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在倒下前,我悲哀的埋怨自己,为什么那么弱,为什么不努力再撑一会儿……
  待我醒来,已是三天后。
  太医说我原本在雪地里受了风寒,又连日操劳,被刺客惊吓,这才突发疾病,让我卧床休息,戒思戒忧。
  我打断他,「锦珠呢?」
  「安宁郡主转危为安了,殿下放心,反倒是殿下的身体……」
  我听着他的唠叨,心思却早已到了御书房,我要去看折子,我要去看看我还能为程肃做什么?
  太医愕然,「殿下,您要卧床……」
  「赵大人!」我猛地停下,回眸看他。
  看到他一张担忧的布满皱纹的脸,我默叹一声,缓和了语调。
  「赵大人,你说的,本宫都知道,若本宫还是以前享受安乐的公主,本宫自然会听你的,可时不我待,本宫已经不能停下来了。你若真的关心本宫,就替本宫开一副猛药,让本宫快些好才是。」
  他惊愕的面容变得苦涩,嗫嚅着嘴唇,却最终没有再说什么,只摇头一叹,凝眉斟酌药方。
  我到御书房没多久,一碗乌黑的药已经端了过来。
  我一饮而尽。
  赵大人欲言又止,最后长长一叹,遗憾的退了下去。
  我明白他想说什么,作为一个大夫,他有能力让我彻彻底底的好,可眼下的情况,他没有机会去当一个好大夫,我也没有功夫去当一个好病人。
  我们都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浑浑噩噩的过。
  世事沧桑,命运如铁,人能决定的终究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
  药每天按时端来,我每天乖乖服药,并埋头在御书房不分昼夜。
  边疆的折子,让我心乱如麻,我看不清程肃的意图,心中的担忧与日俱增。
  我唯一高兴的事是,我昏迷的三日,几位首领大臣果断做出了追击曹明玉的决定,让她不能顺顺利利逃走。
  曹明玉的三千精兵,会形成一股极大的势力,他们会一路烧杀劫掠,很可能比戎兵都坏。
  没几日,王丛回来了。
  他换了干净衣服,却依旧一身血腥气。
  他手中抱着一个匣子,打开后是乌合卓的头颅。
  乌合卓双目圆睁,牙呲欲裂,看来死的不甘。
  我看着那让我做了无数噩梦的人头,本该是高兴的,可眼泪却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
  我抬眸问王丛,「大将军呢?你来上京之前,程肃去做什么了?」
  王丛喜悦的面容渐渐变得严肃,目光相对,不用多说一句话,该明白的都已各自明白了。
  我忍不住后退了一步,跌坐在宝座上。
  程肃真的去灭戎国了。
  他真的没有给自己一点退路……
  王丛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末将请战,追随大将军踏平戎国,还我山河。」
  我喉头发涨,「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
  王丛低下头去,「殿下,世事难两全,机会太难得了。」
  是啊!
  机会太难得了。
  乌合卓冒险奇袭上京,后方空虚,不堪一击,这样的机会等十年不一定能等到。
  程肃身为大将军,精准判断,主动出击,我若是他,或许也会这样做。
  可若一切都是对的,为什么我这么难过?
  若命运必须人命来填,我宁愿,死的是我……
  王丛稍作休整,便又带兵前往边疆。
  我给边疆供人供马供粮草。
  海量的银子刚从世家口袋落入国库,又从国库运到边疆。
  这时,唯有花钱能让我有一丝安全感,我固执的以为自己花的越多,程肃就越安全。
  边疆的消息雪花片一样的飞入上京:曹顺阵亡,程肃一统两路人马深入敌腹,他一举攻占戎国南王庭,又向着戎国北王庭攻去。
  北王庭是戎国的圣地,历代大王都从那里诞生,从来没有将军可以打到那里去……
  程肃如此做,分明是在寻死。
  他想一举灭了戎国,想为大楚永久去除隐患。
  那句「我愿许你一世安稳,少一天都不算」曾经是甜蜜的糖,如今却似凌迟的刀,让我心如刀绞,无法喘息。
  又过了许久,捷报传来:程肃攻占北王庭,戎国彻底亡国。
  举国欢庆,百姓们扬眉吐气,满心都是身为大楚人的骄傲,乌合卓攻打上京带来的奇耻大辱终于洗刷了。
  我不敢高兴,生怕一高兴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我压抑着自己,等着将军们凯旋而归。
  最终,我等来的是王丛,以及他身后的无数棺材……
  戎国被灭,可大楚将士也十不存一。
  我没有看到大将军规格的棺椁,心中存了几分希望,我声音不可抑制的发颤。
  「程肃呢?」
  王丛低下头去,缓缓摘下兜鍪。
  他身后三军也如他一般,摘下兜鍪,低头默哀。
  欢呼声停了,举着鲜花的手垂下,城门上下一片肃静。
  「殿下,大将军生死未卜,末将搜寻了一个月,尚未找到。」
  程肃失踪了。
  他带的兵马不足,勉强攻打下北王庭,却被曹顺的兵马偷袭。
  曹顺妄图和戎国联手,被程肃提前暗算,死在战场上。
  但背地里,他其实早就将自己的兵马安排掉:一路人马奔赴上京营救曹明玉,另一路人马则直奔戎国等着给程肃致命一击。
  他成功了。
  曹明玉顺利逃走。
  而程肃生死未卜……
  第36章
  刘煦问我,要不要先给程肃立一个衣冠冢?
  我神色木然的看着他,「一日未找到,他便一日未死,本宫便一日不会为他立冢。」
  刘煦动了动唇,默然一叹,行礼而去。
  他果然如母后所言,如今身居高位,是我器重的左膀右臂,若他无过错,将来定会位极人臣。
  刘煦的命运,被言中了。
  那我和程肃的命运呢?「福运难料,命途未卜」这八字箴言是不是也被言中了?
  那一瞬间,我真的想哭。
  我安葬了父皇母后,以及此次国难中死去的许多人,并不断派人搜寻程肃的下落。
  没有了内忧外患,大楚在一点点变好,曾经骂我杀人如麻的声音,也渐渐的消停下来。
  只有程肃没有丝毫消息,反倒我收到了曹明玉的国书。
  曹明玉一路逃亡,被地方阻击后,兄长战死,她带着一千多人逃到叶林国,杀了国王,自立为叶林女王。
  随着国书而来的还有曹明玉的一封信。
  她嘲讽我想当女帝却又不敢,只能拿一个黄口小儿做文章。又嘲讽我哄着程肃去送死,替我打下万里江山,他自己却死在沙漠尸骨无存。
  她说我心思狠毒,口蜜腹剑。
  「李拂云,你可曾想过,若不救你,他会率领铁骑踏平大漠,他可以称王称帝。」
  「你现在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程肃为你打下的江山,这人血馒头吃着香吗?」
  这一封信如杀人的刀,刀刀见血。
  我明知曹明玉是故意的,却还是不可避免的想:若程肃不派兵来上京,他是不是就不会是这样的下场?
  锦珠见我发愣,劈手夺过我手中信,看了一眼,就怒不可遏。
  「贱婢敢尔!她自己狼狈逃窜的时候,可曾想过去营救自己的父亲,如今又立什么牌坊?」
  我忍不住笑了。
  骂的真好!
  我替她紧了紧衣裳,「你还是管好自己,都已经是公主了,怎么还如此毛毛躁躁。」
  锦珠为我挡箭,落下了病根,一到冬天,浑身便冷得难受,一张脸常常是紫的。
  我封她为安宁公主,赐下公主府,赐她封地,可这都弥补不了什么。
  有一个好身体,比那些外物都重要的多。
  可惜,我们都没有这个命。
  锦珠道,「我没事,反倒是你,别被气到了,我不信姐夫死了,他命硬,没那么容易死的,说不定是路途遥远回不来,我们再等等总能等到的。」
  我「唔」了一声,心中酸涩,明知希望渺茫,却还是相信万一。
  我将曹明玉的信留了下来。
  锦珠讶异,「留这个做什么?还没被气到吗?」
  我平静道,「留给老十,他将来称帝,总要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
  一个不记住历史耻辱的国家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
  锦珠目光古怪的看着我,欲言又止。
  我瞬间明了,所有人都以为我拿老十当幌子,其实是为自己登基为女帝做准备,连锦珠也如此认为……
  若说我是圣人,没有动过这样的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但我想这世上总有人会做一些傻事,明知不可为却一往无前,明知会身处险境却还是挺身而出,明明可只手遮天却还是一心为公。
  这样的人或许少,但我觉得多我一个便是好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