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苏若锦身边的仆人基本上都是赵澜送过来的,男子都听书同派用,女仆这边除了苏若锦身边的,其它的都听鲁大妮的。
  赵、苏二人各带了两个丫头小厮。
  进了衙门大门,大概是傍晚,整个衙门都静悄悄的,好像都下值没人了一般。
  门值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他看到衣着不凡的赵苏二人小心翼翼的很,卑躬屈膝的把人引到通判老爷的公务房,“这就是苏大人的公务房了。”
  明明是大夏天,应是万物峥嵘、绿树成荫之季,一路走过,却没几棵绿植,若大的衙门里却死气沉沉,给人一种邪异之感。
  她忍不住问,“知府邵大人呢?”
  小门值听到这问话,连忙慌张的回道,“邵大人病了,已经好几天没上值了。”
  好几天?
  “那苏大人到时,什么人接待的他?”
  “回苏小娘子,同知大人下乡去看灾情了,所以通判大人……”
  她爹过来任职居然没人理会,苏若锦气的差点骂人。
  第332章 困境1
  小厮弯着腰偷瞄那个贵气的年轻公子,一看就不是简单的人物,他暗道道,难道新来的通判有后台、有背景?
  直到他们步上回廊进了新来的苏大人公务房,他才啧啧嘴直起腰,抬头看天,天气炎热,晒得地面发白,烤得人难耐,连他们这些在衙门里当差的日子都不好过,不要说低层老百姓了,听说好多老百姓都往外逃荒了,整个淞江府少了好多人口啊!
  苏言礼桌上一堆前任留下来的公务文档,不仅如此,那些书吏、孔目还把属于知府、同知要办的公文也搬到他桌上。
  “大人,邵大人与支大人,一个生病在家,一个亲自下乡清理河道了,所以下面县衙乡镇呈上来的公文都好些天了,他们都急死了,凡请大人给安排处理,好让他们着手办差。”
  不管是同知还是通判,都是知府的佐官。
  同知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等,从五品。
  通判辅佐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正六品。
  若是淞江府不是府,而是县,而他是又是知县,那么不管多少公务文件,苏言礼哪怕加班加点都会把它处理完,可是现在……他只是淞江府三把手,桌上的公文有的需要知府签字,有的需要同知一道签字,拿着笔颇为头疼。
  “爹!”
  女儿脆生生的声音打断了苏言礼的愁容,他抬眼,“阿锦,瑾之……”
  苏若锦跨门进来,“爹,都快天晚了,到下值时间了。”
  “下什么值。”苏言礼指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公文,“虽然签不了字,但我得把他们看完。”看完才能了解淞江府,才能知道后面怎么应对。
  苏若锦反问道,“爹,三天时间,堆积的公文你也看得不差不多了吧?大体上哪些事需要怎么处理也做到心中有数了吧?”
  确实是。
  苏言礼点头,放下手中笔,起身,一边说话一边活动一下手脚,坐了一天,屁股都坐麻了都浑然不知。
  赵澜问,“老师有什么需要瑾之帮忙的,尽管开口。”那怕是杀鸡敬猴。
  苏言礼抿抿嘴,“不像以前了……”以前一县他最大,他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现在整个淞江府一团乱麻,他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苏若锦与赵澜相视一眼,她劝道,“爹,咱们先回吃晚饭吧,有什么事,等饭后再讨论。”
  苏言礼想了想,点头,跟女儿与赵澜一起下值回家。
  苏若锦问,“爹,范哥哥呢?”
  “你来之前,他刚下值。”
  苏若锦让人去找了范宴嘉、宁宁二人一起过来吃晚饭。
  吃过晚饭,一行人坐到书房里,把淞江府的所见所闻梳理了一遍。
  苏言礼道,“我现在第一要做的事是淞江府的老百姓有粮吃,第二,要把逃往外地的老百姓召回来,否则不管是种地还是修渠,根本没人手。”
  苏若锦问,“那爹怎么让老百姓有粮吃呢?像曾经的尉州县那样开粮仓?”
  苏言礼摇头:“淞江府的粮库里面是空的,一粒粮食也没有,只能通过外调或是淞江府的商人们开铺营业。”
  范晏嘉道,“老师,通过我这两天打听,淞江府的大小粮商不管有没有粮,都没有开门营业,整个淞江基本没粮可买。”
  这个苏若锦深有体会,在吴泾村施粥,那些米还是往平江府才买到的,淞江府有很多人也去外面府县买粮,导致外面的粮食价格居高不下,淞江府很多平民百姓卖儿卖女求能吃到一口饭,因为此,淞江府的人口买卖非常猖獗,苏言礼公务桌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公文是关于这类案件的。
  苏言礼道:“因为吴泾村之事,我进衙门第一天就找朝庭赈灾的粮账,上面显示都分发给老百姓了。”
  苏若锦冷笑一声,“爹,你走后,队了吴径村,我又向各村蜂涌过来的老百姓打听,除了大水淹村的那几日,县衙、镇亭发过两次粮食,以后一个多月再也没发过,很多老百姓不是去平江府,就是扒树皮、草根,一直煎熬到现在,要是再没粮食,不是饿死,就要民变。”
  第333章 困境2
  谁都没想到淞江府现在是这种状况。
  苏若锦想了想问:“爹,那你现在最先想做的是什么?”
  作为淞江府三把手,除了朝庭,他头顶直接有两个上司,不管他做什么,都会受桎梏,很难有什么作为。
  “按理说,应当知府带头,然后我跟同知在他的领导之下去解决淞江府之困境,但是邵大人一直生病,连衙门都不来,衙门根本没办法正常运转。”
  淞江府的结症就在这里,知府生病不上值,同知天天往乡下跑说修堤围,但是目前苏言礼一行都不知道他在哪里修。
  赵澜与范晏嘉相视一眼,老师这个通判不好做啊!
  苏若锦知道考验她爹能力的时候到了,需要帮助可以,但是不管是与上下级打交道,还是帮老百姓解决困境,都需要通过他的能力一一解决。
  苏言礼抬眼,“阿锦,你现去睡吧。”
  苏若锦起身,“那等爹需要我帮忙时跟我讲一声。”
  苏言礼点点头,“好。”
  她往外走,朝赵澜与范宴嘉看了眼,他爹微笑道,“他们两得帮我处理一些事情。”
  苏若锦扬眉,看来这三天他爹没白坐在衙门里,他似乎已经知道自己要怎么做通判一职了。
  那就好,原本还挺担心的,这下突然就放轻松了,那就等着看爹怎么解决淞江府的鬼魅魍魉。
  出了门,打了个大大哈欠,紧张好几天了,她可以睡个好觉了。
  苏若锦见女儿出来,迎上来,“阿锦,你爹他们怎么没出来?”
  “他请两位学生帮忙。”
  程迎珍有些惊讶:“以前你爹都要你帮的,怎么现在……”
  “我呢,是帮爹,但得先等爹解决一些事情。”
  程迎珍听的稀里糊涂,也不管什么先后了,“那赶紧洗洗睡吧,我给你爹他们添些茶水。”
  “娘,不用,双瑞哥哥会加,你也去睡吧。”
  程迎珍便也不去打拢男人们,送女儿回房间睡觉。
  第二日,吃过早饭,赵澜与范宴嘉跟苏言礼出门,宁宁要跟去,被范宴嘉劝住,“你跟阿锦一起逛逛街,把住的地方生活用品置办齐。”
  苏若锦便和宁宁带着丫头一起逛了淞江府,如果没有受灾的话,淞江府城区比平江府小不了多少,街道纵横交错,如果街上有人,应当很热闹,但是现在十个铺子有七个是关门。
  开着的铺子不是杂货铺就是当铺,或是牙行,牙行门口卖儿卖女的挺多的。
  苏若锦气的当场就想把这些人牙子给抓进大牢,但是人口买卖在此时是合法的,她只能生气,却什么也做不了。
  宁宁拉着她离开了人牙子街道,叹气道,“现在就等苏大人把这里治理好了,那样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买卖人口了。”
  二人没精打彩的置了些生活用品,回到县衙后院后,苏言礼他们不是在前头衙门办公,就是出门办事,院里只余女人们。
  书同愁眉苦脸的过来,“二娘子,这时不管是粮食还是肉、菜都不好买,我准备去趟平江府去买。”
  苏若锦就是从大街上回来的,当然知道,“书同叔,那你要小心。”
  “没事,三泰借了两个护卫给我。”
  “那你小心点。”
  “知道。”书同说,“我明天一大早就出发,除了粮食肉、菜,还要我带什么吗?”
  苏若锦看向光秃秃的院子,“多买些蔬菜种子,要是有小鸡小鸭也带些回来。”淞江府的苦日子怕是要过上一段时间,先把荒废的院子整起来。
  “好咧。”
  苏若锦领着女人们在院子里大干之时,苏言礼仗着未来女婿小郡王的身份也干了三件大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