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8节

  张怀民说到做到,翌日上午,苏笑笑在邮局忙着给市民寄信,帮不识字的人填地址,张怀民叫儿子自己挑床。
  团团也想自己睡一张床,他想玩的时候不用被妈妈拘在怀里,所以团团有新床很高兴。
  床到家他笑不出来,他老子把他的床放对面,不跟爸妈一个房间。
  团团推着张怀民让他走,哪来的回哪儿去!
  其实张怀民不放心三岁的儿子一个人睡,见小孩气得不认爹,就把他的小床抗到他和苏笑笑卧室,问:“你的床放哪儿?”
  团团指着旧书桌。张怀民把旧书桌放窗台下,团团的小床横着放大床床尾。
  张怀民把团团的小被子铺上,又拿出一条薄被子,还把他的小枕头拿过来:“今晚就睡这儿啊。”
  团团斜着眼看他爸:“我要告诉妈妈,你不要我!”
  “爸爸逗你玩儿呢。”张怀民抱起儿子,“妈妈要你啊。你妈回来看到你的床在对面屋里肯定打爸爸。”
  团团摸摸他老子的鼻梁:“疼吗?”
  哪壶不开提哪壶?张怀民想把臭儿子扔出去。
  小孩搂紧他的脖子:“爸爸,我饿了。”
  张怀民:“去奶奶家。”
  昨儿带着礼物上门,今儿就不用了。张怀民锁上门就和儿子去父母家蹭吃蹭喝。
  四点多吃点老张给团团买的零食,爷俩回去,顺便去菜市场买一条鱼。
  到家张怀民把鱼收拾好,苏笑笑正好下班回来。
  晚饭后,张怀民刷锅洗碗,让团团扫地,苏笑笑擦桌子。一切收拾好他就催母子俩洗漱。
  看起来跟上战场似的。苏笑笑奇怪:“刚吃过饭急什么啊。”牵着团团,“出去玩一会儿?”
  张怀民揉揉额头跟出去。
  苏笑笑想起上午小叔来问她邻居缺什么,就叫张怀民看着团团,她去隔壁赵大妈家。
  赵大妈刚吃过饭,一家人在堂屋唠嗑,院门也没关,苏笑笑直接进去。赵大妈给她一个小板凳,苏笑笑坐下。赵大妈问她大晚上过来是不是为了以物换物那事。
  苏笑笑点头:“我叔家地少因为离山近,他说除了自家养的鸡,还有山鸡蛋。有时候还能弄到山鸡和野兔。不过兔肉太干巴,换这个不划算。”
  赵大妈:“我也听人说过兔肉干。听说山鸡蛋好。以前的贵人就爱吃山鸡蛋。”
  “可是山鸡蛋小,论斤的话,一窝山鸡蛋也没一斤。”
  赵大妈笑着说:“肯定得比鸡蛋贵点。你放心,不会叫你叔吃亏。咱们又不是一锤子买卖,
  今年换了明年就不换了。”
  苏笑笑:“那就搁这周五?我轮休。”
  赵大妈在家没事,啥时候都行,“听你的。”
  苏笑笑:“前几天我小叔过来街坊四邻都看见了,不去我家来您家肯定奇怪。回头小叔先去我家院里,需要多少东西,在我家挑好再来这边?”
  这么做两家都要承担风险,一旦被人告发,谁也甭想撇得干干净净。赵大妈对这个安排很满意,就把此事定下来。
  苏笑笑从赵大妈家出来,团团靠他老子身上看着哥哥姐姐们玩儿。张怀民蹲在门口,全身写满了无趣。
  “干嘛呢?”苏笑笑走过去。
  团团立刻向妈妈告状:“哥哥姐姐说我小,不会玩儿。”
  赵大妈的大孙女跑出来:“团团,我们来玩儿。”
  团团飞过去。
  苏笑笑在张怀民身边蹲下:“你呢?”
  我想早点上床啊。可左右都是孩子,张怀民老脸不要了也不好意思直言,“太累。第一次知道小孩精力这么好!”
  苏笑笑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上辈子不是看在钱的份上,谁给哥嫂看孩子啊。不过看习惯了,倒也习惯了。
  苏笑笑:“那你去洗澡,早点休息?”
  “你呢?”
  苏笑笑:“团团玩半个多小时,回去洗澡正好睡觉。”
  张怀民听出来,现在把小不点弄回去洗澡,洗完了他也不睡。
  这一天出了不少汗,必须得洗洗,张怀民便先去。
  洗好澡,张怀民闲着没事,找出高低柜里的盐水瓶,灌一瓶热水给团团暖被窝。团团睡觉前他把瓶子拿出来。被子里暖暖的,团团好舒服,几分钟就进入梦乡。
  张怀民和苏笑笑的夜晚才开始。
  ……
  周五上午,苏笑笑刚洗好衣服,准备跟张怀民商量晚点去他爸妈家,她大姑和小叔一人挑着一个扁担进来。
  苏笑笑惊得微微张口,怎么弄这么多?难道之前看错他们了。
  张怀民听苏笑笑说过“以物换物”,见状转向她,这是换?这是去市场上卖!
  苏笑笑不动声色地上前:“大姑,小叔,不是走着来的吧?”
  “不是!”刘大姑放下扁担擦擦汗,见团团过来,从柳筐里掏出一个布袋,正是苏笑笑给她装馒头的袋子,递给团团。
  苏笑笑怕他拿掉,接过去:“什么啊?”
  “柿饼。我自己做的。”刘大姑拿掉头上的毛巾扇风。
  苏笑笑见柿饼挺好:“留您卖啊。”
  刘小叔嫌弃:“没人要。一棵树结上百斤,以前我们吃不完喂猪猪都不吃。嗳,这不是怀民吗?”
  刘大姑下意识问:“哪儿呢?”朝厨房门口看去,“怀民?真是你啊?啥时候回来的?”
  张怀民到跟前:“早两天。累不累?”
  刘大姑:“不累。你挺好吧?”
  张怀民点头:“我在舰上没什么危险。”接过苏笑笑递来的柿饼,他随口问,“柿饼也没人要?”
  刘大姑:“收购站没收过这东西,不知道咋定价。”
  苏笑笑忽然想起什么,听到脚步声,抬眼看到赵大妈进来,问她知不知道哪家供销社大胆到敢抢收购站的东西。
  这事赵大妈知道,前两天跟街坊在胡同里聊天,说肉票没了,孩子肚子里没了油水就爱吃饭,不知怎么就扯到那家供销社。
  苏笑笑对她大姑和小叔说:“回头去问问他们要不要,要的话就在你们那边收购站门外等他们。”
  刘大姑怀疑她听错了:“当着收购站的面卖给供销社?”
  苏笑笑点点头:“也不知道人家怎么操作的。兴许供销社主任是哪个老将军的儿子,这种为农民增收又丰富了市民餐桌的好事上面干脆睁只眼闭只眼。”
  苏笑笑递给赵大妈一个柿饼:“您尝尝。”
  赵大妈接过去,看着四个大筐子,用开玩笑的语气说:“这些不会都是吧?”
  刘小叔下意识摇头。
  苏笑笑给团团半个柿饼:“你一半妈妈一半。”
  团团高高兴兴接过去,苏笑笑叫他关一扇门。她小叔见状把东西拿出来,有晒干的红枣,还有有板栗和核桃。
  要说这些小东西,还得从那瓶五粮液说起。
  苏笑笑的大堂哥看到酒,说要是真的可贵了,一瓶五六块。刘大伯寻思着回门礼袁家肯定不敢弄假货。这瓶酒以后指不定能救命或者给小辈娶媳妇。
  侄女这么有心,当叔叔大爷的也不能小气。早几天又听说笑笑要帮他们换杂粮,刘大伯就叫弟妹侄子侄女都上山捡山货,带过去留着团团慢慢吃。
  刘小叔把几个布口袋给苏笑笑,赵大妈很意外,心说这姐弟俩跟刘大军真像异父异母。
  苏笑笑也意外,那天给出去的那点东西竟然能换来这么多。她接过去就递给赵大妈:“您先挑,挑剩的是团团的。”
  团团不要剩的!
  张怀民一看儿子气鼓鼓要搞事,抬手抱起他,在他耳边说:“过几天还有。”
  团团安静下来。
  刘大姑不禁问:“老姐姐,这些野山货您也要啊?那,笑笑,去拿几个小盆,挑出来放盆里。”
  苏笑笑把厨房盛菜的盆都拿出来。团团好奇想帮忙,苏笑笑抓几个核桃和红枣递给张怀民。张怀民把红枣塞儿子兜里,核桃捏碎,摊开手让小孩挑核桃仁。
  赵大妈一看团团左手红枣右手核桃,就想到她的几个孙子孙女,于是每样挑两斤。挑好后叫刘小叔带着野鸡和野鸡蛋去她家算杂粮。
  张怀民见苏笑笑没去,不禁问:“不去看看?”
  苏笑笑:“赵大妈不至于贪这点小便宜。”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刘大姑过来,到苏笑笑身边小声说:“核桃、板栗和红枣她给的钱,跟商店一个价。”
  赵大妈家没有那么多杂粮,给钱苏笑笑不意外:“大姑,只能收赵大妈的钱。别人要拿钱买,除非她把钱塞你兜里。”
  刘小叔进来说:“怕有人给咱们下套?这事我们听说过,知道怎么应付。”
  乡下人只是见得少,不等于傻。苏笑笑听了这话放心下来,“那剩下的都收起来吧。回头去收购站问问。”
  话音落下进来一人,跟苏母年龄相仿,是苏笑笑家另一边邻居,她看赵大妈拎东西就猜到以物换物,所以进来就问还有什么。
  刘大姑筐子里的东西确实打算去收购站卖掉。听了苏笑笑的话意识到侄女不介意她私藏,干脆直接把野鸭蛋以及一些晒干的山货拿出来。又担心张怀民嫌她小家子气,对苏笑笑说:“打算卖了给你妹做一件身衣服。”
  刘大姑说话的时候看了一下张怀民,张怀民主动问:“要定亲了?”
  “是的。”刘大姑见他关心她家,便不再拘着,“还得给她扯两根红头绳。”
  邻居听到这话有个想法:“笑笑她姑,你等我一下。”回去十多分钟,拎一袋衣服鞋出来,有大有小有补丁的少没补丁的多,“我去废品站问过,这些可以卖钱。换你的鸭蛋够了吧?”
  刘大姑连连点头。
  赵大妈怕邻居坏事赶忙过来,进院看到邻居往外掏衣服,让刘大姑挨个检查。赵大妈惊得张张口,到苏笑笑身边:“还能换衣服?”
  苏笑笑颇无奈地笑着说:“我也是头回见。”
  不巧被邻居听见,“你年轻见识少。以前的衣服都可以拿去当。”
  刘大姑点头证实这一点。她见有几套衣服不用打补丁,还有几套可以改小给侄孙女穿,顿时觉得占了大便宜,又从给苏笑笑的东西里头拿出一把干豆角。
  邻居很高兴:“您太客气了。笑笑她姑,以后有什么东西尽管弄过来,我认识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