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婆子把食盒盖子一揭,竹筒饭的清香瞬间飘进了月华的鼻端,瞬间让她有了食欲。
  “好灵巧的阿锦。”
  “那当然。”苏言祖得意。
  月华嗔了他眼。
  苏言祖把勺子递给她,月华挖了一勺子,轻轻的放到嘴里嚼咀,竹筒的轻香、大米的回甘、腊肉丁的咸香,婉豆清甜,萝卜的汁水,所有滋味充斥在嘴里,让她忍不住咽了下去。
  咽下去后,她怕反胃,小心翼翼的等着。
  结果一点感觉都没有,她一喜,“少白,我没吐。”
  “那就多吃几口。”
  “好。”月华公主一口又一口,眼见吃了近三分之一筒,突然感觉不适。
  苏言祖连忙舀了一勺白粥给她,“压一压。”
  月华就着苏言祖的手喝了一大口温热的大米粥,反味的胃,瞬间妥贴了下去。
  咦?
  “少白,管用。”
  苏言祖又舀了一勺给他,然后夹了块清爽的腌黄瓜给她,“刚才我尝了,酸酸的,挺开胃,你试试。”
  不知道是对苏若锦做的美食有滤镜,还是因为所爱之人喂她,月华觉得今天胃口出奇的好,白粥配着清香咸口的竹筒饭,竟吃了不少。
  “一直知道澜儿喜欢阿锦做的美食,没想到连白粥都这么好吃。”
  苏言祖:……
  白粥配腌酸黄瓜,炎炎夏日,他都连喝两小碗,还吃了一个竹筒饭,还把一碗凉皮干掉了。
  他今天也吃的挺多。
  “阿锦做时,咱们府上的厨子就站在边上,应当学会了,以后我让他们天天做给你吃。”
  “好。”
  原本就是自己选的意中人,月华看着温和贴心的男人,暗暗叹道,不枉她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水滴石穿的今天。
  下午,天气炎热,不能马上回去,苏若锦又到厨房给赵澜、两个弟弟做了雪糕,谁让公主府的食材丰富呢。
  苏言祖问,“孕妇能吃吗?”
  苏若锦摇头,“不能。”
  “那……”苏言祖不好意思让侄女费神。
  苏若锦到是顺手给月华公主做了一道甜点,从冰桶里拿出一个镇好的糖水杏子,看到杏子剥了煮熟,经过冰水镇过,酸甜可口,特别适合孕妇吃。
  要是有杀菌技术,她能做成罐头卖,可惜没有杀菌技术,只能现做现吃,也只能叫它糖水杏子,而不是叫杏子罐头。
  “谢谢阿锦。”
  苏言祖赶紧把糖水杏子献宝似的拿给月华公主,对于公主府来说,这道糖水杏子,真是再普通不过了,但是月华公主承认,“阿锦做的就是跟厨子做的不一样,吃到心里沁凉沁凉的,挺舒服的。”
  新鲜的好杏子谁会没事煮了吃啊!只有果农怕卖不了煮熟晾干变成果脯,一般人家很少拿来煮糖水,它又不跟梨一样能止咳。
  一直到傍晚,天凉快下来,赵澜才带着苏家姐弟回家。
  苏言祖两口子要留他们,被赵澜拒绝了,“姑父,我可舍不得阿锦做你家厨娘。”
  苏言祖:……他没这意思啊!
  赵澜给了个他体会的眼神,带着苏若锦姐弟还有一个跟屁虫一起去自己的酒楼吃了晚饭,再送他们回家,然后,他就顺便留下。
  没有老师、师母在,他以为能跟阿锦单独相处相处呢?结果未来大舅子从国子监回来,把他们都招到书房,一直到大家都瞌睡才回房休息。
  赵澜刚想悄悄约小娘子,发现她困得两眼都睁不开,一个白天不是在做美食的路上,就是在做客回家的路上,奔波劳碌,她真的累了。
  会心疼人的赵澜那还舍得黏人。
  洗洗,睡吧!
  第二日,赵澜带着几人去宁国公府做客,这可是宁七郎跟苏家两兄弟约好的,他们去了宁家跑马场,大夏天的,太阳当头照,这些男孩子也不怕,居然还是骑了近一个时辰。
  苏若锦深吸一口气,这不得晒得脱层皮啊!
  宁八娘笑道,“没事,现在是辰时(早上七点到九点)不是太阳最晒之时。”
  什么叫六月天,那可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就算早上八九点,也很热好不好。
  苏若锦用手扇风,余光里,钟婉慧一步不离。
  她手指暗自敲敲,得想办法把人留下。
  九点过后,这些大小公子哥们终于顶不住烈日歇歇了,个个去洗了澡,换了一身衣裳出来吃中饭。
  吃过饭,他们下棋的下棋,吹牛的吹牛。
  苏若锦装着吃坏肚子的样子,捂着肚子去如厕。
  宁宁与钟婉慧陪她。
  奶奶个腿,真是一步不离啊!
  不过嘛!
  有赵澜在,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的呢?
  苏若锦在恭房里听外面动静,感觉外面没动静了,她轻轻拉开恭房门,毛丫跟叶怀真各扶着一个小娘子,她们被下了迷药,只是这个迷药,只有一小会时效。
  她穿了丫头的衣裳,不动声色的离开宁宁院子。
  小半个时辰之后,宁府门口,一辆不起眼马车离开。
  三泰坐在马车里,“二娘子,咱们现在就出城。”
  “好。”
  奶奶个腿的,终于摆脱了。
  宁宁跟钟婉慧醒来时,毛丫与叶怀真还守在门口,她们的丫头婆子端茶进来,“宁娘、慧娘子。”
  宁宁感觉有些不对劲,“我刚才要干什么来着?”
  第276章 救人 又来
  这趟从京城回来,简直跟逃难似的,苏若锦在常休息的客栈等到晚上才等到其它人。
  赵澜也来了。
  苏若锦很惊讶:“你又有假日?”
  他伸手揉了下她的发顶,宠溺一笑,“是的。”
  小姑娘嘻嘻一笑,连忙又问叶怀真,“叶掌柜,怎么样?没为难你们吧?”
  “没有。”
  原本就是钟宁两家理亏,又有赵小郡王出面,苏家主仆顺利出城。
  苏三郎、苏四郎两个小少年懵懵懂懂还不懂这些,白天玩的疯,到了客栈后,吃了晚饭就睡,根本没问为何没从新宅出发,直接就出城了。
  夏夜,墨蓝的天幕缀满了闪闪发光的星星,微风轻轻的吹着,除了偶然一声两声狗吠,郊外的夜寂静无声。
  没了苏大郎当灯泡,赵澜与苏若锦两人坐在廊下乘凉,慢慢的,赵澜把小娘子搂在怀间,伴着朦胧的夜色,伴着清凉的夜风,什么都可以想,又什么都可以置之度外,只是相互依偎,享受时光悠然,低声细语,说着彼此生活中的趣事。
  第二日傍晚,苏若锦等人到了尉州县的家。
  苏小妹欢快的迎出来,“阿姐……瑾哥哥……阿兄……”
  程迎珍见孩子们回来的这么快,“怎么不多玩两天?”下意识看向他们身后,发现钟家小娘子没来,松了口气。
  苏若锦直接回道,“摆脱了钟家人我就溜回来了。”
  苏三郎、苏四郎这两小子,诧异的问道,“溜回来?”他们根本没注意到跟屁虫钟婉慧。
  苏若锦:……注意力根本不在同一频道上,懒得跟这两小子废话。
  “饿死了,我要吃饭。”
  一说吃饭,程迎珍笑道,“新磨的小麦面,摊的饼可香了,赶紧来吃。”
  家里的厨子摊了几种口味,新磨的面,新出炉的胡饼,有甜口有咸口,一口上去,酥的直掉碎碎,能看到一圈圈的面饼分层,显然做饭的人下了功夫的,所以才能这么酥软。
  苏若锦就着小米粥一口气吃了两张饼子,才意犹未尽。
  “好吃。”她叹道,“咱们买的山坡上有栗子,再过个把月就可以吃了,到时,不管是放到饼里,还是炖鸡、糖炒,都好吃的很。”
  真是吃着五谷想着六谷,小日子忒滋润。
  车马劳顿,吃饱喝足,众人去休息。
  这次回来,苏若锦没有马上去西山菜地,粮食丰收,早餐、早茶铺子终于提上日程,她就在尉州县招了厨子、店小二,让董妈妈回来手把手教会。
  她在边上指导,有差异的赶紧调整。
  从买铺子到装修再到正式营业,忙了一个多月,一直到八月初一,铺子才正式开业。
  六月份赵澜送苏若锦回来,呆了一天就回京城了,这次铺子开业再次过来。
  夏季雷雨多,汴京城周围水系发达,容易涝,但苏言礼提前疏通了渠河,尉州县的第二季水稻长势很好,不仅如此,在苏若锦的建议下,苏言礼大力鼓励农人种植经济作物,还有养家禽家畜。
  尉州县的田头、沟渠边上没一块闲地,不管是蔬菜类,还是水果树,只要有得种的都给种上,像芝麻、大豆、菘菜等,通过苏若锦商队运到京城的就好多。
  因京乱、天灾,苏若锦去年一年基本上没什么收益,今年终于又开始赚钱了。
  终于可以歇口气,苏若锦准备去西山菜地。
  程迎珍看着天天往外跑的女儿,焦急道,“阿锦,你该捂捂白了,下个月你就要跟小郡王定亲,再这样晒下去,可如何是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