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64节

  许小军坐下惊呼一声。张怀民差点咬到舌头,“你又怎么了?”许小军转向团团:“你说的是不是食堂卖菜烧火刷锅洗碗的工作?从凌晨四五点干到晚上七八点?”
  团团点头。
  张怀民:“你们学校食堂也外包出去了?”
  “不是我们学校。是陈大勇学校。你怎么知道食堂可以外包?”团团乍一听陈大勇说他们学校食堂今年秋天被承包出去,差点以为他没睡醒。
  张怀民哼一声:“要是学校自己的,看门大爷都会想法设法把亲戚安排进去。十人烧火二十人刷碗,五十个人买菜。学生没有职工多!”
  苏笑笑不禁说:“也只有私人食堂敢把人当牲口使。”
  其实不是的。不缺刷碗洗菜工。缺的是三四点起来和面买菜的。哪怕工资给的高,大部分人也受不了天天起这么早。虽然食堂八点关门,洗好收拾好最迟也会到九点。在食堂住的工人只能睡五六个小时。除非睡眠好,沾到枕头就睡。所以不久前承包食堂的人之一开车时犯困,加上上冻路滑,拉菜回来的路上撞到树上。幸好路上没有行人,他本人和跟车的穿得厚只擦破点皮。可是这也把跟车的工人吓得当天辞工。
  陈大勇跟团团说这事的目的不是心疼车瘪了一块,是因为第一次听说学校食堂能外包,他感到稀奇分享给团团。
  张怀民提醒团团:“工作这么辛苦,有可能埋怨你。”
  团团:“那他活该冻死!”
  许小军点头:“凭现在这么冷,我要是他,包吃包住没有工资也干。好歹撑过这个冬天。”
  苏笑笑问:“团团,再过一个月就放假了吧?”
  团团:“可以叫他帮回家过年的学校职工值班啊。值班室啥都有。”
  许小军补充:“也许会给他几块钱辛苦费。平时再在学校捡废品,等到明年立夏就能攒够出去租房或者南下买车票的钱。”
  “他看起来不傻,又天天在外面晃悠,肯定知道南方工作机会多。”团团感觉年糕快凉了,赶紧吃几口,“前提他还回来。”
  能活着谁想死呢。
  凭他走投无路四处乞讨,也没有想过死了一了百了,足以说明他想活着。
  团团帮他也是看他能跑能走,可以偷抢拐骗却选择乞讨,甭管是因为他胆子小不敢干,还是因为良心未泯,至少可以保证一点,到了大学不会给他和陈大勇惹祸。
  团团考虑到陈大勇还不知道这事,饭后收拾好他俩的东西就叫许小军去陈大勇家。
  陈大勇刚从同学店里回来,从许小军口中听到团团的安排就说,“那么麻烦干嘛。我同学正好缺个看店的,让他晚上睡店里——”
  “不行!”许小军打断,“他可能都没有身份证,回头起了歹心,把你同学的东西卷走,我们上哪儿找他?”
  陈大勇忘了,不禁朝自个脑袋上一巴掌,“我真是——幸亏遇到的都是同学。”他认识的唯一一个社会人士,虽然上学时学习不好,但家教好,所以这些年他没有被骗过。
  “食堂里都是锅碗瓢盆米面油盐,他拿少了只够自己吃,还要自己做。这样还不如留在食堂。拿多了一定会引起保卫科的注意。”所以不用担心他监守自盗。
  陈大勇问:“他身体健康吗?”
  “你们学校食堂不给检查身体啊?”许小军顿时忍不住同情他。
  陈大勇见状瞪他:“别瞎说!我们食堂工人一个比一个健康!”
  “我和苏团团跟他说话时没见他咳嗽,应该没有肺结核。真查出他有传染病再说。”
  陈大勇收拾行李:“在苏团团家?”
  “不知道。”
  陈大勇停下,什么叫不知道。
  “他身上太脏。苏团团给他五毛钱叫他去洗热澡,还把张爷爷的旧棉衣旧棉鞋给他,让他换上,然后他自己选。穿暖和了不一定回去找我们。”
  陈大勇继续收拾,“那先过去?”
  到团团家胡同口看到个大老爷们朝胡同里张望,俩人以为他在等人。从他旁边过去,许小军猛然停下,对方身上劳动蓝衣服他好像在哪儿见过,再仔细看看,“你是那个葛大叔?”
  那人惊了一下,朝许小军看过来,下意识点头。许小军奇怪,“洗好了?那怎么不过去?”
  团团脸带稚气看起来不可信,他怕失望,更怕小家伙为难,以至于裹足不前。
  许小军见他犹犹豫豫的愈发纳闷,都沿街乞讨了,还有什么顾虑啊。这大冷天,不找个包住的工作不怕冻死吗。
  陈大勇想起几年前无家可归的自己,那个时候他兜里有钱,身边有同学,但到团团小叔家门口他也不敢进去,总觉着踏进去就是另一片天地,有可能脱离苦海,也有可能跌入深渊。
  然而几个同学没容他瞎琢磨,杨一名个莽夫认为他走得慢,一把把他推进去,差点啃了一嘴泥。
  陈大勇:“那你在这里等我们?”
  许小军心里嘀咕一句,麻烦!又对陈大勇说,“你在这儿等我吧。我们已经收拾好。”跑到门口就喊,“苏团团。”
  “咋了?”
  许小军:“走了!”
  “那个葛大叔还没回来,再等等吧。”
  许小军翻个白眼:“在胡同口。陈大勇也在那儿。”
  “啊?你们碰到他了?那等我一下。”团团跑去书房,提两个书包出来。
  见团团很高兴,许小军犹豫再三还是没说,不是他和陈大勇来得巧,那个葛大叔可能就走了。
  到车上,团团掏钱买票。转了一路车,四人才到经贸大学。
  值得庆幸的是食堂还没招到人,最近都是跟另一个食堂的人一起买菜。其次那个葛大叔有身份证。包食堂的几人确定身份证是真的,就问葛大叔什么时候来上班。
  陈大勇开口表示今天就行。随即聊工作内容和工资。工作简单,跟车买菜回来帮忙卸货,然后烧火,收拾碗筷打扫卫生。不需要他刷完洗菜和面。但包食堂的几人不太敢用外地人,所以不敢说以后在我们这里干,只说三十一个月,先干一个月试试。
  那个葛大叔的眼睛一下亮了,像看到了希望。
  陈大勇挡在他身前:“试用期过后会加工资吧?”
  “肯定的。”他们也不想经常换人——不巧碰到个表里不一的搞出点事,他们几个都得进去。
  大学生可不好糊弄。听说以前食堂做的饭不好吃还不干净,大三大四学生屡次反映没用就找上纪委,纪委派人严查,也不知道怎么查的,连副校长都进去了。
  陈大勇又说:“他身上没钱,牙刷牙膏洗脸盆这些东西你们买,回头从他工资里扣?”
  这些东西不值钱,除了牙膏都可以跟别人凑合。包食堂的几人点点头,接着问他身体情况。
  陈大勇:“我说健康你们也不信。防止以后扯不清楚,你们自己带他查,不管查哪方面他都配合。”
  许小军转向那个葛大叔:“没问题吧?”
  还给检查身体?这么好的事上哪儿找去。绝对没问题!葛大叔连连点头。
  包食堂的几人一看他这么老实就把人留下。
  冬天黑得早,团团看看天色,和许小军先回学校。
  陈大勇走后几人就问那个葛大叔,陈大勇是他什么人。那个葛大叔担心人家知道真相后不要他,又不知道怎么编瞎话,就扯出一丝笑试图蒙混过去。
  葛大叔的棉衣棉裤明显不合身,裤脚和袖子都短。虽然团团、许小军和陈大勇看起来不胖,除了团团他俩也不白,但气色很好,没受过罪。跟面黄肌瘦的葛大叔不像一家人。几人估计他是陈大勇的穷亲戚,考虑到以后需要他做事,不能让他难看,便就此打住。
  要搁以前,别人不信首都人民有外省的穷亲戚。那些年几十万人下乡,谁要说谁家没有外地的穷亲戚,那他家绝对有问题。当年可是连很多大领导的儿子都在农村锻炼过。
  葛大叔到食堂那天已是十一月初八。满打满算干一个月,陈大勇就放假了。
  一周后,陈大勇吃过午饭在食堂外晒一会太阳,看到桌子收拾干净,估计工人闲下来就去后厨。
  承包食堂的三人是堂兄弟,年轻的会做菜,两个中年人一个会开车算账,一个会修电表通马桶。
  陈大勇找师兄打听过,年初纪委严查时正好碰到学校老师请人通马桶,老师跟邻居聊几句食堂的事被通马桶的听到,回去跟家人商量一下,由通马桶的请门卫抽烟喝酒,门卫及时把消息递给他,他和俩兄弟把食堂盘下来。
  以前食堂一直亏损,以至于学校也不清楚一个食堂能赚多少钱。开会商议,第一年免费,如果学生满意,明年续租时再商量承包费。
  陈大勇到门口就被拦住。陈大勇说:“我找老葛。”
  在职工餐厅抽烟的人过来。陈大勇一看是食堂承包人之一,“找你也行。借一步说话?”
  对方给他一根烟。陈大勇摇了摇头,离食堂十几步,陈大勇停下:“老葛在你这里干的咋样?”
  “挺好。”对方一开始想给老葛个下马威,怕他仗着有个大学生亲戚撑腰不好好干活。然而人家特勤快,这三兄弟非但不好意思为难他,看到别人吃肉他只敢夹菜,就给他夹肉,让他多吃点。
  陈大勇:“他身上没钱没脸回家,过些天学校放假,让他帮你们看食堂。工资你看着给?”
  三兄弟第一次干这么大,他们又是外来户,也担心过年期间学校职工伙同外人把食堂搬空,“可以。”
  “那你忙吧。”
  对方愣了一下:“就这事?你不进去?”
  “不用。”陈大勇跟他不熟,也没有团团热
  心肠,“学校都放心把食堂交给你们,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话把对方说高兴了:“放心吧。不会亏待他。”
  腊月初学校放假,食堂给工人们结工资,其实除了老葛都是自家亲戚。轮到老葛,食堂给他六十块钱,过节费加工资加过年期间的值班费。
  陈大勇离校前去食堂看一眼,见老葛的衣服挺合身:“新买的?”
  老葛朝包食堂的几人看去。年龄最大的那个过来:“我爹以前在灯泡厂上班,这是单位发的工作服,款式不咋样,但耐穿。挺好吧?”
  陈大勇点点头,对老葛说:“看到你这样我就放心了。”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好干!”
  老葛张张口,犹犹豫豫看着陈大勇越走越远。包食堂的这位忍不住问:“你不是要向他道谢?怎么不说?”
  “我——他,不在意吧。”
  包食堂的这位摇头:“幸好遇到的是大学生,一个比一个天真。但凡他在社会上呆两年,凭你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都不会帮你忙前忙后!”
  “我,我下次?”
  人都走了也只能等下次。包食堂的这位把老葛叫屋里,指着白菜土豆和萝卜,以及埋在土里的大葱,“柜子里还有米面油,够你吃到年后。年底有走街串巷卖肉的,你自己买两斤。出去锁门!”
  老葛点点头表示他有在听。
  想想他这么大的人能照顾好自己,包食堂的这几人把上锁的上锁,车里的油放出来——车是学校的,他们走后职工要用,老葛也不好拒绝。
  这些人到家,陈大勇也到团团家,告诉他老葛挺好的。
  团团点了点头。
  陈大勇奇怪:“不想知道他咋样?”
  “好就行了啊。”团团抬眼看到他好像很意外,“他不是我亲戚,也不是未成年,我还负责他一辈子啊?就是我家亲戚,遇到事我妈妈也是给出意见让她决定。”
  陈大勇想起以前,几个同学说可以帮他做什么什么,但上不上学,从不从家里搬出来,也让他自己决定。
  “是我一时没想到。”陈大勇听到脚步声扭头看去,“许小军?还没回去?”
  许小军叹气:“我倒想早点回去。这边太冷。我感觉今天有零下十五度。我家湿冷湿冷也没有这边冻人。”
  “那怎么回事?”
  许小军:“昨天下午我们从学校出来就去车站,工作人员告诉我南边突降大雪火车晚点,让我明天上午再去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