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69节
刘小叔嘴上说啥时候去都行,没等他说完就冲小儿子招手,让他领团团玩儿去。
团团扭头看向他妈妈的小堂弟:“我叫你舅舅还是叔叔啊?”
苏笑笑:“小叔!”
团团点头,到他跟前,仰头说:“小叔,我想现在就去。”
张怀民揪住儿子的胳膊:“你少玩文字游戏。你小爷爷说的是去山边,不是山上。”对苏笑笑的堂弟说,“在山脚下转一圈就回来。”
苏团团瞪一眼他爸爸,就你耳朵灵!
张怀民指着手腕是的表:“一个小时,只许在外面玩一个小时。”
团团装没听见,拉着他小叔往外走。
苏笑笑的堂侄和侄女忍不住跟上。
她小叔见状就让女婿和几个侄子出去看孩子。
几个青年和小不点一出去,屋里明显凉爽多了。
西瓜吃完,刘大姑就问苏笑笑中午吃什么。
苏笑笑:“做家常的吧。岛上主要吃米,四周都是海,米和海鲜我们都吃够了。”
刘大姑又问:“团团呢?”
“他真不挑食。”
张怀民点头:“这几天我妈给他烙饼,只要有烙饼,没有鸡鱼肉蛋他都能吃到打嗝。”
苏笑笑不禁说:“对,用烙饼卷小葱蘸酱,卷芝麻盐,卷土豆丝黄瓜条等等,要不是嫌辣椒辣,他敢卷生辣椒。”
刘大姑听了这些,不禁在心里感叹,团团胃口好,难怪长那么高。
“那我知道了。”刘大姑给几个嫂子和弟媳妇使个眼色。苏笑笑的大伯母和二伯母一个回家热馒头一个煮粥。刘大姑和弟妹杀两只自家养的鸡,让侄子去打水,让侄女去鸡窝鸭圈里找这两天下的蛋。
昨儿下午刘大姑告诉几个兄弟苏笑笑今儿过来,刘小叔就扛着今年新下来的小麦磨几十斤白面。
刘大姑把鸡炖上就把鏊子找出来,把她闺女和儿媳妇叫进厨房烙饼。她和她弟妹到院子里的小菜园里摘一筐蔬菜,然后去刘大伯家炒菜。
家里人多做饭快,苏团团磨磨蹭蹭到刘家门口就闻到香味,然后精神一振,拔腿跑进来:“妈妈,吃饭了吗?”
苏笑笑:“还没做好。”
“做啥吃的?”
苏笑笑道:“烙饼和鸡蛋炒黄瓜,鸡蛋炒豆角。”
团团顿时忍不住乐了,高兴的搂住苏笑笑的脖子。苏笑笑把他抱腿上:“这么开心?”
“我饿了啊。”
苏笑笑懒得拆穿他:“去哪儿完了?”
“在山边啊。”团团瞪一眼爸爸,“小叔说山上有野鸡野兔子,我都没看到!”
张怀民:“想打野鸡野兔子?”
团团:“你又不准我打。”
“说得好像你会一样。”
团团没好气地说:“你会啊?”
苏笑笑点头。
团团惊了,不敢置信地问:“爸爸会打野鸡?”忽然想起爸爸是军人,“爸爸带枪了?你的枪呢?给我看看!”跑到张怀民身边就翻他的兜。
张怀民抓住小崽子:“杀鸡焉用牛刀!去问你小叔有没有弹弓。”
团团愣了一瞬,确定爸爸不是开玩笑就往外跑。
张怀民问小叔:“一定要山上吗?我听岛上的渔民说,地里就有野鸡野鸭子。”
刘小叔:“咱们这里没有野鸭。不过地里有野鸡野兔子。”
“我出去看看。”张怀民起身停下,“家里有弹弓吧?”
刘小叔:“有,好几个呢。”然后去找弹弓。
苏笑笑不禁好奇:“我也去看看。”
刘小叔一看侄女感兴趣,到院门外就找路边闲聊的邻居问哪块地里有野鸡野兔子。
乡亲们对苏笑笑的感官不错,刚才又听到团团吵吵着要野鸡野兔子,而他们又寻思着家里还没做好饭,闲着也没事,就叫张怀民跟他们一块去。
一行人到野鸡经常出没的地头上,抓一把土坷垃往地里砸,土坷垃落下去,豆苗乱动,显然里头有什么东西在跑。
张怀民和苏笑笑的几个堂兄弟进去,苏笑笑的小堂弟乱打一通把野鸡惊得跳起来,张怀民瞅准时机拉满弹弓,扑通一声,野鸡落地。
团团跳起来:“打到了?”扭头就跟众人显摆,“我爸爸打到了,我爸爸打到一只野鸡!”
苏笑笑头疼:“你小点声我们也能听见。”
团团瞥一眼他妈,懂什么啊你?然后就往地里跑。
苏笑笑赶忙提醒:“别踩着庄稼。”
“我看着呢。”团团摆摆小手,“妈妈,你好唠叨啊。”
苏笑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以后不唠叨,我直接揍你!”
团团顿时不敢贫嘴。
众人在地头上乱打半个小时,苏笑笑的表兄来喊他们吃饭。
张怀民拎着两只野鸡从地里出来,团团高兴的又蹦又跳,不经意瞥到树上有个窝,“爸爸,那个是小燕子的家吗?”
张怀民摇头:“那个是蜂窝。”
“蜜蜂吗?”团团好奇地问,“里头有蜜蜂吗?爸爸,有蜂蜜吗?”
张怀民见他这样庆幸他不会爬树,“那是蜇人的马蜂。不是产蜜的蜜蜂。里头有几百只蜂,要不要爸爸把蜂窝捅了?”
团团果断摇头,“不要!”想起什么,“爸爸是不是想叫马蜂蜇我啊?”不待张怀民开口就朝找妈妈,“妈妈,爸爸叫马蜂蜇我!”
张怀民一脸无语。
苏笑笑的小堂弟不禁说:“你这样可不像六岁!”
几个乡亲听了这话都不由得停一下,用不可思议的语气问:“他六岁?”
苏笑笑的小堂弟跟很光荣似的,说:“对!虚岁才七岁,到秋上二年级。”
“这孩子长得真高!”几个社员不禁齐声感叹。
难怪说起话来时而看起来很聪明,时而飘着奶味,原来真是个小孩。
吃饭的时候团团很给他妈面子,手拿半张饼,谁给他夹什么他要什么,鸡蛋可以,茄子豆角可以,只是一勺酱菜也行。
半张半张的卷饼吃了三个,团团又喝半碗杂粮粥。饶是刘家人有心理准备,也没想到娇养长大的小孩这么不挑食。刘大姑不禁说:“将来团团肯定能长个大高个。”
团团点头:“像爸爸这么高。爸爸,我吃好了,你还没吃好。”
张怀民:“吃好就出去。”
“就不出去!”不光不出去,还故意把板凳移到他身边靠他腿上。
没等张怀民吃好,玩累了且吃累了的小孩忍不住打瞌睡。张怀民三两下吃完就抱着他去外面树下哄他睡觉。
刘大姑叫苏笑笑慢慢吃多吃点。
苏笑笑细嚼慢咽,趁机问她表妹和堂弟复习的咋样。刘大姑摇头:“不行。人家老师说他们基础差。”
苏笑笑道:“别灰心。您想想高考停了十年,十年前的高中生学的东西忘得七七八八,现在的高中生以前天天闹革命都不进教室,知识水平可能跟小学生差不多。你复习到初中兴许都能考上。”
刘小叔摇头:“你能知道上面打算恢复高考,其他人肯定也知道。这咋竞争啊?”
苏笑笑想起岛上那些初中生不禁点头:“小叔说得对。”忽然想到上辈子经常刷到选专业的视频,“那就选人家看不上的大学和专业。像师大、人大啥的都别选。什么林大农大,哪个专业别人没听说过就选哪个。只要那个专业招生,就算只有你一个学生,学校也会安排老师上课。”
刘小叔又忍不住问:“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吧?”
他小儿子听不下去:“这不行那也不行,都像您这样,人家喂到你嘴里你都不知道张嘴!”
第51章 人心易变你去,有可能落榜。你不去肯……
苏笑笑的小叔被儿子噎得有口难言,不禁气急败坏:“你考,我看你能考个啥!”
小堂弟嗓门比爹大:“考上啥上啥!明年考不上,后年我去城里上高中,两年后再考!”
刘大姑打圆场:“正吃饭吵吵啥?”转向他弟,“孩子有志气你不夸他还泼冷水,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刘小叔不敢跟他大姐吵吵,满脸不服也只能憋着。
苏笑笑跟老家人不熟,没什么可聊的,打算吃过饭就回去,可苏团团不愿意。
张怀民抱着他到门外树底下,苏团团不但没睡反而醒了。村里胆大的小孩发现他一脸好奇地打量他们,就叫苏团团下来玩。
仗着爸爸在身边,苏团团不怯生,从他爸怀里下来就问人家玩什么。
喊苏团团的小孩朝张怀民看去,张怀民表示不许上山下河。言外之意除了这两个地方去哪儿都行,于是一群孩子利用村中复杂的地形——房屋、草垛、菜园子等等,玩抓小鬼子的游戏。
猜拳决定,输的人当小鬼子。苏团团不擅长猜拳,三局两胜也输了。他立志要扳回一局,所以苏笑笑找到他问玩好了吗,团团的回答是“妈妈不要打扰我。”
苏笑笑看看时间,最多两点钟,七点半天才黑,现在让他回城他肯定抱怨,干嘛这么早回来。
刘大姑看着苏笑笑从小孩堆里过来,问:“团团不在那边?”
“在。”苏笑笑点头,“要再玩会儿。”
刘大姑:“想再玩会儿就让他再玩会儿。天还早,你又没啥事,那么早回去干啥?”突然想到苏笑笑的邻居赵大妈说她忙,昨天去找苏笑笑又正好碰到她出去,“是不是还有啥事?有事你和怀民先回去?”
苏笑笑道:“事都办好了。”
张怀民跟刘家人没有共同话题,在外面傻站着很别扭,就提醒苏笑笑是不是还没给她爷奶上坟。
刘大姑不禁说:“差点忘了。我去叠纸钱。”
苏笑笑看一下张怀民。张怀民提醒大姑就是想找点事做,见状跟她进屋。
苏笑笑买了一捆纸钱,刘大姑拆开给她一沓,幸好原身会,苏笑笑的两只手按在纸钱上搓几下,一沓整齐的纸钱散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