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第726节

  “三十载,春秋去!”
  五庄观中,许阳轻笑,止住讲道之声,看向下座众修:“诸位可有所获?”
  “大仙妙法真传,我等受用无穷!”
  众修起身,又是大礼做拜,感激之情更难言表。
  此一讲,三十余年,道法深入,不知令多少修士突破,化神破返虚,返虚晋合体,其中佼佼者,更是大破天人之关,凝就仙力,入境大乘。
  丹元之会,至此已历四十余年,但一切却恍如昨日,没有半点岁月感受。
  众修如梦初醒,又见许阳轻笑,转向劫境众仙:“贫道新得一法,名曰九天玄经,乃是太清法传,阴阳造化之道,诸位可愿与吾同参?”
  “九天玄经?”
  “太清法传?”
  “阴阳造化之道?”
  众仙眼神一凝,皆见奇异。
  妙演三乘教,微精万法传,听道四十余载,他们虽不似低阶修士那般受用无穷,但也获益良多。
  不得不承认,这位万道尊主,确是功参造化,学究天人,那真仙之力不止由天工造法与九仪轩辕而成,自身大道功果,同样不可忽视。
  但如此都还未尽,又要讲什么九天玄经?
  九天玄经,什么九天玄经?
  地仙界中,有此法门?
  还是太清法传,为何从未听过?
  众仙心中,惊疑不定,但也不好反驳:“道友不吝法传,我等怎能不愿?”
  “哈!”
  许阳一笑,也不多言,直接宣讲开来。
  “道出於无形,无名无声,无色无味,淡然以虚无为宗,自然为生,以清微玄元之气为本,有无极之功,无表无里,亦无上下,无有前后,先天地而生,其要妙广远弥漫,不可得名,故字之曰道,合则为元气,散则天地,天地三千六百亿万岁一合会,数穷於三五七九,而天地寿尽……”
  道法宣讲,正是太玄之经,立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诸多异象现于丹元之会。
  众仙一怔,随即惊醒,忙忙转眼望去,只见道君高居于上,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字字真言,句句玄理,岂是一妙能诠?
  九天玄经,九天玄经,太清嫡传之法,峨眉根本之功,可入天仙的大道法门。
  地仙界中,虽有上古遗留,不乏通天之法,但或多或少都有残缺。
  如九天玄经这般,传承完整,直入天仙的法门,不能说没有,但绝对罕见,收于各大仙神门户之中,乃道统不传之秘。
  但如今……
  一干劫仙,满面错愕,随即惊醒回神,端正坐好,细细倾听,就连大慈菩萨这位八劫佛尊,都是面目凝重,不敢分神。
  她为佛门菩萨,凭慈悲之心,修造化之道,这以阴阳造化之理为本的九天玄经,对她已不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般简单,甚至可转根本,化佛为道!
  她虽然无此念头,但如何都不会排斥这等天仙妙法。
  八劫佛尊,尚且如此,其余人等就更不用说,再无此前轻慢之心。
  许阳看在眼中,不做点破,只讲道法真经。
  九天玄经,这门天仙道法,落入他手已有一千余年。
  这一千多年来,许阳几大分身,神武许青阳,道法李留仙,还有地仙镇元子,以及现世本尊,蓝星乾进,都在钻研此法,助长自身。
  但不得不说,这天仙法门,实在太过玄奥,他又不是任白眉那等天纵奇才,短短一千余年,成果实在有限,也就是助他将丹法造诣提到八阶,符法阵法将近突破而已,那心心念念的一气化三清之法,两仪微尘之阵,还有先天一炁太清神符,根本不见头绪。
  事实上,就是任白眉这等震烁古今,天资绝世的奇才,修炼这九天玄经与兜率真敕也用了极大功夫,数万年苦功,海量心血投入,才得器阵双绝,剑道无伦,两仪微尘,一气太清等功果。
  许阳没有任白眉那样的天资,也没有任白眉那样的时间,地仙界的通天之争,蓝星世界的天魔之患,全都迫在眉睫,逼迫他尽快提升实力。
  天资不够,时间不多,如何是好?
  唯有开挂!
  千年苦功,许阳将九天玄经所得,兜率真敕所获,融入道经之中,改为自身法传,在这丹元会上放出,传给天下修士与一干劫境仙神。
  如此一来,便可凭借道法技能,道经之主的效果,还有教师技能的一系列特性,让这些劫境仙神成为他的“修炼挂件”,帮助他修炼这九天玄经与兜率真敕。
  说到这里,许阳不得不再赞叹一声,这九天玄经与兜率真敕的玄妙。
  这等大道真法,无形无相,不拘一格,与他《道经》相融,也是畅通无阻,不像重修一门功法,反倒像将一名功法的品阶提升,化腐朽为神奇。
  其中原因,便是道有不同,众生所见,皆为真理,只看如何领悟罢了。
  许阳凭这九天玄经,将自身《道经》升级,可称为《九天道玄真经》
  同样道理,任白眉所修的九天玄经,也可用九天剑经,太清道典等别称。
  这就是这门太清妙法,天仙传承的玄妙之处。
  一万个修者眼中,有一万部九天玄经,部部皆真,尽通大道,只看你有没有那个悟性将之修成。
  许阳的资质略有不足,但将《九天玄经》改为《九天道玄真经》之后,“道经之主”的特性效果便可发挥,以众生之力,助自身修行。
  所以,对这天仙法门,许阳没有任何吝啬,直接在这丹元会上宣讲开来。
  如此这般,道经宣讲,众修皆醉。
  上到劫境,下到大乘,皆在妙法之中,见得大道玄真。
  可惜大乘之下,却是晦涩难明,眼看道主讲道,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众位仙真皆浸其中,自己却一窍不通,不由急得抓耳挠腮。
  但也有少数气运之人,天资悟性高绝者,悟得几分玄妙,一时笑逐颜开。
  如此这般,道法声声不知年,又是数十春秋去。
  六十年后,五庄观中。
  “妙哉!!!”
  一道欣然而起,周身仙气奔流,直接纵身飞去,冲入高天之中。
  正是……
  “紫阳真人?”
  “这……!”
  一干难悟真经玄妙,只得枯坐观中的低阶修士,望着纵入九霄的紫阳真人,不由惊呼出声。
  紫阳真人,南瞻真修,成名已有数万年之久,乃是南瞻大乘之中辈分最老之人,不论修为,单论资历,还在不少劫境仙神之上。
  但奈何,修行之路,达者为先,纵然年岁不小,资历极高,但大乘就是大乘,方才迎客之时,面对劫境仙神,只能以晚辈自称。
  但如今……
  “轰隆隆!”
  殃云漫漫,雷霆轰轰,天劫漩涡之中,一轮紫阳大放,欲证长生仙果。
  第524章 说法
  “轰隆隆!”
  紫日破雷霆,雷霆吞紫日,如此这般,不知多久,终是云收雨散。
  一人飘然而下,周身紫气氲氤,尽是仙灵之机,顶上三花,胸中五气,虚实凝现,又敛身中,化做仙道功果,长生真种。
  不是紫阳真人是谁?
  “道主!”
  仙境劫考已过,紫阳真人返回观中,快步赶上前来,不顾左右众人在侧,向着许阳纳头便拜:“老朽……”
  话语未完,便见许阳上前,两手将他扶住:“道兄,大器晚成矣!”
  听此话语,纵然已为劫境仙神,紫阳真人还是险险把持不住,几欲落泪,但迎上许阳目光,立时又转声笑:“紫阳今生,能遇道主,真乃九世之幸!”
  “哈!”
  许阳一笑,举起酒杯,面向众人言语:“此次丹元之会,双喜临门,诸位道友举杯,为紫阳道兄贺。”
  听此一言,在座之人纷纷举杯,纯钧剑君,牡丹仙子等南瞻旧友更是高声祝贺。
  “恭祝真人,仙果有成,长生得证!”
  “南瞻得一真修,学宫得一仙人!”
  “此次丹会,必成佳话,留名青史!”
  “道兄厚积薄发,这劫境仙果,理所应当!”
  众修举杯祝贺,紫阳真人眼眉见笑,纷纷还礼。
  见此一幕,一干暗自仙神,亦是暗自感叹。
  渡劫大乘,看似只有一境之差,实际却是天渊之别。
  别的不说,就说寿数,大乘修士寿元普遍都在五万之间,少数天地异种与养生有道者,能达十万之数,但无论五万还是十万,有数就是有数,终免不了寿尽之日,亡命之时。
  渡劫仙人就不同了,虽有九重仙劫高悬于顶,但寿数方面确实实打实的长生得道,只要天地不衰,那就无寿数之限,不然如何敢以仙神自称。
  仅此一点,二境之间,便有天渊之差,仙凡之别,除去天工造法那等惊世法门,还有部分仙绝之阵,几乎没有什么手段能够弥补。
  所以,大乘修士,毕生夙愿,便是晋入劫境。
  但这劫境天关,仙凡之别,岂是轻易?
  不知多少大乘,穷尽毕生心力,都触碰不到那劫境天关,更别说鱼跃龙门,蜕凡为仙了。
  如那阴天君,真仙门第,四法同修,都卡在了最后一关,如何都无法超脱。
  相较起来,紫阳真人要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凭借丹鼎之法养生之术,修行八万余载,还在大乘圆满,那仙门近在咫尺,但就是无法推开。
  能入大乘之境,修得七阶丹法,资质悟性决计不差,不说天之骄子,也是人中龙凤,但有些东西,有些事情,它就是差那么一线。
  就那一线之差,成为毕生之难!
  若无今日这份机缘,他怕是终身难入劫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