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苏若锦:……
  嗔瞪他眼,跟着叹气,“怎么就想出这种敛财之法,这是要被后世唾骂的呀。”
  一个敢重用杀害太子之人的皇帝,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晋王府现在开始避世,他父王几乎推了身上一切职务,就在家里养老。
  而他,在京城人眼中,就是追着小娘子到处跑的纨绔子。
  当然,苏若锦肯定不知道赵澜在京中上流圈给人什么形象,她简直不敢相信一个皇帝可以昏聩到这种程度,不知为何,他感觉那个逃到南越之地的魏王可能会抓住机会扳倒他。
  可问出的话,却是另一番光景。
  “瑾哥哥,除了逃走的魏王,那就还有燕王,是吧。”
  “嗯。”
  “他现在……”
  “自请终身守陵,永不出皇陵地界。”
  苏若锦感觉今天听到的消息一个比一个炸裂,“为了保住小命?”
  呃……
  情绪低落的赵澜差点没被小娘子的话惊的合上嘴,这种话也敢说出来,也就他敢听了。
  无奈的摇摇头,“谁不想活命。”
  “皇帝就相信了。”
  “嗯。”赵澜回道,“主要是燕王从出生到现在,就一直表现的平庸。”
  “或许他的平庸是假的呢?”苏若锦把后世的权谋剧阴谋论拿出来。
  赵澜细细的想了下,“燕王他想把自己好的、聪明的一面展现出来,却适得其反,大家都认定他资质平平,成不了帝王。”
  苏若锦啧啧嘴,“也许吧。”
  既觉得这些离自己很远,可看眼赵澜,发现这些事又离自己很近,一时之间担心的忍不住关心道,“瑾哥哥,你要是回京城,万事小心。”
  “我知道。”赵澜忍不住就要牵小娘子的小手,还没等他出手,苏言祖与上官屿慢步,从巷子出来。
  十字路口,四人相遇。
  苏、上官二人连忙过来行礼,“小郡王——”
  赵澜示意他们不必客气。
  苏若锦朝巷子深处看了眼,这是上官屿住的地方,又看了看二人神色,好像跟平时没什么特别,平平淡淡,如果不是她知道二人曾经是什么关系,一般人从他们身侧路过,根本看不出异常之像。
  难道他们真的和平分手了?
  为了什么?时间冲淡了一切?还是京中那个有耐心的月华公主?
  苏若锦虽八卦,她只有在心里,面上,笑问,“小叔,这边都上正轨了,你快要回京了吧。”
  “是过河拆桥,还是吃你家饭嫌多了?”
  苏若锦翻个大白眼,“你一天三顿都在我家吃,看我嫌不嫌弃?”
  “哈哈……”苏言祖仰头大笑,真不亏是他小侄女。
  真是无语。
  苏若锦才不管他,问上官屿,“私塾之事,现在可以跟我爹提了,上官公子看上什么地方了,可以评估一下。”
  上官屿道,“不急不急,等衙门里的人手招齐,我再提也不迟。”
  苏言祖叹口气,屿清已经把他的想法跟他讲了,他现在唯一能帮他的只有提供一些钱财了。
  苏若锦看他这样,问道,“小叔知道了?”
  他点头,“我准备捐一千两。”
  “我也赞助一千两。”
  赵澜跟着道,“我出两千两。”
  上官屿:……
  三个大佬争相捐钱,吓得他连连摆手,“要不了,要不了这么多。”
  私塾在苏言礼治下,于公,利国利民,于私,办得好,那可是苏言礼的政绩,所以这笔款子,苏若锦肯定要赞助的。
  “要不了,真要不了。”上官屿道,“除了房子租金一年要个二百两,其它的桌椅费不了多少钱。”
  “书贵啊!”
  古代的书,真不是一般的贵,没有家资的真读不起。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书·刘毅传》
  曾经所说的寒门,并不是一般的贫苦百姓,而是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多为普通的中小地主,相当于后来的所谓的中产阶级,所以寒门也是门,不是平民百姓能轻易跨越的。
  上官屿还是摆手,“真要不了。”
  苏若锦却若有所思,“上官公子,按你的本意,不仅让这些孩子读书习字明理,还要教他们算盘,是吧。”
  上官屿出身商贾,所以知道这些实用,他愿意教孩子们。
  “是。”
  “那你一个人肯定教不过来,不如再聘两到三个,这些钱就当你给他们发薪水了。”
  “这……”
  其实,苏若锦还有其它小心思,但是私塾还没办起来,二个还是因为现在时局环境不太好,苏若锦觉得一口气也吃不成胖子,那就一步一步来。
  眼看就到中午,几人也快要到苏家租的院子。
  苏若锦这才回过神,“小叔,你这是到我家蹭饭?”
  苏言祖得意的朝小侄女笑道,“怎么不行?”
  不对劲啊!很不对劲啊,根本不像来分手的嘛。
  苏若锦目光忍不住在二人身上打转。
  看得上官屿脸都红了。
  苏言祖:……
  小侄女这是什么眼神。
  呃!
  肚子饿了,还是先吃饭吧。
  董妈妈在,她的手艺好,所以饭菜烧得不比苏若锦差。
  “吃饭,先吃饭。”
  第237章 辣子鸡 态度
  最近半个月,苏家餐桌一直很热闹,但是菜式跟在京城生活时没法比,一个是天灾,一个是小县城,都让食材相对匮乏,只能在管饱的基础上再兼顾美味。
  四菜一汤,放在正中间的是排骨冬瓜汤,四个菜分别是辣子鸡、咸菜扣肉、煎蛋、青炒鸡毛菜。
  辣子鸡是一道以鸡为主料,加上葱、干辣椒、花椒、盐等食材制作而成的川菜,此菜的特点是菜色泽棕红油亮,麻辣味浓。咸鲜醇香,略带回甜,简直就是下饭神菜。
  赵澜看到这菜,双眼几不可见的亮了下,这可太适合他这种重口味之人了。
  苏若锦当然看到小郡王那欢喜的一眼,今年辣椒不多,从京城带回来的更不多,每次拿出来用,都跟吃龙肉一般心疼,真是用一次少一次啊。
  做辣子鸡,先把干辣椒去籽,用白开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捞出挤干水,放碗里加淀粉白芝麻盐搅拌均匀。
  油温五成热,下锅炸至芝麻微黄捞出。
  鸡肉切好放料酒、酱油、淀粉等,用盐抓拌均匀,腌制二十分钟。
  然后油温五成下锅小火慢炸,直到金黄酥脆捞出。
  另起油锅,放姜蒜花椒,大酱(跟现代的豆瓣酱差不多),炒出香味,倒入鸡块和炸好的辣椒,放糖翻炒均匀。最后放葱段,大火翻炒出锅。
  一道红光油润的辣子鸡就做好啦!
  一张大圆桌,主位依旧是赵澜赵小郡王,即便苏言礼觉得这小子将来有那么一点可能会成为他的女婿,可是在等级森严的大殷朝,先君臣后家礼,还是有礼有节的坐到小郡王身侧。
  其他几人没有官职在身,都随意落坐,等赵澜启筷,一桌人终于开干,一顿香喷喷的午饭吃的大家心满意足。
  吃过午饭,苏言礼在上值之前,与他弟弟聊了几句,大意跟苏若锦问的差不多,铺子上正轨,问他啥时回京城,说话之间,目光有意无意瞄了眼上官屿。
  苏言祖当自己没看到,而是回道,“明天回京,不过还会过来。”
  苏言礼就差问‘你过来公主那边的差事怎么办?’话到嘴边生生咽下,换了句话:“不放心这边铺子?”他自说自回,“若是这样,让阿锦帮你盯着。”
  一副不愿他来尉州的样子。
  苏言祖:……
  上官屿:……
  苏若锦一边跟赵澜闲聊,实在耳朵竖着,听这边的八卦,结果他小叔道,“阿锦有自己的事要忙,就不麻烦她了。”
  这话一说,苏言礼还能讲什么呢?只能点点头,“哦,那你走前跟我说一声,我去衙门了。”
  “阿兄自去忙。”苏言祖拱了下手。
  苏言礼带着裴先生去前面衙门上值。
  苏言祖朝赵澜望过来,“小郡王……”几时回京?
  赵澜回道:“重阳节前两天回。”
  那还有几天,他笑着拱手,“那在下就先行一步了。”
  赵澜微颔首。
  说完,苏言祖告辞离开了苏家,准备明天回京。
  上官屿送他到衙门口。
  苏若锦好奇想跟过去,被赵澜拽住,“我去老师书房看书,给我沏壶茶。”两个男人之间的事,他不让小姑娘八卦。
  “哦。”苏若锦只好作罢。
  九月份,天干气燥,中午又吃了辣子鸡,苏若锦给赵澜沏了壶去热消暑的金银花茶,拎着茶壶走到书房门口,刚要推门进去,听到里面的话。
  “爷,京城来消息了,说杨大人被刺杀,但只擦伤了耳朵,其它什么事也没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