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花平下到周围二三十里,宣传了三天,到第四天时,有人带着疑惑找到了苏记杂货行,小心翼翼的问,“听说这里收菜,是吗?”
  叶怀真朝雇工张茂三看了眼。
  他马上迎上前,笑道,“收的……收的,老叔,你筐里是什么菜?”
  “鸡毛菜与豌豆头,要吗?”
  “要,都要,不过我们要验验品相,新鲜的才收。”
  “都是新鲜的。”老汉确认真收,高兴的连忙让两个儿子把四个箩筐都挑到门口。
  叶怀真上前过眼,另一个雇工李春过来,与张茂三一起抬称过重。
  这一天,人不多,人们都带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不值钱的青菜真卖到钱,来卖的人几乎都是蹦着回去的,干嘛?当然再把地里的菜拨了卖呀!
  赵澜跟着苏若锦站在铺子门口看了会才离开。
  毛丫看着兴奋而回的人,念叨,“经他们一宣扬,明天肯定有很多人来卖菜。”
  听到她的念叨,苏若锦与赵澜相视一眼,然后才对她讲道,“明天、后天,或许还是这么多人,但是以后肯定很多人。”
  “啊!”毛丫不解,“为什么明天、后天不多?”
  苏若锦与赵澜再次相视一眼,相互一笑。
  毛丫被他们两笑的纳闷,“或者,他们离县城比较远?”
  苏若锦摇头:“不是这个原因。”
  “那是什么?”
  苏若锦无奈道,“因为他们会把县城真收菜的事瞒下来,但是花叔毕竟宣传过,估计有不少知道的,这些知道人当中,有可能今天来卖着看了,也有人在观望,今天得到甜头的,回家悄悄的拨菜来卖,他们越是这样瞒着,越会激发人们的好奇,两天后,就跟井喷一般,都会涌到我们铺子门口买菜。”
  毛丫:……她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没听明白。
  事情果然如苏若锦所料,开头两天收的菜,雇马车送到了赵澜的酒楼,第三天、第三四收的菜,瞬间就装了一船。
  苏若锦与赵澜没空站在尉州县铺子前看,他们在收菜的第二天就乘马车快速进京,为两天后整船菜售销铺路。
  刚开始的货,晋王府、赵澜私人产业、范夫人酒楼等,食材缺的很,虽然只是简单的时令蔬菜,也总好过没食材下锅的强吧。”
  到京城后,苏若锦以为自己会很忙,结果事情都被赵澜的管事四平搞定,她竟很闲。
  苏若锦:……那她来京城干嘛?
  赵澜笑眯眯道,“陪我啊!”
  苏若锦:……
  突然,她打了个哈欠,揉了揉鼻子,是不是有人在说她呀!
  尉州县,处理完一天鸡鸣狗盗之事,苏言礼回到家里,突然感觉桌子空了很多,原来女儿又出去了。
  没了长女的家,总觉得很冷清。
  “不知道阿锦这次去京城几天才回来?”苏言礼脱鞋脱袜,把脚伸到木盆里泡着,去乏。
  程迎珍正在收拾床铺,听到男人提到长女,微微叹口气。
  “你也想阿锦了?”
  程迎珍摇头。
  “那怎么了?”苏言礼感觉妻子心情不好,伸手拉她坐到自己身边,“县衙里的县丞跟县尉人选朝庭还没派下来,都是我一个人,没空帮衬家里,辛苦你了。”
  “家里有秋月这个能干的丫头,我没什么。”
  “那你咋不高兴?”
  程迎珍看向夫君,“你有没有发现阿锦跟小郡王……”
  “瑾之与我们家孩子一道长大,他们走的近,有什么不对吗?”
  程迎珍白了男人一眼,“怎么不见小郡王跟三郎、四郎走的近。”
  苏言礼顿了下,“阿锦能干,连我们大人都喜欢粘着她,小郡王大概也是欣赏她吧。”
  程迎珍无语了,“你心可真大。”
  苏言礼被妻子说的神情严肃起来,“你的意思是,阿锦喜欢小郡王?”
  程迎珍捶了他一肩,“反了。”
  “小郡王喜欢我们家阿锦?”苏言礼双眼一亮,突然哈哈大笑,“算这小子有眼光。”
  程迎珍:……
  就算以师生之礼相待之时,苏言礼也是一口一个小郡王,此刻这口气竟大的很,竟‘这小子’。
  程迎珍摇摇头,“官人,人家是小郡王,咱们可是小官之家。”
  正在高兴的苏言礼笑容瞬间顿住:“可我们家阿锦这么优秀,配小郡王也不差吧?”
  在父母心目中,自己的孩子当然永远是最好的,可这些都抵挡不了等级带来的差异,这是必须接受的事实。
  苏言礼突然就发起愁来,连脚都忘了洗。
  老两口聊了半宿都没聊出个名堂。
  半夜时分,听到更夫敲更,苏言礼才打个哈欠,”睡吧,睡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程迎珍也只叹叹气不说话了。
  苏若锦不知道娘已经看出二人之间不同寻常,甚至都愁未来的嫁娶,既然来京城了,她也没闲着,找到了苏言祖。
  苏言祖也没想到小侄女会找他。
  ”阿屿在尉县怎么样?“
  苏若锦回道:”他在帮我爹做事。“
  ”哦。“苏言祖沉默了很久都没有说话。
  苏、上官二人之间一路走来,虽然苏若锦没看到全部,却也看到了他们从最浓情到现在的越走越远。
  不过,她今天来,并不是关心二人会不会越来越远,而是问道,”小叔,你的粮铺生意怎么样?“
  ”托公主的福,还能正常营业。“
  呃……公主……
  苏若锦略过,再次问道,”你能去尉州县城开个粮铺吗?“
  第227章 条件 背影
  苏言祖终于被小侄女的话惊的回过神:“你说什么?”
  小丫头微笑看着他,就是你听到的那样?
  他愣了下,无奈失笑,“阿锦,这不是你一个小娘子该操的心。”
  “嗯?”苏若锦眉一抬,小叔好像误会她的意思了,但她没有解释,而是顺着他的意思反问一句,“我操什么心了?”
  苏言祖还真被古灵精怪的小侄女问的哑住,怎么说呢?
  他与上官屿之间被世俗唾弃之时,没想到几岁大的小侄女理解了他们之间的情感,阿屿在东山书院山脚下卖画为生时,时不时受到小侄女的关照。
  如果这个世上,他有知音的话,苏言祖觉得小侄女算一个。
  苏若锦仍旧一脸笑眯眯的看着苏言祖,做公主长史几年,小叔越发成熟魅力,他两手轻轻搭在桌上,一身浅青长袍简单,有一点浮云隐鹤的味道,又有入世的一派清隽从容,让人观之赏心悦目,令人如沐春风。
  难怪月华公主这么有耐心的等待,她小叔简直越上年纪越帅气,就算成不了恋人、夫妻,放在跟前也养眼的很哪!
  苏言祖在小侄女什么都懂似的眼神中落败,低眸,一抿嘴,“我……”
  难道与公主日久生情?苏若锦好像并不意外,作为旁观者,这些事跟她没关系,小叔愿说,她就听听,不愿说,那也正常,这是他们之间的故事,跟她没啥关系。
  苏言祖抬眸,像是倾说,又像是解释。
  “阿锦,如果月华公主以公主的身份强求我,或者用卑鄙龌龊的手段让我和阿屿分开,那今天的我绝对不会如此平和的坐在你的对面。”
  “你想说什么?”
  苏言祖一愣,小侄女没听懂他说什么?
  有些感情走着走着就散了,连句正式告别都没有,苏若锦最不喜欢这样,她淡淡一笑,“这些话,你应该对当事人讲,我是不会给你传话的。”
  小侄女果然小人精。
  苏言祖喟然长叹:“尉州县的铺子我就不去开了。”
  “我让小叔去尉州县开粮铺,并不是为了上官公子,而是为了我爹。”
  “嗯?”
  苏若锦道,“一个多月前,尉州县饥荒动乱时,县令被杀,县尉跑了,主薄、县丞避难到山里,若大的县城竟无一人主持局面,差点引发老百姓爆动,机缘巧合,我爹接手了尉州县,虽然动乱平息,但尉州县的地主乡绅大概是看出我爹是个愣头青,不会与他们来什么官商勾结、或是收受贿赂这一套,所以个个憋着气,等着看我爹笑话,甚至通过地头蛇式的排挤想把我爹搞走。”
  苏言祖听明白了,“你一是想要我的粮食门路,二要借用公主名号,为你爹助力?”
  “小叔英明。”
  合着搞了半天,人家小娘子根本不是恋爱脑,不是为上官屿做说客的,苏言祖突然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咋好像被小侄女看得透透的。
  小叔半天不开口,苏若锦道,“咱苏家在平江府可是大粮商,把粮食通过运河输到汴京城,可不就是熟门熟路嘛!”
  咱苏家?果然很小侄女风格。
  苏言祖一只胳膊搭在桌边,身子微微往后直了直,一只胳膊放到腿上,不知不觉中,公主府大管事的派头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