不出来。
  大盛朝人看得几乎都快麻木了。
  他们从未想过那个世界的科技竟然如此神奇,竟然要什么有什么,几乎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飞渡说:“其实这些展示的还并不是全部内容,毕竟科普馆太小了。不过,每个地区的科普馆内容并不完全一样,下次我们可以去其他地方瞧瞧。”
  元宁意犹未尽地向后望了一眼,眼眸亮闪闪的,对关飞渡说:“我们走出去之后就可以参观到其他方面的科普体验了吗?”
  关飞渡犹豫,还是摇头:“并不会,好多拿出来的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之前的都不一定会展示。”
  元宁有些遗憾,但也接受了这个现实。
  “没关系,我能看到那些新出的展品就已经很不错了。”
  然后他们就迈入音乐科学这个场馆之中,见证了里面各种形式的音乐玩法,元宁还知道了乐器是怎么发声的。
  往常从来没有人特地钻研过此道,元宁学得认真,玩得也很尽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