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77节

  以前谢灵瑜是真的不懂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如今她竟发现,若她是处于皇伯爷这样的位置,也定会将卢七郎指给昭阳公主。
  “阿瑜放心,这次给你选的这些郎君,可不是什么你昭阳阿姐选剩下来的,”太后见谢灵瑜一直没说话,还特地笑着说了句。
  谢灵瑜这才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连忙说道:“阿瑜不敢这么想。”
  太后说道:“长安传承百年的簪缨世家,可是有不少家呢,咱们皇室的女郎合该选上最好的郎君,你昭阳阿姐的婚事既已定下来了,如今你的也该定了。”
  “正好先前礼部那边让人准备了画像,今个你在,便也好生瞧瞧。”
  说着,太后竟当真让人抱了一堆画像上来。
  可见她老人家是早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只等着她往里头钻呢。
  谢灵瑜则是忍不住朝着一旁的韩太妃瞧了一眼,可是韩太妃竟未瞧出她的意思,只说道:“你便依太后所言,瞧上几眼。如今长安的小娘子成亲前,都要跟夫君见上几面,以免盲婚哑嫁之后,两人婚后相看生厌。”
  大周民风还算开放,如今即便是贵族娘子成亲,也确实如韩太妃所说的一样。
  待宫女抱来了画像,太后倒是叫人将最上头的一张画像,递给了谢灵瑜。
  “这位郎君,我与你皇伯爷倒是都十分满意,你也来瞧瞧。”
  谢灵瑜伸手接过宫女递过来的卷轴,不知为何她心底似有一个感觉,只要打开这个卷轴,她将面对的是最不愿意瞧见的。
  可是不管是太后,还是身侧她的母妃,都在盯着她。
  最终谢灵瑜还是轻轻打开了画卷,而眼前所见的是一张二十左右的俊秀郎君,身穿天水碧色圆领长袍,头戴玉冠,身材修长如青竹,更是姿容俊美,乃是一瞧便如芝兰玉树的温雅贵公子。
  “竟是裴家四郎。”韩太妃一瞧画像,忍不住轻呼出声。
  她这下倒是真信了方才太后所说的那句话,谢灵瑜未来夫婿的人选,可不是昭阳公主挑剩下来的郎君,毕竟这位裴四郎乃是当朝宰相嫡孙,更是今科的探花郎。
  多少长安城内的小娘子,为他神魂颠倒呢。
  这样的人物配谢灵瑜,确实堪称般配。
  太后也瞧出了韩太妃脸上的满意欣喜之意,不由说道:“阿瑜与昭阳一般,都是哀家的亲孙女,她们择婿哀家和圣人都不会厚此薄彼的。”
  裴相乃是纯臣,他的孙子自然不能娶昭阳公主。
  但是谢灵瑜就不一样了,即便如今她在朝为官,但是她身后无旁人,只有她自己。
  说起来她也是圣人的纯臣,与裴家颇为相得益彰,若是结为姻亲,也只会更加忠于圣人而已,并不会成为朝中某位皇子的党派。
  不管是谢灵瑜还是昭阳,即便她们手里拿到了十几副郎君画像又如何。
  从一开始,她们的婚事也早被定下了。
  昭阳未能改变,她就能改变了吗?
  谢灵瑜低头看着画像中的男子,裴靖安拥有一双温润的眼睛,她似隔空与这双眼睛再次交汇。
  所以他是因为知道这桩婚事的安排,才会提前写下纸条来通知她。
  借机讨好她,想要成全这桩婚事。
  裴靖安的画像既然会出现在此处,可见裴家对于这桩婚事,也是乐享其成的。
  可是谢灵瑜眼底却露出寒光,她紧紧握着卷轴。
  做梦。
  即便昭阳无法改变,她亦不会就此作罢,坦然接受。
  她绝不会踏上同一条不归路。
  于是谢灵瑜故作娇羞道:“皇祖母,虽说裴四郎甚好,但是我还未曾瞧见旁人的画像呢。”
  太后笑道:“好,你看,你再好好看看。”
  为了方便她相看,太后命人将这些画像全都挂了起来,没一会儿,屋子里便挂满了这些长安俊秀郎君的画像。
  谢灵瑜起身,随意转了一圈,不得不说,皇伯爷确实没亏待她。
  长安城内叫得上名字的俊秀郎君,只怕都被一网打尽了。
  只是她忽然想起了萧晏行。
  他若不是出身寒门,只怕画像也会被挂在这里吧。
  突然,谢灵瑜的眼睛被一个人的画像吸引,倒也不怪她,只是这人的模样竟跟萧晏行有几分像,她原本还以为是她忽然想到了萧晏行,意外看走了眼睛呢。
  可是她仔细瞧了瞧之后,觉得还是有几分像。
  但这人的样貌自是远远不如萧晏行罢了。
  “崔休,清河崔氏长房嫡长子。”
  谢灵瑜
  忍不住转头问道:“阿娘,这个清河崔氏长子,便是上次笄礼上作我主宾的那位老夫人的本家吧。”
  韩太妃因为坐的远,只瞧见画像,并未看见画像上面所写的生平小字。
  于是她起身揍了过来,瞧了两眼这才确定道:“不只是本家,这位应该便是崔老夫人的嫡孙。”
  谢灵瑜忽然想起韩太妃那日脱口而出的话。
  她有些惊讶道:“这位崔休该不会就是,那个差点与我有了婚约的郎君吧?”
  韩太妃一时间脸色有些尴尬。
  而一旁的太后闻言,忍不住问道:“什么婚约,哀家怎么未曾听说过。”
  她回头望着崔休的画像,嘴角轻轻勾起。
  谢灵瑜听着太后发问,便知道自己目的达到了。
  第58章 差远了
  韩太妃见太后发问,自是不想说实话,但话又到这里了,又不敢随意欺瞒太后,她只得如实说道:“只不过是七郎还在时,偶尔提及的而已,那日阿瑜笄礼时,因为是崔老夫人作为正宾,我心头一时感怀,便不小心提及了陈年往事。”
  太后这才明白,为何谢灵瑜会有此一说。
  不过她随即想到什么,淡淡道:“既是陈年往事,不提也罢。”
  谢灵瑜一瞧太后的样子竟好像不太想要提及这件事,她心底还有些惊讶,按理说崔氏乃是长安四大姓,论起来比裴家更有底蕴。
  怎么太后对裴靖安满意不已,反倒对崔家却是一副往事无需再提的态度。
  “这个崔休,我瞧着倒也不错,”谢灵瑜突然轻笑了声,淡然说道。
  太后见她如此说,好奇道:“阿瑜竟喜欢这个崔氏的郎君?”
  “皇祖母,不过是一张画像而已,哪里便能称得上是喜欢或是不喜欢了,不过瞧着有几分面善,看着叫人不生厌而已,”谢灵瑜走回太后身边,挽着袖子撒娇。
  太后颔首倒是也赞同:“确实,这个崔氏郎君模样倒也俊秀,只不过他比之裴家四郎,却是有些声名不显。况且裴家四郎还是个探花,才华横溢,这样的郎君才堪堪配得上我们阿瑜。”
  谢灵瑜脸上露出有些为难的表情。
  “怎么,阿瑜是对裴四郎不满意?”太后没想到她居然会犹豫,毕竟裴靖安在长安实在是有名,出了名的芝兰玉树的贵公子。
  就连太后这般久居深宫的人,都对他有所耳闻。
  谢灵瑜笑了下:“裴四郎在长安确实是声名远播,我听闻这长安城内爱慕他的小娘子,只怕从东城门一直排到回鹘国呢。”
  她这一句话说的实在是逗趣,不仅太后被逗笑了,就连殿内站着的内侍宫女,各个都垂着头,生怕露出一丁点笑声。
  “你当着太后的面儿,怎可如此胡说,”韩太妃忍不住低斥了声。
  谢灵瑜笑了下:“我不过也是实话实说罢了,长安城内倾慕裴四郎的人确实很多,所以我若真选了这位,只怕多少小娘子要将我当成眼中钉肉中刺。”
  便是昭阳公主,不也是如此这般。
  恨她入骨,竟能一直等到自己的亲哥哥登基之后,再对她下手。
  “你是永宁王,你若是选了,旁人岂敢又岂能说些什么,你若是担心这个,”一向在她面前温和宽厚的太后眼神中,也透露了几分峥嵘:“放心,皇祖母在呢。”
  这一声皇祖母在呢,险些让谢灵瑜眼眶落泪。
  是啊,她前世不就是被皇伯爷和皇祖母保护的太好,以至于到了最后,明明乃是身居亲王之位,却毫无自保的能力。
  她知道太后是为了自己好,但是这次她不能再一味的躲在旁人身后。
  “皇祖母,既是给儿臣自己选夫婿,我觉得此事急不得,毕竟这乃是终身大事,要不您将这些画卷,让我带回去慢慢瞧,总得细细看过吧。”
  她这么说的时候,韩太妃心底竟是连一丝涟漪都没掀起来。
  以前韩太妃或许还能说出一句,她一个女郎不该如此不知含蓄。
  如今谢灵瑜做什么,韩太妃也只能听之任之。
  便是连她要招王夫这么重要的一件事,韩太妃也只觉得,即便是太后和圣人心中有合适的人选,最后只怕这个王夫是谁,也只能由谢灵瑜自己来定夺。
  待陪太后用了午膳,又前往御花园闲暇了半日。
  在日落时分,谢灵瑜这才和韩太妃一块打道回府,只是在马车上,韩太妃倒是有意问起:“我瞧着你今日似乎对裴四郎颇为不满意?说起来他可是出了名的俊秀郎君。”
  显然在韩太妃看来,这个裴靖安确实是搁良配之选。
  “就因为他有才名,我便得选他吗?”谢灵瑜轻笑了声,淡然说道:“若说到才华横溢,今科状元岂不是压了他一头。我若是要寻个天下第一的才子,不如找选这位状元郎好了。”
  虽然说着这话时,谢灵瑜神色看似平静,可是心底却有涟漪而起。
  “胡说,”韩太妃当即训斥了声:“这个状元郎定然是寒门出身,岂能与你相配。若他真的家世不俗,今日这些画像之中,便该有他的。”
  谢灵瑜哼笑了声:“那他也不过是只差了家世罢了。”
  论起长相,便是被旁人称赞的裴靖安,也只能被萧晏行比了下去。
  至于说起才华,年轻才俊之中,谁能比得过状元呢。
  今日这些画像中的人,许多不过就是托了祖上蒙荫罢了。
  “你与这个状元郎相熟?”韩太妃一下察觉到谢灵瑜话中的不对劲。
  谢灵瑜方才意识到,自己与韩太妃说了太多些,于是她随口说道:“认识,只是随口一说罢了。母妃莫要往心里去。”
  “至于这个裴家,我不妨与母妃说了实话,我确实不甚满意。”
  她这么直白的说法,反而引起了韩太妃的兴趣,韩太妃忍不住追问道:“为何?你对裴家会有这般不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