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苏记等一系列铺子情况差不多,一直到腊月二十三小年,眼看就要过年了,很多铺子就算雪掩到门槛一二尺深也开着,让大家来采购年货,准备过年。
  苏言礼现在不是父母官,虽然位高,但到底在刑部,办案这种事,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因天气太冷,除了特别重大涉及到人命或是朝庭机要的案子会加急处理,其余的基本上都按最简程序或了结或延迟到年后天气转暖之时。
  所以这个冬天,不管是新婚苏若锦,还是苏言礼一家,除了上值基本都窝在家里,远离了汴京城内外贫苦老百姓的生活圈子。
  一直到腊月二十八传来老百姓闹事,全京城戒严,苏家人才知道京城贫民区短短时间内冻死了上百人,小到刚出生的婴儿,大到古稀老人,惨不忍睹。
  苏若锦与赵澜去娘家送年礼,马车被堵,才知道外面雪灾竟如此严重。
  “阿澜,不是你管的片区吧!”
  赵澜摇头,“我早就申请到城外了。”自从妻子提议让京畿军队为商家开路,他就申请到京城附近一个小镇了,最近一直早出晚归,甚至有时赶不回来还宿在小镇上。
  天气寒冷,苏若锦窝在家里诸事不问,还真不知道外面什么样子。
  因为意外的雪灾,除了正常机构运作外,对灾情经行特事特办,天璜贵胄门阀世家子弟都被派分了区域,协助区域官差处理雪灾引发的各类事件,小到找人帮老弱病残上屋扫瓦、塞堵漏雪透风的土墙,大到帮没钱的老百姓分发口粮要生孩子的妇人找产婆,事无巨细,只要景元帝能想到的,他在朝会上都让人去做了。
  结果从腊月二十三到腊月二十八,这最冷的五天,贫民区竟死了上百人。
  赵澜扶苏若锦下了马车,挤到了闹事的老百姓中,皇城司巡差拦住一群往皇宫方向的人群。
  苏若锦小声问身边的老爹,“你们这是……”
  老爹冻的直哆索,但还是回了她的话,“去皇城敲鼓。”
  登闻鼓?
  苏若锦一惊,敲皇宫门口的鼓,可是先要打板子,挺得过去,才能有机会诉苦,若是挺不过去,小命可就白搭了。
  那站在皇城司衙差面前的中年人一脸悲怒,“早听说贵夫人们为我们穷苦人募捐钱物,眼看明天就是小年夜,北城署官、巷子里正一个个的贪着我们活命的口粮、薪炭不发,里邻们,咱们去京兆府要个说法……”
  他一说,后面百呼。
  “对,去京兆府……”
  “天子脚下,圣上不可能眼睁睁的让我们饿死……”
  “我也不相信圣上不管,肯定是这些硕鼠贪了我们活命的衣粮……”
  ……
  苏若锦问道:“那城北贫民区划给了谁?”
  眼看老百姓的情绪就要控制不住,赵澜没回小妻子,而是拉她手转身就离开,让三泰绕路。
  按理说,赵澜身为郡王,都遇到了,他完全可以上前主个事,但他避开了。
  为什么?
  一直转过闹事的街道,他才回道,“火隅。”
  火隅,就是后世的消防机构,是大汴京城内职业消防队。
  城北贫民区的火隅比不得其它区域的火隅,就算有火灾,烧掉的也不过是苇草、木板搭的简陋棚户,不值几个钱,所以被派到这里的潜火队员,基本上都是一些世家不得宠的子弟,极不负责,遇到雪灾不救也不足为奇。
  可是赵澜避开,苏若锦还是觉得不对劲,疑惑的问道:“这么明目张胆搞出乱子来,不怕圣上……?”
  赵澜勾嘴,“这片区火隅的管事人是谢国公府子弟。”
  苏若锦吸口凉气,皇后娘家?怪不得赵澜要避开。
  第385章 灾乱2
  景元六年末,汴京城内居然冻死上百人,一向温和的景元帝雷霆大怒,京兆府与大理寺每天都抓人,一时之间,原本就不怎么热闹的除夕新年变得更冷清了,平民战战兢兢,权贵提心吊胆,害怕一个不小心就进了大牢,与老鼠作伴。
  赵澜是晋王府幼子,不管是当家主母,还是宗室祭祠,都轮不到苏若锦插手,她乐得躲清静,前院让过去吃饭,她就过去吃饭,让过去一起祭祠,她就过去行礼,主打一个闲事不管做个小透明。
  赵澜怕她失落难过,“真不要紧?”
  只要苏若锦有一点意愿,他都会到母妃跟前争取,可小妻子真心不想掺和家务事,虽然他看出来,还是亲口问一句比较好,万一他理解错了呢,岂不是好心办坏事了?
  苏若锦见他紧张,伸手搂住他脖子,“一年到头,忙铺子赚银子都够我累的了,年底了,真心想做个小懒虫、小吃货。”
  后世,上了一年的班,谁高兴年底操心这个、操持那个,恨不得一日三餐都窝在床上,醒了吃,睡了玩手机,做一回小神仙。
  “小懒虫可以,小吃货……”那就算了,今年雪灾,物质没那么丰富,他说:“好好休息。”
  “好。”苏若锦打哈欠,“你也早点睡吧。”
  明天是新年,还要进宫请宫。
  赵澜想亲亲小妻子,想到皇城内外风雪欲来的架势,熄了心思,搂住小妻子,“嗯,睡吧。”
  为了年前冻死人与灾乱之事,景元帝让皇城司的赵澜加入到大理寺查案之中,一起主持贪墨案,忙得早出晚归不见人影。
  大年初二,苏若锦自己带着礼物回了娘家。
  除了苏大郎在任上没有回来,苏家一大家子都在。
  苏言礼道,“你小叔年前送了年礼,明天初三,你们兄妹几个也去公府拜个年。”
  苏三郎回:“好。”
  开了年,苏三郎也十六了,他走武举的路子,苏言礼现在又是从三品大员,不管是武举考还是恩荫举荐,他的人生之路好走的很。
  一家人聊起来,他满不在乎道,“没前三名,前十名肯定没问题。”
  次子自信是好事,可人外有人的道理,作为老父亲,苏言礼还是要教给他的,“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切忌浮躁。”
  经年为官,温文而雅的苏言礼积威,不苟言笑时,不怒自威,苏三郎敛起嬉皮笑脸,起身持重道,“是,爹。”
  “嗯。”苏言礼道,“要给弟弟妹妹们做好榜样。”
  “是,爹。”
  苏三郎不大敢嬉笑了。
  苏若锦微微一笑,问道,“爹,我们明天去附马府,你呢?”
  他回:“我要上值。”
  官署其它部门还在放假,但涉及到案子的部门都上值了,包括刑部。
  “大理寺的案子有些已经移到刑部复审了,这个正月有的忙了。”
  苏若锦若有所思道,“刚才来的路上,听人聊天,说谢家那个主持城北贫民巷子的旁枝已经在牢中上吊自杀了,贪墨的银子一两都没有找到。”
  苏言礼点头,不是他刑部侍郎故意透露案子,而是大街上人人都知道了,“等明天上值后,会一一查明的。”但再多的他也不说了。
  苏若锦也就是随嘴一说,银子到底到哪里去了,朝庭也许会查出来,或许随着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谁知道呢?
  第386章 淘气兄妹
  正月初三,苏言礼上值,苏三郎带着娘与姐弟去小叔家做客。
  苏言祖看到亲人很高兴,连忙把他们迎进温暖如春的小客厅,月华公主招待,“嫂子,阿锦,三郎,你们不要客气,就当自己家里。”
  程迎珍连忙起身回礼,“公主殿下——”
  月华上前伸手搀过程迎珍的手,“嫂子,叫我什么?”一副故意生气的样子。
  公主喜欢亲近,程迎珍便也不再矫情,热络,“一大家子都来,那就麻烦弟妹了。”
  “这就对了嘛。”月华很高兴的把一对儿女叫过来,“叫兄长、阿姐……”
  苏时然这小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苏言祖擅长与人打交道,他见人就自来熟,一副社牛的模样,跟谁都玩得来,要不是被他爹制止,大年初三就要苏三郎舞刀弄枪给他看。
  苏言礼实在头疼,把苏三、苏四叫到书房去聊天,省得儿子黏住不放。
  月华公主带程迎珍到偏厅吃茶聊天,身份悬殊的妯娌终于坐到一道聊聊家常。
  只余苏若锦与苏小妹二人在小客厅里,与苏言祖一对儿女大眼瞪小眼。
  苏若锦:……
  社交达人苏时然:……
  苏时嫣突然跑到苏小妹跟前,“阿姐,我爹给我买了只小鹦鹉,还会学舌呢,我带你去看。”
  一转眼功夫,苏小妹跟三岁的苏时嫣消失在苏若锦与苏时然视线里。
  苏若锦哭笑不得,“苏时然,你真不会连阿猫阿狗都……”讨厌吧!要是没记错,这家伙才五岁吧,还没到连狗都嫌弃的年纪吧。
  苏时然怎么会承认自己淘气,嘿嘿一笑,“阿姐,我还真有一只猫,不过它总是躲起来不肯理好,你可不可以把它找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