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第54节

  谢灵瑜想起先前自己所看的卷宗,上面清楚的记载着,各大藩国为了学习中原文化,特地将自己的很多贵族子弟,送到了大周来读书。
  据记载,这些学子最多的时候,人数规模达到了八千多人。
  虽如今藩国学子稍微少了些,但数量依旧众多。
  谢灵瑜听他这么说,情况如此紧急,当即说道:“既是如此,咱们立即前往国子监。”
  可她说完,身后居然没人附和,这可跟他们方才的表现截然不同。
  “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谢灵瑜干脆看向郭征,询问为何众人都不动。
  郭征心底苦笑了声,怎么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这个时候呢。
  但一想要是这位殿下,当真要带着众人去管这件事,只怕还真得要中了别人的计谋。
  郭征想了许久,还是如实说道:“殿下,您是有所不知,这些藩国学子一直深受皇恩,他们在大周时读书的花费,乃是我们鸿胪寺全权负责。”
  这个案卷中,也有讲过。
  谢灵瑜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我在案卷中看过,可是有什么问题?”
  “问题便是,时间长了这些藩国学子便开始惹是生非,如今他们已经惹了许多事情,但是每每都仗着自己人多势众,连大理寺都不敢过分约束这些人。”
  谢灵瑜挑眉:“这些藩国学子,竟如此嚣张?”
  她这句话犹如点燃了所有委屈。
  以至于众人开始七嘴八舌的吐槽。
  “大人,您是有所不知,咱们大周以礼相待,可是有些蛮夷之人当真是不可教化,先前他们闹事,咱们过去管束,没想到他们居然趁乱打伤了我们的人。”
  “隔壁的常大人不就被打断了肋骨,在家中躺了好几个月。”
  “还有礼宾院的那位王大人,不过是屋舍未能安排妥当,也是被打的满脸青紫,结果那个藩客不过关了几个月,就又被放出来了。”
  谢灵瑜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这才发现这些藩客在长安所行之事,确实罄竹难书。
  至于鸿胪寺完全就是个夹在中间的沙包,百姓骂他们只对这些藩客谄媚讨好,藩客又嫌弃鸿胪寺给他们的待遇不够好。
  好端端的一个鸿胪寺,居然里外不是人。
  谢灵瑜听了半晌,幽幽叹道:“诸位大人,确实是受了委屈。”
  “少卿大人,所以此事咱们即便要管,也等他们闹完了再管,要不然只怕我们也讨不了好,”有一个极其为难的提醒。
  谢灵瑜好奇问道:“可是他们这般打架闹事,当真无人能管吗?”
  郭征苦笑:“倒也不是无人管,只是我们鸿胪寺的兵丁实在太少,哪儿能管得了这上百人的打架闹事。”
  “所以诸位是想要这些人,永远骑在我们鸿胪寺的头上吗?”
  谢灵瑜环视了一圈,神色微冷了下来。
  众人面面相觑,却又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可是我们就算想管也管不了,之前我们也想着杀鸡儆猴,想要请金吾卫那边出动抓人,可是金吾卫却不允,我们鸿胪寺这些人,压根无法威慑他们。”
  谢灵瑜淡淡一笑:“那不如,今日我便带诸位,一解往日冤气。”
  众人眼巴巴望着她,不知这位殿下想做什么。
  只见谢灵瑜从腰间摘下一块令牌,直接扔给身侧站着的贺兰放:“拿我的令牌去金吾卫,让他们即刻派人前往国子监。”
  “永宁王殿下深陷国子监,传金吾卫速去护驾,不得耽误。”
  贺兰放拿着令牌:“是,殿下。”
  待贺兰放离开之后,谢灵瑜淡笑望着面前一众下属:“诸位,我们现在就启程前往国子监吧。”
  说完,她转身潇洒离去。
  众人望着这道纤细而玲珑的身影,竟隐隐有些激动。
  鸿胪寺再也不是夹气包。
  从今天开始,他们鸿胪寺站起来了。
  第39章 亦是大周永宁王殿下。
  一众人刚出了值房的门,就见曹务实匆匆忙忙赶了过来,看着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模样,不仅有些傻眼。
  不得不说,一个官衙什么风气,主要还是这个官衙职务最高的上官决定的。
  比如鸿胪寺,寺卿曹务实性子圆滑,爱和稀泥,能不得罪人那是绝对不会出头。
  之前鸿胪寺处处受那些藩客的掣肘,其实也跟他有关。
  至于有些官衙的上官,性子强硬,能在圣人面前说得上话的,连带着整个衙门的人走出去,都脚下生风。
  “少卿大人,这是要去干嘛?”曹务实瞧着他们这副模样,还真有点儿被吓到。
  瞧着竟是像要去干架。
  谢灵瑜微微一笑:“方才有人来回禀,说国子监有人闹事,是那些外藩学子与大周学子闹腾了起来,所以我正准备带人去处理。”
  曹务实一听,脑袋险些要炸了:“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谢灵瑜闻言,轻轻挑眉:“为何不可?这些藩客应该隶属我们鸿胪寺管理吧?”
  这话谢灵瑜说的还真是有理有据,因为大周对于这些藩国派来的学生格外优待,他们被派到长安来学习,不仅是国子监,还有国子监所属的各大学馆。
  甚至鸿胪寺还会给这些外藩学子提供钱粮,供他们在长安生活。
  所以鸿胪寺有管理这些人的责任和权利。
  “少卿大人有所不知,”曹务实面露些许尴尬,但又不得不劝说道:“这些藩客着实有些蛮不讲理,他们人数众多,我是怕少卿大人受伤,那可是万万不行的。”
  先前鸿胪寺官员被打伤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
  曹务实又怎么敢让谢灵瑜涉险其中,要是谢灵瑜第一日到鸿胪寺,便传
  出受伤,他这颗脑袋只怕真的只能提着去见圣人了。
  如今整个长安谁人不知道,圣人最是宠爱这位殿下了。
  连女子入朝为官的事情,圣人都准允了。
  “人数众多?”谢灵瑜听到这几个字,犹如听到什么大笑话。
  她正色看着曹务实:“大人,我翻阅卷宗这些外藩学子在长安确实有不少人,如今登记在册的便有八千人之多。您可知道,若是不加强对这些人的管理,他们闯下的祸事,只会越来越多。”
  曹务实被她这话说的,一时也有些语塞。
  “可是,咱们鸿胪寺就这么些人,少卿大人冒然过去,万一那些藩客不长眼冲撞了您,我怕鸿胪寺的人护不住少卿大人,”曹务实还是尽心尽力劝说。
  谢灵瑜淡然道:“这个大人就不必担心,方才我已让我的护卫前往金吾卫,让他们立马派人前来,控制这等小场面金吾卫应该是手到擒来。”
  曹务实一听谢灵瑜居然调动了金吾卫,转念一想,以这位殿下的身份,倒也说得过去。
  “要不我也陪少卿大人一起去,”曹务实十分低姿态的说道。
  谢灵瑜倒没想到,这位曹大人能顺杆子爬的如此之快,不过她也没什么理由阻止对方。
  她微微颔首:“大人若是愿意前往主持大局,我自是万分高兴。”
  于是鸿胪寺的一行人,浩浩荡荡出发了。
  谢灵瑜的马车已在官衙门口等着,众人各自上了马车之后,谢灵瑜看着萧晏行站在一旁,这才发现他竟无马车,低声问道:“萧大人不如跟我同乘一辆车,我正好也有些事情要询问。”
  “是,少卿大人,”萧晏行颔首回礼。
  他们两人的口吻极是正大光明,因此旁人也没太在意。
  毕竟谢灵瑜都能来鸿胪寺当官了,所谓的男女之防在她这儿,基本就可以不存在。
  这位殿下大概是整个长安里,最为自由的小娘子了。
  待上了马车之后,萧晏行看着端坐着的少女,轻声说道:“待会殿下切要保重自身。”
  “怎么,你也担心我受伤?”谢灵瑜略带几分好笑问道。
  怎么一个两个,倒是将她当成稚童似的,若是国子监那边当真乱的厉害,她又不傻,岂会直愣愣的冲上去呢。
  萧晏行朝她看了过去,浓密的长睫克制不住颤了两下,这才低声说道:“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他低低的尾音,伴随着几分余韵,在马车内轻轻回荡着。
  我担心你,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待她脑海中将这两句话轻轻连在一起,心底的涟漪不经意再次荡开。
  一时间,她反而沉默了。
  她的情绪波动还是来得有些明显,连萧晏行都感觉到了,于是在这份沉默里,他眉眼唇角弯起一点弧度,那点开心又不敢太过明显。
  可见她虽放出那样的狠话,却又不是对他完全无动于衷。
  *
  国子监位于上安门外的务本坊,此处靠近皇城边,在坊内占地足足有半坊之多,因此他们一入务本坊,没多久便到了国子监的大门。
  国子监上的匾额还是本朝太宗御赐的,如今一瞧依旧恢宏大气。
  众人下了马车之后,直奔着大门而去。
  正巧国子监门房上也站着人,瞧见一行穿着官袍之人,差点儿哭天喊地:“各位大人,你们可算来了,乱了乱了,全都乱套了。”
  “怎么回事?”谢灵瑜走到他跟前,低头问道。
  门房刚要给她行礼,但在瞧清楚这竟是个穿着官袍的女子时,当真被吓了一跳,好在这个门房虽无官职,但好歹也是在国子监,对于朝中大事也多多少少知晓。
  朝中上下唯一能着官袍的,便是那位永宁王殿下。
  圣人特准了她入朝为官,整个长安都议论纷纷,这件事也更是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
  如今眼前这位,只怕就是那位永宁王殿下吧。
  “大人问你话呢,为何不回答?”见门房迟迟不回答,身后鸿胪寺一个官员赶紧斥了句。
  门房这才赶紧回道:“老奴也不知道,只知道今日两拨人也不知为何便吵了起来,如今还在里面动了手。”
  “国子祭酒,还有诸位大人呢?”谢灵瑜又问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