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打捞王 第462节

  萧鹏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是印度人在抗议呢。
  他看了一眼弹幕:“不好意思,我不懂英文。”
  众人一脸黑线,萧鹏的语言能力多强大谁不知道?结果他能说自己不懂英文,你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还真强!
  可怜那人花钱发了那么多弹幕,就让萧鹏一句话给轻描淡写的给推了过去。
  结果弹幕那边一句话把萧鹏给逗乐了:‘你如果不停下你的行为,我们会再一次入侵你们的首都!’
  萧鹏实在憋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印度确实没有历史,但是印度人那莫名其妙的民族自信是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比的。那种迷之自信经常让人无法理解。
  他们当年确实进入过北都,英国人带进去的,那时候他们国家连名字都没有呢!结果就这事儿他们吹到现在,
  果然有一套!看来他们是忘了自己怎么把侵略战争打成首都保卫战的事情了。
  不过跟印度人交流确实有‘大言不惭’的感觉,他们眼里自己就是世界老大!他们国防部每年都会推出一份官方亚洲军事实力报告,他们是年年第一……不知道这个掉下来飞机比服役飞机还多的国家怎么评的。
  还记得某电视节目采访印度某官员,那个官员一脸沉重的说:我们印度有太多问题了,这样真的不行,如果再这样下去二十年后孟买就会被魔都超越了……
  你说了些what?
  萧鹏在外国这么多年,没少跟印度人打交道,在西方见到印度人的几率比见到同胞的几率都高。跟他们是真的没法交流的那种——特别喜欢争辩。
  如果华夏的键盘侠是活在网络中?那印度人基本都是活在现实中的键盘侠。
  跟他浪费时间辩论?
  萧鹏直接抡起锤子:“八十!八十!八十!”
  第1045章船蛆
  这些雕像在海里泡了那么久,不管原来是什么木料的现在都已经腐朽的不行,这也是萧鹏让他们小心打捞的原因,根本扛不住萧鹏的重锤。一锤子下去就成了木渣。
  结果这一锤子下去,想象中的金银珠宝洒满地的一幕没有出现,倒是出现了让人恶心作呕的一幕:被萧鹏敲开的佛像木材里出现了一些白色的细长物体,看样子像是蚯蚓,但是颜色雪白,看上去更像是……大肥蛆!
  话说这‘蛆’长得好长啊!随便一条都要十几公分长。木头里密密麻麻的生活的都是这玩意,密集恐惧症患者看了头皮发麻的那种。
  “呕!”陈泽涛看后干呕了一声:“萧老弟,这是什么啊!够恶心的啊!跟大肥蛆似的。”
  萧鹏听后笑了起来:“陈大哥,你还真说对了,这玩意就叫做‘船蛆’,又叫‘凿船贝’,我原来在马赛的时候很多木质渔船按时都要涂抹化学物质,就是为了预防这玩意。”
  这时候直播间飘过一条弹幕,是赵山河发的,萧鹏看了一眼直接忍不住笑了起来。因为赵山河发的是——‘这玩意能吃么’?
  萧鹏看着弹幕笑道:“山河,直播间的观众肯定要感谢你。你这绝对是根正苗红的大夏人,看到陌生玩意首先关注的是好吃不好吃!那我可以告诉你们,别的船蛆能不能吃我不知道,但是这种船蛆是绝对可以吃的,而且味道相当不错。你看它们长得像虫子,其实它和什么蛤蜊啊生蚝啊是近亲,在东南亚那边这是相当受欢迎的美味而且价格还不便宜,国内一些沿海地区也有吃船蛆的习惯!我在马赛的时候吃过一次,味道没有那么好吃,但是绝对不难吃!”
  “我为什么说这种可以吃呢?是因为这种船蛆其实也是有好几种的,有的巨型船蛆一条能长小两米长,小孩胳膊那么粗,不过他们的饮食习惯和这种普通船蛆不一样,普通船蛆是靠着体内的细菌分解木材为食物,所以它们都是生活在木材里面,而那种巨型船蛆则是以泥土里面产生的有害气体为食。他们也是用细菌来获取营养,获取土壤里面硫化氢等物质然后通过细菌把那些玩意转化成有机物质变成营养,这跟海底‘热泉’附近生活的那些生物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还有的船蛆直接啃石头。反正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老朱呢?”
  他说的老朱是‘卡吕普索号’的厨师朱有道,事实上不用他召唤,老刘已经端着几个小盆乐呵呵的跑了出来:“老板,今天加菜!这玩意好吃呢!”
  说完他跑到那木头渣旁边去捡船蛆了。
  萧鹏对着镜头道:“瞧,晚上加菜了!别看现在咱们眼里船蛆就是道菜,可是原来的水手最恨的恐怕就是船蛆,这玩意太能繁殖了!一只繁殖一次产卵一亿以上!一个月就能发育成熟繁育后代,如果不加防范在那些船蛆危害严重的地方,一条船三个月就会千疮百孔几近报废!也就是现在船体材料变化,不然这玩意还是水手最讨厌的东西……对了,这玩意对人类倒是有很大的贡献!”
  一边的陈泽涛听后不解问道:“这玩意对人类有什么太大的贡献?因为好吃么?”
  萧鹏一脸黑线:“陈大哥,咱不能光想着吃啊!别的国家咱先不说,咱们国家可真的要感谢船蛆,要不然怎么能成为‘基建狂魔’?”
  陈泽涛糊涂了:“‘船蛆’和‘基建狂魔’有什么关系?”
  萧鹏解释道:“现在挖隧道最关键要靠什么机器?”
  陈泽涛想都不想直接回答道:“盾构机和硬岩掘进机啊!”说完他小声嘀咕了一句:“德国人好恨死咱们了。”
  传统挖掘隧道怎么挖?先爆破再人力挖掘,又危险效率又慢。当年有部热播电视剧叫《血色浪漫》,里面那个叫‘袁军’的角色在部队里就是做这活儿的,然后在查看两个没爆炸的炮眼时受的伤。那就是当年挖掘隧道的真实写照。
  而当时西方怎么挖掘隧道呢?用硬岩掘进机挖掘坚固岩石山体,用盾构机进行软土质山体挖掘,这盾构机造型就像个蚯蚓,又长又圆直接钻进山体里去。
  1798年的时候,英国人挖掘泰晤士河隧道时遇到了困难工程被迫中断,而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看到这一幕从船蛆得到了灵感,发明了盾构掘进隧道原理并且申请专利,1818年的时候布鲁诺尔就完善了盾构机的机械系统!而1823年世界上第一台盾构机就生产完成!
  当然,这个技术并不完善,当年也发生过人员伤亡事故,但是布鲁诺尔不断改进盾构机,1843年建成的泰晤士河水底隧道也就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采用盾构技术挖掘的隧道。
  那时候的盾构机还是手动的,1876年英国人布伦顿又发明了采用压缩空气利用机械代替人工开挖,而1964年更是发明了闭胸式盾构机,而现在又在闭胸式盾构机的基础上研发了高智能多样化盾构机。大大的提高了挖掘隧道的速度。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条小小的船蛆。
  而华夏呢?在1997年之前,还在使用传统的爆破挖掘隧道方式进行工作……
  为什么陈泽涛说德国人恨死咱们?也是因为盾构机。
  1997年的时候,为了修建西康铁路打通秦岭隧道,国家从德国进口了两台盾构机,每台价格高达一亿美金,而那时候国家虽然生活好了,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才1398.9亿!而且德国人还只卖机器绝不提供技术,维修保养时候禁止外人在场!
  这可把国内气坏了,于是2002年开始,大夏研发盾构机,现在三千万一台的盾构机占领了世界70%的市场——是人民币!
  这下彻底结束了盾构机的暴利时代。
  德国人作为传统盾构机销售大国,能不恨咱们吗?
  朱有道收拾完了船蛆对着萧鹏伸出大拇指:“老板,再来一盆!”
  萧鹏哈哈一笑抡起锤子:“八十、八十、嘶……”
  最后一声‘嘶’是在现场所有人吸冷气的声音。
  饶是陈泽涛见多识广,现在他也只剩下吸凉气的份了。
  第1046章缅甸红宝石
  和第一个佛像一样,萧鹏砸开的第二个佛像里也是密密麻麻的船蛆,但是由于大家都有心理准备,这次没有像刚才那样觉得不适,倒是佛像里面别的东西让大家合不拢嘴了!
  佛像里本来有个大木箱,但是由于在海里泡了太久也被船蛆破坏,随着萧鹏的大锤抡下,大木箱也碎裂。从箱子里洒落了一地红色宝石。
  “嘶!还真有缅甸红宝石啊!”陈泽涛弯身从地上捡起一枚拇指肚大小的红宝石:“都是‘鸽血红’啊!色也太正了!饱和度怎么这么高?”
  华冲咽了口口水:“陈大哥,你没发现上面的都是小的么?”
  他一边说一边从红宝石堆里拿出一个小孩拳头那么大的红宝石比在阳光下面看了看:“我除了‘卧槽’实在说不出话来了!老板,世界上最大的红宝石原石多大?”
  萧鹏听后回过神来,他没有回答华冲的问题,而是先咽了口口水。
  事实上他也被震惊到了!
  天然红宝石一般矿母岩为大理岩。而大理岩中侵入有花岗质正长岩。而红宝石就分布在接近正长岩的大理岩中,因为独特的形成条件,导致红宝石……基本上没有大个的!
  而且就算偶尔有大的红宝石原石,考虑到色泽、纯净度都问题,还真不一定能比小的值钱。
  就像世界被誉为世界上成色最好最大的‘卡蒙-露西娅红宝石戒指’,上面的红宝石‘只有’23.1克拉。
  目前来说,整个世界范围内,超过20克拉的高品质缅甸红宝石极其罕见。而萧鹏他们面前呢?摆着满满的一堆。最小的也有10克拉以上!
  萧鹏点上一根烟,其实他的手都稍微有点儿发抖。
  现在有种说法,是红宝石不值钱了。
  红宝石不值钱那是因为出现了人造红宝石。这种人造红宝石和天然红宝石硬度一样,物理性质完全相同,色泽则更好看,还可以加工成一些天然红宝石无法加工的特殊形状,最高关键的是:它便宜!
  人造红宝石的计价单位是‘公斤’!
  但是!但是!但是!
  天然红宝石可不是这个价格!它依然是全世界最贵的宝石!一些纯净度比较好但是颜色不算太好的天然红宝石三克拉以下的价格大概是四万美金一克拉,市面上普通的红宝石大概是三万美金一克拉,而像这种‘鸽血红’的红宝石?三克拉以内重量的基本保持在六万美金一克拉。
  但是如果超过三克拉?那就不能论克拉价格来算了,那价格是打着滚的往上蹿!
  而萧鹏这里呢?基本就没有十克拉以下的!那些‘小孩拳头’那么大的基本都是一千克拉起步的!
  萧鹏能不震惊么?随便拿出来个‘小孩拳头’送到拍卖上卖个几亿美金没什么问题吧?
  这尼玛是真发了——这还是第一个肚子里‘有货’的佛像!
  他抽了一口烟缓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用尽量装x的口吻对着镜头道:“其实这里有这么多优质红宝石不奇怪!这毕竟是西班牙王室婚礼的‘彩礼’,而那时候西班牙王室实在是太富有了!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西班牙、葡萄牙都是传统殖民强国,但是现在却没有英国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采用的海外扩张方式是不同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殖民活动,是由王室来主导的,而英国的殖民活动则是私人公司来主导,当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那么多地方,但是都是以王室的名义来进行,所有的收获结果都归王室所有,他们的殖民行为和海洋扩张以及所有的贸易权利都是‘国营’,所有的利益也是由王室和贵族垄断,其它的阶层是没有权力和机会分享财富的。我就这么说吧,十六世纪全地球开采的83%的贵金属都归西班牙国王一个人,所以当时西班牙王族贵族一个个的富得流油,组建更多的舰队大肆扩张。而他们的财富也源源不断。一个能垄断世界83%贵金属的国家想要珠宝不是最好的他们能看得上眼?”
  “为什么后来英国富有呢?咱有一说一,那时候航海风险太大,除了船只沉没外,有时候几乎一半以上的船员会半途死去。败血症对他们来说可是很可怕的病——顺便给咱们老祖宗吹个牛x,为什么咱们老祖宗不怕败血症呢?带点儿黄豆发豆芽吃豆芽菜以及喝茶都能有效补充维生素降低败血症的患病几率。”
  “由于风险太大,英国人就发明了一个办法,就是大家众筹资金分摊风险,成立了一个又一个‘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1555年的时候,他们就成立了‘莫斯科公司’,就是组建船队开发北冰洋航线,穿越俄罗斯来亚洲,跟现在的北极航道差不多;而1584年成立的‘弗吉尼亚公司’则是为了开发北美,1607年的时候他们抵达今天老美的‘弗吉尼亚州’开发了这片殖民地;还有‘麻省公司’开发的马塞诸塞州;‘非洲公司’经略非洲而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开始收则主经略亚洲后来经略全世界。”
  “英国的这种早期殖民行为和海外贸易都是民间公司进行,收益也留在民间,王室只负责收税,而财富由股东共享而不是皇家贵族独断。他们也就是用了这个办法促进了英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当然。。。。。。”说到这里萧鹏抽了一口烟继续道:“西班牙之所以不如英国富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国王太有钱了!太有钱就意味着什么?花钱根本没数。而且因为他们太有钱干脆连议会都不要了,所以他们国家王权太过于绝对,一直到1978年之前,他们国家基本都是独裁统治。而且因为太有钱了,西班牙历任国王都是花钱无数的主,多少钱也不够他们挥霍的,那他们怎么办呢?那就是借钱发布国债。按理说他们殖民地的钱回来之后就要还债吧?可他们不,直接选择赖账。基本从1575年开始,平均20年重复一次一直到今天,从1800到2008年,西班牙政府一共赖账13次超过任何一个国家。而英国这样的国家因为王权受到制约反而总来没有赖过账,两者一比高低立现,谁会有更好的发展自然也可以想想!行了,废话完毕,把这些红宝石编号收好!继续开砸!”
  第1047章满载而归
  “老板!这次发了啊!”说话的是朱有道,但是他的‘发了’和别人眼里的‘发了’不太一样。甲板上摆着十几个金属盆,里面是每个盆里都是满满的船蛆。这么多船蛆放在一起乍一看像是一盆又一盆的面条反而不让人觉得那么恶心了。
  马啸听了这话接茬道:“老朱,这玩意真好吃?别把咱们船上的人都送医院去!”
  他虽然也是有经验的干部船员,也在邮轮上待过,但是毕竟一直在加勒比海那边,那边没有吃这个的习惯。另外他这种‘学院派’船员,和‘卡吕普索号’上那些军人出身的船员比起来,有点儿太‘文雅’。
  “船长,你怂你别吃!”朱有道听后直接反怼道。
  别看马啸是卡吕普索号的船长,但是在‘吃’这面朱有道说了算,马啸的话明显的挑战了‘卡吕普索号’大厨的权威。
  马啸听后撇嘴道:“谁怂啊?”
  杨志斌这时候却一脸坏笑的端着一个小碗走了过来:“船长,给你!”
  “这是什么?”马啸接过碗一脸懵。
  杨志斌道:“蘸料啊,直接蘸着生吃就好。我给你拿一根?”说完他也不等马啸回答,直接用一个连在绳子上的铁桶从海里接了一桶海水,然后从盆里拿出一根船蛆——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故意的,拿的那根差不多是最长的一根,差不多有三十多公分。他把船蛆在海水里涮洗了一下递给马啸:“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朱有道却道:“什么不干不净?照我说你也多余!海底百米多下的船蛆啊!这可是稀罕玩意!来,船长,瞧瞧大家多敬爱你?让你带头来吃!”
  马啸看着萧鹏,萧鹏却一脸玩味的看着他。
  对于马啸这个‘空降船长’其实‘卡吕普索号’上的人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意见的。他们开始以为华冲做船长,结果华冲跑到‘露娜号’上当大副去了,他们以为‘卡吕普索号’的船长会从本船提升,却空降来了一个马啸。
  最让他们觉得无法接受的是:尽管不少人去了‘露娜号’上,可是他们的位置却并没有提升,就像杨志斌,在之前是水手长现在还是水手长。他们和新来的船员虽然一直在一起工作,但是还是有点儿隔阂的。
  尤其是马啸,虽然他们都承认这是个工作能力不错的船长,但是毕竟是外来的。总是感觉融合不到一块去。这是找机会给马啸‘下眼药’呢。
  事实上没有提升‘卡吕普索号’原来船员原因有很多,比如杨志斌,让他当船长那就是‘大材小用’有点儿可惜——总要有人带着干活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