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44节

  “堵什么车?今天谁敢跟考生挤公交?”苏笑笑往里移:“再睡会儿!”
  张怀民脱掉长裤躺下三分钟想起来。苏笑笑奇怪:“咱俩高考那年也没见你这么紧张?”
  “咱俩三十多了,什么事没经历过?团团才几岁?万一脑子空白——”
  苏笑笑打断:“你才脑子空白。你把他吵醒,他就不紧张?”
  “提前发现可以早点安慰他。”张怀民说完又想起。苏笑笑下意识抓住他,他没坐稳倒在苏笑笑身上。张怀民碰到两团柔软,算算时间来得及,“不起了。”
  苏笑笑看到他的动作,“你你,你干嘛?你几十岁了,别为老不尊!”
  “小声点,别把团团吵醒了。”
  苏笑笑倏然住嘴。
  ……
  六点半,夫妻二人从卧室出来,苏笑笑狠狠瞪一眼张怀民。张
  怀民笑着搂住她的肩,“你去做饭,我把痰盂倒了。”
  房门外的痰盂倒了,张怀民回来就洗漱,给苏笑笑打下手。
  鸡蛋煮好,苏笑笑准备炒菜,张怀民把团团叫醒。团团起来迷迷瞪瞪洗了脸刷好牙,张怀民叫他去喊陈大勇。
  杨一名离他近,团团怀疑他在杨家,所以先去杨家。看到陈大勇准备吃饭,团团就告诉他俩,回头一块去学校。
  他们几个的学校是高考考点,不过是在初中部,所以可以一块去。
  李家和朱家父母都认为李小光和朱红伟年龄不小,不需要陪考,所以没人请假。
  今天周一,张怀民让苏笑笑去上班,他送五人去考场。原本杨一名的妈想请假,毕竟她三个孩子就这一个高中生,可能也是杨一名这一代唯一一个大学生,老杨家和她娘家都很重视。
  杨妈妈一看张队亲自带队,而张怀民也参加过高考,比她懂得多,她就该干嘛干嘛。
  到校门外,张怀民挨个检查他们的笔和准考场。其他考生见状也不由得翻找检查。张怀民带了军用水壶和糖果,没让他们喝水,让他们吃个糖再进去。
  有他在外面守候,心里没底的几人和年龄最小的团团都不紧张。试卷发下来都不慌不忙,先写名字再答题。
  张怀民在外面无聊也没乱跑,找个阴凉地坐下,拎着水壶等他们。
  担心回家回来再中暑,张怀民就带他们去大饭店。吃好饭跟饭店的人商量商量,他们趴在空桌子上眯一会。
  第三天下午政治考完,杨一名从考场出来,一脸茫然地问:“张叔叔,考完了?”
  张怀民:“是不是觉着不真实?”
  杨一名点头:“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这三天,感觉特不现实。”
  话音落下团团跑出来,朝他背上一巴掌,杨一名痛得抽气,团团勾头问:“真实吗?”
  “苏团团!”杨一名抬脚踹他。随后跑出来的陈大勇等人以为他欺负团团,下意识先抓他。
  张怀民:“先别闹。把答案写下来,记住多少写多少,写好再回去。”
  几人接过张怀民递来的纸和笔,把答案默写出来。
  准备离开的考生忍不住问:“写出来干嘛?都考好了。”
  张怀民:“估分填志愿!”
  一语惊醒众考生。
  考场不许带纸,考生们没有纸,都找张怀民借。幸好张怀民带一沓纸,给他们一人一半。
  以免过几天忘了,到家张怀民就让几人估分。
  几人的分数都对得起这几年的努力。
  团团不再是四五岁不懂事的小孩,知道制造飞机跟开飞机不一样。他年龄小没法考空军学院,所以只能造飞机。可他要上相关专业就要报航大。他的成绩不上京大可惜了。团团因此纠结。
  李小光想用正当理由从家里出来,可他又不希望跟同学分开,就问张怀民他该报什么专业。
  张怀民:“农大的水利和土木工程?这个专业常年在外地,工作环境有点危险,将来不好找对象。”
  “要一直在外地?”
  张怀民:“三十岁左右能坐办公室。不过也要出差。”
  “可以!”李小光决定了。
  团团:“地质大学也行。虽然也要出差,但比开山修路轻松。”
  “先选地质大学,后面报外省的农大?”李小光问,“差几十分不会滑档吧?”
  张怀民点头。
  李小光决定这样报。
  张怀民看向杨一名,杨一名嘿嘿两声:“以前我学习不好,我说当公安,我妈说能考上就上。她上学期问我们班主任,我能不能考上。我班主任说差不多,有的选了就不许我当公安。”
  团团:“你咋想的?”
  “我不敢杀人。”杨一名摇头,“跟犯罪分子对上我肯定先怂。但我不怕死人。张叔叔,你带我去法医室看看,我受得了就当法医或者干痕检?”
  张怀民一时无语又想笑:“你妈不让你当公安,会同意你当法医?”
  “我妈说刑警危险。她应该不怕死人。”杨一名犹豫片刻,决定回去问问他妈。
  张怀民转向陈大勇和朱红伟。朱红伟的父母希望他当老师,铁饭碗一辈子。朱红伟估的分数比去年师大录取线高,不表示他能考上。如果高二三十分,他有机会,关键只多几分。高三一年太辛苦,朱红伟不敢再来一年他会比今年考得好。
  到秋团团去上大学,也没人陪他复习。稳妥起见,朱宏伟决定去外地上师范,争取考首都师大研究生。
  朱红伟把他的打算说出来,张怀民支持。杨一名问:“大勇,你呢?”
  苏笑笑前些天拿回来一沓纸,上面写着首都各种学校。陈大勇不想当老师,以他家情况他干土木死在外面也没人管,于是就选了经贸学校。
  张怀民:“回头去学校就这样填?”
  杨一名转向苏团团:“你呢?”
  “我要问问我大娃哥哥。”
  杨一名下意识看张怀民,心说你老子在这里,问别人,没搞错吧。
  张怀民失笑:“明天跟我去单位,我带你过去。你不知道他在哪儿。”
  杨一名:“您知道?”
  “有一次追嫌疑人,嫌疑人慌不择路跑到他单位,正好碰到他们晚上训练,被他们扔出来。”那次是个特大走私案,嫌疑人多,他亲自带队,结果就弄出这事。
  钟大娃这几年接触过不少科研人员,他哥钟自立学制导,学校氛围跟工作环境跟飞机制造差不多,钟大娃看到团团的纠结迷茫直接告诉他研究多么枯燥,他的梦想是设计一款飞机,可能到老只是飞机制造行业中平凡一员。
  团团今年才十五岁,张怀民不希望团团因此心灰意冷丧失信心,对钟大娃说:“团团挺聪明。”
  钟大娃收拾他亲弟钟三娃都能下狠手,对别人更狠得下心,“团团的聪明可能只能达到那个行业的门槛。但我希望团团去试试。上两年感到费劲再回来参加高考,你也有可能还是你们班最小的。如果不试你会不断美化那一行,然后抱憾终身。”
  团团转向他爸。
  张怀民摸摸他的头:“你上十年大学,爸爸妈妈也养得起。”
  团团问:“大娃哥哥,我报哪个专业啊?”
  “航空制造类。你看看有没有这个专业。我只知道我们考大学那年自立的学校只有几个专业。”
  团团好奇地问:“三娃哥哥考大学的时候没问过你的意见啊?”
  钟大娃冷笑一声:“他不用问,早给他定好!”
  张怀民点头:“当兵。现在在二炮。”
  钟三娃不爱带团团玩,还喜欢捉弄他,团团不想理他,就没问过他的情况,闻言吃惊:“他当兵?”
  钟大娃:“他的性格只能当兵。”
  张怀民拍拍团团的背:“大娃哥哥还有事。”
  钟大娃单位门外没有一棵树,他们此刻都在太阳底下。团团看到他一脑门汗,不好意思缠着他聊下去:“大娃哥哥,你快回去吧。”
  钟大娃揉揉他的脑袋:“如果你从事这一行,我们以后可能经常碰面。”
  “啊?你不是陆军吗?”团团奇怪。
  钟大娃没有回答。
  张怀民拉着儿子上车。团团很是疑惑:“爸爸,大娃哥哥什么意思?”
  “陆军也要配飞机了吧。”张怀民猜测,“也许陆军首长已经向上面申请。也许你大娃哥哥心想等他上去就给陆军配飞机。”
  团团转向他爸,激动地问:“大娃哥哥有没有可能开我设计的飞机?”
  “前提你能设计出来。”张怀民瞥一眼儿子,“咱们国家目前还靠买。买跟自主研发隔着天堑。”
  第114章 各奔东西你才是我妈的亲儿子。……
  李小光仗着长辈寡闻少见,填了地质大学和外省农大。朱红伟告诉父母实情——他报首都师大会滑档,他父母同意他去外地。填志愿那天陈大勇按计划选了经贸大学。杨一名的父母认为他考不上京大可以上
  人大,毕业后当干部,加上家里人脉,将来前途无量。杨一名食指指着自己,“您觉着我配吗?”
  杨家父母也觉着异想天开,除非杨一名超常发挥。他父母也想过万一滑档再复读一年。可是苏团团去上大学,谁陪他复习。以他爱玩的性子,明年也许名落孙山。
  杨一名不想当老师,又不想天天在屋里待着,那就不能尝试理工大学或师大。农大、地质大学,他父母又觉着辛苦。杨一名的数学是团团硬拉起来的,他上财经大学能把自己算进去。
  这么一算,能选的学校屈指可数。杨一名他妈仍然不希望他当公安,就带着他回娘家,请杨一名的姥爷拿主意。
  老一辈对现在的世道不满,因为官商勾结走私,街上遍地小偷,他认为是某些部门不作为的缘故,不希望杨一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杨一名认为正因为有太多不公,才需要法医痕检专家拿出夯实的证据。即便没能把人救出来,也可以给仗势欺人的人渣添堵。随后他又搬出张怀民。
  张怀民有机会换个工作,但他选择了公安,四十岁还去上大学,这番辛苦只为贪污不值得。有他挡在前面,杨一名的工作应该很顺心。
  杨一名的姥爷考虑到这一点,同意他当法医。杨一名问老爷子:“您不觉着天天跟死人打交道晦气?”
  老人家思索片刻:“你为死者讨回公道,他们不会故意害你吓唬你。”
  杨妈妈数落儿子:“鬼神真能杀人要公安干什么。不许胡说!”
  就这么决定了。
  团团的通知书最先送到,苏笑笑的前同事亲自送到他奶奶家——团团摆摊去了,就请天天在家的奶奶帮他签收。
  罗翠红收到通知书很兴奋,邻居让她拆开看看,她听说过偷通知书替上大学这种事,说什么也不拆,放她卧室就锁上房门,在院门过道下等孙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