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苏三郎人小,更不懂了,此刻瞌睡来了,张张嘴,“书同叔,我想睡觉。”
一直悄悄看热闹偷笑的书同从饭厅门口踅进来,一手抱起苏三郎,一手牵苏大郎去休息,等把他们安顿好,他还得去工房继续干活呢。
个个都走了,董妈妈摇头失笑,过来牵二娘子,忍不住点她脑壳门,“要在别人家,早就被打的屁股开花了。”
苏若锦一手牵着董妈妈,一手捂着屁股,一点也不疼,她是羞的,她内芯可是二十五六岁的女青年啊,被三十岁的男人打屁股,干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没两日,果然有好几个铺子卖山楂,相国寺门口,书同他们的生意没那么好做了,甚至有剩余的货带回来。
书同气不过,就去那几个铺子打听,果然不出所料,其中两个杂货铺就是姚夫人的。
还差好几天才正月十五呢!书同坐在工房门槛上,托着腮,长吁短叹。
冯望田望望苏家储藏间,还有三四麻袋,至少有三百多斤。
苏若锦一点也不悲观,朝他们招招手,把他们都叫进工房,坐到八仙桌前,“咱们来算算账,算好后就把你们的提成结一结。”
冯家山楂本钱,货一来时,苏若锦就结给冯叔了。
用了不到半个时辰,苏若锦就把连董妈妈在内的工钱、提成都一个个结清了。
冯家父子除了卖山楂的本钱二十五两外,另父子三人又得三十两,相当于每人一个多月时间赚了十两银子,冯家要不吃不喝存两年才能存到净十两银子。
一下子得了三个十两,父子三人激动的手直抖,不敢相信,“小娘子,是不是你算错了?”六岁,哦,不,过了年,小娘子七岁了,那也太小了,会不会算错了?
苏言礼坐在八仙桌主位,温润端方,四平八稳,国子监夫子的威严尽显,她女儿读书写字可能不太行,但算术方面极有天赋,比他这个老子都开窍,怎么可能会算错。
他徐徐开口,“不会错。”
大官人都说不会错,那肯定不会错了。
冯望田领着两个儿子就给东家磕头,感谢贵人之恩,真磕得书同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拉起。
通过近两个月接触,苏若锦觉得冯家人值得合作,有意培养他们。
“冯叔,要是农忙不忙时,你让大石二石来京城,跟我们一起学字、学算账,这样就算生意做大了也不担心两眼一抹黑。”
要是以前还在山村里刨土裁树,冯望田或许不觉得读书识字有什么用,可自打进京见过世面后,他不这样想了,小娘子一说,他就高兴的连忙应承下来。
大恩大德啊!冯家父子三又磕个不停。
关于山楂的生意就告一个段落了,苏若锦不仅结了冯家父子的工钱,还买了不少东西给他们,美且名曰——发福利。
冯望田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东家,骡车都走出巷子了,他又折回头,“小娘子,你们家是不是缺个烧火煮饭的丫头或是婆子?”
初六,大胤朝公务员又开始上值,早饭摊子早该摆起来了,为了抢山楂片生意,已经晚了三天,要是董妈妈与书同叔一出摊,家里的活又忙不开,确实缺人。
最好两个才好。
苏若锦点点头,“冯叔有人选推荐?”
“我大姐的长女,成过婚,因不能生孩子被婆家休回来,被大姐的婆婆嫌气,整日里不是打就骂,我看着可怜,见东家你们这么好,所以忍不住就想给这个孩子一个出路,不知……”
亲戚不亲戚,休不休,对于苏若锦来说都不是问题,“只要手脚勤快,人老实不多话,就过来试试。”
“小娘子你放心,人肯定是勤快老实不多话的,要是那差的,就算是我女儿也不往东家这里送。”
他可还想一直抱恩人大腿呢,要是外甥女不好,就算再苦,他也不引见。
苏若锦同意让他把人带过来看看,“丑话说在前头,试用过了就留下,要是不过,我也不卖冯叔你的面子。”
“那是自然。”冯望田没有不答应的。
冯家父子三人走了,苏家院子一下子空了很多的感觉,书同都不习惯,“要不,二娘子,你把我的月银提成拿去买个丫头回来?”
第36章 日常
苏若锦补了书同这两年的月银再加上这两个月工钱提成,也有三十多两,也算小有钱了。反正他现在用不着,让苏若锦给存着。
苏若锦道:“不用你的钱买人,给你存着娶媳妇。”
书同像是触动了什么机关,“等我有了媳妇,是不是就可以不要买丫头婆子了?”
苏若锦:……
难不成一人为奴,还让人全家为奴啊!她心可没那么黑!
苏若锦最后还是拒绝了书同叔的好意,再说这两个多月,在山楂上她赚的也不少呀,除了成本人工等杂七杂八费用,到手的净利润二百多两,再加上卖早餐赚的,她现在手里有三百两。
三百两啊!
苏若锦打算置个早餐铺子,让早餐生意成为苏家日常开支的来源,从此,在大京都汴京生活,再也不要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了。
不过此事不宜操之过急需慢慢寻,一旦寻好,可要经营很久的,马虎急燥不得。
过了正月初十,书同与董妈妈照常出摊,苏言礼也践行了自己说出的话,为救姨婆四处奔走寻找机会。
苏若锦在家里,忙碌时就是个小大人,闲暇时要是太阳好,就到巷子里疯玩,踢毽子、扔沙包,跟一般小屁孩无样,享受童年乐趣。
左邻薛五郎来找苏大郎一起学习时,他的妹妹薛六娘总会跟过来,为了不打扰两个小郎君学习,苏若锦不仅要带自家大弟,还要照顾娇气包薛六娘。
左邻薛夫人好像并不喜欢苏家,苏若锦不大想跟他们家多交往,但薛五郎似乎很喜欢跟苏大郎一起学习,她为了哥哥学习不孤单,也就忽略了薛夫人的态度,大家都是孩子纯真无邪,就不要管大人什么态度了。
杨四娘也嫌弃薛六娘,不过阿锦能忍,她也能,蹲在地上玩抓小石子,三个人轮流来,苏三郎人小插不上手,急的趴在苏若锦背上哇哇叫。
女孩子们不愿带三岁小男娃,三岁以上的小男娃又嫌三岁孩子笨笨拙拙不带他玩。可怜的苏三郎只能来挤姐姐,急的哇哇叫,“阿姐……阿姐……我要玩……我要玩……”
苏若锦便让杨四娘与薛六娘让给弟弟玩一把,杨四娘干脆的肯了,薛六娘不肯,把小石子抓在手心里就是不肯给苏三郎。
杨四娘一看她这么霸道就生气,伸手就抠她手指,要把小石子扒出来,薛六娘又不肯紧紧的握住。
两人不知不觉又干上了。
没一会,年龄小一岁的薛六娘落败,手指被杨四娘抠的通红生疼,护疼般松了手,石子立即就被杨四娘抢去给了苏三郎。
苏三郎破涕而笑。
薛六娘哭了,“我再也不跟你们玩了!”转身就往家跑,她的小丫头气的一跺脚,“告诉我们夫人去,让她打你们。”
还没玩上石子的苏三郎被丫头吼的愣住了,朝阿姐、杨四娘问道:“她怎么不跟我们玩了?”
苏若锦:……
怎么有种小屁孩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感觉!
杨四娘也气,站起来气呼呼的朝薛家方向,“哼,本来正月十五,我爹娘还准备请周围邻居去我外祖家灯棚看灯呢,现在才不要请她。”
右舍杨夫人——郑还燕,大胤郑国公府庶子的庶女,跟程迎珍差不多,都是庶子的庶女,但郑家是国公府,程家只是个伯府。
五爵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各朝代的爵勋一般情况下都是五世而斩,如果不想被一代又一代削弱,唯一的办法便是子孙中有能人建立功勋得到皇帝赏识,便能保住爵位不被削级。
大胤朝开国到现在快百年,经历了几代人,刚开始两代,皇帝并没有五世而斩,但第三代皇帝开始,世家贵勋若无出色子弟为国效力,爵位便一代削一代。
程家从侯府已经削至伯府,如果程伯府子弟中再不出优秀子弟,那下一代便是子爵,根本没什么封邑。
以苏若锦看来,程伯府能养出她外公这样的庶子,他的下一代估计也保不住伯爵了。
但郑国公府就不一样,从开国到现在,郑家子孙一直活跃在大胤朝重要官职上,要不然怎么会一直是国公之爵,庶子的庶女又怎么会嫁给有拥有实权的监察御史杨大人。
杨四娘杨碧容笑眯眯的勾住苏若锦手臂,“我娘说要请你哩!”一直给她好吃东西,杨四娘可喜欢苏家阿锦了。
苏若锦笑着摇摇头,“已经有人请我爹了,我会跟爹去。”
杨四娘一听,失落的很,不依的摇她手臂:“不嘛,我想跟阿锦一起看灯。”
范夫人对她的桂花糕感兴趣,苏若锦无论如何都要跟他爹一起去范家灯棚看灯,不过她又不是真的小孩子,自然会哄真正的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