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拂云,我真羡慕你,可以说嫁谁就嫁谁,说不嫁就不嫁。」
  锦珠走了。
  我立刻命人去查。
  一查才知锦珠说少了。
  李淳如今已有五十八个姬妾,新增的五个是曹顺送来赔罪的。
  我震惊于这个事实,久久缓不过神来。
  我以为的李淳是个爱慕虚荣,有点叛逆的少年,但只要好好教导,不行差踏错,还是能做一个平庸的皇帝。
  谁知,私下里,他竟糜烂至此……
  大厦将倾,我在这里费心费力,苦于自己女子的身份,处处掣肘。
  可他身为男子,明明可以更有担当,更有作为,却将大好青春都葬送在声色犬马之中。
  那一刻,我恨不能立刻冲下山去,狠狠扇他几个耳光。
  许久,我渐渐冷静下来。
  李淳如此荒唐,想要瞒过宫中并不容易,他的母妃陈贵妃定然花了大力气隐瞒。
  陈贵妃爱子情深,却用在这些地方,实在愚蠢至极。
  既然她管不好李淳,那就让能管好的人来管。
  我思索片刻,低声在随行嬷嬷耳边说了几句。
  嬷嬷讶异万分,见我神色坚定,不是开玩笑,便凝重仓促的下山了。
  没几日,我听闻李淳纵欲过度,弄坏了身子,太医看过后,让他戒酒戒色,不可放纵。
  父皇震怒,狠狠申斥了陈贵妃和李淳,又将他府中五十八个姬妾一一遣散。
  后来,李淳病愈。
  可父皇对他的态度变了,日日耳提面命不说,还动不动斥责。
  几个太傅也轮番盯着,尽心尽责。
  他功课繁重,再不能花天酒地。
  听闻他的日子难过,我心情愉悦极了。
  第17章
  这一日,母后宣我进宫,我意气奋发的去了。
  母后看到我,似笑非笑,而她的桌子上则是一包药粉,地上跪着的是我的随行嬷嬷。
  我知道东窗事发,立刻露出讨好的笑容,福礼不敢起来。
  母亲见我如此乖觉,反而叹了一口气。
  「何必呢?你明明可以告诉母后,让母后来处置,做什么脏了自己的手?」
  我的母后,她还是那么的大气端庄,处处为我考虑。
  正因如此,我便更要为她着想。
  「母后动手,便是大事,陈贵妃和李淳不是大度之人,他们不会念着母后的好,反而会记恨母后。」
  「你看人倒准。」母后长长一叹。
  我顿时明了,母后何尝不知,只可惜,她生不出来儿子,只能在众多庶子中选一个。
  陈贵妃位份最高,她的儿子又是长子。
  自古以来,太子都是在嫡子和长子中选择。
  中宫无嫡子,便只能是庶长子继承大统,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很难动摇。
  我忍不住道,「母后,您要不从别的皇子中选一个记在名下?」
  母后摇摇头,「迟了,养不熟的。」
  我一时无言。
  母后一直在等自己的儿子,可惜并没有等到。
  等年龄大了,想要记一个在自己名下,却已经来不及。
  母后仁慈,宫中皇子的母妃都在,硬要从人家那里要孩子,明面上或许欢欢喜喜,背地里谁知如何?
  等含辛茹苦抚养大,或许生母招招手就回去,反而怪母后害他们骨肉分离。
  我出了宫,怏怏不乐。
  在回华阳观的路上,我遇见锦珠。
  如今初冬,天气已有些寒冷,她披着斗篷,却还是冷的跺脚。
  我让她上了马车。
  她深深看我一眼,低头不说话。
  我也不想说话,母后无子,曹顺难测,李淳无能,戎国明年就要强攻,程肃可能战死沙场……
  所有事情压在心头,让我也失了说话的力气。
  良久,锦珠小心翼翼道,「你生气了?」
  「嗯?」我抬眸看她。
  锦珠绞着手帕,咬着嘴唇,扭过脸看向窗外。
  「对不起,我利用了你,你要生气也是该的。」
  「我不想嫁给李淳,可母亲偏要,她说李淳是未来皇帝,嫁给李淳,我就能当皇后。」
  「如今陈贵妃娘家失势,急需借助咱们国公府的势力,这段联姻对谁都好。」
  「母亲还说,有我在其中周旋,就算李淳当了皇帝,也会对你和姑母恭恭敬敬。」
  「我知道母亲说得对,可一想起他和五十多个女子苟且,我就恶心的想吐。」
  「对不起,我做不到,你要打要骂随意,我任由你处置。」
  她闭上眼睛,仰起脸,等着我扇她的巴掌。
  我眼睛微涩,有一点想哭。
  从前,我以为她眼界高了,瞧不起自己的父母,原来我的舅母如此不堪,把女儿当做算计的筹码。
  我手指轻轻摸上她的脸,感受到她的颤栗。
  我「噗嗤」笑出声,捏了捏她滑腻的脸蛋。「这么好的面皮,打肿了多可惜。」
  锦珠睁眸,惊愕不已。
  我笑道,「你不嫁是对的,李淳是个混账,嫁他有什么好?」
  「你不怪我?」
  「我要怪也只能怪李淳不争气,怪我从前没有好好管束他,怎能怪到你头上?」
  锦珠眼圈微红,她猛地扑进我的怀里,失声痛哭起来。
  「拂云,你怎么这么好?你为什么不打我骂我,那样我还好受一些。」
  我抱着她,轻轻拍她的背,像小时候她怕黑那样唱着歌谣安抚她。
  良久,她哭够了,却不好意思让我看她的红眼圈。
  她叫停马车,跳了下去,回眸坚定道,「拂云,我欠你一次,以后我会拿命还你。」
  她羞涩的骑马跑了。
  我有点担心,忙命侍卫跟了上去。
  回到马车里,我忍不住失笑,笑着笑着却红了眼圈。
  她早就在梦里拿命救我,如今该我让她平安顺遂,一世无忧了。
  第18章
  回到华阳观没多久,侍卫们回来了。
  嬷嬷又气又笑得传了侍卫首领的话,说锦珠跑去找了曹明玉,狠狠用马鞭抽了曹明玉一顿。
  我哑然失笑。
  知道她是为曹明玉暗算我出气,不过,这样太损她的闺誉。
  我让嬷嬷将道观里的素斋点心带了一些给锦珠,又顺手塞了一册《史记》进去。
  要想害人,还是该多读书啊!
  腊月,雪纷纷扬扬的落下。
  父皇带着李淳去围场冬狩,去的时候兴高采烈,回来的时候,一群人垂头丧气。
  我听闻一个噩耗,二皇子死在了围场。
  他背后中了一箭,死的时候,脖子扭着往后看,一脸惊愕。
  没人知道他是被谁射死。
  父皇震怒不已,命人彻查。
  我急忙回宫,只看到满宫缟素。
  二皇子才十三岁,刚刚长成挺拔的少年,他躺在棺材里还能看出脸上的青涩模样。
  二皇子的母妃哭的声嘶力竭,目光不时狠狠的盯着陈贵妃。
  陈贵妃恼怒不已,却不敢发作,适时的露出满脸哀伤,用帕子擦揉着通红却无泪的眼睛。
  我急忙看向母后。
  母后凝重的摇摇头,示意并不知道凶手是谁,只是目光也轻飘飘的自陈贵妃身上滑过。
  我微微闭眸,心中涌起一股滔天怒意,立刻提起道袍向御书房跑去。
  我要去见父皇,我要问问,谁杀了二弟。
  刚到御书房,却被大太监焦急的拦下。
  我听到里面「啪」的一声抽耳光的声音。
  父皇爆喝,「你还是不是人?你的书都念到狗肚子了?你这个畜生!」
  「父皇,儿臣真的不是故意的,儿臣要射那只鹿,谁知二弟跑了出来,父皇,您打死儿臣吧,儿臣也不想活了。」
  「咚」的一声巨响。
  「快来人,快宣太医!快!」
  我跑进去,看到李淳额头见血,撞晕在地上。
  而我一向威严的父皇用手按住李淳的伤口,血很快染红了他的手指,他一脸茫然,看见我,眼角闪烁着泪光……
  第19章
  二皇子下葬了。
  那一日,他的母妃哭晕在宫中,醒来后,便跑去行刺陈贵妃,被当场拿下。
  母后没有惩治二皇子的母妃,只是另辟宫苑让她静养。
  陈贵妃没受伤,却被父皇贬斥为嫔,是所有皇子的母妃中位分最低的。
  经此一事,陈嫔名声扫地,所有人都知道是李淳射杀了二皇子。
  我想,这可能就是二皇子母妃的目的,她自知没有能力真的将陈嫔和李淳怎么样,但要让他们活着不得安宁。
  李淳的脑袋还没养好,就被父皇打发去军中,并下了不得十级军功不能回来的旨意。
  一个十级军功,大约要杀敌一千。
  以李淳的身手恐怕一辈子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