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217节
而此时码头上的其他人,一听到司马宋元友之言,一个个也心中不有异动。
确实,他们平素都是在扬州当官,与长安相距甚远。
他们对于这位殿下的喜好和忌讳,还真是一窍不通。
这万一要是在迎接殿下的过程之中,一时失礼,万一得罪了殿下,岂不是倒了霉。
众人纷纷热切的看向萧晏行。
好在萧晏行素来性子沉稳,即便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心中也依然毫无波澜。
或者说,他所有的心绪已然早就飞进到了远处的大船之上。
他比任何人都要渴望着,见到船上的那个人。
但心中虽如此想,他却还是轻声说道:“殿下素来温和,待人更是宽厚,诸位大人只要做好份内之事,殿下绝不会轻易降罪。”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心底还是略松了一口气。
只要这位殿下不是一个,难伺候的主便好了。
终于随着船队一点点靠近,众人这才发现,原本的大船过于庞大,倒是将后面的几艘略小些的船给略挡住了些。
不过为首的依旧还是最大的那艘船,待船只靠岸时,岸边众人早已是翘首以盼。
而萧晏行也随着众人一般,抬头看向船头,但此时船头上站着穿着盔甲的士兵,各个身形高大,怒目圆睁,气势汹汹,实乃非寻常人可比。
再定睛一看,士兵的肩膀上赫然写着永宁二字。
这乃是永宁王府的士兵。
此番这些府兵随着永宁王,一道出巡扬州,刚一露面,只是立于船头之上,亲王府兵的骁勇气势便震慑了众人。
待宽大的木板连接在岸边和船头后,一众士兵率先下船,分立于码头两旁。
此刻,扬州州府的诸多官员还在小心翼翼打量着船头,并未瞧见传说中的那位殿下。
但是随着一声长喝,传递在江面和码头,悠悠扬扬的又朝着更远的方向而去。
“礼部尚书大人,至。”
这一声直让众人都不由自主的纷纷低下头,而一时间,周围安静的似乎只剩下江水被微风轻轻吹拂着的哗哗水浪声。
而夹杂在水浪声之中,宽大的木板上传来了极轻的脚步声。
明明脚步声格外轻柔,但每个人却都清晰的听到。
只觉得这样的脚步声传至耳畔时,已是宛如春雷般贯耳,只叫人心底忍不住提起十二分的精神,生怕在这一刻行差踏错一步。
直到众人听到一声极淡的声音:“魏刺史。”
“下官在,”魏安原本也是微垂着头,毕竟殿下未让抬头,岂敢轻易窥视。
如今一听到这一声称呼,魏安当真是忙不迭的上前,随后他行礼恭敬道:“下官扬州刺史魏安,携扬州州府众官员,参见…礼部尚书大人。”
虽说礼部尚书这个称呼前,略微这么一停顿,旁人并无察觉。
但是魏安却是警醒了些。
说起来魏安虽然为官没有什么政绩,但是他实在会做人。
相较于司马宋元友当众的询问,其实魏安早就私底下问过萧晏行,这位殿下有什么喜好。萧晏行旁的倒也没说,只说殿下更喜欢旁人称呼她的官职。
方才听到殿下下船时的礼部尚书大人至,魏安便明白,萧晏行还真的给自己提点到了点子上了。
如今魏安这一声之后,其他人竟也异口同声开口道:“参见礼部尚书大人。”
“诸位免礼。”依旧是那道轻柔却又不失威严的声音,并非刻意的威严,而是那种天生上位者自带的清贵之气。
待众人抬头,这才总算是瞧清楚了眼前之人。
但是在所有人抬头看清楚的那一瞬间,心底也纷纷倒抽了一口气,只叹这世间竟有如此仙人,却只得今日才能相见。
只见眼前之人,身着一袭暗黑色绣金丝圆领蟒袍,如今华贵衣着却不及她眉眼的惊艳。天生一双如含着秋水的黑瞳,此刻长睫微压,待她淡淡抬眸一瞥,眼眸流转,漫天泼洒的金色光线落在身后一望无垠的水面之上,可是任水波如何流转,都不及她眼波里光华潋滟。
这般姿容出众的女郎,本已是世间罕见,偏偏她身上的气质更叫人挪不开眼睛。
她容貌实在是娇艳欲滴,又是天生的雪肤玉颜,本该是说不出的娇弱风流,可是她身上却无一丝娇弱之气,反而在她这一身暗黑色金丝蟒袍的衬托下,显得她格外有骄矜清贵。
这般矛盾的容貌与气质,让人在第一眼看到她时,便只觉得宛如见到仙人。
当真是无法挪开一丝丝眼神。
“有劳魏刺史与诸位大人,在此等候多时了。”
待这句话说完时,众人这才宛如梦醒,为首的魏安更是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想他堂堂一州刺史,竟是直勾勾盯着永宁王殿下看了许久,当真是失了态啊。
“下官不敢,大人从长安远道而来,才当真是辛苦了,”魏安赶紧说道。
谢灵瑜嘴角微扬:“魏大人客气了。”
魏安在方才的失态之后,便迅速的回过神,这会儿他也顺势说道:“大人,您一路舟车劳顿,不如早些到府衙安置,车马已经备好。”
光站在码头说话,自然也不是长久之计。
谢灵瑜自然是微微颔首,接受了这位魏刺史的安排。
待谢灵瑜走了几步,魏安突然想到什么,便要看向身侧的人说道:“大人,这位萧司法……”
“魏大人,”不等魏安说完话,谢灵瑜突然打断了他的话,开口说道:“我从长安离开之前,圣人还曾向我提及你。”
这一下魏安只恨不得以头扑地,他也再顾不上为谢灵瑜介绍旁边这位扬州司法参军,也就是她昔日在鸿胪寺时的下属了。
只听他颤抖着声音问道:“圣人竟向您提到了下官?”
谢灵瑜微微颔首。
但是她也并未多言,似乎有些话不方便在此处说。
魏安此刻再激动,自然也知道码头并非是闲聊之地,只把脸上的激动深深藏在心底。
至于旁边的几位大人,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小小的插曲。
只不过这会儿,有人心底正艳羡着魏刺史居然能被圣人提及,还有人则是盯着依旧站在原地的萧晏行。
方才魏刺史应该是想向永宁王殿下引荐这个萧司法,只是殿下却一下打断了他的话。
就是不知殿下究竟是无意中打断的,还是故意的。
倘若无意,倒也算了。
若是有意的话,难不成当初在长安的时候,萧晏行便已是得罪了永宁王殿下?
难不成他被贬到江都,也是跟永宁王殿下有关??
一时间,除了依旧还沉浸在圣人提起自己喜悦之中的魏安,其他人则是各怀心思。
*
魏安作为扬州刺史,自是想要竭尽所能做好一切,所以待到了府衙之后,他便表示本地扬州富商在得知殿下要来扬州,早已经备好了扬州最好的宅邸,只等殿下入住。
江南宅邸多为淡雅精巧,亭台楼阁,山石湖水交相辉映,即便是远在长安,也听说过江南一带私家园林的名声。
但是谢灵瑜却断然拒绝说道:“本官此次前来,是奉圣人之命,巡视江南今科乡试,并不宜大张旗鼓。是以魏刺史不必如此。”
魏安原本就战战兢兢,毕竟长安突然将这位派来,必是有所行事。
此刻他一听到谢灵瑜竟是来巡视今科乡试,当即脑袋嗡的一下,他声音颤抖说道:“大人,扬州乡试一向清正廉洁,绝无作弊之举。”
“唉,魏刺史,”谢灵瑜微拖了下调子,轻声说道:“我自是知道,江南人杰地灵,扬州更是人才辈出。此番巡视也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魏安虽然听着这样的话,可是哪敢尽信啊。
堂堂礼部尚书,正一品亲王,圣人身边的宠臣,难道只是因为一个乡试例行巡视,便不远千里迢迢来到了扬州。
这如何也说不过去啊。
但是谢灵瑜似乎也瞧出他脸上的不敢置信,随后她轻声说道:“自然也还有一事。”
果然!
魏安当即心尖一颤,有种意料之中的安心。
随后谢灵瑜淡声表示:“南诏国旧主已去,新王刚立,便派人了使臣前来大周,要求求见圣人。南诏国一向桀骜不驯,在边境更是屡屡生事。如今新王登位,意图与我大周修好,故特派密使前来。”
“但是南诏国内新王尚未彻底巩固权势,内部者反对者也甚多,因而此事需得秘密。”
随后谢灵瑜朝着魏安瞥了一眼,轻声说道:“但是魏大人你不一样,你乃是扬州刺史,圣人信任之人。是以本官此番秘密所行之事,你亦可知晓。”
先前谢灵瑜到了府衙之后,便屏退了左右,只将他一人留了下来。
虽说此番之举,乃是对他的重视,但是魏安到底还是心底忐忑。
可是如今听到谢灵瑜甚至将自己秘密所行之事,都和盘托出,可见殿下和圣人对自己的信任。
说来也是,他毕竟还是扬州刺史,殿下行事定是需要他的协助。
“大人只管放心,下官必誓死协助大人完成此番秘密行动,”魏安激动说道。
谢灵瑜温和安抚说道:“魏刺史不必如此紧张,一个南诏国的秘密使臣而已,还未到如此地步呢。”
待又说了两句之后,谢灵瑜便轻声说道:“既如此,魏刺史便先行离开吧,本官也有些疲乏了。”
“是,大人,下官就不多加打扰了,”魏安低声说道。
说罢,他便退了出去。
待他一路脚步轻盈的离开,到了府衙前院的时候,就瞧着一众穿着官袍的扬州官员,正齐齐站在庭院内。
待瞧见他出现,众人纷纷上前。
“刺史大人,殿下可如何说?”
“大人,殿下可曾传唤我等扬州官员?”
众人七嘴八舌的问个不停,魏安竟也没生气,他好脾气的听着众人问完,这才抬起手,示意他们安静。
“诸位大人,我方才面见尚书大人,大人因着舟车劳顿,所以今日接风宴席便取消了,”魏安刚一说完,便听到周围唉声叹气。
扬州远离长安,平日里不见天颜,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能接触到长安而来的大人物。
结果竟然连接风宴都取消了。
魏安见他们这般失望,赶紧解释说道:“虽说今日大人累了,但是待过几日大人休息好了,本官定会为尚书大人办一场接风宴。到时候诸位都有机会能够面见尚书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