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388节

  姜馨玉看看手表,一个小时后她还要去妇联开会。
  “有什么事你直接说,我一会儿还有事。”
  文茵鼓起勇气说道:“我听说学姐你家开了店,能不能给我找个活?我什么都能干!”
  姜馨玉知道她是今年首都的高考状元,高考成绩相当亮眼,总分是陈奕那一挂的,是高考附加题都做对了的那类学神。
  <divclass="contentadv">
  学神去她家打工?她不能要啊!那不是耽误人家吗?
  “你要是缺钱,我可以带你去人文学社找编辑,你试试翻译,你要是效率高,一个月也能拿上二三十块。”
  加上学校的补助,一个月有个四十来块钱了。
  文茵咬着下唇摇头,为难的没说话。
  “你不想做翻译?可以做家教,一个星期只用教几个小时,月薪也很可观。”
  郭红现在一个月赚不少,连带着宿舍里的好几个都跟她一起去当家教了。
  大学生当家教可是非常抢手的,更别提文茵还是高考状元,一个月要十五块估计也有人愿意找她补课。
  文茵自觉难堪的低头说道:“我爷爷瘫痪,母亲生病,弟弟在上学,我爸从前工作的厂子里的补贴不够我们生活,家里现在很需要钱,我想借钱,学姐,我想找到能提前预支我工钱的工作。”
  姜馨玉可算是反应过来她找她的目的了。
  “要借多少?我先借你,以后每月定时还我就行。”
  文茵忐忑的比划了一个三,“要三百块,我妈用的进口药,没法报销。”
  她知道姜馨玉的丈夫捐了很多钱给学校,来找姜馨玉也是因为这是她认知里最有钱的了。姜学姐每次对她都很和善,她觉得向她借到钱的希望很大。
  姜馨玉点点头,“你先跟我回家,我拿给你。”
  “我家店里的活不适合你做,我给你借了钱,你就得保证每月都得还我一部分。这样吧,三百块钱分三十次还清,一个月还我十块,我会给你介绍高二需要补课的人,人数不多,价钱你可以自己定,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做的来?”
  姜馨玉是有钱,可她不是做慈善的,不会不求还钱的把钱借出去。
  她家现在就算不缺钱了,她也还是接着人文学社的翻译活儿。
  文茵用力点头,“我一定好好教。”
  “学姐,还有你刚才说的翻译,我也想做。”
  姜馨玉点点头,“明天中午十点你来找我,我带你先去测试一下。”
  拿到三百块钱,文茵心里激动。
  从她懂事起她就知道家里情况艰难,爸爸没了,妈妈身体不好,奶奶瘫痪,她家虽然每月都有厂里给发的钱,但不够维持一家生活,她们只能省了又省。
  亲戚们都怕她上门,因为她一上门就意味着要给她点东西让她带回家。
  谁想和看不到希望只会拖后腿的亲戚打交道?
  她去了常舟家,他家也拿不出三百块钱让她把欠医院的钱结了。
  迫不得已之下,她才会姜馨玉借钱。
  见她眼睛发红的正在发愣,姜馨玉抖了抖递到她跟前的欠条。
  “愣着干什么,赶紧签了。”
  文茵吸了吸鼻子,立马上欠条上签了字,并沾上红墨水摁了手印。
  “学姐,我真的好喜欢你啊。”
  文茵轻声低语姜馨玉没听清楚,因为院外响起了汽车引擎声。
  第647章 车来了
  院门口停的不是陈进华的配车,是姜馨玉挑的那辆蓝鸟。
  太棒了太棒了,车终于来了。
  送车的人是范经理安排的,把文件袋和车钥匙给她,又让她检查了一遍车。
  姜馨玉开到巷子口又掉头回来,摇下车窗对他道:“你开了一路肯定累,我去给你开个招待所,休息一晚上再回去。”
  男人确实累,就没有拒绝。
  姜馨玉把大门关上,对傻傻立在院门口的文茵说:“你去哪?我送你一程。”
  文茵呆呆的:“我走路回学校就行。”
  看着车消失在眼前,文茵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
  有车了,姜馨玉都不用去赶公交了,带着送车的司机去了招待所,开了一间房后又带他去街头的饭馆点了饭菜。
  “你吃吧,钱我已经付过了,回去替我谢谢范经理。”
  见街边有蛋糕店,姜馨玉顺道买了些点心,惦记着一会儿开完会去店里接孩子和婆母出来溜一圈。
  开车的感觉让她回到了过去。
  这时候的首都街头压根不存在堵车现象,顶多有自行车大队在涌动。
  她意气风发的开车到了妇联办公楼外,透过车玻璃窗看到楼内的院子里站着几个脸生的人,其中一个她认识,是耿如慧。
  耿如慧的工作身份可是现在的记者,这几个人让她警惕。
  倒车,转弯,将车稍微停远了些,至少车被院墙完全遮挡住了。
  她以为没人看到,却没看到马路对面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女记者多看了她和车好几眼。
  不过人家这会儿也不清楚她的身份,自然也不会上前说什么。
  时隔一个多月,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已经划定了冀北省的捐助区域和学校,并且已经将文件下发到了学校。
  这学期都过去两个多月,有机会免费上学的女孩只能从下学期开始上学,在这期间,基金会会做好相应工作。
  姜馨玉看完手上的文件,没什么意见好提的。
  这位胡主任办事能力确实不错。
  见姜馨玉这回没出什么幺蛾子,胡主任也松了一口气,安排完工作后问姜馨玉:“我们选定的地方是基金会的人员实地考察过的,有好几个小学都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等你学校放假,要不要实地去看一下?”
  胡主任有故意为难她的意思在,姜馨玉却本来就有想去看的意愿,顺口就答应了。
  胡主任微愣,很快回过神来,“今天来了几个报社的访员,专门为基金会作采访,你们夫妻作为捐款人,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采访室在隔壁,应该耽误不了你多久的时间。”
  姜馨玉不想上报,她又不是有一百块捐一百块的人。
  就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就算捐了不少钱,她开上小轿车还是会被人抨击的。
  校报登了就登了,登上后再也没有像常真真这种盯着她穿什么衣服举报她生活作风的人了。但出现在让公众看到的报纸上,她会被现在的社会价值观约束。
  兴许到时候人家会因为差距看不见她们捐了多少钱,只能看到她过的什么日子。
  <divclass="contentadv">
  “我们夫妻虽然捐了款,但真正付出行动的是以胡主任你为首的基金会成员,你们比我辛苦多了,该接受采访和赞扬的是你们,我这边不足挂齿。”
  胡主任觉得自己之前看错姜馨玉了。
  她是想拿着基金会的成绩给自己镀金,这笔钱用在首都的学校是最好,为此还和姜馨玉发生了争执。
  之前她以为姜馨玉在和她争主导权,现在看来,兴许还真不是那回事!
  被采访、上报纸的虚名都不要,觉悟是真高啊!
  姜馨玉的一番话说的办公室里的人心里熨帖。
  紧邻首都的冀北省农村是真的穷,姜馨玉没说错,那边和京郊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穷,不少村子只能靠她们双腿走过去,屋子都是泥垒的,她们实地考察情况确实累,开展工作并不容易。
  姜馨玉这个捐款人认证了她们的辛苦,她们对她的好感蹭蹭蹭往上涨。
  胡主任又问一遍:“今天来的还有*民日报的记者,出现在这个报纸上是绝对的荣耀,小姜,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
  姜馨玉微笑:“我们就是捐了钱而已,给女孩捐钱读书还是我丈夫提起的,钱也是他赚的,我做的远没有你们多,上了报纸夸我会让我觉得德不配位。”
  胡主任见她是真心不想接受采访,愉快的放她走了。
  报纸上或许会出现她的照片,但她一定会让姜馨玉和陈奕的名字出现才不算喧宾夺主。
  三楼的采访室内正巧可以看到姜馨玉停车的地方。
  胡主任和两个基金会成员进到采访室后便说:“姜馨玉同志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不接受采访,但关于基金会的具体问题,我们会基金会的负责人会如实告知。”
  有记者问道:“她走了吗?”
  胡主任点点头,“刚走。”
  耿如慧看到姜馨玉上车没出声。
  她和姜馨玉关系还行,报社又给了任务,必须做好春禾教育基金会的专题,最好能采访到捐款人,她准备一会儿采访结束后再去华清找她。
  她没出声,有人比她积极多了,询问胡主任姜馨玉家的地址。
  胡主任还真知道,毕竟提前通知她开会是需要去姜馨玉家找她的。
  “她不接受采访,恐怕也不希望你们去她家打扰她。”
  胡主任这么说了,大部分人都放弃了,只有看到两次姜馨玉从车上下来再开车走人画面的黑框眼镜女记者坚持在采访结束后向胡主任询问姜馨玉家的地址。
  胡主任被缠的心烦只好告诉她。
  此时悠哉悠哉去店里接婆婆和孩子的姜馨玉还不知道有人看到了那辆车后想方设法的想采访她。
  车子停进市场里,看到车最高兴的不是王素梅,而是宋亚辉这个学会开车却没有发挥之地的人。
  他兴奋的围着车转一圈,扭头对王素梅说道:“婶儿,以后来店里,我给你当专职司机。”
  王素梅白他一眼,“去去去,油费多贵,还天天开呢,想的美!你给我回店里卖货去。”
  第648章 难缠的访事
  陈进华的警卫员就教了婆媳三天开车,姜馨玉上路一点问题都没有,王素梅还不太熟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