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99节
张怀民想说什么,见他自己都无所谓,便跟苏笑笑出去。
俩人坐下不到十分钟,那位主任又来了,身后还跟着俩人,其中一位是分管日常工作的领导。团团脸色大变,主任见状心里咯噔一下,不等团团进去就先进去,看到花瓶里的尺子,气得朝团团背上一巴掌。
团团摸摸鼻子,他刚才就是顺手。
主任递给两人:“你俩看看。”
两人点点头。
主任打开团团的抽屉,拆开先前包装好的砚台。两人又不禁点头。随后移到书架打量那些铜摆件。包浆的和看着很干净的几人吃不准。倒是两件点翠的,管日常的领导对团团说,“这个应该是明代的。你收好。”
团团:“您放心,不会当破烂卖了。”
主任想起什么:“团团给出去的喜鹊登梅像清代的。”
两人闻言又去那三家。
团团估计还会回来,没敢乱动他的那些摆件。果然过了半个小时,三人又回来,还有那几个孩子的长辈,手里都拿着团团给出去的东西,告诉团团是清后期的。
团团笑着说:“我书架上还有很多,留弟弟妹妹玩吧。”
众人看向张怀民。
张怀民笑着说:“他的东西他做主!”
那位主任不禁说:“我就说这孩子不知道东西珍贵,你们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众人跟张怀民寒暄几句便告辞。
苏笑笑透过窗户看到众人有说有笑走远:“苏团团,有你真是你爸的福气啊。”
“这话我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啊?”团团到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拍拍肩膀,“张局,过来!”
张怀民给他一脑瓜崩。
第160章 又当叔叔没谈过恋爱的人懂什么日久生……
何敏回到家她女儿出去了,儿子远在部队没回来,保姆也回老家,家里只有丈夫一人,便毫无顾忌地告诉他朱红伟有房,大三居,比女儿的房子大且装的好。
何敏的丈夫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房价以及房子广告,普通家庭买小两室都费劲,他第一反应就是:“哪来的钱?”
何敏先把团团捡漏的事说出来,随后又说:“我听团团的意思,他那里还有一两样。就算是假的,房子这事解决,他的工资也养得起家。”
何敏的丈夫这几年听说了不少事,也亲眼见过很多。八十年代末很多人把孩子送出国,有的十二三岁,有的十五六岁,十二三岁上初中,十五六岁上高中,然而成才的不足一成,只因离得远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只看钱。在师大教书,孩子可以就近上学,学校也不错,他的时间宽裕,可以接送孩子,也可以给孩子辅导功课,完全不用你女儿操心。”
“不是你女儿?”
张怀民的这位领导一想起闺女那些离经叛道的话就就疼,天天还浓妆艳抹,嘴巴涂的跟电视里的吸血鬼一样,“你看着安排吧。”
何敏叹气:“就怕人家看出她是个刺头,不想找她这样的。不行,明天跟她一块去,省得半道上拐去服装店打扮得跟鬼一样再把人吓跑。”
与此同时,团团给杨一名打电话,说他妈给朱红伟介绍个对象,不需要特别打扮,前几天来他家穿的那身就行,只是鞋和裤子换一下,明天下午两点咖啡厅。
杨一名挂上电话就去朱红伟家。朱大哥一听苏笑笑给介绍对象,叫他弟把头剃了。
朱红伟他妈慌忙说:“今天年初二。你舅舅没得罪过你!”
“相亲是大事,别迷信!”
杨一名眼看母子俩要吵起来:“剃头三天丑,现在这样挺好,我回头帮他吹一下,不会遮住眼。明天上午再买一条新裤子和新鞋。”
朱红伟:“我有一双皮棉鞋,留着开会出差穿的。”
杨一名去他屋里翻箱倒柜,找出类似西裤的黑裤子,布挺厚,不是夏天的衣服,“这个裤子和皮棉鞋,再加上你那件羽绒服。不行,还是穿我的吧。你这个穿了几天都是味。”
杨一名跟他高矮差不多,羽绒服本来就宽松,胖一点瘦一点区别不大:“就这么着。晚上好好休息。”
朱红伟也不是第一次相亲,对此事看淡了。
翌日杨一名跑来他家,见他精神很好,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催他洗头。朱大哥赞助一
管鞋油。
值得庆幸的是大过年没有凶杀案,杨一名清闲,下午一点四十就陪他到咖啡厅。等了十多分钟,杨一名看到团团,叫朱红伟等着,他出去拦住团团。何敏见状就对闺女说:“进去吧。”
她女儿问:“您不进去?”
“你又不是没见过。”何敏和团团进去了,但找个离他俩最远的地方坐下。
朱红伟看到面前暗下里,下意识抬头说:“你——”看清来人,惊得微微张口,顿时意识到什么。
何敏的女儿见他一脸震惊,确定老娘没有骗她,人家真不知道跟她相亲,她心里舒坦了。
心气顺了,又想着他是大学老师,跟平时接触到的社会人不一样,再加上他是张局看着长大的,何敏的女儿还记得不能给她老子丢人,便端着态度好好谈。
过了十多分钟,何敏兴奋地对团团说:“成了!”
团团低声问:“这就成了?”
“以前叫她相亲,最多五分钟,不是她把人气走,就是人家把她气走。以前我觉得是她故意的。现在看是八字不合。”何敏冲服务员招招手,给团团和杨一名点几份点心,叫他俩带回去。她也带回去两份,随后三人悄摸出去。
苏笑笑晚上跟张怀民一块到家,看到餐桌上的点心,“有心情买这个,成了?”
团团点头:“米饭蒸好了,菜也洗好了,妈妈炒一下就可以吃饭。”
张怀民脱掉外套:“不是才见面?”
团团:“俩人聊的开心。”
苏笑笑:“之前见过,会不会当朋友闲聊?”
“又不是所有感情都是一见钟情。愿意聊说明不反感,多处处不就是日久生情?”
张怀民:“没谈过恋爱的人懂什么日久生情。”
“不用激我。”团团提醒,“你跟我妈相亲前也没谈过。张局那个时候二十七岁,我才二十四岁。”拍拍他的肩,“想带孩子就去领养一个。听说这年头孤儿院有很多小女孩,正好儿女双全!”
张怀民拍掉他的手:“没礼貌!”
团团不在意地飘去厨房,“妈妈,我切了一碟牛肉。”
“过年几天没吃够啊?”苏笑笑边洗手边问。
团团:“带有牛筋的挺好吃。你放箅子上一下,牛筋变黏糊更好吃。”指着他准备的菜,“红烧鱼,溜肉段,酸辣藕丁,大葱炒鸡蛋。”
苏笑笑怀疑:“吃得完吗?”
“我爱吃折箩行吗?”
苏笑笑:“反正我和你爸中午不在家,随便你怎么吃。”
张怀民:“加个紫菜汤。这么冷的天吃什么米饭,应该吃面。”
团团:“明晚你回来备菜?”
张怀民当自己没说。
汤喝完了,大葱炒鸡蛋吃完了,其他菜剩一半。苏笑笑折到一起:“牛肉和鱼肉放一起的折箩?”
团团点点头。
苏笑笑:“你是在单位方便面吃多了,还是大锅饭吃多了,越来越不在意?”
“本来就挺好吃。我也是这两年才发现。”
以前物资紧缺,就是有剩菜也不可能剩几个。苏笑笑闻言点头,确实啊。“中午吃的什么?”
张怀民:“冰箱里连个碗都没有,显然是早上剩的。”
团团点点头,指着阳台:“又蒸几个饺子热一个豆腐粉丝馅包子。”
苏笑笑看看时间还没到七点,打算和面擀三剂面条,用食品袋分装。团团在他妈身边道:“你应该教张局和面。”
苏笑笑:“怎么不是你和面?”
“我忘了。”团团看着阳台上有馒头包子和饺子,冰箱里还有几包面条,反而想念米饭,“明晚想吃什么?明早我去买菜。用我的补贴。”
苏笑笑:“你打小就嫌海鲜腥,家里有鸡蛋,冰箱里有猪肉排骨,还有卤牛肉,你说买什么?”
“什么都不需要买啊。”团团关上冰箱,看到旁边还有一箱黄桃罐头,他打开一瓶倒入大碗中端去客厅,“张局,来一口。”
张怀民要看新闻,不想理他:“找你妈去。”
“我妈晚上不吃凉的。”团团叉一块送到他嘴边,张局一脸嫌弃地张嘴。
团团啧一声:“还嫌我妈经常扫兴,你才是扫兴的长辈。”
张怀民没听清播音员说什么,眉头微皱,“你闭嘴。”
团团端着碗去厨房找妈妈。
翌日是周六,苏笑笑通常半天班,由于她现在是领导事多,还是下午三点多才到家。
过了十几分钟,房门被敲响,团团端着零食躲去书房:“问就说我不在啊。”
苏笑笑心说,你的鞋就在门外放着,说不在谁信。
打开门看到何敏,苏笑笑不意外同时不禁感叹,大院里果然没有秘密。她才回来多久,这就精准找上门。
何敏来跟苏笑笑分享她女儿答应处处看。
苏笑笑:“红伟那边我忘了问。他家没有电话,有电话的杨一名今儿上班。明儿我打电话问问。”
何敏:“你跟那边说清楚,我们家婚姻自由,他俩处得好就行。”
苏笑笑点点头,心说改天得见见那姑娘,究竟多难缠才把她妈急成这样。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就看到,皮裤皮靴皮夹克,走起路来黑长直头发甩起来,说好听点叫“拽”,说难听点“头摇尾巴晃”,实在难以想象何敏能养出这样的女儿。
苏笑笑先前没认出来,要给许小军介绍对象的大姐出来扔垃圾,顺着苏笑笑的视线看去:“这是咱们院里何大姐的女儿。一天到晚瞎忙。算虚岁的话今年就三十了,也不找对象。你看她的车,哪个男孩子敢娶。”
苏笑笑看着她利落地登上大吉普呼啸而去:“听说开公司的,年初六就开门啊?”
“听我儿媳妇说过年年初十开门。我经常在院里碰到她,她这么闲开公司能赚多少钱啊。”
苏笑笑:“不懂。”
“团团的同学什么时候回来?我再给他介绍一个,是这院里的。”
苏笑笑:“听团团说他师母要给他俩介绍,团团不想找拒了。师母叫小军两个都见见。”
“还是找同行好,能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