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说实话,这人内容挺不错,想法很出奇,但就是有时候太光怪陆离了,看得人莫名其妙,别说能不能搬到大荧幕,可能审核那块都过不了。
顾晏津甚至还问过陈世杰,他那朋友该不会有吸du的爱好。有些导演和编剧在灵感枯竭时会食用一些du品,这在圈内不是什么特别少见的事,有时候人不正常了,写出来拍出来的东西就格外有灵气。
这个剧本就给他这种感觉。
还好陈世杰说没有。
顾晏津松了口气,但转念一想这更麻烦,没吸还能写出这种东西,那很有可能精神状况不太好,这种人往往多偏执。
很多人不了解的人总说顾晏津离经叛道,但其实不是,他只是性格孤僻怪异一些,但和所谓的“离经叛道”还差的很远。
陈世杰才称得上是“离经叛道”,他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独、比较孤的人,随心所欲,否则也不会执着于拍自然人文纪录片,把自己磨成了一个苦行僧。
能和他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然也是有几分相似的,这个对作品有自己的执着和见解的“真叛道”,碰上一个在工作中也很强势、但稍微比他懂一些市场和美学的“假离经”,中间少了几分共鸣,多了几分吵闹,说不了两句话就满是火药味,最后不欢而散。
但凡这个本子再乏味一些,顾晏津也不会执着不放;又或者顾晏津要求再低一些,那对方也能好好说上话。偏偏这两人都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犟脾气,又同时是陈世杰的朋友,中间沟通就多了许多困难。
到后来,顾晏津都懒得直接和他交接了,有什么修改问题就交给助理,让他去转达。那人发什么牢骚,助理也能及时筛掉那些屁话,把有用的东西汇总给他。
看在陈世杰的面子上,顾晏津不是很想和他多争论什么。但前提是,剧本得磨到他觉得合适的水平。
助理发给他的这版是之前他让对方修改的旧稿,中间拖延了半个多月,总算是交出来了。顾晏津起初还躺在沙发上优哉游哉地看新版剧本,但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坐起来了。
眉头也越皱越紧。
他反反复复把那段剧情看了两三遍,然后拉助理、薛建安三个人开了个短暂的语音会议。
薛建安就是陈世杰的那位编剧朋友,之所以把助理也拉进来,是因为回头吵得难看的时候,还能有人劝和两句。
“我之前和你说的要点你到底听进去没有?”顾晏津深吸一口气,用平板打开剧本,一边看一说,“这段根本用不了,观众看着只会觉得莫名其妙,怎么刚才还在地上转眼又飞上天了。吴森到底是在现实还是在梦境里?本来之前的剧情就已经模糊了这条分界线,你用这种过于‘艺术’的表达只会把观众绕晕。事实上你想表达的‘飘飘欲坠、天崩地裂’,完全是可以藏在演员内心深处,用表演去表达,而不是用场景。明白吗?”
“我知道,但是他此刻的感受就是现实和梦境重叠,你不用这种表达,怎么能表现出他的崩溃呢?”薛建安据理力争,“你要知道,这对他而言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一刻他才意识到世界背后隐藏的残忍真相……”
“是,这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我看你大纲后面还有好几次吧。”顾晏津无情道,“原来主角每一次崩溃都是山崩地裂的,我拜托你用脑子好好想想,他是欧亚大陆板块吗,这么容易崩裂?我就问你,你是观众你会怎么想?”
“……但就是要这样才能突出他的品格啊!!前面的痛苦一次比一次猛烈,直到最后一根稻草轻飘飘地压垮了他。这样坚韧、这样不惧死的人最后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自杀了,你不会觉得荒诞吗?不觉得可惜吗?明明就差一点,他就可以看见曙光了。”
“不觉得。”顾晏津实话实说,“如果是这样,我觉得挺烦的,这主角脆弱得让人讨厌。”
“……”
眼看着战争一触即发,助理赶忙插在中间打断了两人的对话。
“薛老师,其实顾导也不是那意思……”
有他帮忙打圆场,顾晏津也能平复一下呼吸,缓一缓心肝脾胃肾都被气到无语的心情。
他打电话时没有避讳着邵庭阳,那通大嗓门的争执不需要开外放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等他安静下来,邵庭阳才打了个手势,意思是怎么了。
怎么了,和犟牛谈公事呢。
顾晏津没说什么,让他继续忙自己的,喝口水后继续和薛建安吵。
刚才那番话才只说了一个点,顾晏津上次让助理发过去的文件里提了七处修改意见,现在发现里面有三个细枝末节的地方修改掉了,然后莫名多出来四五个他意料之外的bug!!
他都不知道薛建安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一段时间过去后半篇的剧情全部被推翻了,写了一堆莫名其妙的东西。
他真的有很多难听的话想说,但顾及到邵庭阳在身边,大半都忍了下去。
两个人争论了两个小时都没有结果,中间邵庭阳已经忙完了,给他倒了杯柠檬水。顾晏津气得头都快晕了,根本没有空理会他,挥了挥手让他别打断。
他和薛建安磨合得这么艰难,是顾晏津从未想到过的。
其实剧本前半段改动得也很艰难,顾晏津觉得沟通不是很好,想过把本子买过来找人另改,但是薛建安不愿意。
剧本是他的心血成果,被别人拿去改个七零八落,这滋味并不好受。顾晏津也明白,所以薛建安拒绝后他就没再提过了,但他现在是真想和对方说,大哥,我都出钱了,你能不能听我的话按照我说的好好改一次?
薛建安就是不改。
头痛。
现在市场上剧本很少有能写完就卖出去的,电视剧更是重灾区,资方不见兔子不撒鹰,想先等剧本招到投资后再结款;编剧只拿到前几集的钱,自然不肯白费功夫写下去。
这就导致形成了一个怪圈:
编剧剧本没写完就被拿出来招商,先拉一批投资的金主,团队组起来后再去找演员;演员看着内容不错、和相关人员商谈片酬;等一切敲定后编剧才开始着急忙慌地写后面的剧情,写到一半还没结束,剧组那头已经催着开工了,机器开一天就烧一天的钱,于是几个编剧一块儿进组加班猛干。
这种乱象下,演员开拍的时候能拿到十集剧情就很不错了,多得是只有五六集的。前后人设割裂,说的好好的大女主突变娇妻,没办法,进组之后全是飞页,今天刚拍完明天又换了个说法要补拍。等播出时剧情像精神分裂一样,一会儿制作精密优良,一会儿剧情又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于是观众们大骂这是什么狗屎编剧狗屎导演,平台播了十几天,看数据差得很、中插等各种广告也不尽如人意,便火速开超点抬走,如此一部一部的赌博。
电影圈倒是稍微好一些,但也多得是拍到一半重新推翻插各种飞页的。
而且院线电影剧本内容少,价格也更低廉,像顾晏津之前请一位很有名的编剧写剧本,写完也就百来万,当然这是人家老师给的友情价。但是他这个水平去写电视剧,按照广电限令集数40集来算,一集十几万到五十几万不等,时间虽然长,但挣的钱可多多了。
相同水平下,还是写电视剧剧集来钱快,毕竟有点名气总能卖出去的,但电影的剧本要求更为苛刻,费时间费功夫,钱还少。
好本子就更加少了。
薛建安不出名,但顾晏津也是真心喜欢这个剧本,确定合作后就结了全款,好让薛建安安心地写。顾晏津不是不能等的人,没有灵感的时候他宁愿不拍戏也不随意糟蹋自己的名气,但现在几个月过去了,进度还是这么缓慢,难免让他产生了焦虑。
讨论到最后,薛建安终于退了一步,答应先按照他的要求写,到时候给顾晏津看一遍,到底是哪个版本好。
聊到这儿,这场掰扯总算有了结尾。
但顾晏津上午的好心情一扫而光。
邵庭阳看他终于结束了通话,走过来问:“想吃些东西吗?到饭点了。”
本来白天就没吃多少。
“……”顾晏津沉默了片刻,抬手按了按太阳穴,“我不是很饿,要不你先点吧,或者把昨晚的菜拿出来热一热。”
邵庭阳顿了顿,“我自己吃吗?”
感觉到他语气里的不痛快,顾晏津抬起头。其实他现在心情还没有平复,但想到好不容易和好,为这点事吵架不值当。
“我陪你吃。”他刚说出口就觉得不对,改口道,“我们一起吃……点外卖吧。”
他现在是真吃不下,如果是热昨天的饭但又吃不了多少,邵庭阳大概也不会很开心。
邵庭阳看了他一眼,“行。”
说完,他就去点外卖了。
顾晏津闭着眼在沙发上躺了一会儿,感觉到手机嗡嗡了两声,有新消息送进来了。
他打开一看,是闫漪梅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