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59节

  以前苏笑笑担心吴双认为她显摆,不敢说实话。被吴双看到她带饭带肉,也是推到团团身上。此刻苏笑笑突然不想善解人意:“蒜蓉粉丝虾。”
  张政委家东边的邻居问:“你说啥?我没听清。”
  苏笑笑:“就是大虾去掉虾线切开但别切断,腌不腌都行,我没腌,因为买的时候活蹦乱跳很新鲜,然后用切碎的蒜和家里的调料调个蒜蓉酱,能吃辣的可以放辣椒,粉丝泡软放虾身上,蒜蓉酱浇上去,蒸熟后浇一些当地蒸鱼的油,撒上葱花,淋上热油。不浇也行,用热油烫出小葱的香味比较香。”
  吴双不禁说:“这么麻烦?”
  苏笑笑:“还行吧。我觉着没有包饺子麻烦。就是泡点粉丝调个酱。你拌凉菜也得浇酱油香油啊。”
  张政委的邻居问:“你家团团不是不喜欢吃海鲜?”
  苏笑笑:“不喜欢吃腥味重的鱼肉少的。像螃蟹、带鱼和各种螺他不喜欢吃,虾这样做他能吃几个。他也喜欢红烧大虾。”
  这个邻居忍不住说:“还是你会吃啊。”
  苏笑笑朝她看去,她的神色好像只有羡慕佩服,“能吃能睡才能长身体啊。嫂子你想啊,他要是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去医院,是不是也得花钱?你花这个钱,不如给他买点好吃的,还不用受罪。”
  几个军嫂忍不住点头。
  在自家院里的王素芬也忍不住点头。她大女儿在她身边,见状小声说:“明早多买几斤虾?苏阿姨家三个人两斤虾,我们家六个人买四斤。”
  “你爸明天不一定回来。”
  她闺女:“张叔叔今天回来明天肯定留在部队,他们团有个主事的,我爸就能回家住。”
  王素芬习惯了节俭,突然大吃大喝,哪怕几个月过去该习惯了,她仍然有点不舍得,“先看明天的海鲜咋样。”
  翌日清晨,张怀民牵着团团去副食厂。
  昨天吃了鱼和虾,团团不想吃这两样,指着豆皮和青椒。
  张怀民不禁说:“你会吃!”
  哪怕岛上今年没下雪,最低气温也在零度左右,长不出青椒。青椒岛民在大棚里种的,一斤一块多钱,能买两斤肉,简直是奢侈品。
  张怀民挑四个青椒,买两张豆皮:“这是早上的菜。中午和晚上吃什么?”
  团团拽着他爸走走看看,指着野鸭蛋。这个不贵,张怀民买两斤。院子里有小葱和蒜苗,团团认识这两样,所以在副食厂看到了也没要买。
  张怀民问:“要不要买点小海鲜让妈妈给你煮面?”
  团团犹豫片刻,点点头。
  张怀民拉着他过去,挑四种小海鲜买两斤,又买半斤虾:“可以了吧?”
  团团往左右看看,盯上猪肉摊。
  张怀民:“今天也没有肉。”
  团团很失望。不过一想到妈妈给他做好吃的面又高兴起来。
  苏笑笑看到青椒和豆皮脑海里浮现出一道菜——尖椒干豆腐。
  可她不会做啊。
  张怀民见她一脸为难:“炒熟不就行了?”
  “不行呢。要勾芡!”苏笑笑转向团团,“怎么想起来吃这个菜?妈妈是做过豆皮,但是跟青菜一起炒的。当时可没放青椒。”
  团团:“大娃哥哥会做!”
  “我就知道是他!”苏笑笑给他找个小碗,“去你大娃哥哥家,让他给咱一点淀粉,就说妈妈做尖椒干豆腐,咱家没有淀粉这东西。”
  张怀民:“我去买吧。还可以正月十五做汤圆。”
  苏笑笑点头:“你先看看。”
  团团接过碗:“我也去大娃哥哥家看看。”
  第44章 团团救人我家小四不够钟团长一脚踹的……
  钟大娃怀疑苏笑笑不会做尖椒干豆腐。
  这种怀疑也是有依据的。
  苏团团在钟家吐槽过妈妈做的菜不好吃。
  钟大娃犹豫再三把尖椒干豆腐的做法写下来。
  团团拿着纸抱着碗到家,苏笑笑真想把钟大娃抓过来说声谢谢,这孩子太善解人意。
  张怀民虽说去买东西,但他比儿子走路快,正好爷俩前后脚到家。他看到纸上的做法,不禁说:“我感觉大娃的情商是天生的。”
  “不是宋老师和钟团长教的?”苏笑笑顺嘴问。
  张怀民摇头:“宋老师和钟团长也不如他心细又周到。最难得的是,这孩子八面玲珑,偏偏又不觉着他圆滑,因为他待人真诚,对朋友仗义。”
  苏笑笑想想这几年每次碰到钟大娃,无论他做什么,就算有时有点出格,她都没想过他是不是有什么坏心眼:“是呀。只是找他借淀粉,他就能想到我没做过这道菜。”
  团团听糊涂了:“大娃哥哥不好吗?”
  “好呀。所以爸爸也认为你应该向他学习。”
  团团高兴了:“妈妈可以做了吗?”
  “可以!”
  苏笑笑真不知道做之前豆皮需要焯水。
  做好盛出来,看着就有食欲。苏笑笑让团团和张怀民尝尝。父子俩都很喜欢。团团吃饱就要求明天还做。
  苏笑笑也想啊,可是青椒太贵,“明天用你大娃哥哥教的方法做木耳炒豆皮!”
  团团一听到“大娃哥哥”四个字就迷糊,想也没想就点头。
  张怀民趁着团团起身收拾小书包的时候低声说:“大娃的名字真好使。”
  “三娃的名字也好使。”苏笑笑道,“如果说三娃会什么他不会,为了不被鄙夷,团团也会用心学。”
  张怀民突然想到一个典故:“你说孟母三迁是不是就想像咱们现在这样?”
  苏笑笑很意外他竟然也想到了:“当然!”
  张怀民放下碗筷歇片刻就和苏笑笑去厨房,他刷锅洗碗,苏笑笑准备中午要用的食材,然后一家三口分两路,张怀民去部队,苏笑笑和团团去邮局。
  不知不觉,春天走远,苏笑笑听到了第一声蝉鸣。
  翻开日历苏笑笑惊了片刻,日子真快,阳历六月,再过半个多月便是农历端午节。
  六月的第一个周日,苏笑笑和吴双都休息。
  早上,苏笑笑拉着团团去副食厂。
  团团也爱逛副食厂,因为他想吃什么妈妈买什么。
  苏笑笑买好团团喜欢的东西又买两斤蛏子,蛏子鲜美肉多,不像花蛤只有一点肉。
  到门口看到吴双,苏笑笑挺奇怪,阳历六月院子里的很多菜都可以吃,种的稍早几天的黄瓜、番茄、豆角都长大了,往年这个时候直到九月底,吴双都不怎么来副食厂,今天怎么回事啊。
  苏笑笑面上不动声色:“买菜啊?”
  吴双点头:“买的什么?”
  “这小孩不要八爪鱼,不要螃蟹,也不吃鱿鱼,只能看着买点。”苏笑笑手里拎着两条鱼,蔬菜不用买,所以篮子里除了蛏子就是放在小搪瓷盆里的豆腐和几个鹅蛋。
  吴双:“鹅蛋怎么吃?”
  “给他煮着吃。”苏笑笑瞥儿子,“还要蘸芝麻盐。你真会吃!”
  团团点头:“芝麻盐好吃!”
  苏笑笑两辈子没做过芝麻盐,甚至这辈子都没听说过。团团在钟家吃过一次,刚出锅的馒头里裹着芝麻盐,也不知道多好吃,想起来就唠叨她不会做,苏笑笑被念叨烦了,只能答应这周末有空就给他做。
  苏笑笑无奈地摇摇头:“他的芝麻盐能蘸一切。”
  吴双笑着说:“是好吃。你试试就知道。”
  “我先回家?”
  吴双点点头。
  苏笑笑跟儿子商量:“能不能不要在钟团长家吃到什么好吃的就让我做?”
  “妈妈不会吗?”
  苏笑笑点头:“是呀。妈妈不如大娃厉害。”
  “妈妈可以学啊。”团团不明白,“妈妈不想学习吗?”
  苏笑笑的呼吸一顿,我想打你。臭小子跟谁学的啊这是,“妈妈要工作啊。”
  “妈妈今天不用工作,妈妈今天学吧。”团团想了想,“妈妈,我可以叫大娃哥哥教你!”
  苏笑笑想谢谢他——
  真是亲儿子!
  “不用。妈妈以前见人做过,先试试。”苏笑笑其实没见人做过,但她昨晚问过王素芬。
  到张家门外,王素芬叫住苏笑笑。
  苏笑笑摇了摇头:“粥快好了,我先回去看看。”
  到家苏笑笑把两条鱼扔洗菜盆里,到厨房把馒头放锅里,锅盖掀开一点,她就去院子里摘西红柿,小崽子早上要吃西红薯炒蛋。
  王素芬的大女儿和二儿子会做饭,星期天不需要她亲自动手,瞅见苏笑笑在院子里就过来找她聊早上吃什么。聊了几句早饭,王素芬绕到吴双身上,问她回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吴双。
  苏笑笑点头:“你俩又吵架了?”
  “我吃饱了撑的。”王素芬一撇嘴,满脸鄙夷。
  苏笑笑无声的笑了笑没接这茬。算着时间,粥还要十来分钟,可以在菜园子里跟她会儿,“她又说什么了?最近邮局没出什么事,咱们这里也没出什么事啊。”
  王素芬:“自从那次跟她吵几句,她就不爱搭理我,我也懒得找她说话。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对不起她。”
  苏笑笑心说,您到底有正事没正事啊。
  王素芬有事:“最近这段时间经常看她去副食厂,不像以前一周去不了一次,她周末上班不在家,我问她家老小中午吃什么,要不要来我家吃。老小说她妈买了两条鱼。吴双是被鬼附身了?”
  苏笑笑又想说,看来革命真结束了,光天化日之下也敢搞封建迷信。突然想到这是个好机会,又仗着俩人不搭腔,不会穿帮,苏笑笑说:“她家老大和老二不是今年初中毕业吗,她担心老二太瘦,下乡到农村太辛苦有去无回。”
  “难怪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