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我可是收钱的。”
  书同哼声,“你这一文钱用来阻挡那些想贪便宜之人,哪里是为赚钱。”
  “反正我没小叔高义。”
  小叔这个人要才华有才华,要品行有品行,还真是个青年才俊,怎么就喜欢……同呢?
  唉,真是可惜了。
  书同看到小娘子一脸可惜的样子,突然八卦的凑近前,“我听了个八卦,二娘子,你要不要听?”
  “有八卦还不赶紧说。”苏若锦气的翻了个白眼,整天闷在家里,她最想听八卦解闷了。
  书同朝大人书房方向看了眼,然后小声道,“听说你小叔前脚支摊施粥,后脚,月华公主就把摊子支在他边上,传他们‘夫唱妇随’。”
  苏若锦:……
  公主殿下还没放弃?
  天啊,这三人之间……都拉扯一年了,还没结果,难道要一直拉扯下去?
  苏德开已经缠绵病榻两三个月了,要不是大雪阻路,他早就带着妻子回平江府老家了,“真是孽债啊孽债……”千般培养长大的儿子竟然为了一个男人什么都不顾,要不是他以性命压着,估计都能带着那男人游山玩水去。
  唉!短短一年,苏钱氏也苍老了很多,可是最近的传言,又让她活了过来,苍老的脸色有了神彩,“老爷,都传言月华公主心悦我儿,你说皇帝会不会给他们赐婚?”
  苏德开比妻子脑子清醒点:“除非皇家不去查言祖的过往,只要一查,不要说嫁公主了,你我人头都要不保。”
  “啊!”苏钱氏刚有神彩的脸色,唰一下变得发白,“那……那怎么办?”
  苏德开道,“估计月华公主是真心悦你儿子,只要她肯在皇帝面前说好话,我们苏家或许能免牢狱之灾。”
  有了希望又破灭,苏钱氏跟死过一回一样,又变得苍老无力。
  有朝庭干预,京中因大雪而停的铺子又陆陆续续开起来,包括早餐铺子,别家开起来时,苏记却停了。
  冯家兄弟要回家,苏若锦劝道:“好不容易赚了些钱,难道舍得给那些路上的劫匪?”
  冯二石吓一跳,“怎么就有劫匪了呢?”
  “你说呢?”
  冯家兄弟二人纠结的很。
  苏若锦又道,“再说了,就算不下雪,你们回家的山路也不好走,现在下这么大的雪,岂不是很危险?”
  冯家兄弟被小东家说的一声不吭。
  “再说,你们小夫妻都在一起,也算有伴,父母跟孩子,来年等天好了,我放你们回去团聚。”
  兄弟二人终于被苏若锦说动留下,安心住在苏记铺子里,等什么时候雪完全不下路完全好走了再回家。
  今年冬天,由于大雪,什么东西都贵,苏家早已备好,也不上街买了,就窝在家里等待过年。
  城外书院一直没有让学生再去上学,倒是城内各式学堂正常上课了。
  苏言礼便也去国子监上值。
  苏大郎与薛五郎在他书房一起学习,随着薛五郎经常来,经常跟苏、杨二位小娘子闹别扭的薛六娘也跟过来玩。
  从她口中,苏若锦得知,一个冬天,薛大人带着几个匠人给人盘火炕赚了一笔外快,薛家的日子好过多了,听薛六娘的口气,好像薛夫人的脸色也好看多了,她在家里也敢大声说话,大声笑了。
  苏若锦一听,暗自冒汗,这薛夫人也太……那啥了吧,怪不得薛大人能在她一个小娘子面前拉下脸,实在是不拉不行啊!
  能赚到钱,苏若锦也替薛大人高兴,邻居们过得好,她也觉得高兴。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好人总有好报的。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苏言礼从国子监歇业回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我升官了。”
  众人一惊。
  苏若锦先回神,连忙问道,“爹,什么官?”
  “太常寺博士”
  苏若锦不解的问:“太常寺还有博士?”
  苏言礼白了眼女儿,“天天在我书房,连这个都不知道。”
  苏若锦:……她还真没翻到过。
  太常寺设官,卿,一人。正三品。为太常寺的长官,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及管理太常寺下各署。少卿,二人。正四品上。太常寺的副长官,辅佐太常寺卿。
  丞,二人。博士,四人。太祝,六人。奉礼郎,二人。协律郎,二人。
  太常博士,为太常寺掌管祭祀之事的官员,正七品。负责主持宗庙祭祀、礼乐和文化教育事务。
  苏言礼终于从正八品升到七品官了。
  真是太不容易了。
  苏若锦问:“爹,怎么就从国子监升到太常寺了呢?”
  苏言礼:……他也不知道啊!
  苏若锦想了几种可能,觉得那种可能都有,最后干脆不想,“咱们明天吃顿好的庆祝。”
  第184章 得益者 上门
  第二日,程迎珍母女带着家里仆人整了两桌好菜,一是庆祝当家人苏言礼升官,二是算主仆年终尾牙聚餐,六冷盘十二个热菜外加甜点、甜酒、清酒,两大桌人。
  酒桌上,苏若锦还向书同承诺,过了年正式找个骡车师傅,让他成为真正的苏家大管事。
  书同不好意思的笑笑,连忙给大人敬酒,“感谢大人当年救命之恩,跟着你不仅保住了小命,还过上了这么好的日子,大人你就是我许岩的大贵人,我先干,大人随意。”说罢,仰头,一杯清酒一饮而尽。
  书同跟苏言礼之前,本家姓许,单名一个岩。
  这杯酒吃的那叫一个尽兴,整个人红光满面,不知道的还以是他升官发财了呢!
  众人捂嘴偷笑。
  书同不好意思,朝鲁大妮等人瞪眼,“我替大人高兴。”
  鲁大妮回瞪他一眼,“不要借着大人狂喝酒。”
  众人这下都忍不住笑了。
  下人嬉闹,苏言礼夫妻不仅不恼还喜欢的不得了,大家其乐融融多好呀!
  一直吃到下午一、两点,众人才下了桌子。
  书同到底喝醉了,被鲁大妮架回房间睡觉。
  苏若锦念道:“以前也不见书同叔喝酒啊,最近两年只要聚餐,非得把自己灌醉。”
  看着香桂等人收拾桌子,董妈妈笑道,“以前家里就他一个大劳力,什么事都指靠他,喝酒岂不是耽误事。”
  也是。
  苏若锦目光也跟着董妈妈看向收拾碗筷的香桂姨,又看向对面回廊,女人们忙活,冯家兄弟与史六蹲在厨房门口一边聊天,一边劈材。
  要不是今年雪情严重,这两人腊月里就成亲了。
  两人一个是良民,一个是奴仆,二人考虑后,史六与苏家签了卖身契,做了苏家奴仆。
  苏若锦问过他们:“如果以后你们儿女有出息想要科考怎么办?”
  二人俱是一愣。
  香桂低头,“我生不出娃。”
  史六说:“我知道,咱两都是苦命人,遇到东家这样的好人,请东家养我们一辈子。”
  苏若锦不觉得香桂生不出娃,山村条件那么落后,谁知道谁不能生,于是带她去京城有名的医馆把了脉,果然老郎中说她身体没什么问题,惊得的香桂哭了三天。
  哭过之后,她与史六商量还是愿意卖身到苏家,“我和史六这一辈子就跟着东家,以后有儿女就给东家做书童、丫头。”
  苏家终于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仆。
  苏若锦带董妈妈进了程迎珍平时做针线活的厢房,丁氏正扶着刚会走路的苏小妹,小丫头见到姐姐,小腿一拐咯咯直笑扑向姐姐。
  她一把接住了扑过来的小妹,生在苏家小日子蒸蒸日上之时,父母恩爱、兄弟姐妹有爱,在爱中长大的小丫头,大眼眼、长睫毛,胖胖乎乎,一身皮肤雪白粉嫩,漂亮的像个洋娃娃。
  谁见谁爱,个个都想抢着抱,弄得小丫头小脾气还挺拽,不过有两人不买她小脾气的账,一个是苏若锦,只要小丫头做错,惩罚起来,苏言礼夫妻都得靠边站,小丫头意识到爹娘救不了她后,现在看到姐姐就乖得不得了;
  另一个是她三哥——苏甘之,要是敢跟他作对,哼哼,小阿妹的屁股可挨过他好几记了。
  “阿……阿……姐……”
  “阿饴!”苏若锦想一把抱起小妹的,可惜小丫头至少得二十斤,根本抱不起,她这细胳膊细腿啥时长大哟!
  苏若锦拉着妹妹的手,坐到火笼边,一边烤火,一边给她讲故事,今天依旧讲沉香怎么救母。
  丁氏与董妈妈年纪差不多大,每当董妈妈回来,两人必要坐一起聊聊天,丁氏窝在苏家不敢外出,没什么八卦娱乐,很喜欢董妈妈讲外面的事。
  有时丁氏也把家里的仆人之事说给董妈妈听,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沉默寡言的李秀竹,“总觉得这丫头心大的很,我让阿锦把她卖了,阿锦说人家又没犯什么错,不好卖,可要真犯了事,岂不是晚了?”
  董妈妈也不太喜欢,她点附合,“要不有空我跟二娘子讲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