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134节

  况且长安如此多的少年郎,特别是那些世家贵族子弟,打小便是打着马球,这样的狩猎活动又岂肯落入人后。
  所以每年冬狩之时,不管是世家贵族子弟还是那些武将们,都铆足了劲儿射杀猎物,想要在圣人面前摘得头筹。
  之前先永宁王还在世的时候,谢灵瑜倒是跟着一块去过好几次。
  只是当时她还年幼,骑着温顺的母马,被阿耶牵着逛几圈。
  有时候连圣人都看不下去,便让阿耶不许再给她牵马,定要让他参加狩猎。
  只是每每到那时候,阿耶都百般推脱。
  谢灵瑜曾经以为是因为阿耶不擅长骑射,这才不想下场。
  但是后来才知道,阿耶年少时乃是闻名长安的马球好手,但凡他所在马球队便是难逢敌手,曾经最肆意张扬的五陵少年,后来倒宁愿为自己的小女郎牵马。
  可惜谢灵瑜始终不知这其中缘故。
  如今阿耶早已经离世,这些年她住在上阳宫内,更是再未参加过冬狩。
  “曹大人先别担心,圣人派人宣我入宫,未必是因为此事,”说到这里,她意味深长的看着曹务实,淡淡说道:“要不然圣人宣的大概就是大人了。”
  这安慰的话,还不如不说呢。
  曹务实听完之后,腿肚子更加颤抖,险些站不住。
  待谢灵瑜出去之后,这才发现不远处萧晏行也从自己的值房走了出来,显然这次入宫居然也有他的份儿。
  “殿下,萧大人,圣人特命奴婢宣两位入宫,”内侍一瞧见两人,丝毫不敢托大,赶紧恭敬说道。
  若是一般官员,这些宫内的圣人贴身内侍,倒是还能摆摆谱。
  但是如今面对的乃是永宁王殿下,谁敢不要命的摆那样的谱儿。
  于是两人一同乘坐谢灵瑜的马车,一同前往皇宫。
  上车之后,谢灵瑜微微沉吟:“你说圣人宣你我,是为了何事?”
  按理说若是因为鸿胪寺的事情,更应该宣的是曹务实和谢灵瑜,毕竟曹务实才是鸿胪寺卿。
  但是如今宣她和萧晏行,难不成是因为私事?
  “难不成有人将你我之事,禀告给了圣人?”谢灵瑜转头看着萧晏行。
  萧晏行没想到她会这么说,倒是微微怔了下。
  但此时谢灵瑜脸上已经悦色上了眼底,似乎反而开心不已的模样。
  萧晏行不由笑道:“我怎么瞧着殿下,反而希望有人告密呢?”
  谢灵瑜眼见自己的小心思被戳穿,不仅不介意,反而直接笑吟吟说道:“那岂不是正好,反倒省了我的口舌,我正好求皇伯爷,为我们赐婚。”
  这么一句话,直叫萧晏行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他算是发现了,眼前的殿下全然不似女子那般娇羞,在提及自己的婚事之时,她是一丁点扭捏之情都没有,当真是心中想什么便说什么。
  虽是谢灵瑜是这般说着,但是两人前往两仪殿时,还是神色肃穆,不敢有一丝懈怠。
  待到了两仪殿时,谢灵瑜和萧晏行在内侍的带领下,入了殿内。
  只不过没想到这次也像上次那般,还有其他几位大人在,可见要商讨的并非是什么私事,只怕还是政事。
  这处谢灵瑜之前来过许多次,反而是萧晏行来的并不算多。
  两人向圣人行礼之后,便被赐座。
  “今次召你们过来,是因为北纥使团之事,”嘉明帝倒也不含糊,开门见山。
  北纥使团?
  谢灵瑜眨了眨眼,低声说道:“北纥使团又有何事?自打那日陛下寿宴之后,那个默古王子丢尽颜面,不是已经低调了许多时日。”
  “确实,但是日前他突然派人送来一份文书,向朕言明,想要参加我们大周今年的冬狩,”嘉明帝倒也不是对这件事头疼,似乎是有其他顾虑。
  谢灵瑜皱眉:“冬狩?他们为何会想要突然参加?”
  虽说各个藩国使团入长安的目的,是为了向圣人祝寿,但是如今寿宴结束了,倒也没有使团立即离开。
  毕竟长安确实乃是天下第一繁华富贵之地,即便是各个藩国的中心城市比之长安,只怕连十分之一的繁华都
  不及。
  是以这些使团依旧逗留在长安,也是常见的。
  况且如今即将入冬,冬季赶路本就诸多不便,很多使团只怕存着的打算便是待来年开春再赶回母国。
  北纥使团自然也在其中。
  “先前北纥时常扰乱我大周边境,此番二王子带领使团来访,是存着和谈之心,”对面的裴正严此时开口解释道。
  谢灵瑜险些要被逗笑了,她望向上首的圣人:“陛下,先前您寿宴时,那位默古王子公然挑衅,更是存心捣乱,若不是萧大人机敏又事先听过关于禁药的传闻,只怕便会让那个默古的阴谋得逞。”
  “北纥使团若是真的带着和谈之意而来,便不会如此行事。”
  谢灵瑜说的十分直白,可见她并不相信北纥使团此番和谈之意。
  “我认为殿下之意,甚有道理,”反倒是右仆射郑辕,此时开口附和了谢灵瑜。
  朝堂一直传闻,左右两位仆射大人政见时常不和。
  不过谢灵瑜倒是觉得,这两位不和才会让她的皇伯爷更加安心些,这要是两位宰辅一心,只怕是圣人的意见,他们都能左右几分了。
  此时裴正严看向上首嘉明帝:“陛下,先前二王子默古陈书言明,服用禁药一事乃是北纥使臣私自行事,如今他已经惩罚北纥使臣。可见他们已经释放出诚意。”
  “裴仆射,北纥小惩大诫的小伎俩,您该不会如此轻易便上了当吧,”郑辕望着裴正严,当即笑了下。
  不想裴正严眼睛朝他看过来,正色道:“郑大人以为陛下瞧不出北纥的伎俩,陛下为何还愿忍耐默古那般跳梁小丑行程,全因陛下想要保全边境百姓,还边境安宁。战事一旦开始,遭受涂炭的必是边境百姓。”
  一个小小的北纥使团,便让这位裴大人将边境安宁都扯了出来。
  谢灵瑜可不觉得,大周对这个北纥使团宽厚些,便能让北纥人在边境彻底老实下来。
  “难不成让北纥使团参加冬狩,便能让他们彻底臣服吗?”
  谢灵瑜看着对面的裴正严,淡然说道。
  一旁坐着的安王此时也嗤笑了声:“我倒是觉得永宁王所言不错,这些茹毛饮血的草原蛮人,岂会如此轻易便臣服。”
  “如今北纥使团已经见到了陛下的宽厚,自然也应该让他们看见我们大周军士之威武,这才能让他们心生敬畏,不敢肆意侵犯我们边境。”
  裴正严如此认真说道。
  这番话倒是一下说服了众人。
  虽然不知北纥使团为何执意想要参加冬狩,但无非就是两个可能性,一是为了窥视大周军队,毕竟冬狩时,圣人将率先禁卫军出行,整个冬狩宛如一场计划周密的军事行动。
  所以北纥使团若是想要窥视大周军队的构成,以及士兵的骑射实力,确实参加冬狩是一个好办法。
  这第二嘛,或许还是为了找回先前丢失的颜面。
  之前的角抵比试,北纥使团不仅输了,而且还是输的颜面尽失,所以默古想要挽回颜面也不失一个机会。
  毕竟北纥部落生活在草原之上,都说他们的男人打小便长在马背上,还未学会走路,便先学会了骑马。
  这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北纥骑兵之强势,乃是有目共睹的。
  要不然大周边境也不会时常被北纥人滋扰,只因为他们不仅全民皆兵,更是各个骑射了得。
  所以在骑射这一块,即便他们不用药石,也有赢过大周将士的信心。
  毕竟每年圣人都会赏赐当年冬狩所获得猎物最多之人,如果这次这个第一乃是北纥之人,只怕整个大周会再次陷入颜面无光的局势。
  “萧爱卿,”突然上首嘉明帝看向一直未曾开口说话的萧晏行。
  萧晏行立即回道:“臣在。”
  “你骑射功夫如何?可还擅长?”嘉明帝似对这件事十分感兴趣。
  萧晏行略一思量,低声说道:“回陛下,微臣的骑射不敢言擅长,只能说是略通。”
  嘉明帝笑道:“略通?好,这次冬狩你便伴驾随行。”
  众人纷纷看向萧晏行,先前还有人在好奇,为何圣人会将他宣来。
  如今看来,应该是上次在宴会上,他挫败了北纥使团,深得圣人的赏赐,所以这次被北纥使团再次提出这等要求之后,圣人倒是第一个便想到的就是他。
  “陛下,既然北纥使团此番想加入冬狩,不如咱们便邀所有还留在长安的使团,都加入此次冬狩,要不然也会显得厚此薄彼。”
  谢灵瑜借机提议道。
  嘉明帝点头,显然这个提议倒是合了他的心意。
  谢灵瑜笑道:“毕竟北纥使团大败而归的场面,也需要跟多的见证人。”
  她轻松的语气惹得嘉明帝爽朗一笑:“此话甚合朕意。”
  众人早就知道永宁王深受帝宠,但是圣人如此这般直白不掩饰的偏爱,还是惹得众人心底震撼不已。
  既这件事商议结束,圣人便让他们都先退下。
  众人告退之后,一一往外走去。
  待到了外面,右仆射郑辕走到一位大人身侧,低声问道:“崔大人方才为何一言不发?毕竟冬狩也跟你们兵部有些关系。”
  此时一直微垂着头的这人,才缓缓抬起头。
  此人便是兵部尚书崔知仲。
  “诸位所提之建议,都颇为中肯,我自是没什么意见,”崔知仲回道。
  郑辕倒也没说什么,只是这时正好谢灵瑜与萧晏行走在他们身侧不远处,他扫了一眼这两人,突然有些奇怪的咦了一声。
  只不过几人离的太近,他便没有多言。
  直到谢灵瑜和萧晏行一路走远,这位右仆射大人这才慢悠悠说道:“先前倒是不觉得,方才近距离瞧见这位萧大人,竟发现一件奇特之事。”
  听到萧大人三个字,崔知仲立即抬头:“有何奇特?”
  “你不觉得这位萧大人,格外像一个人,”郑辕故作神秘说道。
  崔知仲心头大震,却还是维持表面平静:“何人?”
  郑辕朝他看了一眼:“崔兄应该比我更了解吧?”
  崔知仲平日里跟郑辕关系不错,可是此刻见他这般故意卖关子,早已经不耐烦了,恨不得立刻甩袖子离开。
  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若是怒急离去,反而会显得更加心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