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36节

  但是她站在人群中,只是安静看着这一幕。
  就在谢灵瑜在想着,这下一步戏该如何唱的时候,突然远处竟有马蹄声响起,还有整齐划
  一的脚步声。
  显然是有守卫军来了。
  谢灵瑜抬头朝那边望了过去,不过她心底可升不起一点开心的意思。
  毕竟来人还不知是敌是友呢。
  直到她看清楚来人之后,心底忽地笑了。
  这个扬州,还真是够藏龙卧虎的。
  而此时来到这里的人,正是扬州司马宋元友。
  第144章 今日,即便是死,她也……
  对于宋元友此人,谢灵瑜不知为何,心中总是隐隐有不喜。因而她并未跟宋元友太过深入的接触,况且她来扬州时间太短,还未来得及调查此人。
  如今他突然出现在这里,谢灵瑜心中总有不祥的预感。
  果然,在宋元友到达此处时,原本汇聚在刺史府门口的流民齐刷刷的看向他,原本还叫嚣着让交出永宁王的众人,眼神中一下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尔等竟敢逃出牢狱,聚集在刺史府门口,”宋元友骑在马上,冷眼看着眼前的所有人。
  原本站在他面前的流民,赶紧往后退了几步。
  原本站在刺史府台阶上的那名年轻人,赶紧几步上前,边走边喊道:“大人,我们有冤情,大人。”
  在他说话间,这些流民将路让开,让年轻人顺利通过这里。
  年轻人跑到宋元友的马前,扑通一下跪了下去,接着他磕头大喊道:“大人,我们本是良民,只是天降大旱,让我们活不下去,这才会流落到扬州。”
  谢灵瑜盯着说话之人,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此子倒是有些意思,明明这些人是因为跟水匪一起攻打海陵县,这才被刺史魏安俘虏了回来的,如今倒是让他说的,自己全然无辜的模样。
  “你们既是有冤屈,便该在大牢中等待刺史大人发落,半夜这般逃出狱中该当何罪,”宋元友怒斥道。
  谢灵瑜见宋元友始终是在怒斥这些流民,倒是没有丝毫包庇对方。
  但是说话年轻人却梗着脖子说道:“大人,城外早有流言,江西道大旱的田地里挖出了预言石,言明永宁王乃是当世妖孽。如今江西道大军将至,如今唯有交出永宁王,方能扬州燃眉之急。”
  “放肆,”宋元友呵斥,他道:“永宁王殿下身份何等尊贵,岂是尔等蝼蚁能够谈论。”
  但是年轻人却仰着脖子说道:“大人,永宁王身份再尊贵又如何,还不过是贪生怕死之辈,大敌当前,她倒是自己先跑了。”
  “就是,贪生怕死之辈如何称王。”
  “咱们还不如等到江西道大军来了,毕竟我们都是同乡,也好过在此被当成流民。”
  宋元友皱眉:“你说永宁王殿下自己先跑了?何来此事?”
  “大人,方才我们想要叩请刺史大人和永宁王出来,可是却不想刺史并不在府中,而永宁王则是挟持了刺史夫人还有小姐逃跑了,此事可是有刺史府管家作证的。”
  年轻人说起话来掷地有声,瞧着倒是个读书人的模样。
  只可惜他字字句句对准谢灵瑜,站在人群中的谢灵瑜还真的很难欣赏他。
  宋元友冷眼望着对方:“尔等在此聚集,竟还敢污蔑永宁王殿下,来人!”
  就在宋元友高声叫人之际,突然间又是一阵马蹄声从远处响起,不一会儿,只见骑马者到了跟前,而对方从马上翻身而下之后,竟直接扑跪在宋元友:“司马大人,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这般慌张,”宋元友低头看着对方。
  谁知对方也不说话,只是有两人抬着一副担架而来,而上面蒙着一层白布。
  众人都好奇的看着这副担架,心中万分好奇。
  毕竟能让来人这般惊慌失措的,只怕身份定然也不简单吧。
  “司马大人,有人发现了魏刺史大人的尸首,魏刺史被人杀害了。”
  来人哭嚷着大声说道。
  这一刻所有人听着这人的话,心中都大骇,而这也包括谢灵瑜。
  她下意识朝着萧晏行看去,她因为站在人群之中,视线被遮挡了,即便此刻周围都是火把,将黑夜几近照亮成白昼,谢灵瑜依旧未能看清楚担架上究竟是不是魏安。
  而她看向萧晏行时,他也正盯着不远处的担架。
  只可惜在他低头朝谢灵瑜看来时,他轻轻摇了摇头,显然意思是他也没能看清。
  宋元友惊呼出声:“扬州城中,何人敢这般胆大竟对魏刺史下手?”
  谢灵瑜在听到这句话时,不由眉梢微挑。
  这句话还真是颇有点祸水东引的味道。
  “定然是永宁王,”突然先前的那个流民年轻人大吼说道:“方才刺史府中的管事便说了,她劫持了魏刺史的夫人和小姐。她定然是害怕江西道的义军讨伐,于是便想要逃出扬州。魏刺史想要阻止她,便惨遭她杀害。”
  这人有种虽然人没在现场,但是仿佛一切他都亲眼所见一般。
  但是偏偏他这样的说辞,却得到了在场多数流民的赞同。
  就连站在宋元友身后的一众士兵,此刻手持刀刃,望着眼前刺史大人的尸体,满脸震惊之余,心中也开始升起说不出的忐忑。
  江西道叛军之事早已经传来,如今叛军势如破竹,已经打到了江南道,而到达扬州所在之地只怕便是几日的事情。
  大敌当前,扬州刺史却在城中被杀,就连另外一位身居高位的永宁王都有弃城潜逃之嫌。
  如此丧气的情况,让在场的士兵全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牝鸡司晨,本就是霍乱朝纲,如今她更是杀害扬州刺史,弃城而逃,这样的人怎堪为王,”就见那个年轻人看向宋元友,朗声喊道:“司马大人,如今刺史大人身死,您应该代行扬州刺史之职。”
  “我等本就是良民,只因家乡大旱不得已流落扬州,如今我等愿任由宋刺史大人处置,还求宋刺史宽恕,”年轻人说着,便跪地磕头。
  这一声宋刺史喊出口,原本站在原地的谢灵瑜霍地笑了起来。
  她总算是知道,今晚这一出是为何这般唱起来的。
  一箭双雕。
  先是将魏刺史骗出府中,随后又放出流民冲击刺史府,造成谢灵瑜在如此紧急情况之下,先行撤出了刺史府。
  随后宋元友再假装赶来平乱,再安排人将魏安的尸身抬出来。
  即便今晚谢灵瑜不曾逃出刺史府,也不曾挟持魏夫人还有魏小姐一同离开,宋元友也有一万种法子,将杀了魏安之罪诬陷在她的身上。
  或许从谢灵瑜踏入扬州那一刻开始,她便已经开始慢慢掉入别人的陷阱。
  但是谢灵瑜并不意外,她虽然已经万般小心。
  可宋元友在此已经经营了数年,从他今晚能直接杀了魏安看来,他手中势力只怕比魏安也不差什么。
  要不然魏安一个堂堂刺史,如何能这般轻易身死。
  谢灵瑜想到曹天,心头不由微微头疼。
  原本她还心中已经信了曹天七八分,甚至先前还派人前去请曹天带兵前来平乱。
  眼前这个情况之下,她却也不知曹天究竟是否值得信任。
  毕竟目前看来,宋元友似乎才是扬州城内那个密谋造反之人,但是曹天却向她告密的是魏安。
  若这两人同时都有问题,倒也还好。
  那便说明曹天并非是宋元友的人,他告发魏安只因自己的忠心或是私心。
  但若是曹天也是宋元友的人,整个扬州城如今只怕都已经落在他们手里了。即便谢灵瑜在此,只怕也无力回天。
  她最应该做的便是,偷摸的离开扬州,去往别处,等待朝廷派遣大军,重新收服扬州。
  但她却不敢就此这般离开。
  江西道叛军已经南下而来了,倘若扬州真的也落在宋元友手中,他若是真的跟江西叛军沆瀣一气,到时候江西道、江南道还有淮南道尽数落在这些叛军手中。
  大周半壁江山便在顷刻间失守
  了。
  更可怕的是,倘若他们汇合之后,一鼓作气率领大军直取洛阳,到时候直逼长安也是在转瞬之间。
  谢灵瑜无论如何都不想看见这种情况。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她定然不能离开扬州。
  最起码扬州不能在她手上,就这么轻易丢了。
  其实这些流民有一点说对了,她身为永宁王倘若便如此轻易出逃,日后怎堪有脸面再在朝堂之上为官。
  一旦她退了,她的威望会彻底扫地。
  便是连江西道叛军喊出的口号,都会彻底成为对她的鞭打。
  牝鸡司晨,霍乱朝纲,临阵脱逃,胆小如鼠。
  想到此处,谢灵瑜抬头看向了对面,眼神再不犹豫。
  今日,即便是死,她也不可退!
  况且她也未到绝境之时,她看向对面的宋元友,他身后士兵众多,瞧着约莫有几百人。对于城中守备来说,已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但是谢灵瑜所带的侍卫同样也不少,足有上百人。
  最重要的宋元友所带的士兵,只是普通士兵,而谢灵瑜身边的这些侍卫乃是身手不凡的王府侍卫。
  在她离开长安之前,特地在王府侍卫之中精挑细选而出的。
  即便不能以一挡十,但也能轻易做到以一挡五。
  如此一来,王府侍卫跟这些士兵算是能打个平手。
  但是真正让人为难的,便是这些流民,倘若这些流民在一旁观看还好,但是他们若是加入宋元友那边,局势对她来说就难了。
  其实这些上千流民的战斗力并不算强,先前谢灵瑜之所以紧急离开刺史府,是因为不知事态会如何发展,慌乱之中她的人对流民动手并非上策。
  如今,唯一一个能迅速解决一切的办法,就是擒贼先擒王。
  宋元友或许是觉得他已经杀了魏安,扬州城已然落进了他的手中,所以并未将谢灵瑜这个过江龙看在眼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