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没一会儿,拥挤的小院走的干干净净,只余上官屿孤独的身影,像被抽干力气一般,他跌坐在石凳上,下意识打开公主给的小盒子。
竟是一颗明珠。
明珠?
有诗言: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公主她……”
他连忙起身,追了出去,一直追到官道上,马车前行,在暮色中渐渐变得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他的视线里。
苏德开并没有住到苏记小院,进城赶不上,他们住到了东昇酒楼,第二日一早就回城了,小叔苏言祖也跟了回去,至于他与家人的关系、与公主殿下的情缘、与上官屿之间的故事,随着他们的离开,而离开了苏若锦的生活,她没有特意或是刻意去打听,好像也没听到什么风言风语。
当然涉及到公主殿下,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也难听到,三天假期结束,苏言礼携妻带儿女回到了京城,苏家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没过多久,东山书院山脚下的苏记早茶铺子成为京中富贵闲人的聚集之地,或是游玩,或去淘书画,或是与友人聚一聚,成了独具特色之地。
隔壁杨夫人过来要与苏若锦再次合作,“二娘子,咱们合作这么久,奶茶铺子的分成一次没少过你吧!”
这倒是。
苏若锦点头笑笑,“当然。”
“那你觉得怎么样?”
杨夫人提议把现有的苏记早餐扩大,变成文山街那样的,扩铺的钱她出。
苏若锦摇头。
“为什么?”杨夫人急了,“要是三七分成不行,那就二八分,我二你八。”
苏若锦笑道,“在你来找我之前,有两家找过我了。”
杨夫人刚想问哪两家,话到嘴边,已经知道是那两家了,“好吧。”苏记早茶铺利润太大,轮不到她这样的小监察御史夫人,只好作罢。
第176章 不贪
杨夫人走后,苏言礼下值回来,吃过晚饭,苏三郎被苏言礼拉到书房考校功课,考校的效果不好,罚他抄了一篇大字,背了两首古诗。
弄完儿子,又找女儿。
“阿锦,听你娘说今天杨夫人过来找你?”
她点头:“嗯。”
“那你准备怎么办?”
赵澜与范夫人都想复制文山街的早茶铺子,可是两人都是苏家大腿,给谁都不好,不给谁也不好。
女儿好像解决了似的,一身轻松,“爹觉得女儿应当怎么办?”
“都不答应?”
“怎么可能。”苏若锦故意板起小脸,“谁让爹这么能生,三个儿子娶妻、两个女儿出嫁,哪个不要钱,就算小郡王、范夫人不找我,我还要找机会找他们呢!”
苏言礼忽略女儿的故意讽剌,皱眉道,“一下子在京中弄两个苏记早茶,不太好吧!”喜欢没存在感活着的苏言礼感觉两个早茶铺子太出风头了。
“那爹觉得呢?”
这丫头,明明有主意了,还在考校他,苏言礼伸手就要给女儿爆栗子,被她躲开。
“快说,要不然鸡毛掸子伺候。”
“独裁大家长。”
苏言礼伸手又要作打。
苏若锦这才不开玩笑,嘻嘻一笑,“范夫人要与我们家合作,我呢,就提供食方子,早茶铺子就让她用自己家铺名,不要冠以苏记。”
“这样?”
“嗯。”苏若锦笑道,“这样苏家既不会树大招风又有钱拿。”
果然是好办法,苏言礼赞同,“还是阿锦小脑袋转得快。”
“不是我转得快,而是我不贪。”
但凡钻在‘苏记’里出不来,就洒脱不了。
“挺好。”苏言礼见女儿什么都懂,一脸欣慰,“很好,那小郡王会不会介意食方给范夫人?”
苏若锦龇牙道,“小郡王没机会介意。”
“咦?”女儿又有什么鬼主意?
“早茶铺子确实是范夫人先小郡王开的口,所以我打算给小郡王另一个生意。”
“什么?”
苏若锦却卖起关子,“听花平叔说,小郡王最近忙得很,还没机会遇到他,等遇到他了具体再跟他讲。”
原来小郡王还不知道女儿把早茶铺子生意给了范夫人,“要是他不同意呢?”
“小郡王财大气粗,才不会不同意!”
苏言礼:……
你就这么了解小郡王?
范夫人其实心里也挺忐忑的,听说苏记早茶铺子是赵小郡王帮苏家一手操办起来的,她只是试探的请了小娘子母女到鸿泰酒楼吃了一顿,没想到小娘子竟同意了。
管事嬷嬷提醒道,“会不会也是这样同意赵小郡王的?”
范夫人:……
那也没办法。
侍郎府不可能跟王府比肩。
“咱们开咱们的。”
“要是开起来后,咱家的生意没小郡王的好呢?”
范夫人皱眉,转身望向管事嬷嬷,“话怎么这么多。”
“是……是……”管事嬷嬷吓得退了下去。
范夫人到底被下人说的心里不舒服,等范大人回卧室歇息,她委婉的提起自己的担心。
范大人望了她一眼,“那就罢手。”
范夫人捣了他下,“我这也是为了范家。”
范大人瞅了眼老妻,“这正是你不要担心的地方,独你一家,你才要担心呢?”
范夫人沉思片刻,马上想明白,“还是老爷通透。”
“你呀,要是不贪,什么想不明白。”
“是是。”范夫人知道自己错了,温柔小意,伺候夫君,脱鞋拿衣,殷勤的很。
没了顾虑,范夫人这次又让身边的得力嬷嬷把苏家母女请到酒楼,商讨食方子,据范夫人所知,苏记早茶铺子里的早餐点心种类很多,她想了几天,决定把鸿泰早茶铺子每个月盈利分二成给苏家。
除了提供食方子,什么也不要做就拿二成盈利,在苏若锦的预估内,算是谈妥了。
苏若锦便把写好的食方子递给了范夫人。
苏若锦道,“给夫人的,比文山街的种类还要多些。”
这倒让范夫人没想到,她惊讶的望向小娘子,“为何?”
“京城比文山街更方便、更有食客。”
范夫人夸的心服口服:“小娘子大气。”换作是她,不一定有小娘子的魄力。
“夫人谬赞了。”苏若锦笑道,“夫人赚得多了,我不也赚得多嘛。”
话是这样说,但自古谁没防人之心,小娘子这样有魄力,要么是年纪小不懂,要么还有真本事。
范夫人倾向于后者,打交道几年,她算是看到了小娘子手中的本事,笑着点头,“好好,小娘子放心,每个月分成准时送到你家。”
“多谢夫人。”
食方子上把早茶点心分成八大类:包类、饺类、糕类,团类,卷类,饼类,酥类,其他等。
而包类最常见的就是包子了。苏记用的是小笼包子、蟹黄包子等,属于扬州早茶,给范夫人的是广式的,比如叉烧包、奶黄包等;
叉烧包外皮开裂不是切割而成,而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合适比例的白糖,蒸制过后自然开裂,口感宣软香浓有嚼劲,是广府人的最爱。
说到饺类,大家第一反应必然是水饺和蒸饺。水饺在一些茶楼里会有,但是广式茶点一般还是会以蒸制为主,鼎鼎有名就是虾饺,文山街苏记也有。
第三类是糕类,正所谓“步步高升”,糕类在早茶中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桂花糕、马蹄糕、枣泥糕、年糕等,其中马蹄糕以荸荠(马蹄)粉为原料制成。马蹄糕爽嫩弹牙,不时咬到切成细丁的马蹄,非常爽口。
团类常见的有艾糍、青团,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两种,还开发了一些花样,比如用竹叶或是荷叶等包裹糯米面做成的团子,既好吃又有意境,精致的很。
说起早茶中的卷类,大家第一反应或许是春卷,但这里苏若锦给的是自家的特色——肠粉。
范夫人想苏家早餐铺的肠粉食方很久了,一直没好意思开口,没想到苏二娘这次给了,高兴的合不拢嘴,越发觉得小娘子有气魄。
“阿锦是个干大事之人。”
苏若锦:……干不干大事不要紧,要紧的有钱赚就行。
第177章 生日(加更)
至于饼类,大胤朝人最擅长这个,苏若锦也是给的南瓜饼、芝麻饼就不说了。
酥类点心大胤朝不多,但是一个千层酥就够了,只要会做这个,那只要稍加点拔,什么梅花酥、荷花酥、天鹅酥都可以制作出来。
当然这是明酥。
苏记用的是暗酥,比如蛋黄酥。蛋黄酥表皮光滑,咬下去酥脆可口,已经是苏记特色,这个没给范夫人。
点心种类之多,并不是几个大类可以涵盖的,比如苏家一直卖的烧卖等,不管是广式早茶,还是扬州早茶,除了这些点心,实际上还配肉丸、滚粥、清蒸排骨,而小菜类有腌的、渍的,还有白灼菜心等时令小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