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128章 董妈妈讲故事
  想在泥潭里不被拖死,那就要让人避之不及,这就是史二在最底层摸出的生存规则,只要史家人都厌恶他,他想拿多少钱回来就拿多少,跟恩赐一般,没人敢置喙,甚至拿了他的钱,还希望他早早死在外面不要回来。
  所以当史二提出分家不要一砖一瓦净身出户时,史家个个跪地谢老天。
  没有财产纠纷,分家之事很快分割清爽,从此以后,除了逢年过节孝敬爹娘外,不到生老病死摊份子,史老二将不再往家中拿钱,从此顶门立户自成一家。
  史二去文山街寻租房时,苗二翠便在董妈妈手下学做早食,除了肠粉用的澄粉技术保秘外,其它能教给她的都教给她了,包括如何让小笼包拥有充盈的汤汁。
  一边干活,一边看似很随意的讲故事给她听,“话说以前有两个地主,一个辛辛苦苦扣扣搜搜一辈子,到临死时攒了几千两银子全都传给了儿子,他想有这么多银子,他儿子一辈子肯定过的比他舒服,老地主死后,他儿子的确过的比他舒服,可这种舒服只有几年光景,没有老地主约束,小地主花天酒地、赌吃嫖窑,很快就把几千两花光了,从此成了食不裹腹的穷光蛋;
  而另一个地主呢?他在世时,该吃吃,该花花,到死时,除了一座小院子,就教给了儿子刨地种庄稼的本事,人们都以为小地主没财产继承,以后的日子肯定很苦,结果三五年光景,小地主不仅在老爹留下的一块土地上种满粮食,自己另外还买了很多田,竟成了那一带有名的大地主。”
  苗二翠跟董妈妈学手艺有十天多了,从没听她讲过什么故事,突然到学小笼包时她就讲了,为什么呢?她想不通,晚上放工才问自家男人,“二郎,你说董妈妈说这个故事什么意思?”
  “小笼包?”
  苗二翠点头。
  史二常在街面上走,听人八卦过苏记小笼包里的汤水一般人根本做不出来,竟是一道秘方,“那我明白了。”
  苗二翠没听明白,只是感慨叹道,“谁能想到小笼包里的汤汁竟是猪皮煮的汤冻。”
  “小东家这是敲打我们。”
  “怎么敲?”
  史二回道:“让我们别把秘方卖了,就算卖到大价钱,这些横财也会很快花光,但秘方不卖,我们一直做着,钱财就像细水一样长流,能保我们一生不愁吃喝。”
  “天啊,国子监夫子仆从都跟别人家不一样,警告个事情都这么拐弯抹角。
  史二冷回道,“真敢把这个秘方卖了,这京城恐怕就没有史二一家五口了。”
  苗二翠听的发一身冷汗,“这……这么严重吗?”
  史二点头,也警告妻子,“后厨重地,以后也跟东家一样严格把关。千万别让人随意进入,就连儿子女儿也要小心,不要让他们知道,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把秘方泄露了。
  半个月时间,史二终于找到房子,可这房子几乎就在街尾,很偏,史二请苏若锦帮他想想办法,既要省钱,又要位置好。
  苏若锦白他眼,“你当我是许愿池啊,跟它说什么就能实现啊!”
  啊……怎么跟许愿池搭上了,史二一脸不解,“要是在门口摆摊,怕是没人过来买。”
  第129章 小师妹
  苏若锦更是翻白眼,“史二叔,你是不是赖上我了?”
  史二:……
  赖肯定是没赖的,但抱大腿算不算?
  不管是出于本能还是天分,史二在如泥潭的史家挣扎而出,但正如苏若锦对他的品评,做生意资质一般般,如果受环境逼迫,他的资质还能往上爬爬。
  这不,有了苏二娘这样和善又有脑子的小东家,史二整个人一下子松懈下来,脑子都不用了,习惯性的就来问小东家怎么办?
  明明三十多岁,却像个孩子一样,一脸讨好的望着她,苏若锦摇摇头,“史二叔,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生意也一样,也要靠自己动脑筋。”
  “我……你……也说了,我做生意的头脑一般般,能不能像鲁家那样,咱两家分成,我负责出力,你给我出主意?”
  “给你独自拿钱的机会都不要?”苏若锦倒是感觉奇怪了。
  在苏若锦面前,史二向来没有虚话:“我……我没那本事。”
  苏若锦没看上史二做生意的能力,没要钱就把早食手艺让他婆娘学去,还让董妈妈给她讲了个故事,就是让他们两口子好好经营生意把日子过起来,没想到史二倒是有自知自明,非要抱苏家大腿。
  虽然这个大腿也是借着小郡王与范大人得来的,但那也是大腿啊!
  最后,苏若锦同意了史二家用苏记招牌,算是苏家的加盟店,三七分成,苏家三,史家七。
  谈好后,苏若锦想了想,史二的资质就这样了,那孩子呢?
  于是便问道:“你最大的孩子多大?”
  史二连忙道:“已经十六了。”
  “识字算账会吗?”
  史二摇头,连饭都吃不上,那有钱学这些。
  “你有几个孩子?”
  “婆娘怀了五、六个,只存活三个男娃,老二今年十二,老三七岁。”
  古人没有避孕措施,几个孩子年龄相差这么大,看来中间有夭折的孩子,活着的孩子都是男娃,难道女娃……不知想到了什么,苏若锦头皮一阵发麻,眼神很不善的望着史二。
  史二像是看懂了小娘子的眼神,连忙保证,“有的是在我婆娘肚子里就没了的,有的是没满月就没了的,真没像别人那样溺过女娃。”
  苏若锦冷哼一声,“最好说的都是真的,要是让我知道你重男轻女伤害女娃不会跟你合作的。”
  “不会的,不会的……”
  史二当然跟当下人一样重男轻女,但他没怎么心虚,有两个确实在肚子里就流掉了,还有一个生出来是女娃子,但不是史二两口子作贱死的,是他母亲史张氏,孩子在月子里被她偷出来溺死了,为这她婆娘哭的差点瞎了眼。
  既然是加盟,苏若锦便让书同叔带她出城去文山街看史二口中不像样子的小院,看怎么安置早饭摊子,顺便做了零食带去书院给哥哥吃,程迎珍还让女儿带了换洗衣裳,“把脏的带回来了。”
  带衣裳,苏若锦同意,但把脏衣服带回来,就算家里有仆从,她也不会干这事,让苏大郎去东山书院,其中一条就是让他独立自理的。
  苏大郎是要走仕途的,官场浮沉,人生那能没个起伏,一旦陷入到逆境中,如果没了仆从,他连自己都不会照顾,还怎么有机会东山再起。
  苏若锦嘴上答应,心里想绝对不会带回来。
  二月春风似剪刀,书同驾着骡车带小主人去东山文山街,史二带着三儿子跟在车上,三个男娃个个长得又瘦又黑,看到苏若锦,不是害羞低点头,就是好奇盯着望。
  毛丫朝那个最小的男娃子瞪了眼,“别乱看。”
  七岁的史三郎史宝祥龇牙咧嘴直笑,“小娘子好看。”
  苏若锦:……
  为了看看史家三个儿子怎么样,她让史二把他们带上,没想到史小三居然是个熊孩子,那玩劣的性子着实让她不喜。
  史二家的老大低着脸,虽没表现出什么,苏若锦却能感知到这孩子一身阴气沉沉,好像躲在墙嘎啦里偷窥的问题少年一样,让她犯怵。
  最正常的大概是史二家的老二,既不低头,也不像史小三没规矩双眼乱瞟,偶尔遇到苏若锦的目光,微微一笑,很坦然,还行吧。
  原本想与史家三个孩子聊聊的,却不如史二给人舒服的感觉,她一下失去与他们打交道的兴致。
  一个多时辰之后,终于到东山文山街,还有几天就要到三月,中午时分,太阳高照,温暖和熏,一行人走在不宽的街道上。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挑担的,拎篮子的……各式小贩穿梭在人群中叫卖,很是热闹。
  两边铺子,高矮不一,除了一座两层酒楼还像样外,其它铺子门脸都不大,胜在干净,大概是因为做书院学生的生意吧。
  半刻多钟才走到街尾,看到史二租的小院,三间屋子,要不是有个破败的围墙,根本称不上小院。
  此刻,苏若锦明白了,史二不是向她讨主意,而是向她讨钱,把这破三间整好,还真要花上大几两银子,这还是最基本的补修。
  史家,除了史二穿得还算体面,不管是史二妻子还是他三个儿子都营养不良灰败颓丧,一看就在穷困潦倒中挣扎,那有钱搞这个。
  苏若锦问:“小院租金多少?”
  “三百文。”
  价格还算可以,可是……
  苏若锦眉头皱的死死的,她不想租,她想买。
  “见过房东吗?”
  史二点头,“见过,是下面村子里的,听说这院子是他祖父的,后来家道败落,他们搬到乡下,把这个小院出租,一年靠收点租金过活。”
  苏若锦想见见人,“你去找牙人,把房东带过来,我想见见他,跟他谈谈修补房子之事。”实际想买,但她不露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