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苏若锦只得笑笑。
  三年前,苏言礼升迁,为了以后打理生意方便,又加上尉州县有很多权贵的别院,苏家也在这里买了个小院子,用于平时过来避暑或是来查巡铺子有地落脚。
  小叔在这里有大粮铺子,当然在这里也有别院,不仅他,宁国公府、钟侍郎府在尉州县都有别院,小叔过来避暑倒是不奇怪,只是能把一双儿女带出来,有点令人意外。
  不过,苏若锦也只是想了下,看看天色,“都傍晚了,小叔带娃过来巡铺子?”
  苏言祖才不是来巡铺子,“我过来遇你的。”
  “啊?”苏若锦奇怪道,“咱们在京城见过了呀?”
  就算是亲兄弟,成家立业后,都有各自的生活,更何况他俩是叔侄,刚吃过接风洗尘宴,现在特意过来见她,难道有事?
  她也是这样的神情。
  苏言祖不满的撇他眼,“你回来还没见过阿宝,我特意送过来给你看看小阿妹,你还嫌弃。”
  天地良心,她怎么会嫌弃这么可爱的糯米团子,哪怕她长牙,看起来口水涟涟,她也喜欢的紧好吧!
  这几天真跟人类幼崽有缘,不是小豆丁,就是小糯米团子,她稀罕的不得了,赶紧伸手去抱小阿宝,“哎哟哟小乖乖,给阿姐抱抱好不好?”
  四年抱俩,苏言祖两个孩子分别叫苏时然、苏时嫣,小名分别叫阿然、阿宝。
  小糯米团一双大眼鹿鹿,圆溜溜的盯着苏若锦,小手拽着他爹衣领,看样子,还挺有手劲的,就是不吭声。
  苏言祖舍不得宝贝女儿给别人抱,只笑并不引导女儿投向小侄女的怀抱。
  不肯来是吧,苏若锦拿出必杀技——棒棒糖,就没孩子能逃过它的诱惑的。
  第353章 清风与蝉2
  想到这里,苏若锦的小脑袋咯噔了一下,苏言祖的粮铺子为何有苏若锦的份,其实当时就是为了不来尉州县巡铺看店的,三年前,苏言礼一家去江南上任,不得已的情况下,让苏言祖的带来的人主了事,并且这三年都向苏言祖请示报账审核的。
  而且,想到棒棒糖,两天前,刚哄了个孩子呢,而这孩子的爹跟他小叔……
  时过境迁,他们都……
  苏若锦赶紧打住想法,放弃了去抱小糯米团子,她是看出来了,他小叔追到尉州县来,其实就是向她炫耀一对儿女的。
  苏言祖见小侄女儿明白了,笑中藏着得意。
  她实在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哈哈……”苏言祖直接仰头大笑,开心的不得了。
  一对儿女被他爹笑蒙圈了,心道,爹跟面前的姐姐说了什么,为何要大笑,他们根本看不懂。
  苏若锦翻过白眼,又撇了撇,“我爹生五个。”
  有什么好炫耀的。
  苏言祖:……
  笑容突然就顿住了,也是,那也让公主生五个?想起公主再也不肯生的话,他心虚而又尴尬的笑笑,赶紧转开话题,“今天晚上有什么美食?”
  这是要一起吃晚饭了。
  苏若锦道,“天气热,我让妈妈们准备了些时令凉菜,小叔,你想吃什么,阿然跟阿宝能吃什么?我来做。”
  到底是至亲小叔,又是亲堂弟堂妹,苏若锦热情的让他们点菜。
  行了一天路,苏言祖也想吃些清淡的,“阿锦做什么,我吃什么,至于阿然、阿宝……你看着做。”
  “第一次跟弟弟妹妹一起吃饭,姐姐今天给我们做两个好吃的。”
  一个两岁,一个四岁,都是只能吃软的好克化食物的年纪,又是夏天,主食,苏若锦做了蝴蝶面,又做甜点焦糖布丁,切了小香瓜做饭后水果。
  就着两小孩,晚上聚在苏言祖的别院,赵澜等一行人也来了。
  苏时然兄妹二人跟赵澜相熟,两人都粘着他,饭前饭后,就没离开他半寸。
  苏若锦眉梢一动,这就提前练习上了?
  一方面月华是赵澜的姑姑,两人之间又亲近,走动频繁,不知不觉就跟两孩子亲近了,另一方面,他确实存在着练手的意思。
  他出生天璜贵胄,荣华富贵有,被父母疼爱也是真的,可是晋王晋王妃疼爱的方式跟他见到的苏言礼疼爱孩子的方式不一样,他喜欢苏家这样的家庭氛围,在第一次看到苏言礼抱女儿时就被深深吸引了,他喜欢这种被抱在怀里爱的方式。
  当他起身,跟苏言祖一样,一胳膊一个孩子走向院中,看天上月亮时,矜贵天成,又温润柔和,让看到的人都忍不住啧啧称赞。
  “小郡王以后一定是个好父亲。”
  那当然,如果他不能做个好父亲,她怎么会嫁给他。
  院中,清风徐来,蝉声浅浅,一切都那么安然,令人陶醉。
  夜深了,把两个睡熟的小娃子送到卧室后,众人告辞。
  苏若锦临走前说道,“小叔,我跟大家约好了,明天就去农家乐了,就不陪你了。”
  “我跟你一道去。”
  苏若锦吓一道,“别……别……”
  苏言祖诧异:“我为何不能去?”
  苏若锦:……她能说,上官屿一家三口要跟他们一起去农家乐吗?
  他们可曾是恋人啊,就这样见面,不尴尬?
  第354章 清风与蝉3
  炎炎夏日,绿树成荫的官道上,马车一辆接一辆,缓缓而行,引得在田间劳作的老百姓纷纷抬头看,“今天咋回事,怎么有这么富贵闲人往西山去,难道那边出了什么事?”
  有人说道,“西山脚下有座农家乐客栈,听说有很多文人墨客爱往那边跑,估计这些也是吧。”
  “看样子不仅文,还很富贵。”
  那一辆辆马车看起来就跟平时不一样,繁复精美的人,一看就富贵的很。
  清晨,阳光破云而出,透过树荫洒在官道上,形成斑驳晃动的光影,与红花绿叶相映成趣,引得大家纷纷感慨,真是太美了。无事一身轻,众人都被官道上下秀美的景色迷住了,纷纷探头朝外看。
  苏若锦倚在车厢门口,享受微风熹露,心旷神怡,“真想停在这一刻。”
  杨四娘常年旅行,见过的风景何其多,也被这一刻美住了,脱口而出,“怪不得阿姐要留在尉州这边,真是太美了。”
  杨大娘子听到妹妹话,面上一笑,为何不跟阿妹去榆林找娘亲与兄弟,她有私心,她想把儿子培养成材,等待机会把躲藏在榆林的亲人接到这边,到时进可入京城,退可守在京城不远的地方,日子也差不多哪里去。
  中午时分,众人终于到达农家乐。
  农家乐早比三年前大了一倍,前后左右扩充很多,不变的依旧是绿树成荫,溪水常流,静谧且美。
  苏若锦转头笑道,“谢谢瑾哥哥。”
  在赵澜的授意下,一年前,三泰带人扩充了农家乐,不仅如此,苏记农家乐的带领下,附近村民有房的也弄起了迷你农家乐,给一些穷游的文人或是城里普通老是姓来渡度住。
  苏若锦没急着去半山腰农家乐,而是沿着田梗快走,一路看向她的菜田,各式各样的蔬菜正在蓬勃生长,黄瓜茄子、韭菜毛豆子,还有丝瓜、瓠子、扁豆角……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应有尽有。
  她带着毛丫摘了十几条黄瓜,拿了水冲后,就分给大家吃,“都渴了,润润喉。”
  她一边吃,一边问,“去年让人带回来的寒瓜有种了吗?”
  农乐家管事终于有机会上前,连忙回道:“寒瓜长在东边那边朝阳土松的地方,我们第一次,花开过了,但好像没结几个果子。”
  寒瓜就是现代的西瓜,但现代是经过改良后的瓤红皮绿,甜且多汁,此刻的寒瓜切开后,像是蜂窝似的,一团团青红相间的瓤子,看着没食欲,吃起来也确实不好吃。
  但是,在古代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样难看又不好吃的寒瓜依旧是天璜贵胄们才享用得起。
  第一年种,苏若锦也没指望成什么样子,现在她回京了,打算找几个擅种田的老农与果农,对西瓜进行改良,一年不行就两年,直到跟现代西瓜差不多,到哪里,这个消暑神器,肯定能赚很多钱。
  等走到寒瓜种植地,蹲下去看看小瓜扭,呃……这得天天守在田头吧!挑了个最大的,让人切开,不出意外,那瓤哪里多少红的,不是青就白,一块瓜下去,能吃到两口红瓤就不错了。
  算了,专业的事还是让专来的人来干吧,苏若锦准备花重金请老农把寒瓜搞起来。
  第355章 清风与蝉4
  啃过黄瓜,众人小垫了一下肚子,有劲往半山腰爬。
  她也没刻意,不知不觉就跟赵澜走到了后面,抬头朝上看。
  上官屿背着自己儿子,钟婉慧拉着他的袖子角,一步一步往上爬。
  她小叔苏言祖今天抱的是女儿,儿子让身边的管事嬷嬷抱着,闲庭信步似的往上走。
  二人不仅并排,而且中间只隔个嬷嬷。
  苏若锦听到他们在聊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