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青竹点头应下,还提建议道:“要不顺便再炸点别的,比如河虾、饺子?”
“可以。”江璟云颔首,对青竹的上道十分满意,“你们今日种地辛苦,买多些,大家伙一块吃。”
“欸,谢主子。”青竹笑眯眯道。
啊?
你们在说些什么?
正讨论着关于民生的大事呢,现在是馋一口吃食的时候吗?
江璟风嘴巴张大,对大哥的滤镜碎了一地,他不可置信地看他,“哥,咱能靠谱点么?”
“我怎么就不靠谱了?”江璟云眼神无辜,一脸理直气壮,“这不正要尝试嘛。”
“再说了,我又不会养鱼,怎么知道能不能成。”
……
有理有据,无法反驳。
江璟风满心无力,转身吩咐青竹:“除了找会养鱼的,再找找看有没有善于耕种的农人。”刚说完又觉得不妥,单凭青竹一人之力,恐怕难以办到。
想罢,他又补充道道:“你先试着找找,我再去跟老县丞说下,他对县里比较熟悉,兴许会有合适的人选。”
说完也不等众人,自己晃晃悠悠就往山下走。
“三哥这是咋啦?”江小妹看着江璟风萧瑟的背影不解道,“怎么突然没精神了?”
“不知道啊,可能是干活太累,肚子饿了吧。”江璟云没良心道,难得三弟对农事上心,自告奋勇要去跑腿传话,他自然乐得轻松。
“原来如此,”江小妹恍然,摸摸自己空瘪的肚子,“哥,我们也回去吧,我也饿了。”
“走,”江璟云挥手,“回家让松花给咱们做好吃的。”
“我今晚要多吃一碗米饭!”
“没问题,妹妹今日辛苦了,棒棒哒。”
“嘿嘿,真的吗?”
“嗯嗯,大哥以你为荣,下次也要继续帮忙哦。”
“好哦。”
看江璟云又在那哄骗小妹,萧穆琰笑着摇头,吩咐仆从仔细将农具带齐后,提脚追上去。
再不阻止,若江璟云是个人贩子,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现在小妹都该在卖身契上签字画押了。
第70章
听说江璟云又有新想法,老县丞这边甚是配合。
不出几日,就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顺利将人领到他面前。
“草民李大、草民王二,见过知县大人。”初次见到在百姓中已经奉为神明的知县,两人心情都颇为激动。
刚一进门,就顺势在原地跪下,结结实实磕头行了个大礼。
那声音之洪亮,将正埋头整理资料的江璟云给吓一大跳。
他看着跪在堂下的人,一脸茫然问道:“他两是谁,这是要做什么?”
老县丞站出来拱手作揖,解释道:“听说您最近在找经验老练的农夫和养鱼人,这两人便是。”
这两个是老县丞在十里八乡,精挑细选出来的人。
一个伺候庄稼十分在行,用同样的种植方法,却能在每年收获时比别家多上一两成;另一个是家里世世辈辈,都守着鱼塘打转,对于养鱼一事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哦,”江璟云了然点点头,“那直接领他们去试验田那边便好。”说完又埋头继续看手中的地理志。
他最近几日都在研究福县关于矿产、植被以及河流等自然情况,想从中寻找新的突破口,现在正是关键时刻,不想分心。
“这……”老县丞迟疑。
“还有什么问题?”江璟云抬头,神情略有些被打断的不耐。
“哥,他们是想问,关于稻田养鱼,你这边可有什么需要交待的?”江璟风在一旁看不下去,直接说道。
“啊?”
江璟云摇头,刚想直接开口说没有,就见老三攥紧拳头,凑近他耳边咬牙低声道,“这可是你提出来的法子,若不说清楚,下面的人也不好办,你要不再仔细想想看?”
那表情,似乎江璟云敢说一句不清楚,对方就敢不顾亲情,大义灭亲。
江璟云叹气。
果然上班使人暴躁,他乖巧的好弟弟,这才做几日牛马,都大逆不道开始想揍亲哥了。
为了避免家庭伦理惨剧的发生,他一脸正色道:“咳,稍等一会,容我想想。”
前世大学专业是经济学,副业是非遗主播,江璟云那点薄弱的农业知识,全部来源于网络。
他绞尽脑汁,仔细回想以前刷过的视频。
半晌,才用不太确定的语气道:“栽秧后二十日左右,待秧苗稳定扎根,再下鱼苗,鱼苗选约一指长的。”
过早的话,小鱼会啃食秧苗,过迟又不利鱼和水稻双方的生长。
“需在田里开沟挖渠,以便晒田时,鱼能有活动的空间。”
“二三尺深即可,同时注意加固田埂,避免鱼钻洞逃脱。”
“施肥时,可先排去田水,将鱼赶去沟渠中,待施肥几日后,再重新注水入田。”
“还有呢?”江璟风问他。
“注意飞鸟啄食?”江璟云面露犹豫。
“没了?”
“嗯。”江璟云老实点头,就算直接拿把刀架他脑袋上,他也倒不出来了。
“大人,不知此番举动,是否会影响水稻的收成?”刚江璟云讲时,几人都在侧耳细听,老县丞更是直接将内容誊写在纸张上,此时问出了一直萦绕在心间的疑问。
毕竟,此举的目的是为创收,若是有碍水稻的生长,那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当然。”江璟云肯定道,若不是为稻田增产,谁折腾这些。
可在其他人听来,就变成水稻会减产的意思,老县丞惊慌失措,出口阻止道:“大人,万万不可啊!”
“为何?”江璟云不解,“这可是能让水稻增收的好事。”
“增产?”老县丞擦擦额头惊出的冷汗,确认道。
“嗯,以稻养鱼,以鱼促稻。”江璟云选的都是杂食性鱼类,以昆虫和杂草为食,即可减轻稻田虫害和草害,产出的的鱼粪又可作为有机肥料供给水稻。
此外,鱼类游动时,还能松土增氧,促进水稻生长。
生态互利,一举多得。
理论上是这样没错,但江璟云自己也没试过,想罢,他吩咐道:“此事便由你四人负责,仔细照料那几亩田,具体成效,待到收成时一看便知。”
“是。”老县丞领命,带着两个乡民下去了。
江璟风没走,他凑到江璟云跟前看放在桌面上的书,“哥,你在看什么?”
“地理志,里面记录不少关于福县的人文地理,”江璟云直接将书递过去给他,“正好,你拿去看看,然后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写一篇利民的策论给我。”
“啊?”这回轮到老三懵圈了。
“啊什么,这是给你布置的课业,三日后交给我。”江璟云背着手,故作严肃道,“读书本意在元元,此刻正是检验学业的时候。”
“是。”话说到这份上,江璟风也没理由拒绝,只能接过那本书,下去琢磨去了。
只留江璟云坐在那,心中暗爽。
难怪以前念书时,夫子老爱给他加课业呢,原来看学生抓耳挠腮的样子,是如此爽快。
果然,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快乐,才更显眼。
乐滋滋地哼着小曲儿,江璟云摊开面前的纸张,提笔开始写他的“三年计划五年发展”。
增加耕地只是第一步,但若想把这滩死水彻底盘活,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几日后,江璟云背着家中弟妹,与萧穆琰两人偷偷去了石海村,还美其名曰实地考察。
赤脚站在沙滩,迎面是略带咸腥味儿的海风,耳边是海浪有节奏的拍打声,江璟云内心是说不出的畅快:“真舒服~”
他侧头问萧穆琰:“你以前见过海么?”
萧穆琰摇头:“未曾。”
之前一直生活在内陆,只见过山河湖泊,还从未看过如此宽阔海岸线。
“大海浩瀚,里面蕴藏的宝藏也很多哦。”江璟云神秘道,撇开丰富的海洋生物不提,下面还有丰富的石油、矿产资源。
不过,这都不是现下能够开采的,就算他再心动,也只能望洋兴叹。
“唉,还是捡点螃蟹、海蛎子什么的比较实际。”说罢,江璟云举着小木铲,拎着小竹篓,在海滩上四处搜寻起来。
结果,他在那找半天,除手里多出几个漂亮海螺贝壳,一无所获。
“怎么啥都没有!”江璟云暴怒出声,已经走完大半个沙滩,连个蛤蜊都没看到。
这对吗!
他转头问萧穆琰,“你呢,有没有抓到东西?”
萧穆琰将手中的竹篓倾斜给他看,里面空空荡荡,只底下趴着一只拇指大小的螃蟹。
江璟云徒手抓起螃蟹,只瞧一眼,就嫌弃地丢回竹篓,不高兴地撇嘴:“这么小,都不够塞牙缝的。”
萧穆琰无奈一笑。
对于赶海,他也是头一回,并不懂得其中的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