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打捞王 第756节
第1717章车里有枪
“老板……”卡辛一直在叫萧鹏。
萧鹏听后却道:“今后有你开车的时候,我先爽够了再说……你先给我解释一下这个红绿灯是怎么回事!”
萧鹏开着那辆嘎斯3937正在一条‘高速公路’上‘狂奔’呢!
为什么要在‘高速公路’上打引号?因为这条路放在国内就是个省道级别的道路,顶多两辆卡车可以并驾齐驱,路边也没有任何遮拦,可以说就是一条普通的道路而已。但是这条路在这边就是叫高速公路,而且是十分关键的高速公路——这条道路从诺亚布尔斯克一直通往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西南方的汉特曼西斯克民族自治区的首府汉特曼西斯克也就是当年网球第一美女莎拉波娃的故乡。
别看这道路这个样子,其实能修成这样真的已经很牛x了。
这条路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冻土带上,而且有的路段是季节性冻土带有的是属于永久冻土带,等到夏季冻土解冻整个路面都成了泥潭沼泽。冻土道路建设一直是困扰全世界的老大难问题,事实上这个世界上能在冻土上修好铁路和公路的国家也不多。
其实就算这个道路不宽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里压根就没有车同行,感觉睡着觉开车都不会因为发多大的事物。
萧鹏俩人在这里开车走了半天,结果只看到一辆叫不出名儿的集装箱打开车。
那车是往诺阿伊布尔斯克运送日常物资的卡车
那为什么又要在‘狂奔’上打引号呢?
这辆嘎斯3737压根就跑不快,最快时速也就是八十公里,不打引号打什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能跑快萧鹏也不敢跑:这里路上都是积雪,虽然有铲雪车处理过这车轮胎也是专门的雪地胎,但是跑快了依然会非常危险。这样的路况跑个五十、六十就很可以了。
至于他为什么要说让卡辛给自己解释红绿灯呢?
真特么的见鬼了!
就在这样直勾勾的马路边上竟然有一个红灯!这里不是十字路口,就是一条笔直的马路,周围都是旷野没有任何建筑物!谁能想象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有一个红灯是什么感觉?
更神奇的是这个路灯竟然还是工作的!
尼玛这里的涅涅茨人聚居地都有很多地方是没有电的,结果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边的红绿灯竟然有电?
到了俄罗斯真的是各种挑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卡辛?卡辛?”萧鹏招呼在车厢的卡辛道:“你过来看看这个红绿灯是怎么回事?我该停不该停啊?”
卡辛无奈道:“老板,这样缺心眼的路灯你管他干什么?”
萧鹏听后干咳两声道:“我以为这是你们俄罗斯有什么特殊法规呢。”
卡辛解释道:“老板,这些修路的总要找个理由搞出来点儿钱中饱私囊吧?”
萧鹏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比出大拇指:“还是俄罗斯人了解俄罗斯,我就想不到这个红绿灯有这么神奇的理由。”
卡辛却道:“老板,你就别感叹那些了,你快来看看这个吧。”
“什么啊?”萧鹏扭头看了一眼,直接踩了一脚刹车把车停了下来:“你哪来的这玩意?”
卡辛指着车厢里的箱子道:“这里放着的。”
萧鹏捂脸了。
卡辛手里拿着的是一把前苏联时期设计生产的vss狙击步枪。
玩过《绝地求生》这款游戏的人一定都对这把枪有印象,这是属于那个游戏里基本上谁也不愿意拿的枪。因为威力小射程近弹道下垂太大,被玩家戏称为‘呲水枪’。
但是游戏毕竟是游戏,在现实中的vss绝对不像游戏里那么‘水’,甚至说他是‘近战狙击之王’都毫不为过。
这枪从来就不是标准的狙击步枪,它的定位是‘特种狙击步枪’、因为子弹飞行速度慢所以射击时几乎没有任何声音——这一点就非常可怕了,要知道普通枪支就算是安装了消音器,声音还是要比鞭炮响的多,根本不像影视作品里那样一点儿声音没有。
而且这枪的子弹也是特殊设计的,他用的是9x39毫米的亚音速子弹,这种子弹够慢所以保证了没有声音,尽管射程比较近,最大射程也仅仅四百米,但是他却能达到每分钟八百发子弹的射速,基本上赶得上冲锋枪了。超高的射速加上超低的噪音再加上远超冲锋枪的准确性,使vss这把枪的实用程度超出想象,能配备这个武器的除了精锐部队和特种部队外,也是fsb的制式武器。
这可是在两次车臣战争中都大放异彩的武器,也是世界枪械中非常值得书写的一把枪。
游戏毕竟不是现实,游戏里为了游戏平衡很难表现出vss的真实性能。不过游戏毕竟是游戏,如果有人在游戏里寻找真实感?那他一定是脑子有病。
萧鹏接过那把vss看了看后道:“那么你的意思就车肯定是俄罗斯精锐部队的车喽,是衣冠不整枪支乱拿的那一拨么?”
卡辛笑了起来。
在俄罗斯有个说法:如果看到一群士兵穿的整整齐齐的制服武器装备都是制式装备?那这说明这是一群菜鸟;如果看到一群士兵身穿各种各样拿着制式武器?那说明这是一群老兵;可是如果看到一群士兵衣服也胡乱穿武器也胡乱拿?那肯定是精锐部队里的精锐!
卡辛听后道:“老板,是不是那样的精锐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vss这枪不是什么样的部队都配发的。我原来在俄罗斯的时候都没有资格拿这把枪,不对,应该这么说:我原来的待过的部队都没有资格配发这把枪!”
萧鹏听后道:“那你的意思是热尼亚在坑我们?”
卡辛摇了摇头道:“是不是坑我们我我无法确定,但是我知道我们车上有不少的武器,车厢里还有不少呢,如果有人为了车上的武器找到我们头上的话,恐怕会给我们造成不小的麻烦。”
萧鹏听后直接调转了车头驶回诺亚布尔斯克的方向。
卡辛不解问道:“老板,你要回去?”
萧鹏点头道:“必须回去,我要问问热尼亚这些武器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为了这事儿我们被抓?那才是阴沟里翻船呢!”
第1718章这歌也能蹦迪?
萧鹏和卡辛在诺亚布尔斯克呆了两天也没有找到热尼亚。那个罚没车停车场压根就没有人,这时候把这里的所有车都搞走都不会有人发现。
俄罗斯人心都是这么大的么?
你起码留个联系电话也行啊!
结果就在萧鹏他们决定放弃寻找热尼亚的时候,却又找到他了……
在哪里找到的?当然是开幕日餐厅!
事实上到了开幕式餐厅门口他一下车就知道热尼亚在里面了——从餐厅里传出来的歌声赫然是俄语版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你丫的行动倒是真迅速!
而等他们进入餐厅的时候,果然看到了正在舞台上高歌的热尼亚。
话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是一首摇滚乐啊!萧鹏还担心到了这边水土不服,现在看倒是多虑了,热尼亚唱歌的时候整个餐厅的焦点都在他身上,餐厅里的女人看热尼亚的眼睛都变成了小星星。
萧鹏考虑了一下,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俄罗斯人热爱文学,这首歌的歌词是普希金歌词改编,容易打动俄罗斯人,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首歌的旋律有苏联时期歌谣的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儿是……
俄罗斯人太喜欢摇滚乐了!苏联解体都可以跟摇滚乐挂上钩。
这还真不是萧鹏胡说八道,很多人都说,当年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1991年的莫斯科红场摇滚音乐节。
当年在前苏联时期,摇滚乐可是‘禁乐’,被视为是来自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洪水猛兽。前苏联甚至还诞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产物就是‘骨头唱片’。
‘骨头唱片’可不是用骨头做的唱片。
在那个年代摇滚乐是‘禁乐’,所以想要搞一张西方摇滚乐的唱片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时候的苏联青年如果能搞到一张西方摇滚乐唱片,那就跟现在大夏年轻人开着跑车一样吸引眼球。
可是怎么把这些唱片流传出去就是个问题。
这可难不倒当年的苏联青年,他们想的办法就是从医院搞来用过的x光片,用它来翻录唱片,因为这些x光片都是用过的上面基本都是各种骨头的x光照片,所以这种唱片就叫做‘骨头唱片’。
尽管这种‘骨头唱片’音质差还容易损毁,但是在那个年代如果一个年轻人有‘骨头唱片’那绝对是最潮的事情——没有之一!
而1991年的时候,前苏联破天荒的允许举办了一场摇滚音乐节,被现在人称为‘91年莫斯科红场摇滚音乐节’,其实这场音乐节的名字是《摇滚怪兽》,是从1979年开始到2006年都有举办的国际音乐节巡演,包括很多国家都有举办巡回演出,在苏联也不是在红场举办,而是在苏联航展的举办地图西诺机场举行。那次音乐节邀请了‘metallica’、‘ac/dc’、‘theblackcrowes’、‘pantera’、‘e.s.t’五支摇滚乐队到现场演出。
有一说一,这个演出阵容真的很强大,除了俄罗斯本土乐队‘e.s.t’外,其余四支都是可以在世界摇滚史上留名的乐队!
萧鹏到现在也想不明白当年苏联当局是怎么想的,那时候的苏联国内麻烦不断,一个月前刚刚发生了著名的‘819政变’,国外更是因为阿富汗战场陷入泥潭被西方国家围攻,整个苏联随时可能会发生暴动和骚乱,结果就这样他们还邀请了一群随时能让人陷入疯狂的乐队来举办音乐节,这不是火上浇油么?
可能他们的初心是想证明我们苏联并没有那么封闭而且他们有自信处理好那次音乐节,结果没想到事情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那场音乐节观众超过百万人次!有32人被踩死超过四百人被踩伤,还有几十人是被政府军打死,最后苏联没有办法,出动了全副武装的正规军,派了直升机和重型坦克去镇压!(ps:伤亡数据是来自于西方统计,准确性不做评价。)
本来苏联那时候该刚刚经历了‘八一九事件’,音乐节开始之前几天波罗的海三国刚刚宣布独立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没过俩月曾经称霸一方的苏联就这么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所以说那场摇滚音乐节是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毫不为过。
但是苏联虽然解体了,但是俄罗斯人热爱摇滚乐这一点儿倒是遗传了下来。起码现在餐厅里就能证明这一点。很多人都跑到舞池里摇摆身体欢呼。
可是特么的这根本就不是一首跳舞的曲子好么?这是一首摇滚慢歌!这歌也能蹦迪?
而且这不是吃饭的地方么?你们不吃饭在那边晃来晃去不饿得慌?这是为了运动运动一会儿多吃点儿?
现在的槽点实在太多,萧鹏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吐槽好了!
“卡辛先生,萧先生,这两天怎么没有看到你们?我接到你们的订桌电话的时候可是开心的不行。”服务克留科夫看到两人进来后热情的和两人打招呼,他接过两人的外套和帽子后道:“我带你们去预定的餐桌去。”
卡辛笑道:“克留科夫,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你可没有这么热情。”
克留科夫把两人的外套交给存衣处的工作人员后把存衣票交给卡辛后如实说道:“卡辛先生,这是欧元的力量。”
卡辛哈哈大笑起来。
尽管俄罗斯的货币是卢布,但是俄罗斯人更喜欢外币,这可能跟那段时间卢布疯狂贬值有关。在这里哪怕花人民币都比花卢布受欢迎,而萧鹏他们没有换太多的卢布,基本都是用欧元付账和付小费,所以在这里才这么受欢迎。
“这边。”克留科夫指着一个方向道:“我给你们找到一个很好地位置,可以更好的看热尼亚的演出。这小子突然开窍了,搞出来好几首好歌!我好不容易才给你们留下这个位置。”
萧鹏其实很不想距离热尼亚的乐队近一点儿,但是看到克留科夫这么热情的话他还真的不好意思拒绝,他和卡辛就去了克留科夫给两人预留位置。
结果刚坐下萧鹏就差点儿骂街——这个热尼亚哪里是开窍了!分明是剽窃上瘾了!
他的下一首歌分明是盘尼西林乐队的《sayitagain》,换成俄语歌词就成了你的歌了?
真尼玛不要脸!
第1719章这就是我创作的
“吆,我的朋友!你这是特意来看我演出的么?”热尼亚早就看到了萧鹏和卡辛,一曲唱罢和他那些‘粉丝’打了招呼后就很热情的拉了一张椅子坐到萧鹏身边,又很不见外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了一口:“你们怎么想喝只有娘娘腔才会喝的起泡酒?哥们,这里可是俄罗斯啊!不过起泡酒也不错,刚才唱的嗓子都冒烟了,正好喝这个解渴!怎么样,我创作的歌如何?”
他跟机关枪似的的说了一大串后把起泡酒一饮而尽还对着萧鹏他们比出大拇指意思是酒不错。
俄罗斯人说话的语速有时候确实能让人抓狂!
卡辛道:“刚才第二首歌很好听,我都想抱着姑娘悠然起舞了。那是你创作的?”
热尼亚一脸得意刚要回答,萧鹏实在看不惯他那个得意的样子揭穿了他:“那是我们国家一支叫盘尼西林的乐队唱的歌,可以叫《再谈记忆》,也可以叫《sayitagain》。”
“小点儿声!”热尼亚赶紧打断了萧鹏的话:“我们是朋友啊,你可不能戳穿我,再说了,我也有创作啊,你瞧瞧,歌词就是我写的。”
萧鹏捂脸了:“热尼亚,你的歌词是费多尔-伊万诺维奇-丘特切夫写的诗歌。你也是只稍稍做了改编而已,这算什么你写的歌词?”
热尼亚却理直气壮的说道:“你也说了啊,我做了改编!那这首歌就是我创作的对吧?这里可是俄罗斯!比诗人更多的还是诗人!用诗歌做歌词这是一种多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