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陈光在两年前斩获华表奖影帝奖项,常出入在各大正剧里,今年四十五岁已经被评为一级演员。章雨琴虽然近几年来没什么水花,但在十几年前可是靠着部部精品制作红遍全国,不知道多少人看着她的剧长大,堪称家喻户晓。只可惜结婚后就暂时息影照顾家庭去了,要不是她老公生意失败,需要资金周转,恐怕不会出来重操旧业。
他们两人的到来,整个剧组都表示了热烈欢迎。
要说老演员不愧是老演员,表演已经不是说经验丰富了,而是游刃有余,不仅是揣摩电影人物的内心活动,更知道要给出什么样的情绪最合适,有技巧但不失真情,几场下来收工非常迅速高效,顾晏津这样龟毛的导演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蒋明自身打铁不够硬,也没那么多经验,就用最老套的方式——蹭课,人家演员在那儿搭戏,他就搁一旁看,蹭完了或者没蹭到就厚着脸皮找顾导或者编剧给他开小灶。
有时候编剧也没想那么深,顾晏津又在忙、顾不上他,他就一通电话打给薛建安。没人比原作者更懂自己笔下的人物在想什么了,正好薛建安最近在养身体、闲得很,两人这电话粥就煲了起来。
一开始薛大编剧还兴致勃勃的,很有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得意感,但久了也开始叫苦连天,偏偏他也没别的事干,连推拒的理由都没有。
不过补课的效果还挺好,蒋明本来就是那种灵气多过技巧的演员,要不然顾晏津也不会定下他。像这类新人演员就还没到论技巧的程度,所以有时候反而很自然灵动,没有上班十年的机械死板感。
当时他和制片人磨演员的时候,陈萌也很无奈,问他为什么放着更稳定的男演员不用,非要用这种风险大过于收益的愣头青。要不是这个蒋明没啥背景,他和邵庭阳感情又挺好,她真要怀疑点什么了。
当然,这话她是不敢问出口的,那不就是纯造谣了吗?
顾晏津当然没那种嗜好,对于演员的选拔他一向是对的大过于合适,什么是合适,就是他演得挺好,但换个人来,或许又变成了另外一种诠释,能够被模糊替换的演员就不是角色本身。
什么是对的,对的就是走进影院看到人物出现在荧幕的那一瞬间根本想不起演员的名字,出了影厅讨论的全都是角色。而不是这个人物只有他能演这种可以人工赋魅的话术。
他要的就是这样的确定性。
观众也需要。
小风是个发育不完全的孩子,他主人格的心理永远停留在了过去。这是一切的前提,哪怕第四人格的杰夫认为自己今年已经四十二岁,是个在社会中成熟应对行走的大叔,这个人格背后的本质都是一个少年,一个被重度伤害只能选择保护自己的少年。
人很难幻想出自己认知之外的事物,小风分裂出的几个人格也是如此,即便他们认为自己有独立的名字、性格、物品和经历,最后的最后也终究是一个整体,就像一个人在没有读过任何外星报道没有看过一部外星电影时,很难脱离人类和动物形象想象外星人的模样。
这是顾晏津一定要一个真正的青年的原因。
他的老成、他的狠厉、他的天真、他的多虑,背后都是这个少年在伪装,伪装成真正的父母手足亲朋良友那样保护自己。
小风必须带有这一层纯真的底色,而蒋明刚好符合。
虽然费了他一番功夫,但好在目的还是达到了,拍完h市的戏份后,顾晏津和全组坐飞机赶往c市,那里背影山峦叠嶂,城市发展集中,是故事剧情的主要发展地。
拍摄到八月,已经进入今年度最热的时段,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往太阳下站十分钟,马上热出一头汗。
夏天现代戏比古装剧好很多,起码室内戏可以有空调出镜,也不必穿层层叠叠的戏服把自己捂出大片痱子。
但夏天还有一个多月才能堪堪看到秋天的影子,这一个月也不能为了凉快总拍夜戏,就算所有工作人员都同意熬夜拍夜戏,资方也不愿意,毕竟可没那么多夜戏要拍。
这部电影有顾晏津背书,虽然没能盼到邵庭阳当主演和顾晏津三搭,但起码有个热度,现在公司和平台都在给压力,希望能早点制作完毕赶个好日期上映,顾晏津拍戏又一向磨蹭,电影都能拍三个多月才收工,统筹只能顶着压力避开最热的时间段,照常排戏开工。
13日起,本来地势就容易燥热的c市遭遇全年最热天气,温度直冲42度,跟闷在砂锅里炖煮也没什么区别。
顾晏津给大家放了下午的高温假,改成早上和晚上开工,避开最热的时间段,这样能好受许多。
邵庭阳那边得空就飞过来了,为此还遭了他一顿骂。
“这么热的天还过来干什么?你的镜头不是早就拍完了。”
邵庭阳自然是来给他送温暖的,不过现在有点太温暖了,只能送凉快了。他一边帮着助理分发给剧组工作人员的冰镇西瓜汁,一边讨好地解释:“我看c市连续一周都是高温警报,不放心嘛。”
这么热的天气,在外面站个二十来分钟就可能中暑,顾晏津还要扛起整个剧组的重任,与其在千里之外凭空想象他吃不好睡不好,还不如亲自过来看一看,要有什么能搭上手的也能帮帮忙。
“你知道还大中午的特地飞过来,从机场到这儿得开两个小时的车,要是中暑了,到时候是你来看我的班还是我去探你的病?”
顾晏津没好气地一顿数落,邵庭阳也好脾气地连连道歉,哪里看得出是坐拥粉丝七千万的顶流演员。
旁边领西瓜汁的工作人员听到几个字都忍不住笑了。
邵庭阳还没说什么,顾晏津的脸先挂不住了,两指头一夹把人拎到稍远屋檐下的荫凉地,上下扫量一眼检查完毕,才开口。
“陈导没说什么?”
邵庭阳回头,众人都在领饮料瞎聊天,没人往他们这边看,手便轻轻攀上顾晏津的胳膊,顾导环着双臂冷脸抖了一下,没抖开。
也就算了。
“陈导没说什么。”空气闷热,但邵庭阳还是把他手握着,一边摩挲一边道,“这两天没排我的戏,我才有空抽身过来看你。他知道我来探你的班,还让我提醒你悠着点儿,别累着自己。”
顾晏津怀疑最后一句不是那小老头说的,纯纯是他夹带私货,不过他还是顺着对方的话继续往下说:“我知道轻重,没看太阳下山了我们才出来开工?都怕热,太热了他们都没心思工作。”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
“前两天,附近有个清理工被活生生热死了。”他指了指对角大厦,“大夏天的,这么热叫人去高空清理玻璃,一点都考虑都没有。听说没动静后好一会儿才被拉上来,可是人早就断气了。”
邵庭阳愣住,眉头慢慢皱起来。
“中午叫人去清理玻璃?”他也有些不敢相信,“这么热?”
最高温度42度的天气,这是没打算让人活吗?
“就是啊。”顾晏津凑近一点小声说,“听说是公司的要求,好像董事长儿子想在楼顶停直升机,顺带清理一下外层的玻璃免得影响公司形象。可是晚上施工危险,又赶时间,这才硬着头皮找人上的。”
“我记得当天下午好多人拍到尸体掉在大厦外面晃,特吓人,这样了公司管理层还硬着头皮说人没事,是落地后突发心脏病死的。”
“……”邵庭阳眉头紧皱,“这也信?就没有个说法吗?”
“没有。听场务说清洁工六十多岁了,是外包的外包,没有合同。平时也就拿四五百块钱,给他加价到一天一千五才肯干的。”
谁能想到为了这一千五百块钱,一条人命直接没了。
他叹了口气。
“这两天剧组氛围挺低迷,我心里也总想着这件事,怪不得劲的。也幸好你来了。”
邵庭阳性格直爽开朗,是典型的高体力高能量人,总能和剧组里的人打成一片,有他在,或许能快点驱散这片阴霾。
邵庭阳也是如此想法,还好跑了这一趟,要不然顾晏津还不会和他说这件事,他也不会知道这两天顾晏津的心情并不平静。
不过现在计较这些就太没意思了,他想了想,说:“前几天我还看到c市政府公众号上发表高温政策,他们还敢……说起来,我倒是认识两个新闻记者,我回头问问看能不能从这方面施加一下压力,要是能规范一下减少这样的事故也算是好事一桩。”
顾晏津点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
他这方面渠道不多,虽然说不是不能找人,但为此欠个大人情也怪尴尬的。邵庭阳那边既然有记者朋友可以出面,方式方法正规得当,就不用他拐这十八弯、费劲拿大炮哄蚊子了。
两人聊了没几句话,那边已经准备开工,蒋明也按时按点捧着他的剧本来找导演了,顾晏津便给他打了个手势,让他先进房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