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小娘子俏皮的扬眉,“我有办法让小郡王的酒楼有多少鸭子就卖出去多少。”
  “要是卖不出去呢?”
  “那就都卖给我。”
  赵澜:……那跟砸自己手里有什么区别。
  鸭不鸭子,赵澜无所谓,他高兴的是,通过鸭子,小娘子在他面前活泼灵动,让他心生悦愉。
  从早上回城,一直折腾到傍晚,赵澜送苏若锦回家。
  师生之间一年多没见,苏言礼再次见到赵澜,有些不敢认,“谨之比以前又高了不少。”其实他想说的是整个人像是从一个颓靡的小少年变成了硬朗的青少郎君,俊美刚毅,玉树临风。
  他的学生长大了。
  “好……好……”不怎么沾酒的苏言礼,突然来了兴致,要与学生把酒言欢。
  “阿锦,帮爹和小郡王炒两个下酒菜。”
  苏若锦笑问,“爹想吃什么下酒菜?”
  “来个凉拌三丝、拍黄瓜。”
  苏若锦:……就这两小菜?
  得了,做爹的既嘴馋又心疼女儿,不想女儿大夏天往厨房钻,她笑笑,“你们先坐,我等下就来。”
  到厨房里看看,想马上就吃上的菜,还真不好做,确实只有苏言礼点的两道,又快又简单又解暑。
  行吧,就这两道!
  苏若锦看到有养的黑鱼,想到赵澜喜欢重口味食物,便做了道简单的酸菜鱼,这菜既快又下酒下饭,大夏天吃,还能出一身汗。
  可以,就它了。
  小半刻钟之后,除了鲁大妮做的五道菜,苏若锦加的三道也上桌了。
  久违的没坐一起吃饭,乍然之间,除了赵澜,苏家人还真不习惯,就连一向社牛的苏三郎都很安静。
  一年半啊!
  苏家人对他真的生疏了很多。
  赵澜心道,以后他要多多上门了,想到这里,不动声色抬起眼眸望了眼正在给苏家小妹剔鱼刺的小娘子,唇角微弯。
  酸菜鱼又酸又辣,在炎热没胃口的夏季里猛嗨一顿,简直不要太舒爽哟。
  把苏三郎的社牛症都启动了,“赵哥哥,听说你在南方打坏人,一敌三,甚至一敌十,好厉害。”
  “听花平吹的?”
  “花叔可没吹,他说是真的。”
  吹牛的说是真的。
  坐在回廊里吹风消食,苏若锦正喝茶去口中辣冲味,听到社牛大弟的话,差点笑喷了,好不容易憋住,咽下口中茶水。
  暮色四合,回廊昏暗,灯笼光线被廊柱挡到,半明半暗。
  赵澜躺在曾经一直坐过的竹椅上,俊美的脸庞隐在光线里,余光里,尽是小娘子与家人在一起的欢愉悦色。
  学生优秀,作为老师有荣与焉,笑道,“你们几个可要向赵小郡王学习,摒弃身份,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这才是真儿郎。”
  三个儿子齐齐立到苏言礼眼前,“是,爹。”
  苏三郎觉得自己跟赵澜最像,“爹,赵哥哥文武双全,我以后也是这样。”
  众人:……
  小郎君,你这么不谦虚的吗?
  苏三郎见众人都一脸惊奇的看他,不满道,“我现在每天早上起来练功,白天去范家私塾读书,不就是文武双全吗?”
  苏言礼:……文武双全是这么来的吗?这熊孩子。
  苏大郎笑笑,鼓励道,“阿甘说的没错,大哥希望你文与武更精进,做的更好。”
  苏三郎被大哥说的意气风发:“好,谢谢阿兄,我一定努力。”
  有人鼓励,就有人唱黑脸,苏若锦见爹娘不开口,这个坏人只好她来做了,她微笑道,“希望阿弟的文像大哥这么好,武像花平叔一样优秀,我想这两样都达到了,大概离文武双全就不远了。”
  被打击的苏三郎:……小嘴鼓起,讨厌的阿姐,人家不就是想在小郡王面前刷个存在感嘛,要这么上纲上线嘛。
  苏家姐弟嬉闹,宁静的夜晚透出淡淡的喜悦。
  双瑞不得不提醒主人:“公子,天色不早了,还有……”好多公文等着处理呢!浮生半日闲也该结束了。
  赵澜起身。
  苏家人送他。
  走到门口,赵澜转身问,“关于鸭子的美食叫什么?”
  第199章 荷塘烧烤
  差点没跟上赵小郡王的思路,苏若锦愣了一下才想起在巷子口说的答谢礼:“烤鸭。”
  赵澜听到答案心满意足的离开。
  刚才不是还说卖不掉的嘛,怎么又好像得到了欢喜团子?
  双瑞朝送别的苏家人行了一礼,“苏博士,苏夫人请留步。”说完,又转头单独说道:“麻烦二娘子把食方子准备好。”言下之意是随时过来拿。
  苏若锦:……薛伯伯的松花蛋还没开始卖呢,赵小郡王这么急的吗?
  送走小郡王,苏言礼才有功夫问女儿:“昨天晚上没回来,遇到小郡王了?”
  苏若锦摇头,刚想把张木匠之事说给爹听,看到娘跟弟弟,不打算让他们担心,而是道,“我到爹书房给小郡王写烤鸭方子。”
  苏言礼懂了,女儿这是要单独跟他说,点点头,“嗯!”
  苏家住的地方大了,苏言礼的书房不在后院,而在前院,程迎珍便带苏小妹先回后院去了,苏三郎皮了一天累了,带着四郎偷偷溜回自己院子。
  只余苏大郎、苏若锦跟苏言礼去了书房。
  一到书房,苏若锦便向他爹承认错误,说不该把淘到的图纸做成防身武器给赵小郡王,害的张木匠差点身陷囫囵。
  在这些事上,苏言礼从不怪女儿,他淡泊明志没错,可是日子得过,如果不是女儿用美食与稀罕玩意抱住范大人与晋王府的大腿,苏家不可能有这么舒坦的日子。
  “阿锦不必自责。”他说:“辽夏人在京城活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张木匠曾说过的李木匠之事你忘了?就算没有你这个图纸,他们也会图谋别的东西。”
  苏言礼一向宽容,苏若锦是知道的,但她还是心虚,苏言礼不知道火铳的厉害,这可是能改朝换代的致命武器。
  但是爹这样讲了,她的心还是宽慰的,至少他是理解女儿为何这样做的,这样就够了。
  苏大郎在一边听着,随着慢慢长大,除了书本之外的事,他也要慢慢学起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第二日,一下值,薛昌诚就颠到苏记找小娘子,“阿锦,薛伯伯来打扰你了啦。”
  自从三年前得了盘炕的活,这三年薛家的日子好过多了,现在又得一食方子,手中银钱肯定更活泛。
  苏若锦看到薛昌诚笑的跟狼外婆似的,一脸讨好的进了苏若锦的管事房,很无奈的笑了下,赶紧起身,“薛伯伯,快请坐。”
  薛昌诚不仅没坐,还收起笑脸,一脸严肃的向她保证“阿锦,我真不是坏人,也不是什么外族探子。”
  “薛伯伯,你要是坏人,昨天就出不了皇城司或是大理寺。”
  薛昌诚还怕小娘子不信,正愁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一听这话,高兴的很,“对对,阿锦相信伯伯就好。”
  “坐啊,薛伯伯!”
  薛昌诚虽没把苏若锦当一般小娘子看待,但他一个长辈也不好久呆,不好意思的提醒道“早……早点学会好回去安排。”
  苏若锦也意识到了,便把他带到工房,让其他人先出去。
  制作松花蛋的关健在于碱与生石灰,没了这两样,就做不成松花蛋,其余的配料,像什么茶末、黄泥等都是一般配料。
  苏若锦告诉薛昌诚:一般情况下,一千只鸭蛋,用纯碱二斤左右,生石灰七斤左右,茶末一斤,柴灰、食盐、水、黄泥等每样配比一一讲给他。
  将纯碱、食盐、茶末等倒入锅中煮沸,然后倒入预先放好黄泥的缸内,搅拌均匀,冷却待用。将选好的鸭蛋放在冷却的料浆中浸蘸,使其均匀地粘满泥浆。随即将蛋放在盛有生石灰和柴灰混合的料粉内滚动,使蛋均匀地粘满粉料。最后装缸密封贮存,一般一个多月左右即可成熟出缸。
  “这么久啊!”
  苏若锦笑道:“我这里有做好的,先供给你,等到你做出缸,你可以供给京城所有的酒楼,食肆,以及寻常百姓家,赚的就是量与长久。”
  薛昌诚点点头,利虽薄,但胜在本钱小,好经营。
  眼看松花蛋的收益期长,苏若锦把对赵澜的玩笑讲了下,“要是薛伯伯不嫌麻烦,可以找个靠水的村子大量养鸭子,既可满足用蛋需求,还可以把公鸭与不生蛋的母鸭卖到小郡王的酒楼。”
  听到‘小郡王’三个字,薛昌诚双眼一亮,这就跟贵人搭上了?不亏我福星啊,被皇城司、大理寺审了一天一夜的苦没白吃!
  来时,薛昌诚的笑容小意讨好,回去,恨不得仰天长笑,古人诚不欺我,果然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倚,祸福相依啊!
  值,太值了!
  看一个从五品员外郎为赚钱的庶务高兴的跟什么似的,苏若锦叹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