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84节

  张怀民点了点头。
  抄到十点左右,张怀民困得睁不开眼才去睡。
  一觉睡到自然醒,张怀民发现屋里很暗,拉亮电灯一看六点半,松了一口气倒在床上。眯了一会儿,张怀民听到脚步声,朝门口看去,团团推开门进来:“张大猪,天亮啦!”
  张怀民勾勾手。
  团团蹦蹦跳跳到床边:“干啥?你要打我吗?我要告诉爷爷奶奶你欺负我。”
  张怀民坐起来:“爷爷奶奶起了吗?”
  团团点头:“妈妈和爷爷奶奶带着妞妞姐姐去厕所了。妈妈说从厕所回来就洗脸刷牙,天亮了我们一起去副食厂买菜。爸爸去不去啊?”
  “你怎么没去公厕?”
  团团摇了摇头:“我不拉屎啊。爸爸,快点吧,妈妈要回来了。”
  “我也去?”
  团团下意识问:“爸爸不去?”
  张怀民经常领着他去副食厂,听了这话一时被问住:“爸爸当然去了。还以为妈妈让我在家看家。”
  “锁上门就好了啊。”团团拽着他起来。
  张怀民拉着他到楼下,爷俩蹲在一起刷牙,然后洗脸。
  团团抹好雪花膏就把买菜的篮子和盛豆腐的搪瓷盆找出来。
  张怀民把炉子拉开煮粥。
  十分钟后,全家去副食厂。到副食厂门口正好看到门从里面打开。开门的职工经常看到苏笑笑,认识她,笑着打声招呼,发现老两口带着小姑娘跟她是一起的,而且三人看起来很面生,“苏主任,这几位是?”
  “我公公婆婆和侄女。”苏笑笑介绍。
  职工笑着冲三人点点头:“可惜今天没杀猪。”
  “不买猪肉买海鲜。”苏笑笑对大侄女说,“想吃什么选什么。”
  小姑娘仰头看爷爷奶奶。
  罗翠红道:“先进去看看。”
  到副食厂一看大螃蟹论斤称,大虾比首都的大一圈,但比首都便宜一大半,罗翠红就给孙女使眼色,想吃啥买啥。
  小姑娘先指大螃蟹,后指长长的带鱼,试探地问:“大妈,可以吗?”
  “可以!”苏笑笑点头。
  团团撇嘴轻哼一声。
  小姑娘很是不安,以为团团嫌她买的多。
  张怀民笑着解释:“他不吃螃蟹也讨厌吃带鱼。别理他,我们吃。”
  “团团喜欢吃什么啊?”
  张怀民:“红烧鱼,油炸的鱼,或者鱼头炖豆腐,再或者用小海鲜做海鲜面。小海鲜还不能是怪模怪样的八爪鱼。他的头难剃着呢。”
  团团听懂了:“我不难伺候!”抓住妈妈的手,“妈妈,我想正月剃头。”
  苏笑笑把钱递给张怀民,让他付款:“又听谁说了什么?”
  “三娃哥哥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我不喜欢舅舅!”
  找零钱的职工差点被口水呛着:“三娃子又胡说!剃个头就死舅舅,还要处理大事小事的公安局派出所干嘛。”
  “不能啊?”团团很失望,“可以死姥爷吗?姥爷最坏!”
  罗翠红不禁看向苏笑笑。苏笑笑拉起团团的小手:“这些都是封建迷信,没什么用。顶多让自己心里舒服点。”
  团团就想反驳,眼角余光看到熟人,扭头看去确定没看错就大喊:“三娃哥哥,这里!”
  钟三娃拎着篮子跑过来:“干嘛?”
  “我妈妈说剃头死舅舅是封建迷信,只能心里舒服点。”
  钟三娃点头:“对啊。我一不高兴就骂我姥姥姥爷爷爷奶奶。”
  苏笑笑想笑又想问:“你还有爷爷奶奶?”
  “有啊。不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苏笑笑张张口:“——就你会说!要不要海鲜?”
  钟三娃看看,买几斤螃蟹就去买鱼。
  团团拉着他妈跟上去。
  张怀民趁着儿子走远又买几样。老张戳一下他的胳膊:“差不多了。”
  “六个人吃三顿,不多。”张怀民给了钱去和苏笑笑汇合。
  罗翠红跟上儿子:“你会做吗?会做跟我说说,回头我来做。”
  “我不懂,让笑笑教你。”张怀民到苏笑笑身边付了鱼钱,就听儿子的话买两块豆腐,然后又买点干货,一家人就打道回府。
  到家炉火上来,但粥还没好。张怀民就去收拾带鱼。
  早饭除了粥和馒头,便是一碟醋溜藕片和煎带鱼。苏笑笑感觉带鱼很香,妞妞也喜欢,可团团不给面子,浅尝一口就只吃藕片。
  罗翠红听说小海鲜留晚上煮面,中午吃鱼和大虾,而她会做这两样,就让苏笑笑去上班,她收拾厨房。
  苏笑笑乐得清闲。
  中午也没着急往家赶。
  到家看到绳上有一双熟悉的袜子,苏笑笑不禁眨了眨眼睛,确定没看错,不确定地问:“妈,你把我的袜子洗了?”
  罗翠红点头:“顺手洗了。我在家也经常给妞妞和妞妞她妈洗衣服。”
  苏笑笑感觉她话里有话,好像点她。可她刚到家,还没来得及放下包,点她什么啊。苏笑笑想不通,就当没听见,“您拉炉子了吗?”
  罗翠红点头:“团团上午还带我们去海边和山脚下转一圈。我还看到一群人在竹林里挖笋。咱们什么时候去看看?”
  苏笑笑:“周末我有空。平时您要不跟没有工作的军嫂一起去?她们人都不错。不想跟她们一块,让团团带你去找小军的妈,她下午没事。”
  以前张怀民在家里说过一次,要抽一天时间给他战友的孩子找高中课本。团团趁机插一句——许小军的大哥。所以罗翠红听到“许”感到很亲切,“我跟那个许小军的妈一起吧。可我怎么没看到锄头?”
  团团从屋里出来,“奶奶,在这里。”指着放杂物的房间。
  老张还在室内,顺着团团的手把门打开,发现里头还有铁锨和他只在电影里看到的江南水乡的人戴的斗笠穿的蓑衣,忍不住拿出来,“怎么还有这些?”
  “都是前任房主的。”苏笑笑一边放下包拿掉围巾,一边跟老两口解释前任房主不在了。
  老张听出“不在”是指人没了,顿时感觉斗笠和蓑衣十分沉重。苏笑笑见状安慰她公爹:“都过去了。妈,还没做饭吧?”
  罗翠红:“煮了粥。虾和鱼收拾好了还没做。团团还要喝粥吃馒头就菜。”
  “他不喜欢吃蒸米饭。我来做吧。”苏笑笑道,“对了,晚上吃面条,等我回来做。”
  团团好奇地问:“奶奶不会吗?”
  “奶奶没用过姜汁啊。”
  罗翠红想起厨房窗台上有一瓶黄色的东西,“姜打出的汁?”
  苏笑笑点点头就去厨房洗手。
  家里有两位老人,苏笑笑不用担心团团一个人在家寂寞乱跑,饭后就去上班。
  罗翠红把厨房收拾好,让团团陪她去许家,老张领着孙女在家等消息。
  团团到许家门口就问:“韩阿姨,挖笋去?”
  韩大菊以为苏笑笑今儿轮休,“去也行,我下午没事。”说着话出来没看到苏笑笑,反而看到罗翠红,“你是笑笑的婆婆吧?”
  罗翠红诧异,心说我儿子是个副团长,儿媳妇只是邮政局的小主任,名气这么大吗?刚来就有人认识我。
  韩大菊笑着解释:“你和笑笑一块去副食厂买菜,我看见了。我是卖豆腐的。”
  罗翠红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看到许多种海鲜,眼睛不够使的,以至于没注意到她,“难怪我觉着你有点眼熟。”然后又问她去不去山上挖笋。
  韩大菊点点头,叫小儿子许小军把工具拿出来。许小军扛着工具拎着篮子,问:“苏团团,你去吗?”
  “去呀。”团团点头。
  许小军十分开心,工具给他妈,拎着篮子拉着团团就朝山的方向跑。
  到山脚下,俩小孩玩猜拳,等长辈们过来。
  韩大菊带着罗翠红到竹林里,指着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的地面说:“婶子,你找泥土凸出来一块,或者有裂缝的。”
  罗翠红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一两分钟就找到一条缝。韩大菊挖给她看,挖下去二十公分,看到了笋尖,再往下挖,挖出一个三四斤重的大长笋。
  拎着篮子的老张震惊:“这么大?”
  韩大菊点头:“这个晒笋干。婶子,你看旁边竹子那么粗,根不可能只有这一点,肯定还有。你试试,我去旁边看看。”
  罗翠红干活仔细,又年年整理菜园子,手上有准头,三分钟后挖出来一个一两斤重的。团团跑过去捡起来放篮子里。
  过了半个小时,罗翠红叫韩大菊停下歇一会儿,老张看着几个孩子在不远处玩。罗翠红估计团团听不见,就跟韩大菊闲聊天,聊着聊着扯到刘大军等人身上。
  韩大菊听人说过,苏笑笑的父亲吃相难看,以前还来这里找过她。她以为罗翠红知道这事,就跟罗翠红吐槽苏笑笑命不好,摊上一对奇葩父母。
  罗翠红故意说:“幸好笑笑不像他们,这几年也懒得理他们。”
  第62章 留下过年王素芬指着不远处:“看人……
  韩大菊听到“懒得理”几个字就下意识点点头,夸苏笑笑孝顺,年年去副食厂买东西给公婆寄过去。随后又调侃罗翠红这几年是不是没买过菜。
  罗翠红想问她什么意思,忽然想起以前苏笑笑和张怀民说过,中秋和除夕前会买一箱干海鲜给刘家的叔伯和姑姑寄过去。
  罗翠红不反对儿子媳妇给刘大姑寄东西——她去苏家给苏笑笑晒被子衣服的时候听邻居赵大妈说过,刘大姑等人经常过来帮苏笑笑收拾院子修整屋子。
  今年年初张新民写信告诉苏笑笑他爱人考上了。苏笑笑在回信中写到她堂弟也考上了,只是学校不吃香——地质大学。张新民难以置信,苏笑笑的堂弟小学没上完,紧急复习半年也能蒙上。张新民忍不住把这事告诉父母。罗翠红也不敢相信,老张夸那小子运气好,估计会的全对,又正好学校招不到人,录取分数一降再降,让他碰上了。
  中秋前苏笑笑给公婆的信中也提到她表妹考上中专。罗翠红忍不住跟老伴夸苏笑笑老家人争气。
  现在一想人家孩子比苏笑笑学历高,将
  来比她待遇好,肯定不会像刘大军一样成天惦记苏笑笑的东西。罗翠红把解释的话咽回去,任由韩大菊误会,却也忍不住感叹:“就是太孝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