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01节

  老大姐又忍不住说:“她嘴真严。”
  王英不想接这茬,说得好像苏笑笑告诉她们,她们就不会当面奚落,背后说三道四一样。
  第78章 同学来信人是猴变的。老师没教你啊?……
  苏笑笑到家就把录取通知书收起来。
  晚上张怀民带着一身疲惫回来,苏笑笑给他煮一碗青菜鸡蛋面,又拌个凉菜,张怀民吃饱,苏笑笑和他拿着通知书去公婆家。
  团团嘴严,苏笑笑和张怀民参加高考那几日中午没空做饭,让团团去爷爷奶奶家吃,他只说爸爸妈妈工作忙。以致于老两口乍一看到两份通知书,跟受到了莫大惊吓一样瞪眼咋舌。
  张新民惊愣片刻,伸手拿走张怀民的录取通知书,越看越奇怪:“这个学校——我怎么没听说过?”
  张怀民:“以前是政法干部学校,前年加了政法专科学院,去年才升为本科高校。”
  “所以要是去年上这个学校,只能由内部推荐?”张新民问。
  去年这个时候张怀民在部队,哪知道警队的情况:“可能吧。”
  “这个学校在哪儿?”张新民心下好奇,又忍不住问。
  张怀民:“你知道也没用,非本校师生进不去。”
  “怎么比财经大学,还有首都最高学府还严?”张新民听了他哥的话,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就问苏笑笑报的哪个专业。
  苏笑笑的通知书在老张手里,老张老花眼,看了许久才看清通知书上的几个字——电信工程,“你以后搞电啊?”
  罗翠红回过神正好听到这句:“笑笑的电肯定跟你上班弄的电不一样!人家是大学生,你是电工。”
  苏笑笑想笑。
  王芳笑出声:“妈,不一样不是因为学历。大嫂学的是打电话发电报,跟咱们照明用的发电部门不是一个单位。”
  大字不识一个的罗翠红确实不懂:“哪个厉害啊?”
  老张不假思索地说:“肯定搞电报的厉害。以前发电报都要密码。密码你知道吗?”
  被鄙夷的罗翠红没好气地说:“我知道你不知道!”
  老张噎了一下,又不敢回嘴,就把通知书给苏笑笑:“收好。去年后面就有一个,通知书被他奶奶偷偷藏起来跟他说丢了。他带着各种证件证明去学校,人家又补发一份,等到开学出现两个通知书,他才知道被他奶给他表哥。”
  张怀民乐了。
  老张不高兴:“你爹还能骗你?”
  “不是。爸,您编瞎话也要打草稿。他奶奶把通知书给他表哥,回头他表哥一去上大学不就露馅了?”
  这事罗翠红同志也知道,事情败露后,男孩子的妈不光把公婆撵出去,还在胡同里骂了一个多小时,嘴脏的让老罗同志五体投地,也让左邻右舍直呼过瘾。
  罗翠红:“他表哥也参加高考了,跟他报的是一个学校。”
  张怀民张张口,无言以对。
  苏笑笑不禁说:“好算计!”
  王芳也知道这事,“考前我见过那家老太太,老太太说她两个孙子都能考上。当时我还觉着这老太太开明,外孙也是她亲孙子。没想到人家是这个意思。”
  张怀民怀疑他在岛上呆太久,与时代脱节,跟不上人民群众的思想:“可是她外孙考上大学,将来受惠的是亲家一家。亲孙子考上大学,有钱孝敬爹妈,她跟儿子儿媳住一起,人家吃肉还能让她喝汤?”
  王芳点头:“我们以前也奇怪,外孙再孝顺也是人家的。老太太这样干可能因为疼闺女,老爷子怎么也不在乎。听这边年龄大的人说我们才知道闺女是亲生的,儿子是收养的。”
  张怀民:“这还差不多。”
  苏笑笑忍不住说:“收养的儿子敢把养父养母赶出去,那这个儿子也挺厉害。”
  罗翠红:“他不敢。他奶奶还活着。考上大学的这个是
  老老太太带大的。老老太太说房子给她曾孙子。她孙媳妇也会做人,当着街坊四邻的面承诺以后她给老人家送终,不让老老太太的闺女伺候。就算房子不给曾孙子,也轮不到嫁出去的姑奶奶。几个姑奶奶一听侄媳妇不要她们伺候老人,再加上侄孙考上大学肯定有出息,跟他搞好关系没坏处,就说老老太太的房子想给谁给谁。”
  王芳好奇:“那家老头和老太太现在在哪儿?”
  罗翠红还真知道,她留意过后续:“在闺女家。她闺女是人民教师,学校给了两间宿舍。女婿在出版社,好像是个领导,出版社分给他一套房,闺女一家住出版社的房子,学校的房子给老两口了。”
  苏笑笑觉着可笑:“一个教书的,一个写文章的,两个文化人干出这种事?”
  老张:“别说你不信。一开始她儿媳妇在胡同里破口大骂,街坊四邻都怀疑她弄错了,让她查清楚再说。他儿媳妇说不滚出去她就去学校和出版社,让大姑姐和姐夫的领导评评理。老头老太太一听她这样说吓得当天就走了。”
  苏笑笑看着她公爹:“这怎么跟,跟我吓唬我爹一样?”
  老张下意识看罗翠红。
  儿媳妇幡然醒悟,罗翠红跟邻居聊大儿子一家时太高兴了没收住。
  可当着苏笑笑的面,罗翠红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你和团团随军后,我去给你晒被子,邻居问你爸妈呢,我多说了几句。不过没说太多。”
  张怀民:“足够街坊四邻发挥。”
  “那我就不知道了。”罗翠红不等大儿子再次开口,就催他把通知书收好。
  张怀民和苏笑笑回家。
  到门口看着咋咋呼呼的团团,张怀民喊一声“苏团团”,团团跑过来。张怀民摸摸他的脑袋,头发上全是水:“回家洗澡。”
  “我想再玩一会儿。”
  张怀民:“八点半了。”
  “这么快?”洗好澡躺床上九点,团团冲堂姐等人挥挥手,拉着他爸往家跑。
  张怀民拽着他停下:“等等你妈!”
  “妈妈快点!”团团伸出另一只手。
  苏笑笑过去拉着儿子的手,团团高兴地晃晃爸爸的手又晃晃妈妈的手:“爸爸妈妈,我们荡秋千吧?”
  苏笑笑:“都快有我高,荡的起来吗?”
  团团扭头跟他妈妈比比:“你太矮!”
  苏笑笑伸出左手朝他脑袋上一下。团团松开她,搂住爸爸的腰:“你老婆打我!”
  张怀民给他一记爆栗。
  团团气得松开他:“你俩才是一家的!”
  一家三口说说闹闹的声音越来越远,王芳羡慕,认为老大一家三口感情这么好,正是因为多年来一直单住。
  翌日上午,张怀民和苏笑笑去单位,团团锁上门去爷爷奶奶家。刚到门口碰到邮递员,邮递员看到收信人“苏团团”,这个名字一听就像小孩,“小朋友,是你的信吗?”
  苏团团接过去,一看寄信人“许小军”,高兴地又蹦又跳,转身就往屋里跑,跑到大门里面,露出个小脑袋,“谢谢邮递员叔叔。”
  邮递员调转自行车头,准备去下一家,听到这话回头看去,圆圆的小脑袋配上圆溜溜的双眼,他情不自禁地笑了:“不客气,为人民服务!”
  团团调皮地敬个礼,转过身就喊:“爷爷奶奶,同学给我来信了。”
  老两口在屋里早听见了。老张戴上老花镜:“爷爷给你读。”
  “我认识!”五六岁的团团写信需要查字典,到秋上五年级的团团不需要,他小心撬开邮票,看到堂姐好奇,邮票送给她,小心拆开信。
  妞妞看到邮票上的小动物很喜欢,仔细一看,吓得扔给她奶。罗翠红被她吓一跳:“怎么了?”
  “这,那猴爪子,怎么跟人一样?”
  团团拿起来看看,红彤彤的邮票上的猴爪子跟人一样:“人是猴变的。老师没教你啊?不一样才怪!你不要?还给我!这个是我和我同学一起买的。我们说好了,我们写信的时候用。”
  罗翠红笑着说:“那你收好。”瞪一眼妞妞,“我还以为猴子成精了。”
  团团冲他姐皱皱鼻子:“就是。爷爷,我回家了啊。”
  “回家干什么?”老张问。
  团团:“给我同学回信。”
  “家里有信纸信封和邮票。”因为张怀民以前在南方,为了给儿子写信,老张买了很多。
  团团指着票:“有这种吗?”
  “没有这种。我听谁说过,这种是留作纪念的。用普通的也能寄到。”老张不放心他一个小孩乱跑,“跟你同学解释,这是你们友谊的象征,应该收好。”
  九岁的团团很好哄,信以为真:“好吧。”
  罗翠红去房间拿信纸邮票,“团团,写好了给你妈,明天你妈去上班顺便就帮你寄了。”
  团团点点头,先向许小军问好,接着请许小军替他向许伯伯和韩姨问好,然后看着信上的内容回答问题,最后写自己的情况,以及首都有哪些好玩的,承诺等他到首都就带他爬长城吃烤鸭。
  罗翠红不识字,看着团团认真的样子很是欣慰。老张嘴上说帮团团按着来信方便他看,其实目不转睛地盯着内容,看了一段不禁感叹:“团团的字比我的好。”
  妞妞闻言好奇,走过去看看,团团以前的字很规矩,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现在居然有连笔,“团团,写太潦草你同学看不懂。”
  “我同学又不是你!”
  妞妞气得想给他一巴掌。
  老张笑着提醒:“团团,写慢点。写太快习惯了,考试的时候老师容易错判。”
  团团慢下来。写了满满两页纸,小手累疼了,他心满意足:“爷爷,你有没有明信片啊?”
  妞妞:“我有。不给你!”
  “我自己买!”团团把信塞进去,封上信封,贴上邮票就让爷爷陪他出去。
  大热天,老张不想出去,“你叔房间里有明信片。”
  团团摇了摇头。
  妞妞冲他撇撇嘴,嘀咕一句瞎讲究,就去爸妈屋里找三张明信片,让团团自己挑。团团挑一张首都风景,贴上邮票,写上祝福语,跟信放一起。
  傍晚,苏笑笑回来,团团把信和明信片给他妈。苏笑笑想起青春期的小孩不爱跟父母说话,趁机对团团说:“回头妈妈给你买一沓信封信纸和邮票,你不想告诉爸爸妈妈的事,就写信告诉许小军。”
  团团摇头:“我没有不想告诉爸爸妈妈的事啊。”
  “学校发生的事,比如女孩子爱跟你玩,你也告诉妈妈?”
  团团的小脸一下红了,急得跺脚:“没有!不要胡说八道!你你,你做饭吧!”说完就往外跑。
  苏笑笑叫住他:“半小时后回来吃饭。”
  “知道啦!”团团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
  张怀民推着车子进来,一边回头看一边问:“怎么了?脸红的跟猴屁股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