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张照片洗出来两份,元宁这里一张,关飞渡那里一张。
  “原来这就是照片。”元宁捏着薄薄的硬纸,低声喃喃。
  然后元宁就在关飞渡的儿童房里看到了许多样式的照片,相框里全是关飞渡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也是他成长的记录和见证。
  他的父母没有错过他人生的每一刻,把他养得极好。
  关飞渡没有害羞这根筋,他甚至还特地拿出一本相册给元宁看,臭屁地说:“宁宁弟弟,这是我从小到大得奖的辉煌时刻,我爸都把它们拍成了照片,你看看吧。”
  其实他还有一个房间是专门摆放奖杯和奖状以及奖牌这些的,可是特地带小伙伴去看那些东西的话也太像是炫耀了,所以退而求其次给元宁职看了这些。
  元宁手指微动,轻轻翻开相册。
  关明很会找角度,关飞渡的每张照片几乎都在聚光灯之下,把他拍得阳光且帅气。
  小孩不像是其他参赛选手得奖时还会笑得牙不见眼,他只微微眯起眼睛,或是高高举起自己的奖杯,或是亲吻自己的奖牌,表情冷峻又高傲。
  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小孩是很不好接近的。
  而在大盛朝中。
  弹幕已经对相机和照片展开了热烈的议论,如果说还有什么是极为容易走进千家万户的,恐怕就是照片了。
  后世几乎每个人都拍过照片。
  而在他们这个地方却不是人人都能请得起画师画下自己的。
  [那些照片活像是把人生生绘在了纸上边,瞧着竟十分之清晰,连周围的景致也原原本本给画出来了。]
  [此物真好,要是能为自己思念之人拍一张,再留在身边,便能日日想念了。]
  [唉,要是咱们这也能有就好了,我真想给自己的爹娘留下一张相片,供我日日缅怀。时至今日,我都快要模糊他们在我记忆中的面容了……]
  [我也想给我儿记载他从小到大的面孔,至垂髫及束发,还要记下他生活的点点滴滴。忽觉岁月倏忽,他的身量都快赶上我的肩膀了。]
  是啊,不论是睹物思人,还是记下自己最青涩的一面,成熟的一面。年少时,中年时,年迈时。
  许多人回不去当时年少春衫薄的日子,但要是能有照片,他们还可以观赏几回,甚至能指着照片给自己的孩儿说:“当时娘亲/爹爹也曾有过风华正茂之时……”
  总之,大家在此时此刻倒是真的不约而同地羡慕起了那方世界的人。
  那些人能够拥有太多他们几乎想象不到的便利。
  *
  关明收拾好了东西之后,就带着两个小孩一起出发去体育馆了。
  元宁没见过这个世界的体育竞技,不过也知道比赛是精英荟萃的地方,最后角逐出胜者,便问:“飞渡哥哥,你会不会紧张呀?”
  关飞渡摇头:“没想过。我只要拼尽全力就行了。”
  他的心态非常好,从不内耗,也基本上没紧张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过于不自信或是忐忑,基本上都是对自己能力的错估和准备工作没有到位。
  “我在意每一场比赛,但我不会把它当作人生的必需品,所以才不会那么担惊受怕吧。”关飞渡说。
  元宁很赞同地说:“如果入学要考试的话,就算我准备好了,也会很紧张的。”
  端看要发生之事对你重不重要。
  关明在驾驶座专心致志地开车,听到后座两个小崽子一本正经地谈论这些事,不免失笑。
  他其实在那些年纪时也会因为一场考试而惶惶,一场历练而心慌,然而回首再看之时,却也觉得不过如此,根本用不着担忧。
  他的人生可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完蛋。
  不过也许这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松快吧。
  第44章
  体育馆。
  本市最宽阔的场地之一, 光是看外形就觉得它很有牌面。
  从外望过去,可以看到它的轮廓偏圆润,穹顶流畅的曲线向外延展, 整体看上去好似一只银色的蛋壳。
  蛋壳表面却是错落有致地拼接在一起的块状结构,仿佛是一扇扇的窗户。
  元宁站过去就是小小一只, 镜头从天上俯瞰过去, 望着天幕的大盛朝人几乎看不见他的身影。
  直到视野越来越向下,开始是小小的黑影,后来则是他整个人伫立在体育馆之前。
  通过这一运镜的对比, 大盛朝众人才对这个地方的巨大广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个室内体育馆能容纳一万八千人,观众们就坐在席上看比赛。”关飞渡漫不经心地说着。
  大盛朝众人不由得哗然。
  别看这一万八千人好像很少, 但在他们的一些小县城,可能就只有这丁点人口了。
  更别提这么多人汇聚到一个地方,就只是为了看个体育比赛。
  好些县令已经汗流浃背了:“真是叫人望而生畏啊, 我等在佳节游玩时,就管着县城里的行人, 压力就够大了, 生怕各个街巷出了什么乱子,而他们却要在一个地方管这么多的人。”
  秩序、安全,其间种种恐怕都是主办方需要考量的, 绝不是一拍脑袋就直接端出来的。
  闹出个人命可不得了。
  那个世界的人有如此强悍的魄力和手段, 根本不容小觑。察其言观其行, 拥有此等手腕之人仿佛在那个世界已经是司空见惯, 这怎能不让人惊叹?
  更有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唏嘘长叹:“人才济济啊。”
  天幕上的元宁和关飞渡一行人已经踏入体育馆中。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开阔宏大的比赛场地, 地面上可以说是一尘不染,甚至还泛着冰冷的光泽。
  高大的穹顶倒扣过来,悬挂着各种照明设备, 它们和天际的白光一同照亮体育馆的每个角落。
  在阴天时,外面的天光还不及里边儿明亮。
  眼眸再一抬,就是环绕在四周的观众席,它们层层叠叠,呈阶梯状向上升起,尽量带给所有观众绝佳的视觉体验。
  陆陆续续抵达的人不少,观众席上已经能够坐了将近一半的人。
  按理来说只是一个青少年的赛事,还是击剑这样相对小众的赛道,观众不太可能会这样多。
  不过当占据全国这个名头,并且胜出者都是自各个省市层层选拔上来的之后,过来凑热闹的人就不少了。
  而且它不只是一个赛道,还分了低中高三年龄段,其中备受瞩目的自然是高年龄的。
  但不用多说,最会捧场的还要属低年龄段,光是这些人的亲朋好友就会携家带口地过来加油助威。
  总之,大盛朝这些没见过现代世面的古人看得才叫一个瞠目结舌。
  本来还觉着现代各种震撼人心的场面都已经见识到了,此后再有什么阵势,他们定然不会再失态惊骇,可是看见这样的盛况,也依然让他们久久难以平静。
  “我嘞个乖乖,怕是县令举行春耕时,前去围观的人都没这么多吧!”一些老农回想起自己见过人最多的时候,也不及这里的一半。
  世界跟世界果真还是有差距的。
  乌泱泱的一群人走过来,就跟小蚂蚁似的,看得人头皮发麻。
  元宁也震惊了,他一双漂亮大眼睛睁圆,惊叹道:“好多人呀。”
  不管是哪个方位看过去,好像都有坐在椅子上的观众。
  他现在就很佩服关飞渡的心态,原本以为对方就只是简简单单地比个赛,没想到居然会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
  而且他还看到了许多举着手机拍照的,录像的,还有扛着长枪大炮准备采访的记者。
  光是顶着这些人的目光站在赛场中央,就已经很有压力了吧,更不要说在他们面前比赛了……
  关明轻咳一声,说:“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大学生的。”
  “嗯?”元宁不解,观众和大学生……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必要联系吗?
  关明含糊地说:“等你上了大学,就会知道许多学校会安排各种让学生加学分的活动,这也是其中之一。他们这些孩子为了加分,就会千里迢迢赶过来看比赛了。”
  元宁恍然大悟,怪不得他在来之前看到一辆辆宛若长龙般的公交车停在外面,下来的都还是些面庞稍显青涩的成人。
  关飞渡已经去队伍中找教练集合了,现在还看不到他们的身影。
  比赛尚未拉开序幕,高台上明显已经布置成为击剑的赛道。
  就在下午两点半时,主持人正式宣布了比赛开始,关飞渡他们少儿组得率先上场,青年组则是压轴。
  元宁坐立不安,感觉看自己在意的人比赛,比自己上场还要紧张。
  尤其是周遭传来窃窃私语,说这个小朋友个子好高,那个小朋友个子真健壮,仿佛马上就能见到比赛的结果,明白谁胜谁输似的。
  关明低头就能看到小孩倔强地抿起嘴巴,满脸严肃的模样,明显是听着那些讨论不高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