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打捞王 第415节
萧鹏道:“我关闭了私信功能的意思就是不管这些事情。在我们华夏有一个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这个词就是‘专家’。专家是个好词,可是假专家实在太多。而普通人无法分辨真假专家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专家’变成‘砖家’。同样道理,我就是个普通人,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分辨真假,所以干脆谁也不帮。”
迈克尔-希金斯好奇问道:“你这样不怕人骂你冷血么?”
萧鹏想了一下喝了一口酒道:“我父母走的早,自己一个人到了法国,遭遇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破事,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那话怎么说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之,人生说白了就是一个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反复过程。而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人都会想有人会帮助自己,可是根据我的经验来看,能真正帮到自己的也只有自己。我不是不伸出援手的那种人,我帮过的人多了去了,但是我只会帮助我亲眼见到或者确信无疑的,我不想我的善良成为别人欺骗我的工具。”
“善良永远没有错。”迈克尔-希金斯道。
萧鹏苦笑着点头:“是没有错,可是给了人漏洞,我们国家原来甚至有‘乞讨村’,村子里的人平时不劳动不工作,就是到大城市进行乞讨,而他们自己住在小洋楼那日子比大多数辛苦工作的人都要好,靠的就是利用人的善良。而事实上呢?我同学说过一句话说的相当好:在现在的华夏,只要有手有脚肯出力,想饿死都很难!但凡肯干,哪怕是送外卖送快递都能有不错的收入,出现了问题怨天尤人渴望天上掉馅饼?有那时间不如从自身寻找原因。”
“我们华夏是一个与人为善的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是尊老爱幼互帮互助才发展到了今天,可是现在呢?就是因为一些人无限消耗我们的善良,导致现在的国家出现了‘扶不扶’、‘我弱我有理’、‘道德绑架’等一系列问题。说白了都是过分消耗善良导致的。我现在发现,只要懂得说‘不’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迈克尔-希金斯一愣:“好吧,萧,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拒绝我的提议了对么?”
萧鹏摆手道:“希金斯,这事情也要怪我,你孙子大概是搞错我的意思了。我招聘的是普通船员不是干部船员,说白了就是干活的。那是相当的辛苦还伴有危险。而且他也别想能到‘露娜号’上享福,‘露娜号’基本都是我身边的骨干。”
迈克尔-希金斯听后急忙道:“不不不。詹……强尼说了,普通船员也可以。”
萧鹏皱眉头:“你到底多恨他啊,你知道船上的普通船员生活多苦闷么?干活的时候累死,没活干的时候无聊死……”
迈克尔-希金斯直接道:“强尼不怕。只要能跟你的船就好。”
萧鹏微微皱眉,迈克尔-希金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打算派人追踪自己行踪?可是有ais自己的行踪不是秘密啊;那是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机密?自己船上也没什么秘密设备啊!就算是hov他们不是没有技术的,想要技术直接欧盟技术共享跟法国要不就是了?甚至能得到更先进的技术。那这是什么意思?到自己船上受虐的?
他倒不是不担心这个叫强尼的能搞出来什么幺蛾子,船上的人都是老油条了,如果强尼真的有什么目的他们能让他浑身痒痒还找不到到底是哪里刺挠。大不了让马啸他们盯着他就是了。
想到这里萧鹏倒是踏实了下来:“这个强尼有船上工作的经验么?”
迈克尔-希金斯道:“这个真没有,但是他有语言优势!他是学汉语的而且水平不错。”
这倒不奇怪,爱尔兰国内就是英语和爱尔兰语,而他们的第三门学习新语言不是什么德语、法语而是汉语。爱尔兰学生高中就可以选修汉语高考选考汉语。
“行吧,让他来试试吧!”萧鹏下了结论。
第934章水手也晕船
‘露娜号’和‘卡吕普索号’离开了爱尔兰一路南下,他们要去葡萄牙里斯本做一次补给就可以直接去南大西洋异常区。
‘卡吕普索号’多了一个叫强尼的见习水手,也就是迈克尔-希金斯的孙子,全名强尼-希金斯。
说起来萧鹏见到他的第一天就非常不喜欢他——这家伙有点儿小帅啊:接近一米九的身高,深棕色的短发,长相颇为阴柔,再加上不像一般的爱尔兰男人长得那么粗壮还有两条大长腿,虽然长得很瘦却有不错的肌肉线条,放到华夏这妥妥是屁股后面跟着一群小迷妹的‘长腿欧巴’。
看到帅的萧鹏就不喜欢,唯一一点儿好处是这家伙是在‘卡吕普索号’上,眼不见心不烦。
虽然他是迈克尔-希金斯的孙子,但是萧鹏却没有公开他的身份也没有给他特殊照顾,唯一一点儿所谓的‘照顾’就是他自己有一个小房间:这是因为他上船的时候带着超级多的书。还都是华夏书籍,萧鹏严重怀疑他上船不是为了来当船员的而是为了学习汉语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一个老外喜欢华夏文化这就是一件让萧鹏觉得开心的事情,再说了,一个爱尔兰人搞到那么多华夏的书籍,而且在这个年代还喜欢实体书抱着书本阅读的人那都是值得嘉奖的,所以萧鹏让马啸把一个前舱值班室变成了强尼的个人小房间,这也算是给迈克尔-希金斯的孙子的照顾。
在海工船上能享受到单间待遇的人可不多。虽然‘卡吕普索号’相对于别的船来说算是条件好的,那一个房间也是住四个人,而且里面空间狭小不利于通风,什么汗臭味脚臭味之类的,那味道可不怎么好闻。
不过对于强尼住单间这事儿‘卡吕普索号’上的人也没多说什么,估计他们想的跟萧鹏差不多:一个会讲汉语而且爱看汉语书的老外在他们眼里也是个稀罕物,就是该受到照顾的。
不过大家对他的好感从船舶离开科克港之后也就迅速消失:这个世界哪有水手会晕船的啊!而强尼就晕船晕的超级厉害!别说干活了,就连站着都难!
当马啸把这情况告诉萧鹏后他差点儿骂街。晕船怎么有的船员证?怎么通过的船员考核?他
给迈克尔-希金斯打了个电话,而老爷子听后直接嘀咕:“我说他怎么让我帮他搞一份船员证件呢!”
感情办假证也不是华夏特色,这边也有!
萧鹏想让强尼回去,结果迈克尔-希金斯却说强尼会熬过这一关的。
这真的是你亲孙子了么?不是你们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把?
反正遭罪的不是自己,吐啊吐啊也就习惯了。你敢死我就敢埋!
看着肌肉线条不错,结果是个银样镴枪头。
还好强尼身体素质还说得过去,出海几天后倒也适应了这个情况,甚至还能从事船上的工作:不过从马啸那边等到的回馈来看:他是真的没在船上待过,什么活都不会干,唯一好处是工作态度还不错。
不过他的表现倒让萧鹏对他放心了,他肯定不会是迈克尔-希金斯为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安排到萧鹏船上的:谁安排卧底也不能找这么一个扎眼的存在。
十多天后到了葡萄牙里斯本做补给,本来这事情应该很快就做好,结果萧鹏却被困在这里一段时间。
至于他被困在里斯本港的原因?他被里斯本相关部门晾在一边不管不问。
为什么会这样呢?
按理说萧鹏去里斯本补给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又容易的事情,毕竟葡萄牙也是属于欧盟国家。而欧盟俩老大德国和法国都是支持萧鹏的:都指望着跟着萧鹏捞钱不是么?
现在欧洲北部德国和荷兰、匈牙利等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打捞同盟’,法国也在考虑这么做。他们也打算拉着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一众南部欧洲国家成立一个‘打捞联盟’。
这样的打捞同盟带来的好处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一个深海打捞行业涉及面实在太广了:在盟国中国家地位的提高这就不说了,一个成型的打捞同盟可以带动造船业、码头、税收、补给、打捞用品、海工工具、物品销售等等行业共同发展,解决大量就业率的同时还能创造无数的效益。
德国一个三州打捞联盟全套产业链涉及的就业率就超过七万人!这就是七万个家庭,能解决多少社会问题?
这一切法国都看在眼里,也想复制这一套。而且南欧的沿海国家更多,建立南部打捞同盟的话规模比德国三州同盟肯定大的多得多。发展好的话收益也比三州同盟多得多。
但是这看上去百利而无一害的提议却遭遇了重重困难,他们的提议遭到两个国家的强烈反对,这两个国家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别看这两个国家现在发展的都一般,可是当年那都是老牌的殖民强国,当年他们从南美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萧鹏眼里‘有价值’的沉船,70%来自于这俩国家。
这俩国家有一点儿就非常气人:他们这俩国家现在基本都不捞沉船,深海打捞行业发展的都很一般,但是如果有别的国家打捞到她们的沉船?他们第一时间就会站出来去抢:没错,就是去抢!
船是不是我们捞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船上捞出来的东西必须是我们的!奥德赛公司曾经发现了一艘西班牙沉船,西班牙开始不管不问,等到奥德赛公司打捞完后他们直接派出军舰去堵截了奥德赛公司的打捞船。抢走了奥德赛公司的收获。
这样的事情还干了不止一次!
但是他们这办法对奥德赛公司使用没问题,毕竟那是老美的公司。但是对萧鹏他们就不好办了:萧鹏虽然是华夏人,但是公司是在法国建立,税务走爱尔兰,法国、荷兰、德国、爱尔兰现在都和他关系极好甚至还给了他欧盟的官方身份。如果萧鹏捞上来他们的船他们还真的不好去抢。
这不是欺负人么?
第935章五天查四次
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有一点儿是共同的:自己怎么占便宜怎么欺负别人都行,但是自己吃一点点儿亏那都觉得心里不舒服。
当她们辛苦抢劫别的海洋探险公司打捞出来的财富的时候,永远不会想这是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找不到那是我们的事情,只要上面有财富,那就是我们的。
而萧鹏号称‘打捞王’,有很大的几率打捞上来他们国家的沉船,可是如果真的让萧鹏打捞上来的话,原来他们那套‘抢无赦’的做事方法就没法用在萧鹏身上,毕竟萧鹏身后有几个国家在撑腰,其中德国和法国还是欧盟的两大领导国他们得罪不起,
这让他们很纠结。
葡萄牙想出来一个‘天才想法’,知道萧鹏想要来做补给?干脆先把萧鹏晾在一边,一方面为自己创造时间想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另外也就是给萧鹏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我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萧鹏的两艘船在里斯本港外的锚地给待了五天还没没有进港,这还不是最让萧鹏生气的,最生气的是葡萄牙海岸警卫队以‘检查危险军械’为理由,在这五天内登船检查了四次!
危险军械?这尼玛还不是你们欧盟批准我才能装上的?萧鹏现在是‘欧盟iuu捕捞现象观察员’,葡萄牙作为欧盟成员国,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儿,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就是想收拾萧鹏!
对于葡萄牙的做法,萧鹏是真的觉得可笑。
世界上就是有这样的国家,明明早就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却非活在当年的大国梦里。葡萄牙就是典型的这样的一个国家。
葡萄牙确实是个小国家,国土面积就跟重庆市差不多大,人口也就一千多点儿而已。但是当年那妥妥的是世界霸主的存在,在1494年的时候,他们和邻国西班牙签署了一个《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意思就是世界一分为二,你们征服一半,我们征服一半。
他们从1415年攻占了休达开始走上了殖民国道路,一直到1999年澳门回归,他们的殖民历史长达接近六百年,现在世界上包括53个国家和地区都属于葡萄牙。
不过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重新规划,国土狭小的葡萄牙就越走越难了。
而且他们还干了一件现在看超级傻x的事情:当时二战结束后,很多原来的殖民地都开始自愿或者被迫放弃他们原来的殖民地,或者像英国那样,‘有条件的放弃’,现在除了那些地理位置重要的海外属地外,他们放弃了大多数的殖民地。
而只有一个国家在二战后拒绝放弃殖民地,那就是葡萄牙。而他们的衰落也跟这有关。从1961年开始一直到1974年这十三年间,他们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纷纷开始独立战争,把葡萄牙国力给折腾的够呛,长久的战争和庞大的军费让葡萄牙苦不堪言。
这一切一直到1974年葡萄牙发生了史称‘康乃馨革命’的军事政变推翻了萨拉查长达42年的统治而结束,‘康乃馨革命’后葡萄牙当局宣布放弃所有的殖民地。
不过他们这么做还真不是干了一件好事:本来这些殖民地都是由葡萄牙统治,结果葡萄牙突然的撤出,这些国家全部出现权力真空的状态,于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要不然面临内战要不然面临外敌。
就像东帝汶,当年葡萄牙突然撤出,印尼一看有机可乘直接出兵侵略,东帝汶经过长达24年的独立战争才成为现在的独立国家;另外还有安格拉、莫桑比克等地方由于葡萄牙的突然撤离国内各派系混战,都发生了多年的内乱。
而在‘康乃馨革命’前那长达十三年的殖民地战争也是让葡萄牙又费钱又丢脸。
提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开挂民族’印度。虽然印度的军事实力一直是让世人取笑的存在,但是他们从建国后唯一一次战争胜利就是对葡萄牙。
所有人都知道,印度当年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太准确:印度不光是英国的殖民地。
在历史上印度被无数国家殖民过,而二战结束后,印度还是被三个国家殖民,分别是:英国、法国和葡萄牙。
1947年的时候,‘搅屎棍’英国搞出来一个‘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史。也导致这俩国家从那时候打到今天,而制定这个搅屎棍方案的蒙巴顿就是被ira暗杀的那位;而法属印度从1947年开始用了七年陆续并入印度,只有葡萄牙不放弃他们在印度的殖民地。
从1947年印度独立开始就跟葡萄牙要葡属印度,结果葡萄牙根本不鸟他们,印度人就开始搞‘非暴力不合作’那一套,结果葡萄牙方面直接开展了一场武力镇压!
两边为了葡属印度殖民地吵吵闹闹了十多年,到了1961年12月10日,印度人实在憋不住了,武力回收葡属印度殖民地。10日宣战,17日开战,19日葡萄牙投降。
而这场战争还有一个影响:印度人那时候就自己觉得天下无敌了,第二年发动了对华夏的侵略战争,用主席的话说:‘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通印度为什么搞我们’?
不过印度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华夏可不是葡萄牙,这么一场有计划的侵略战争生生打成了‘首都保卫战’被人笑话到今天。
不过这场战争之后损失最大的还是葡萄牙,因为这场战争的结果让人们发现:什么特么的殖民强国,都是纸老虎而已!于是从那时候开始葡萄牙的殖民地都纷纷开始了独立战争把葡萄牙拖入了泥潭。
尽管葡萄牙今天还是属于‘发达国家’,但是到了葡萄牙后就知道,这里的水分确实很多。就像希腊也曾经是发达国家结果却破产了一样。
原来殖民外国的葡萄牙现在和西班牙的边境城市奥利文萨还在西班牙手里要不回来,那叫一个可怜。
就这样一个国家还给萧鹏脸色看?
今后看到葡萄牙沉船就玩命的捞!
第936章他们好像走了
大航海时期的葡萄牙沉船真的很好认。
别看当年葡萄牙和西班牙签署了《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把世界一分为二,可是葡萄牙的实力跟西班牙比起来真的弱很多。所以明明他们是在西边,却要去殖民东边,而西班牙明明是在东边,却去殖民相对简单许多的西方。
当时欧洲西边是哪里?美洲大陆,那里的土著连轮子都没有!而欧洲东边是哪?控制红海、开罗的马穆鲁克王朝、中东无敌的奥斯曼帝国、盘踞马六甲的苏丹、文明古国印度……而葡萄牙的火绳枪恐怕还没有弓箭好用,造船技术也跟不上,用的一般都是卡拉维尔帆船和卡拉克帆船。前者压根就不能装火炮,舰尾高高翘起,基本来说游戏《魔兽世界》里藏宝海湾的渡船就是卡拉维尔帆船,而卡拉克帆船则有高耸的首艉楼,可以装载轻型火炮,那些弓箭手和火枪手则站在首位楼上支援葡萄牙登陆部队。
而葡萄牙的殖民方式也很有意思,这些船都是大肚子货船,从葡萄牙带着各种建筑原材料武器去殖民地修城修要塞,打着贸易、传教的名义站稳脚跟后渐渐扩张,然后从殖民地带着掠夺来的资源回里斯本。这也就是葡萄牙殖民地虽然多但是除了巴西和非洲的一些地方外基本体型都不大的原因。
他们之所以用这种殖民方式,很大原因是和他们隔着直布罗陀海峡的邻居摩洛哥有关。
葡萄牙的殖民之路就是从殖民摩洛哥开始的。
当时摩洛哥属于阿拉伯帝国,当时阿拉伯帝国攻占摩洛哥后一路北上,现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基本都属于阿拉伯帝国的领土,这样欧洲的基督徒感到恐惧,联合起来抵挡住了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并且向南一直收复失地。其中阿方索一世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建立了葡萄牙。
不过葡萄牙毕竟是靠着‘捡漏’才建立的国家,国土面积也小经济潜力也不行,而且和邻居西班牙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样下去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就会让西班牙吞并。
所以葡萄牙走上了扩张之路,开始四处殖民,而他们殖民的第一站,就是南面的摩洛哥,1415年约翰一世国王和他的儿子们带领军队偷偷的登陆休达港占领了那里,然后有了这个桥头堡后他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打下了摩洛哥一系列的港口,约翰一时的后代阿方索五世还号称自己是‘非洲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