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苏若锦:……
  正在啃鸡大腿的范晏嘉:……
  鸡中翅还没啃完的苏四郎:……
  苏小妹小嘴巴停在骨头上,双眼瞪得老大,赵哥哥咋把鸡大腿给阿姐了?她又转头看她阿姐,什么情况?
  赵澜朝自己的糯米饭看了眼。
  差点愣住回不过神的苏若锦疑惑的问道:“小郡王的意思糯米吃多了,鸡大腿吃不下?”
  小娘子想要这么理解也可以,赵澜微笑点下了头。
  苏若锦眨了下眼,伸手接过,转手就要给小妹。
  赵澜挡住了,“她小,小心积食。”
  众人齐齐看向微胖嘟嘟的苏小妹,然后齐齐看向她吃饭的台面,除了一个鸡翅骨头,就是手里刚才小郡王给的排骨了。
  小孩子看着吃的热闹,实则吃不了多少东西到肚里。
  再吃一个鸡腿会积食?范宴嘉与苏四郎相视一眼,两家都是小康以上生活,不缺吃,好像会出现积食的情况。
  听到赵澜这话,苏若锦诧异的笑盯着他,心道,赵小郡王会带孩子?还知道积食?
  只有苏小妹最委屈,“赵哥哥,我还能吃,不会积食的。”
  “吃多了要不好看怎么办?”赵澜盯着糯米团子苏小妹,一副胖了不好看的样子。
  苏小妹朝自己看看,下意识又摸摸自己的脸,看看自己的小手,瞬间耷拉:“爹跟娘说我是有点胖了,赵哥哥,真不好看吗?”
  赵澜眯眯一笑,“多吃两块排骨会更好看。”
  爱美之心,估计连小婴儿都有。
  苏小妹马上叫道,“赵哥哥,我要吃排骨。”她要长得跟赵哥哥一样好看。
  “好。”赵澜顺手就把鸡腿放进了苏若锦的碗里,然后给苏小妹挟了块排骨。
  什么逻辑?苏若锦都被赵澜搞懵了,看向一大一小,再看看自己碗里的鸡腿,什么情况?
  苏小妹大口吃排骨,还不忘朝赵澜看过去,似要得到他的肯定,她吃排骨了哟,她会长得更好看。
  赵澜看向发愣的苏若锦,微微一笑,提醒:“赶紧趁热吃!”
  呃?这是她刚才提醒的话吗?
  小娘子看向鸡腿不解的样子?赵澜眉眼带笑,看向手边小碟里的一小堆排骨骨头。
  苏若锦正犹豫要不要吃鸡腿,顺着赵澜的目光看过去,不吃鸡腿,但是一盘荷叶粉蒸排骨被赵澜干掉了大半。
  原来这家伙喜欢小排啊!裹上香料粉蒸的排骨,骨肉相连,一口一个,满口爆汁,这样的排骨谁又不爱呢!
  她咧嘴一笑,“谢谢小郡王!”
  苏四郎早就眼馋那个大鸡腿,龇牙一笑,“阿姐连赵哥哥都不叫,都有鸡大腿吃,我都叫过好几声赵哥哥也没得吃,赵哥哥你偏心。”
  赵澜:……小屁孩凑上来干什么。
  苏若锦:……吃个鸡腿怎么有罪恶感?
  范宴嘉:……这是什么情况?赵澜怎么把鸡腿让给了十三岁的阿锦,怎么没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因为没有参加科考吗?幸好我参加了,所以等我有鸡腿我就把它让给年纪小的,看到面前的鸡腿骨头,这是谁啃的,范宴嘉就差闪了舌头。
  一桌子大大小小,除了小主人,都是没开智的,双瑞抬头望屋梁,苏二娘子啊苏二娘子,你光想着照顾弟妹,自己不吃,我家主子心疼,特意给你留了鸡大腿,你感觉到了吗?
  毛丫进来送荷叶茶,岔开了桌上关于鸡大腿的纷纷扰扰,喝过解腻的荷叶茶,大家又开干,直到吃饱喝足。
  吃过饭消食。
  现在苏家二进二出,内外院分明。
  赵澜再也不能坐在走廊里就看到苏若锦或玩耍或忙碌的身影,即便也是在回廊躺椅里吹风,看院中风景,却再也不是几年前的光景。
  直到午睡过后,苏若锦从内院出来,准备去厨房做晚饭。
  赵澜制止:“今晚我请客,去福禧酒楼。”属赵澜产业。
  于是,晚上,苏家人都去了赵澜的酒楼,省得苏若锦亲自上灶了。
  天气越来越热,但是雨水却很少,护城河的水位急剧下降,汴京城内,用水一时紧张起来。
  苏家人经过商量,除了念书的苏大郎与上值的苏言礼留在京内,苏家其它人去城外东山。
  一方面避暑,一方面城外水源比人口众多的城内要好,不至于闹水荒。
  苏言祖不知怎么听到苏家去东山避暑,特意找到苏若锦,请她照看上官屿一二。
  “小叔,你有没有搞错,他比我大,你还让我照顾他?”
  “对不起,阿锦,最近天气不好,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我让他进城,可城内的环境又不适合他养病,公主这边的庶务又繁杂,所以……”
  庶务繁杂?
  苏若锦若有所思的看向他,难道热恋期过了,终于回归平淡了?
  苏言祖被小侄女看得头皮发麻,叹口气,“阿屿吃的御药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
  “哦~”苏若锦怪腔怪调的应了一声,“行,我知道了。”
  “多谢阿锦。”
  苏若锦摆摆手,“我爹与大哥在城内,你也帮着照看一二。”
  苏言祖苦笑:“我到是想呢。”
  算了,这话就当她没说。
  杨四娘过来找苏若锦,知道她要去避暑,也要跟她去。
  “这可要你娘同意,她要是不同意,我也不敢带你去。”
  杨四娘连忙跑回去找她娘。
  城内水紧张,一般小商小户的生意都不太好做,苏记早餐的生意也减半。
  “爹,署衙要是不忙,你就请几天假去东山。”
  苏言礼点头,“我知道,你们在城外要当心,注意安全。”
  “爹,你放心,花平叔在东山。”
  有小郡王的人在,苏言礼就放心了,把妻子儿女送到东山小院,他又回京城,书同跟他一道留在京城照顾苏记生意。
  杨四娘到底跟她娘歪缠跟苏家人一起出了城避暑。
  两个小娘子一道吃一道睡,杨四娘兴奋的很,“阿锦,我们都十三了,这两年就要定人家,定了人家就要嫁人,以后再也没这样的机会出来一道玩了。”
  苏若锦不认同,“想出来就约出来,就像现在一样,吃一道睡一道,现在是闺蜜,以后就叫偷得浮生半日闲,人生总得给自己放放假。”
  阿锦能想到,就能做到。
  “只要你能把我叫出来,我就跟你一道出来。”杨四娘高兴中有些愁怅。
  “怎么啦?”
  两位小娘子躺在靠窗的榻上,透过纱窗看向外面,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清风荡过纱窗,吹到小娘子嫩得能掐出水的面庞上。
  杨四娘叹气,“我的亲事差不多要订了。”
  “谁家?”苏若锦倏一下坐起来,“你外祖家表哥吗?”
  杨四娘点点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但是舅母有些嫌弃我爹多年还是个监察御使,而且得罪的人多,对表哥的前途没有助益,不太同意。”
  表妹嫁表哥,苏若锦其实不同意的,但是杨四娘目前遇到最好条件的就是郑国公府的表哥,而且嫁到郑国府,属于外祖家,不需要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磨合。
  对于一个古代小娘子,嫁人就是重新投胎,一旦嫁错,那一辈子差不多就完了,所以她说不出表妹嫁表哥容易生出畸形儿这样的话。
  她伸手握住最好的闺蜜问道,“那你喜欢表哥吗?”
  杨四娘嘟了下嘴,“我也不知道。”
  苏若锦听到这里,不满她对婚姻大事的态度,“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什么叫也不知道?”
  杨四娘没了以前的活泼,变得沉闷,“表哥小时候就不太喜欢我。”
  可是苏若锦从她这里听到的每次回郑国府都是表哥长表哥短,也就是说,杨四娘是喜欢他表哥的。
  这两年上元节看灯时,她见过郑国府嫡次子,长相气质肯定比普通人强,但跟范宴嘉、赵澜他们没法比,在一众世家子弟中算是一般吧。
  但杨四娘跟她也是普通小娘子,她们所求的也是平凡的生活,所以如果情投意合,女子稍为高嫁一点,也不离谱。
  苏若锦叹气,“那你娘知道你表哥不太喜欢你吗?”
  杨四娘点点头,“娘说这是目前为我找到的最好的夫家,就算有些不太喜欢,总是表兄妹,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她不知道怎么说了,捏捏她的手,看向外面,“你看,彩云追月。”
  杨四娘好像没打算放过这个话题,“阿锦,你呢,听说你家不同意,温大人家又重新找了个六品官员之女,官级比你们家高哩。”
  苏若锦伸手拍她,“我都不知道,你从哪打听的。”
  杨四娘嘻嘻一笑,“我现在经常去奶茶铺帮忙,听喝奶茶的官夫人们说的。”
  “我没意向,人家当然要再找啊,这不很正常吗?”
  “唉!”杨四娘叹道,“要是我爹不得罪那么多人,或许到我家提亲的人也很多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