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他将此事的利弊跟老村长说明白,让村里的人自行决定是否养殖,也表示在兔子养大后,无论是自行买卖,或是卖到江家也可以,他们都会以当时的市价进行收购。
因为现在是冬日,外面也没有几根幸存的草叶,就算要养兔子也得开春后自个儿去山里抓,所以这事也急不来,江璟云就让乡民们先回去,慢慢考虑清楚,等开春了再决定也不迟。
两件事安排下来,村里的大部分人的利益都或多或少的跟江家绑定在一起,只要江宴楼能够长期开下去,那么两者之间的纽带就不会断,若是再发生些什么事情,想必村民也会看在钱的份上优先站在江家这边,这也是江璟云最终想要的结果。
不过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足外人道也。
孙秀才一直耐心地听他讲村里发生的事情,在知道江璟云获益的同时还不忘给乡里谋利的时候,点点头夸赞道:“心系百姓为之谋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你这样做的极好。”
只有利益关系就是最稳定的关系,虽然江璟云出发目的是利己,但最后也促成了共赢的结果,所以这夸奖也算实至名归。正当他为自己的小机智而得意洋洋,就听到孙先生又继续说道:“这样,你回去给我写篇关于‘为民’的策论,后日休沐回来交给我……”
“哦,啊?”江璟云习惯性先应下,然后才突然反应过来,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看向孙先生,不是在吃饭闲聊么,这怎么还带临时加课业的!
孙秀才看着他皱着张苦瓜脸、满脸不乐意的样子,就手痒想拿戒尺敲他脑壳两下,这学生聪慧有余毅力不足,学业上虽算不上懈怠但也没有冲劲。孙秀才真是恨铁不成钢:“啊什么啊,如今你已不用再为生计奔忙,那就应该将重心放在学业上才是!再磨蹭就多加一篇!”
“哦……”江璟云不敢顶嘴,闷闷不乐地应下,想到这两天又要熬夜补课业,瞬时觉得面前的火锅都不香了。
虽然火锅闻多了不香,但是赚到兜里的银子还是很香的。
晚上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江宴楼挂上“打烊”的木牌,一天的营业正式结束。
江璟云将大门关上准备开始收拾打扫,转身就看到了几双亮晶晶的眼睛,他不禁哑然失笑:“要不……干活之前咱们先来数下钱?”
“好好好,我来帮忙。”江二哥率先响应,揽住江璟云肩膀就往收银柜台那边走。
大伯娘抬脚跟上,还不忘揶揄二儿子:“就你那猪脑子,数一百个数都数不明白,别是去帮倒忙的吧!”
“娘,我早就学会算数了,你不能老用旧眼光看我。”江二哥不满的嘟囔,“五弟说了,‘士别三日,当……当擦眼想看’!”
江璟云笑着纠正:“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对对对,我就是那个意思。”
其余几人满脸笑意的看着他两插科打诨,嘴上不说脚底却生风似的,几息之间所有人就都站在了柜台旁。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下,江璟云将手里沉甸甸的木匣慢慢地倾倒在台面上,随着“哗啦啦”的声音,大小不一的碎银铜板铺满了整张桌子,在昏黄的烛火下泛着银色的荧光,瞬间吸引了大家的视线。
一时之间,大家仿佛失去了言语的能力,看着面前小山堆一样的银子,几人的反应各有些不同。
江大哥用胳膊肘杵杵旁边的弟弟,低声喃喃道:“璟浩,你掐我一下,我好像是在做梦……”
江二哥看着也有些呆愣,闻言伸手在大哥大腿使劲一掐,痛的江大哥顿时龇牙咧嘴:“嘶,好痛,是真的,不是梦。”
江大伯和大伯娘两人,则是激动地双手哆嗦,然后不知道想到什么突然警惕的看向周围,看见门窗紧锁、附近也没有外人在才放下心来,再过一会儿听见门外有人路过的脚步声,又开始警惕的换茬周围,如此反复循环。
表面上萧穆琰是他们之中最淡定的一个,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袖子下的手紧紧攥着,身体紧绷,往日如漆般的双眸也隐隐地闪耀着光芒。
江璟云让众人缓了好一阵,才出声提醒道,“咳……天色不早了,待会店里还得收拾呢,咱们赶紧把钱数一数,顺便把账目记上吧。”
听见江璟云催促,几人才如梦初醒,机械地开始数今日的收入。
“三百六、三百七、三百八……”江璟云看向已经串好的铜钱,再加上称过重量的碎银,报出了今日的营业额,“一共是二百六十两六百八十文。”
“多……多少?”大伯娘捂着自己跳的飞快的心脏,不确定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江璟云笑着看账本上的数目,又给他们报了一遍,并且解释说:“刨除成本我们大概赚了二百两左右,头三日店里打八折,而且我还腾出来两个包厢宴请客人,不然的话应该还会再多一点。”
不过因为现在酒楼刚开张客人有新鲜感,还有打折活动,所以吸引到的人比较多,后续客流量会慢慢平稳下来,收入也会相应地下跌一些,这个就不在大家正兴头上的时候泼冷水了。
“好了,”江璟云将钱匣子妥当的放好,拍拍手引起大家注意,再次催促道,“账也算完了,咱们赶紧收拾好回家。”
最近忙的焦头烂额,天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都没空关注自家三小只的情况,也不晓得老二的狗爬字体有没有进步,三弟和小妹的三字经背完了没……
唉,他自己的课业也还没完成呢,回去还得熬夜补做,今日又额外加了一篇,呜呜呜……
第32章
两年后。
一个身形欣长的书生,正站在马车前跟家人告别。
只见此人身着一袭青色长衫,头上系着同色发带,面如冠玉,眉眼如画,说话时嘴角微微上翘,带着几分浅浅的笑意,一双桃花眼在阳光下如宝石般熠熠生辉,周身透着一股书卷气。
远远看着,就是个温润如玉的读书郎。
此人正是江璟云。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已是两年,曾经略带青涩稚气的少年已经完全长开,满脸都是书生意气。
如今江璟云已出孝期,准备乘车赶往府城,参加今年的院试,现下正在站在路口跟家人道别。
江大伯拍拍他的肩膀,声音一如既往的慈爱:“此去府城路途遥远,你头一回出远门,定要小心谨慎,凡事以自身安全为先。”
本还想让他莫要紧张,若是此次不成,下次再考也是一样的,想想又觉得这话不吉利,张了张嘴没说出口,又不知道再说些什么,两人就站在那干巴巴的对望着。
正尴尬间,旁边帮忙整理行囊的大伯娘挤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张小纸条。
李氏识字不多,纸上只粗略地记着几个字,上面列着她从孙夫人那打听来的,赶考书生必带的一些东西,她略有些紧张地跟江璟云反复核对:“文书那些带齐了么,还有纸笔那些……额……”
江璟云耐心地一一回答:“亲供、互结、具结这三样已经贴身放好,平日惯用的纸墨笔砚也带上了,找大夫抓的一些常用风寒感冒的药也已经放在箱子里,你给我做的两套新衣也带上了……”
“那就行,出门在外诸多不便,东西还是得带齐才行。”大伯娘满意地点点头,想着转身再去马车核对一遍,可转眼又想到一样,“要不再带点咱家的酸菜,若是吃不惯外面的东西,也好配着下饭……还有这个……”
看着不断往他行囊里加东西的大伯娘,江璟云有些哭笑不得:“大伯娘,东西都带齐了的,再带马车也装不下。再说了,我带着银子呢,缺什么也可以在府城买。”
大伯娘还是不太放心,絮絮叨叨道:“外面的东西哪有家里的好……”
“放心吧,”江璟云安慰她道,“若是有什么事,这不是还有萧大哥跟着么?”
“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刮去,这次一定能顺顺利利,什么事都没有!”大伯娘让江璟云原地“呸”三声,又扯着他去摸了摸门口的木头,才放过这茬。
萧穆琰性子稳重踏实,平日对江璟云也是照顾有加,甚至有时候比他们这些长辈还贴心细致,由他陪着江璟云一起去府城,定会照顾的十分妥当,这样想着,李氏稍稍放下心来,让开两步,把空间交给江璟云的三个弟弟妹妹。
江璟林三人早就在旁边等着了,看终于轮到他们,二弟江璟林身形矫健率先窜到江璟云面前,将从蒙学老师那背来的几句吉利话,拿出“力拔山河气盖兮”的气势大声喊道:“哥,祝你此番前去,仕途顺畅,金榜题名!”
江璟云看着浑身冒傻气的二弟,这两年吃得好,江璟林还整日里跟着萧穆琰练武,人跟吹了气一样见风就长,现在跟他站一起已经一般高了,身形看着还更壮实些,就是怎么有些虎里虎气的,他不放心地叮嘱道:“我不在家,你就是家里最大的哥哥,记得照顾好弟弟妹妹,不要任性胡闹,如果有什么事就去找大伯他们帮忙,实在不行就等我回来再处理,知道不?”